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敏专栏】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读写相长

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读写相长

——以部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的读写实践为例

文/张敏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如果我们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每一次的阅读体验通过写作予以呈现,以读带写;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写作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以写促读,;如果我们能够将阅读教学和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读写结合”;那么日积月累,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升级”,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双赢局面,切实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呢?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以部编语文七(下)第一单元的读写实践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读写结合方面的一些尝试。

课文集美:

“课文集美”,是指通过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课文中寻雅词,学美句,品奇字,让他们在品评体味中,学习、积累语言。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乃大家之经典作品。不仅人文内涵丰富,在语言形式方面,更是各具特色。


例如:《邓稼先》一文中,学者杨振宁作为科学家,对邓稼先有职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同学和朋友,对他有着个人深厚情感的表达。杨振宁以严谨平实的语言,既写出了对更加先客观的评价,又流露出跨越半个世纪的感情。

如: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②邓稼先,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可以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也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这些点评的语句有理解、钦佩与敬爱,也有骄傲,怀念与伤感。非常值得同学们集美、积累。


再比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诗人臧克家的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赋予感情和音乐美。特别一些读起来像诗一样的语句,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更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感受与思考。以这种课文集美的形式,精心设计有序的语言品析与积累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审美教育,语言教育,学习,技能教育,以及思维训练,实现以写促读的目的。

文中批注: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作为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主要是指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批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可以针对文章中的词语作分析时批注;可以对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做概括式批注;也可以就文章的精彩之处进行评价时批注;还可以就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和联想,作感想式批注。

 

给课文做批注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形式。教师结合自读篇目的示范批注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评点、赏析,一边读一边在所想所思所悟之处做上批注。力求做到心有所感,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写作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自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认真揣摩并思考课文上的批注示例,并将示例批注中提出的疑问,试着写出你的理解感悟,用书面解答疑问来倒逼学生,促进他们的深层次阅读,实现读写相长。

 

如学生批注:“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的,不动的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光染红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 这里的“染”“蹲”二字动感强,“蹲”字拟人化,“蹲在桌子上”的重复给人以舒缓的感觉,用词特别而形象。

仿写学用:

中考对仿写的具体要求是:仿修辞、仿句式结构、仿语气、仿语境。教学中,将仿写练习扩大到仿写语段,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适度将知识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仿写是知识迁移最直接的途径。

 

本单元《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语言明丽细腻,朴素真挚又感人至深,极具表现力,体现出女作家萧红对生活独特敏锐的感知力和细腻温婉的情怀。本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在写法上的特殊之处就是借助日常琐事,展现鲁迅先生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一面。片段之间似乎没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却串珠成线,勾勒出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特别是寥寥几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的细节刻画功夫,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于是,结合单元后的写作实践(一):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学生认真揣摩萧红描写先生的写法,大胆借鉴,试着在刻画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时,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如学生片段训练:

猜猜她是谁?

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七(四)班  张雨琪

她,长相普通,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她,还有点小胖,不幸的被大家昵称“小胖”!她圆圆的脸上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可惜还长着星星点点的可爱雀斑。她学习态度端正,自然学习成绩也是一流,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呢!不仅如此,她还是责任心强,品学兼优的班干部,是老班的红人一枚呢! 但她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二货”,补刀技术可是一流,常常把人噎得哑口无言。她最爱说的口头禅就是“瞅啥嘞?”其次就是“干哈尼?”“你四不四撤?”这一句句东北腔的方言,让我都怀疑她是不是云梦人呢!

好了,那么现在大家知道她是谁了吗?她就是我们班的开心果——汪静怡!

章法训练:

新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范文,不管是在遣词造句、题材选取、体裁安排方面,还是在谋篇布局、思想教育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读写结合,不论是从教学内容看,还是从学生的课堂活动看,都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通俗最平常的教学手法。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为范例,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风格韵味等,为写作提供借鉴。在阅读吸纳的基础之上,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让学生刻意模仿,仿照作文,以此来培养学生规范作文的意识。

 

本单元《邓稼先》一文,杨振宁先生采用的小标题式的板块结构谋篇布局,这种通过拟小标题来结构全文的形式,不仅能促成学生写作时结构清晰,内容明晰,而且也易于学生借鉴、掌握,特别在考场作文时,深得阅卷老师喜欢,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以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言行与作为革命家的他在言行上的表现进行强烈对比,表现闻一多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这种总分总式的谋篇布局常用模式,以及中间部分的板块对比写法,也非常适合学生模仿借鉴。

 

于是,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时,考虑到此文属自读篇目,正好贯穿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借用萧红提供的素材,任选前两课谋篇布局的结构思路,以《你眼中的鲁迅》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

 

因为要完成这篇“贴地而行”的读后感,学生会因明确目标而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有助于他们在这些经典文字中,发掘到更多干货!既学有范文,又有现成素材,这一次的读写训练,效果非常满意。

如学生读后感仿写:

 

刚与柔 ——记鲁迅先生行为片段.

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七(四)班  徐佳惠

鲁迅先生刚正不阿,这是众所周知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便是他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家,革命家,是十分刚硬的。他毫不畏惧黑暗势力,大无畏的与黑暗势力做斗争。““他的笔,就像一杆枪,直指敌人心口。””与闻一多先生颇为相似。不过,闻一多先生是说,大声的说,慷慨淋漓的大骂特务。是做,大胆地做,气冲斗牛的反对黑暗。而鲁迅先生是写,热情澎湃的写。鲁迅先生的文字是犀利的,暗讽着黑暗势力,无声的抗议。

   鲁迅先生大胆,无所畏惧,这是无可置否的。在霍秋白被国民党杀害后,鲁迅先生四处搜集,编辑他的文章,并分上下两卷出版了《海上述林》。尽管困难重重,但依旧坚持,毫不畏惧国民党。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大家应该都知晓吧!《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虽““疯言疯语””,可却也说的是实话。那本写满““吃人””的书,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在当时社会,也只有狂人才敢痛骂社会。虽为狂人,可也比那些缩头乌龟好。鲁迅先生受当时黑暗势力的压迫,却顶着压力出版《狂人日记》,尖锐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社会。

鲁迅先生没有丝毫畏惧,仍继续着他的创作。又一部《药》《明天》相继出世。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心脏,狠狠得打击了当时的国民党黑势力,并激怒了他们。可鲁迅先生仍不畏惧······  

   刚正不阿,大无畏这只是鲁迅的一个方面;——作为文学,革命家的方面。

  鲁迅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父亲,丈夫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回不同了,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许广平的丈夫,周海婴的父亲,鲁迅先生柔了。

  正如萧红所言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鲁迅先生对待妻子很是温柔,半夜写文章时,蹑手蹑脚的,生怕惊着妻子。抽烟也是轻手轻脚的,生怕惊着妻子。去看电影时,也不坐车(也坐不下),而是让妻子和儿子先做,而自己在后面走。

   鲁迅先生对待孩子也是慈祥的,和善的。有一次,许先生给海婴吃丸子,海婴觉着不新鲜,许先生硬是要海婴吃。于是,鲁迅先生尝了一下,也觉着不大新鲜。便说:“他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可见,鲁迅为人父,是慈祥和善的。正如许先生所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这便是鲁迅,刚柔并济的鲁迅。

  鲁迅先生,是卓越的文学家,是热血澎湃的革命家;是温柔的丈夫,是慈祥的父亲。

改写创作:

用趣味性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改写创作。以写促读,有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品人物同悲喜,与作者思想相碰撞,给学生一个深度阅读的理由。

 

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是一篇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的经典文言文。因文中多处留白,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课本剧创作,提供了充分条件。

 

在尝试贯穿“吟诵为本,以读代析,浅教深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中,最后板块的教学我是以要求学生将此文改写创作成一个课本剧脚本,并分小组表演PK,促进学生N次阅读,合理想象,大胆创编,倾情演绎。

 

从“用”出发,当“写”给“读”提供了动力,“读”给“写”提供了“源头”,当学生真正“读”进去,“背”下来,“写”出来,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就不多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读写相长,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互相补充的有机体。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文化因子将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定会大幅提升。

学生改写创作:                     

《孙权劝学》课本剧

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七(四)班    褚雅琴

 

第一幕 (孙权坐在主位,正专心致志地读书。)

侍卫:报!吕将军在营外候首。

孙权:(放下手中的书)快请进来!(吕蒙健步走进军营,下跪参拜。)

孙权:吕将军免礼。

吕蒙:谢过大王!

孙权:爱卿,入座!(伸出手指向座位席。)

吕蒙:(将衣服一甩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的酒大喝一口。)

孙权:爱卿如今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进一步学习啊!

吕蒙:(连忙摆手推辞)臣如今掌管兵权,要处理的军务太多,恐怕...没时间学习了。

孙权:(微皱眉头)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书成为学为渊博的人吗?只是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往事罢了。

(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你说你要处理许多事务,比得上我要处理的事多吗?我常读书,自认为大有收益啊!

吕蒙:(点点头)谢大王赐教,臣回去就学习。

孙权:(眉头舒开)嗯。

——幕落

 

第二幕 (吕蒙回去就开始学习异常刻苦。)

(等到鲁肃路经寻阳受孙权之命到吕蒙府中与其研讨天下大事。)

(两人相见)

吕蒙:(激动地)好久不见啊,大哥

鲁肃:(微笑)是啊,很想贤弟呢 (两人交谈)

吕蒙:大哥,这件事我认为...比较好,您的意见呢?

鲁肃:(听了见解,大吃一惊)贤弟啊,以你如今的才干,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洋洋自得)大哥,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数天后应当用新的目光看着他的才能啊,大哥怎么明白的这么晚!

鲁肃:(哈哈一笑)大哥佩服你啊,贤弟!

吕蒙:我也敬重您呐,咱俩结为兄弟吧!

鲁肃:正有此意!

——幕落

 

第三幕 (鲁肃拜访了蒙母,与吕蒙结为兄弟,与之告别) 全剧终。

第一单元读写练笔优秀习作展示

湖北省云梦县实验中学七(四)班   曹思齐

(一)警句积累:

1.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2,未来工作是一项崇高,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他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

3.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

4.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闻一多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  迅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鲁  迅

 

(二)课文集美:

任人宰割,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知人之明,马革裹尸,层出不穷

诗兴不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锲而不舍,炯炯目光,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零乱不堪,众物腾怨,心不在焉,群蚁排衙,赫然而出,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凶多吉少,气冲斗牛

 

(三)片段仿写:

她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她有些胖,白皙的脸上镶着几颗雀斑,因为她胖,所以我们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小胖”。 她可是个十足的“两面派”,在学习上,她成绩优异,负责任,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好学生”。但是在生活中,她却是个令人无语的“二货”,在她的嘴里,时常蹦出一些用云梦方言构成的搞笑的短句子,弄得我们捧腹大笑,真是我们大家的活宝。不仅仅是用云梦方言,还有东北方言。就拿她的口头禅来说吧,正常人说“干什么呢”,普通二货说“干啥呢”,而她呢,则用标准的东北话说“干蛤呢”。跟他在一起会有无限的快乐。她是谁呢?她就是汪静怡。


 

(四)课文仿写:

我眼中的他

--------记鲁迅先生的行为片段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就是他对自己的真实写照。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为枪,和黑暗势力作斗争,誓死为自己而战斗,为中华儿女而战斗,为中国而战斗!

他的笔锋充满戾气,无声的宣告着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就算自己会被追杀,就算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与黑暗势力对抗到底,也要为中华儿女谋出一条幸福之路!

她的面容与笔锋一样,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一道犀利的目光,能刺破黑暗与彷徨;一头乌黑的硬发,是批判社会的力量。

他,对于敌人,是毋庸置疑的永远的“横眉冷对”。

但这仅是他的一个方面,--------对待敌人的方面

他还有另一方面,与此截然不同的方面,--------对待晚辈的方面。

鲁迅被称颂膜拜,是一个执笔诛人的斗士,可神坛下的他,眼光炽热,情怀真挚,与晚辈们如同朋友,放浪形骸。

鲁迅先生在绍兴府中学教书时,常有学生请他代写书名和姓名,鲁迅虽工作繁忙,却从不拒绝学生的请求。有时他实在忙不过来,就用商量的口气说:“放着,明天早上来拿,好吗?”

有一次他和别人去看电影,人很多,可只有一辆车,于是他就把车让给别人坐,自己走过去,回来时也如此。他关爱他人、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人感动,他身上浓浓的人情味是别人所没有的

鲁迅先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学者,和蔼可亲的老者,更是一个无所畏惧的革命者!

 

(五)篇章训练: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前段时间出去玩,我乘上一辆公交车回家。车上的人不多,我挑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坐了下来。

在我的斜对面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我认得她。在我以前的小学门口,常能看见她的身影。她卖的东西很多,棉花糖,麦芽糖,糖葫芦,饮料,还有一些小动物,如金鱼、仓鼠、乌龟等。她现在应该有70岁了,但穿着十分干净整洁,肩上斜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插着一叠传单,已经发的差不多了。

孝武超市到了,前车门刚打开,一群学生涌了上来,空荡荡的公交车很快就被填满了。车门关上,正要起步,就听见好像有人在大声喊叫。原来是一个大男孩子在边奔跑,边招手:“等等我。”司机友善的等着这个掉队的学生赶到才发动车子。

那个男孩一手抓着扶手,另一只手在口袋里摸索着零钱。上下所有的口袋都翻遍了,可就是没有找到他要的东西。就在他继续尴尬的放在口袋时,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币伸向男孩,一回头,才发现这只手出自于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男孩犹豫了片刻,还是接过钱来投进了投币箱,有像我旁边的男生走来,借了一张五元钱的纸币,又回到老太太身边,双手递上钱,并说了声“谢谢!”。老太太推辞了一番便收下了五元钱,也不知从哪里又摸出了四元塞给了男孩。又到了一站,老太太下车了。我和这群学生一直目送着这位可敬的老人离开。

如果大家都像这个老太太一样友善,那么这个世界会快乐很多!

这位老太太的举动使一个汇聚着各种陌生人的地方,多了许多温馨。她,让我感动又敬佩。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千千结 妙笔娓娓来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刮目相看(给孩子讲成语)
《孙权劝学》教案
第4课 孙 权 劝 学
4 孙权劝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