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行笔时毛笔的状态,可以判断书写者是得笔,还是江湖
userphoto

2023.08.06 河北

关注

很多人在感叹别人书写时一气呵成的洒脱时,却发现自己做不到。能发现自己做不到的人,其实是用心的,因为他注意到了他的笔在完成上一个笔画时,笔头已经变形,已经不能再继续下一笔的书写了。

毛笔在书写过程中,即便笔是正锋行笔,到笔画结束时,也容易出现笔锋偏向一侧的现象。再写下一笔时,笔锋偏了就不容易做到中锋行笔,除非第二次跟第一次行笔方向相同。即便如此也只能用拖锋。

王羲之 平安、奉橘三帖

托锋不如正锋的一大笔端是抓不住纸,笔头不能顶住纸。不能顶住纸,就不能使笔画沉静,达不到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锥画沙是用来比况中锋行笔的,可以想一下,如果锥子的尖端歪曲了,再用它来划过沙面,是不是就没有尖是好的时那样爽利了?

拖锋行笔使笔锋散开

笔锋也和锥尖一样,笔锋如果歪了,落笔时,笔力就会被分散。因为这时的笔锋不是垂直于纸面的,是与纸面成一定夹角的。学过物理的都能明白,这时手给笔的力是被分解出去一部分。

同时,笔锋的歪斜,使笔与纸成一定夹角。你可以拿一只筷子做个实验,把筷子垂直地顶在桌子上。无论你是多大的力,筷子都不会被挤跑,这时有多大的力都可以使出来。但是当筷子稍微偏侧一点,筷子就会抵不住了,会滑向一侧,这种情况下,再有力也是使不上的。

这就是“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的缘由,笔听话了才能不被笔所用。要想笔听话就要让笔顶纸,要顶纸就要正锋,要正锋就要保证落笔时笔头端正。由此看来,一笔写完,使笔头恢复到初始状态,就是保证书写流畅的关键。

询 行书张翰帖

那么什么样的手法才能使笔锋回正呢?

我们都知道毛笔的笔毫是软的,但它又不同于墩布的软,毛笔虽软但是有弹性的。书法能有千变万化,关键在于毛笔的软弹。我们不但可以借助“软弹”来获得各种技术技巧,也可以通过它让变形的笔毫回正。

没错,回锋的目的就是回正笔锋。书法传袭都是后人习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前人的传授难能一丝不苟,倾囊相授,这就造成后人的一知半解。回锋也是这样,人们只把回锋当作藏头护尾之用,根据当然是蔡邕九势中的“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这句话。

赵孟頫 湖州妙严寺记 局部

就算这句话就是说的藏锋护尾,也不影响它还有其他的功用——回正笔锋。以藏锋为目的的回笔,注意力只在点画上,如果以这两方面为目的,注意力则在全局。

我们说了回正笔锋是要借助毛笔的弹性,在回锋时,使偏于一侧的笔锋弹回去。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当笔头行到点画末尾时,向相反方向振一下笔,随后提笔起来,这时毛笔的笔锋基本已经是回正的了。

米芾《蜀素贴》

有人可能会说这方法篆隶楷可能用得上,行草书是用不上的。你看古人的字帖中,都是尖笔起笔,有时要用带笔与上一笔呼应。上一笔的收笔,也是带笔转折过来的,这么尖细的收笔,没有回锋的余地。

沈伊默先生在编写《书法教学》这本书时,在对悬针竖的书写方法的描述中提到一个词“空抢”。在笔尖抽离的过程中,力注笔尖,一送到底。在提笔离纸的的那一瞬间,由于行笔时用力较猛,势必会往反方向回力,这个动作书法上叫“抢笔”。并且还提到,这个动作要好好练习,这个动作要搞通了,以后的各种尖笔举一反三变通来用就可以,因为那只是方向上的不同。

董其昌采莲曲局部

不管点画粗细,让毛笔在收笔时有回力,也是米芾所说“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所表达的。看别人书写时,如果一气呵成,并且笔锋一直都是正锋,那就可以断定这人是得笔者。但如果也是连续书写,每次提起笔来的时候笔锋都是歪的,可以断定,这个人一定是耍的江湖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性与笔法
图文讲解什么是笔法?太详细了!
一本让你大彻大悟的书法教程
他30多年只研究笔法,却将上百人送入省、国展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四:《草书的用笔》
八    《九势》分论之一:毛笔“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