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络辨证——写给针灸医生的医案

针灸医生选穴定方,靠的是定性与定位相结合的经络诊断,哪怕听患者的描述,脑子里转的都不一样。

这是一则普通的医案,患者通过网络提供了一些信息,希望我指导针灸、中药。

为什么不是象一般网友那样,希望我指导一套保健方法呢?

正巧春节这段时间居家网络授课,这个病案来自于在CCTALK里听我讲针灸,跟我学经络的同学。

在这十讲名为“程氏针灸传承班线上课(第一季)”的网课中,我重点强调了针灸医生的独特“武器”——经络诊断,它会让针灸选穴处方有据可循,它的思路和视角与以藏象学说为中心的方药体系明显不同,往往使人在纷杂症状中,突然有拨云见日之感......


于是,当我收到这份医案时,决定换一种写法,一种专门写给针灸医生看的写法。

以下为患者的自诉(由于病史提供者自己是医生,所以用了一些专业词汇):
既往史:
血压102/65mmHg   血糖 4.32mmol/L,19年1月亚急性甲状腺炎,现已痊愈。慢性胃炎10余年,17年7月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粘膜糜烂及胆汁反流(全胃炎)15年,18年剖宫产两次。15年前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伤,至今仍有少许按压痛。
现病史:

长期手足踝腕关节以下冰冷20余年,尤其在早上11点,下午5点或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尤其明显,不会自主温暖,需要泡热水澡才会变暖。


近一年肺俞附近时有恶寒,容易感冒,上火,一吃多容易胃胀,困湿。晚上要带小孩睡,容易失眠,烦躁,白发多,以前经常发梦,睡时浑身发热口干。

最近一周有一到两次难以入睡,大概到3点才能睡,那种阴虚的热倒没有了,两颧骨上部色斑增多,左眼出现轻微跳动,眼干痛,经常醒后口苦口臭,大便1-2天/次,粘腻。有时中午到傍晚左侧会偏头痛,夜间吃饭后痛感消失。右侧臀部梨状肌到坐骨结节处自16年产后开始久坐后会出现胀痛,偶会放射到小腿肚。两胁压痛明显,平素月经28-30天/周期,持续5-7天,色鲜,刚开始两天有少量血块与下腹坠痛。曾经口服当归补血汤加桂枝,附子,藿香正气汤丸,保和丸等,艾灸,针灸,浮针,推拿我都试过,冷饮也戒了,不知是不是方法不对头。现在最痛苦就是手脚冰凉和失眠焦虑,口苦口臭,右侧臀部胀,希望老师提供一些针灸,中药方面的建议。

舌像

如果我们是去看中医内科,望闻问切之后,特别是切脉之后,会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判断:

1

长期手足踝腕关节以下冰冷20余年,尤其在早上11点,下午5点或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尤其明显,不会自主温暖,需要泡热水澡才会变暖,——此为阳虚之象

﹏﹏﹏﹏﹏﹏﹏﹏﹏﹏﹏﹏﹏﹏﹏﹏﹏﹏﹏﹏﹏﹏

2

结合“近一年肺俞附近时有恶寒,容易感冒,一吃多容易胃胀,困湿”,当为肺卫不固,脾虚生湿之象,提示阳虚累及肺、脾、肾三脏

﹏﹏﹏﹏﹏﹏﹏﹏﹏﹏﹏﹏﹏﹏﹏﹏﹏﹏﹏﹏﹏﹏

3

晚上要带小孩睡,容易失眠,烦躁,白发多,以前经常发梦,睡时浑身发热口干。最近一周有一到两次难以入睡,大概到3点才能睡,那种阴虚的热倒没有了——此为阴虚有热之象

﹏﹏﹏﹏﹏﹏﹏﹏﹏﹏﹏﹏﹏﹏﹏﹏﹏﹏﹏﹏﹏﹏

4

结合“两颧骨上部色斑增多,左眼出现轻微跳动,眼干痛,经常醒后口苦口臭,大便1-2天/次,粘腻。有时中午到傍晚左侧会偏头痛,夜间吃饭后痛感消失”,当为肝阴亏,肝阳亢的表现,且热动少阳,上冲于目,中逆胆胃,下注大肠

﹏﹏﹏﹏﹏﹏﹏﹏﹏﹏﹏﹏﹏﹏﹏﹏﹏﹏﹏﹏﹏﹏

5

平素月经28-30天/周期,持续5-7天,色鲜,刚开始两天有少量血块与下腹坠痛——提示肾阴虚损尚属早期,患者年龄尚轻,故阴虚之热尚可恢复

﹏﹏﹏﹏﹏﹏﹏﹏﹏﹏﹏﹏﹏﹏﹏﹏﹏﹏﹏﹏﹏﹏

6

再观患者舌像:舌体胖大,明显齿痕,舌质淡红,此为肺脾气虚、阳虚之象,而舌面(尤其偏前部)细布红点,为阴虚有热,与各症相应

﹏﹏﹏﹏﹏﹏﹏﹏﹏﹏﹏﹏﹏﹏﹏﹏﹏﹏﹏﹏﹏﹏
至此,再结合患者“慢性胃炎10余年,17年7月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粘膜糜烂及胆汁反流(全胃炎)15年,18年剖宫产两次”的既往史,当可诊为脾虚湿困为主,湿困中焦则肝气(少阳)不畅,郁而生热,胆胃不和,上扰心神,下损肝阴,湿热互结又下注大肠,致虚实夹杂,上热下寒之症。

临床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要知道人得病不会象书本上或考试题那样,相对单一明确,更多的情况是症状杂乱,几个证型混在一起,使医者不容易找到切入点。

我想,此例当以温脾利湿为主,辅以疏肝利胆,当可奏功。当归补血汤加桂枝、附子,重在补血,又易助热,不妥;藿香正气汤,虽理气和中化湿,但不补脾阳何以化湿,没有表邪何须解表散寒,亦不妥;保和丸,功善消一切食积,君不见舌苔薄清,何来厚腻,更不妥。

那么,对于一个针灸医生来说,要据此开出什么处方呢?

先别着急,让我们先换一下思路,用针灸医生的视角看一看我们忽略了哪些关键信息?

1、15年前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伤,至今仍有少许按压痛;

2、右侧臀部梨状肌到坐骨结节处自16年产后开始久坐后会出现胀痛,偶会放射到小腿肚。两胁压痛明显; 

对了,还有两张照片,不是我刻意隐下,而是只有针灸医生(还是少数)才仔细看患者身体上的变化啊!

腹面

背面

15年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伤,16年产后右侧臀部梨状肌到坐骨结节处久坐后会出现胀痛,这个时间关系不明显吗?

当左膝内受损,人体保护性地右侧承重,按照生物力学关系,左为内,而右一定为外,而梨状肌恰恰是支撑骨盆、分解躯干部重量到大腿的关键肌肉。
从经络角度上讲,左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右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梨状肌示意图

试想一下,如果上面这张图上力线偏向右后侧,那么在体表我们会看到什么?

重点在标注区

看看右侧髂前上棘处的凹陷了吗?说明右侧股骨是内旋位,那么右侧臀部肌群就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重点在标注区

看到患者右侧骶髂关节的隆起变化了吗,当然就不难通过触诊,发现梨状肌的代偿性痉挛紧张,以及对其下的坐骨神经不时的刺激,所导致的“偶会放射到小腿肚”的症状。

要知道人体是一个整体,当左膝内受损——体重偏移导致右侧股骨内旋、梨状肌形变、骶髂关节发现形变——那么与之联动的腰大肌、腰方肌、下后锯肌及腹内外斜肌,必然出现相应肌力的代偿,这也不难解释“两胁压痛明显”的症状表现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大串的变化,如膈肌、腹直肌的变化影响胆胃,前锯肌、胸小肌、大小圆肌的变化影响肺卫;骨盆结构影响大肠、子宫......

形变,则气变!

结构变,则功能变!
外周关系变,则体内脏腑变!

更细致的诊断与原因就不详细写了,因为看懂它们需要更为丰富的经络专业解读,这里我们只是根据患者这几个被忽略的症状,迅速、简单、直接、粗暴地辨证为:足少阳、足厥阴经证。

当然,病情日久,早就形气互扰,难分主次了,至少从目前来看,少阳为主,厥阴为辅。这里面怎么没有太阴(脾)的事?怎么与内科诊断不符?

要知道内科诊为中焦湿阻、上热下寒,三焦本为少阳,而串起三焦者,当非足少阳经(为枢)莫属。且下肢少阳与阳明相邻,其病多互扰,而阳明与太阴表里,足厥阴又与足太阴在内踝上八寸处交错......

没错,在经络的系统中,无处不联通,无处不相关,人体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中医整体观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遵循——调形以调气,调气以调神——的大原则,制定以下简单的针灸处方,以期快速取效!

1、俯卧位,快针松解右侧骶髂关节。次序是先远后近,选外后内

(1)当先在小腿外侧(大约飞扬)找阳性点,天部或人部,扎跳腓肠肌;

(2)次针胞肓,人部刺至梨状肌表面,扎眺梨状肌;

(3)三针次髎,人部,刺至竖棘肌肌中缝内,松解竖棘肌;

配图:

(4)四针小肠俞,地部,针至骶髂关节后韧带,松调右骶髂关节;

2、仰卧位,快针,亦可留针

(1)松解左膝内鹅足状肌腱附着点(阴陵泉天部);

(2)松解左大腿内侧足五里(天部),扎跳长收肌;

(3)右侧胆囊,针人部,腓骨长肌与外侧趾伸肌之间肌缝,扎跳为佳;

(4)右侧带脉,天部,扎跳右侧腹横肌,不留针;

3、调气(相对于以上调形的针法而言,调气要留针)

(1)左侧复溜,天部,导气上行以滋肝肾之阴,更促下肢血流;

(2)右侧侠溪,天部,以利胆抑酸;
(3)双侧内关,天部,宽中安神;
(4)气海,先天部震颤,针感弥散全腹,以调腹压而健脾,再针入地部,行震颤法,促小肠蠕动,并使针感放射向前阴及双侧大腿根部,再辅以温针灸。
到此,是不是看到这一个病例中,用到了我们“十讲”中所有的知识点?

当然,如果临证时再加上触诊信息,会更有意思!

文字 | 程氏针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居易针灸医案:用阳明经治疗“五更泻”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二回)
治疗尿频,针灸名家王居易很在行
针灸治疗长期失眠 | 临床医案
夏季急慢性胃炎、肠胃炎高发——中医针灸特效治疗方案,针到病除! ‖ 元气针灸合辑
大道至简:告诉你一个人人都能学的针灸(兼谈几位中成药的妙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