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466季【湿地秦风】房卫华:部编版八上第五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刊首

龙应台在《玩,才是最好的教育》中写道:“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在玩中,体验是最深刻的;在玩中,精神是最强健的;在玩中,生活是多滋味的。而这些,恰恰是写作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写作需要更多的人生体验,将思考的喜悦、智慧或体悟,客观而平静地书写下来。

本期陕西省汉中的房卫华老师,将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去玩转说明文,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和悟,同样精彩多多!

       



利用乡土资源  有滋有味地玩转说明文练笔

文/房卫华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说明文的写作,在整个初中学段呈现出“鸡肋”之势,因为中考不考,但整个初中学段,只有本单元会单独聚焦说明文的写作,所以面对尴尬的鸡肋,也应该有滋有味地去品味,因为从着眼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实用文写作的意义也不容小视。

 让我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文中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将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形式、精巧的结构,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其总分总的结构,和由一般到特殊、由独拱石桥到联拱石桥的说明顺序,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叶老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逐点一一解说,让读者禁不住感叹,说明文也如此妙曼和多汁。所以本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聚焦城固美食,仿百度百科为乡土美食代言

城固是汉中的副中心城市,建县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城固南依巴山,北靠秦岭,境内汉江、湑水等众多河流,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加之气候温润,让这一方土地盛产优质稻米。城固先民便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创造出了滋养后世的独特美味——城固面皮,这一美味,尽管冠以“面”字,但和面粉无关,它色如白玉,入口软糯、爽滑,再用豆芽、菠菜、胡萝卜丝为辅料,调上红油辣子、精盐、香醋,而作为主要调料的红油辣子,又是铆足功夫了的,面皮好不好吃,其高下全在这红油辣子中。这种辣,不是辛辣火烈,让人受不了,亦不是麻辣,而是辣中带香,辣得回味悠长,其独特的滋味已通过肠胃进入城固人的骨髓。因而异地求学的学子,外出务工打拼的城固人,踏上故乡的土地,一定会饱食城固面皮,已解思念之苦。

 在吃城固面皮时一定要配上一碗菜豆腐,菜豆腐也是城固乃至汉中的独特小吃,它比嫩豆腐更嫩。常言说“卤水点豆腐”,城固的菜豆腐在点豆花时,不是用卤水,而是用泡浆水菜的酸水。豆花成型后,加上时令青菜,让青菜的香味融入其中,加之浆水菜酸水淡淡的酸味,让人入口倍感清爽鲜美。某种意义上菜豆腐配上面皮,更像居家过日子的夫妇。面皮香辣吃多了易上火,菜豆腐清淡能去火,达到阴阳平衡,多像女人用绕指柔,去化解了男人的刚烈生猛。

智慧的城固先民赐予后世子孙如此美食,那么我们为何不引导学生凝视回味常吃的城固美食,去感恩这方土地的馈赠呢?所以,我引导学生仿照百度百科,试着为城固美食代言。

首先以百度百科中“北京烤鸭”和“宁强核桃馍”的介绍为例,提炼出了特色总领+细部解说、文化背景+制作方法、特色介绍+食用方法解说等几种仿写模式;让学生体味百度百科语言的特点——平实、简明,说明方法不繁杂,仅两三种而已,于是孩子们有了如下的练笔:


  面皮起源于秦汉时期。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将大米浸泡充分后用石磨磨成米浆,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

面皮被誉为城固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面粉)放入水中浸泡四个时辰,然后推(或打)成米浆,上笼蒸成薄薄的饼子,置于通风处降温,抹上菜籽油切成细条,调入精盐、米醋、酱油、胡椒粉、姜汁、蒜泥及红油辣椒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也可配点萝卜丝、豆芽菜,看起来白里透红,或配以菠菜白绿相间。吃起来微辣微咸,酸香可口。自古而今,汉中人就有用面皮招待亲友的习惯。(寇芯瑜同学)


一提到城固就不免想到它的特色美食――面皮。城固人离不开面皮,就像西安人之于泡馍,重庆人之于火锅。
     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首先要有当地盛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提前将大米淘洗干净,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与水调制相宜,在特制的面皮蒸笼上铺上一块蒸布,用勺子舀适量米浆均匀倒在其上,盖好锅盖大火烧至上气,再沿锅边匀点清水降温,然后提起蒸布迅速反扣摊在台面上,抹上少许熟油,防上与下一张蒸好的面皮叠放时粘连,若用竹制蒸屉可一次制作出许多张面皮,旺火一般3—4分钟即熟,看起来白、薄、光、嫩、细、柔、韧、香。
   接下来,也是最关健的一部,那就是调味了,可以调入豆芽,菠菜,红萝卜丝,之后拌上蒜汁,精盐等佐料,再浇上一层红红的辣子油,红白互衬,可谓色,香,味俱全。倘若此刻的你正饥肠辘辘,这绝对会让你垂涎三尺。(李果蔚同学)            


城固有两大特色饮食,一名面皮,一名菜豆腐。“遍食天下美食路,俯首城固有面皮。”城固的面皮真乃人间美食。

面皮,起源于三国时期。当时,曹操正逢灾年,于是,他的部下便将米搓在一起,再展平,这就成了最早的面皮。

面皮分两种:米面皮和面面皮。两种面皮大相径庭,米面皮口感顺滑,而面面皮却十分劲道,各有千秋。面皮虽为一道美食,但制作却很容易。先将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再将米浆倒入笼屉中,趁热在上面倒一层菜籽油,然后切成条,再加上盐、辣椒等佐料,一道软糯香辣的美食就这样完成了。吃面皮,就要有菜豆腐。面皮上火,菜豆腐清火,一烈一清、一刚一柔,更好地调节了我们的饮食。

面皮和菜豆腐代表了朴实的城固人。现在,城固已有三百多家面皮店,吸引了广大食客前来品尝,这就是面皮,别具魅力。(陈加淇同学)

 


城固面皮起源于秦汉时期,历史悠久。

城固面皮并非面做,而是由打制成的米浆做成。筋丝柔韧,软而不断,像面条状,故名之“面皮”。它是把大米放入水中浸泡四个小时,然后打成米浆,上笼蒸熟,抹上菜籽油切成细条状,放入盐、醋、酱油、姜汁、蒜泥、红油辣椒等佐料拌匀,再放上豆芽、黄瓜等,看起来白里透红,白绿相间,吃起来酸辣可口。

吃面皮尤其要放上辣椒。红油辣椒是最上味的调料,少了它,便少了魂。吃面皮不分节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均有作有卖,随时可得。

《本草纲目》上说:“米能养脾,麦能补心。”脾好了,人性柔,心好了,人实诚。( 李佳禧同学)

 

 


城固面皮是陕南的著名小吃。它皮薄且软硬适中,有热面皮和凉面皮之分。夏季吃凉面皮解热爽口,冬季吃热面皮,红艳艳的热辣子和热腾腾的面皮能让人火热。

城固面皮口感可以总结成五个字:嫩、细、柔、韧、香。嫩,刚出锅的热面皮嫩滑;细,入口时的口感细腻;柔,面皮软糯绵柔;韧,虽柔但也带有韧劲;香,食用时的面皮同辣子的火热可谓是香气诱人!

城固面皮是传统小吃,也是当地人的普通主食,它是勤劳人民的智慧创造。(樊语涵同学)


城固面皮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汉朝刘邦民间。 它因色香味俱全,而深受广多美食客的喜爱。
       面皮做法精细却不复杂,将大米打成米浆放入专门的面皮蒸笼中,蒸三到五分钟,将蒸好的面皮抹上菜籽油,切3到5厘米宽放入碗中,泼上油辣、醋、盐、蒜泥等佐料,配上准备好的豆芽和胡萝卜丝,热气伴随着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一大口,柔软,劲道让你的味觉上瘾。
        那小小的一碗不仅仅是面皮,更是美食、是文化、是精髓,是每一个热情勤劳汉中人的象征。(蔡伶柯同学)


城固热面皮是城固的特色美食之一,它始于秦汉,可见热面皮历史悠久。
      面皮主要材料是大米,经反复浸泡,后打磨成米浆,上特制蒸笼,把米浆在蒸单中抺均匀,再将其蒸熟,取出后用长刀切成细条,放入碗中,倒入辣汁,白中配红,色、香俱全,再放适量豆芽、胡萝卜丝,瞬间将面皮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吃面皮自然离不开菜豆腐,它是面皮的重要搭挡。
         由于经多次浸泡的大米制成面皮营养不高,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便有了菜豆腐这么风流倜傥的美味佳肴。
         菜豆腐营养价值很高,又因面皮味辣,所以也有解辣之作用。菜豆腐与浆水酸汤共煮,舀出来的菜豆腐令人神清气爽,实是一种享受。
         面皮菜豆腐两者相互补缺,成就了一种名小吃。(夏俞欣同学)


面皮,又称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为城固人所发明,历史悠久,为陕西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城固的米面皮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面皮主要以大米为原料,其做法很简单:

①将优质大米浸泡一天后磨成米浆,备用。

    ②把米浆搅匀,用干净湿布铺在笼上,摊上米浆,抹匀,上笼旺火约蒸5-10分钟即熟。取出后每张抹上菜籽油少许,切成细条,放入碗中,加绿豆芽、油辣子、醋等辅料。

吃面皮不分节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均有做有卖,随时可得。米面皮子是汉中人待客的上等饭食,也是当地特色美食。(胡哲皓同学)

 

 

仿《舌尖上的中国》再品城固面皮

《舌尖上的中国》透过日常美食的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做出最生动的展现。

咀嚼《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不难发现,在对美食的解说中更多倾注了生命的热情和生活的思考,解说中用生命传承、文化浸润及来自美食的哲理,为美食立魂树魄,也让人对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共同价值的深深认同。语言更具有张力,且节奏轻快,画面感更强。于是,我们师生走进《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截取其中说明文特征鲜明的片段赏析:

(1) 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江西上堡乡的农民靠着老古传下的24节气表感知季节变化,四季轮回,应季而作,应季而收,色泽新鲜的米糕“九层皮”象征红红火火的日子;万物萌发之际的鄱阳湖畔,一盘藜蒿炒腊肉或者蒿粑的美味,用以领略自然的味道;而在北方山里,至今不忘腌一罐木兰芽,蒸一餐榆钱饭;香椿是独特的中国春季美食代表,用香椿摊鸡蛋、拌豆腐是北京房山人饭间最朴实的餐点;风雨一路向北,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时节的千岛湖民,最享受吸食螺蛳的乐趣;开化的螺蛳捕手最了解季节变化,昼伏夜出是因为女儿最喜欢吃“紫苏炒青蛳”。

(2) 做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宁波水磨年糕用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制作,经过浸泡、磨粉、蒸粉,搡捣的过程,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捣后的米粉团,在铺板上使劲揉压,再揉搓成长条,一条最普通的脚板年糕就成型了。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这样鲜活的文字,只要稍稍引导学生去体悟感知,学生们不难为其解码,同一时节下,随空间地域转换推出的各地美食,对生命的热情和生活哲理、文化传承的恰当渗透,都能感染学生。

于是孩子们再一次拿起笔,仿《舌尖上的中国》为乡土美食代言。

1


面皮,是值得人品尝的美食。

面皮,源于汉中城固。汉中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小江南”,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哺育着这片土地。由于地势奇特,可以说在中国南方的北部,也可以说在北方的南部,所以“南稻北麦”在汉中这块风水宝地上都显现了出来,于是,面皮这由米面皆可制作的食物在汉中城固发展开来。

风吹十里,脚步停留在城固,这里是面皮的发源地。在城固,有一家“刘家面皮”,位于柳林街上,听去吃过面皮的人说,这里生意最好之时,吃一碗面皮要一个多小时,可见,人之多,也说明了面皮的好吃。

面皮,有米面皮和面面皮。米面皮顺滑软糯,面面皮粗糙劲道,虽口感有所不同,可味道却同样鲜美。

吃面皮离不开菜豆腐,一个吃了上火,一个吃了清火。似乎先祖们一致追求的是饮食平衡、身体健康,所以有了这一烈一清的绝配。

感谢面皮,感谢制作面皮的先祖,是你们让城固,让汉中,让美食世界熠熠生辉。(陈加淇同学)

2


地处秦岭之南,汉水之滨的汉中城固,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名曰――面皮。

直到今天,中国大多数地域还遵循着“南米北面”的传统,城固可以说是幸运的,它居中,米面兼备,这里的人们早上一碗热面皮就开始一天的生活了。

 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都说极致的美食是留给最勤劳的人。走进城固大街小巷,面皮店众多,这类小店一般都不大,一间门面足矣。然而却是辛苦的,店主一般凌晨四点多就要起床,淘洗大米,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捣蒜,洗萝卜,豆芽,每天如此,忙忙碌碌,却乐此不疲。待蒸熟后,一张张面皮白、薄、光、嫩,再调入辣椒,蒜汁,精盐等佐料。加上菠菜,红萝卜丝,色泽鲜亮。外地出行的或者工作一天劳累的,都通通放下一切事务,瞅准一家面皮馆先吃上一两碗才出炉的面皮,配上一碗特有的菜豆腐,伴着口舌间的享受,一切烦恼烟消云散,一碗也就几块钱,付钱时,馆主还满心欢喜的招呼:“慢走,再来!”顾客们高兴的来,说笑着走,有着浓浓的乡情。

这就是淳朴的城固人,这就是极致的城固美食。(李果蔚同学)

3


人人皆知“南米北面”,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几千年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几千年后估计还会如此。处于南北交界处的城固,那便是南北米面之融合,这样就有了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米面皮。米面皮又被当地人称作热面皮或凉皮,是当地最具代表性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其做法极为方便,而且色、香、味俱全,为广大汉中地区人民所爱。米面皮才蒸出锅时,是晶莹剔透的,然后利落的将一整张铺在案板上,用一尺来长的刀切成条,放入碗中备用。油辣子是米面皮的灵魂,一碗米面皮的好坏就在这一步了,所以,对于油辣子的制作,更要是精益求精了。将刚做好的油辣子泼在面皮上,香味便直接刺激你的味蕾,别说闻,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你只需等上5分钟,就可以吃到这样一碗美味的面皮。调好的面皮吃起来劲道,酸辣,滑嫩爽口,有时,还可以配上一碗菜豆腐,吃这一婉面皮,仿佛一天都充满力气!面皮店在城固随处可见,一般从早上6点就开始卖,一直卖到午后,仅仅这一段时间,便可以卖出数百碗面皮,可见人们对面皮的喜爱。(胡哲皓同学)

4


城固县位于南北分界线,俗话都说我国农业大布局为“南稻北麦”,位于这一交替带上的城固就吸收了“米”与“面”的精华,融合成一种新型美食——面皮。

 面皮也叫做米皮,顾名思义,面皮是由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锅蒸制,“纯天然的面皮”就出锅了。随后在案板上刷一层菜油(防止面皮粘在一起)。把刚出炉的、散发着水雾的面皮“啪”地一声披在案板上。随即提起那“加宽版大菜刀”对面皮进行均匀的切割。切成一道道“波纹状”后,刀一推,然后用沾满油的双手,徒手抓过面皮放进提前调好调料水的瓷碗里。白嫩的面皮再配上碗中黑红发亮的调料水,给人视觉上的一种冲击感,让人垂涎三尺。为了不让面皮单调,人们经常会放上几抓土豆丝和萝卜丝来搭配,让人吃起来不腻。

   面皮的口感同样是不错的。面皮十分柔软,含在嘴里软绵绵的,但是又富有弹性。一般我们吃的热面皮都很薄,所以非常容易入味。城固人很喜欢把面皮当做早餐。早上吃一碗美味的面皮可以提神醒脑,同时再配一碗热气腾腾的菜豆腐,那是绝等的搭配。不酸、不辣,菜豆腐吃了可以消火,恰好弥补了面皮的不足。

  面皮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更蕴含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徐依梵同学)

5


要说城固最经典、最典范的特色美食,非面皮莫属。 

      新的一天是由面皮开始的:上班的,做工的,上学的,散步的,打球的,晨跑的……光临到一家家各有特色的面皮店。面皮的香气,布满了这座古城,预示着忙碌的开始。 

      让我们来追溯面皮的孕育与诞生——将大米细磨调和而成的浆水均匀涂抹在蒸笼的蒸布上,等待一会,出笼。在晶莹剔透的面皮刷上菜籽油,用专门的大刀切好放入香辣的佐料水中。最后,放入豆芽、菠菜等加以点缀——色香味美,可谓天下独绝。 

     面皮有热凉之分——热面皮热和顺口,在冬天极受欢迎;凉面皮劲道爽口,在夏季是独占鳌头。两者平分秋色,各是代表了在不同时节中思想丰富,朴实善良的城固人的生活喜好。(卜宇凡同学)

 

 

作者简介: 房卫华,中学语文高级老师,任教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关中学,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爱语文,爱生活,栖居语文湿地,只愿岁月静好,不忘初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中小吃 城固面皮
舌尖上的陕西,汉中四绝面皮为首,其他三绝你知道是哪3种美食吗
汉中乡土美食:寻常百姓滋味
想吃面皮和菜豆腐来陕西汉中,口感爽滑劲道,比吃排骨都香
【广东】张梓晨《汉中美食》指导老师:邓丽红
汉中面皮哪家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