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本解读】胡杨的前世今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备课参考

胡杨的前世今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备课参考

文/徐志耀

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作者用生动传神的笔调描述了沙漠“绿色长城”——胡杨林。在他的笔下,胡杨林如坚强的卫士保卫着新疆七百五十余万各族儿女,即使干渴而死,也仍不甘于命运,向天空伸出不屈的臂膀。那么,胡杨究竟是什么样的树种?它又包含着哪些文化信息呢?

胡杨一种古老树种,曾经分布非常广泛。《圣经》中有着这样的诗句:“我们曾坐在巴比伦河旁,一想起锡安我们就哭泣悲伤。我们把琴挂在河边的柳树上,那些俘虏我们的人强迫我们歌唱……”此处巴比伦河边的柳树就是胡杨。不过今天的两河流域一带的胡杨已经退化成了灌木。今天,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胡杨生活在中国,而中国90%的胡杨都集中在塔里木河流域。

在中国的古书中,很早就留下了胡杨的身影。在《汉书·西域传》中就记载“(鄯善)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胡桐就是胡杨,而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孟康在给《汉书》作注时如此介绍胡杨:“胡桐亦似桐,不类桑也。虫食其而沬出下流者,俗名为胡桐泪,言似眼泪也。可以污金银也,今工匠皆用之。流俗语讹呼泪为律。”也就是说胡杨的叶子象桐树(也就是悬铃木,我们南京俗称为法国梧桐),故而得名。因为虫蚀叶而留出类似泪水的东西,因此被老百姓称为胡桐泪。它的“眼泪”可以给金银染色,有时也会把“泪”讹称为“律”。在清代著名学者吴其浚编写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就将胡杨称为“胡桐泪”。

胡杨为何在《圣经》中被称为柳树呢?因为胡杨的叶子有两种,初生时叶子细长,是柳树的形状,长大后树叶形状改变,就成了杨树叶或梧桐叶的形状。据研究,这是胡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蒸发的一种措施。即使是如此细小的叶片,也有害虫不断地啃食它,使它迅速消失。但如果害虫不啃食,就会增大水分的蒸发。害虫与胡杨,形成了微妙的生态平衡。而这种奇异的现象也成为了新疆独特的风景,胡杨林也被列入了中国十大奇异风景中。

那么胡杨为何会流泪?胡杨生活在沙漠地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它的根系可以深入地下10米,找到水源。而且胡杨还有极大的蓄水功能,在沙漠中常常可以发现树干中空的胡杨,而里面储存的全是水。这也是很难用年轮来判断胡杨年龄的原因。但沙漠中的水盐碱度很高,胡杨在盐碱度达到2-3%时仍能生存。它会将体内的盐碱聚集,通过树干的缝隙排出,这就形成了朱红色的“眼泪”。当地人民会用这种天然的盐碱和面,再放入热灰中烤熟,形成别具风味的馕饼。

为了在沙漠中生存下去,胡杨可谓用尽一切办法繁衍后代。它的种子很小,千粒重仅有0.08-0.2克,每克种子数量多达12000多粒,十分罕见,这可以使它在沙漠中飞行极远距离。一株胡杨树可产生上亿枚种子,但它的种子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芽能力只能保持30几天。胡杨种子能否发芽与塔里木河的流量有着密切,据专家测算,只有塔里河水量在胡杨繁殖季节不少于700立方米/秒,胡杨的种子才有发芽的条件。在不具备天然落种繁殖的地方,胡杨可以靠根孽或萌芽无性繁衍后代,尤以根孽繁殖能力最强。胡杨自10岁开始一直到古树之年(百年以上),都有根孽能力,即使60年生的过熟林,其根孽能力仍可达到80%以上。据实测显示,一株壮令的胡杨树,其根孽水平半径最远可达40几米,其中根孽最旺地段在20-30米之间,每亩根孽幼苗密度上万株,经过十几年自然淘汰,每亩尚能保存2600株。但如果地下水位低于6-9米,胡杨同样也会成片的死去。沙漠中胡杨的残骸令人震撼,于是就留下了“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传说,成为了作家们笔下的争相描述的对象。 

胡杨与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史书载,十六国时西凉国敦煌地区的一位老人梦见一位白发戴帽的老人对他说:“南风动,吹长木,胡桐椎,不中毂(车轮)。”而西凉国主李士业的小名就叫桐椎,不久他兵败身死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几个有趣的事实,一是胡杨与当地人的生活联系密切,即使是陇西李姓这样的豪族也用胡杨给自己的子弟起小名;二是胡杨用途广泛,可以做车轮。实际上,就在上个世纪初,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胡杨。一些老年的维族工匠至今还保留着用胡杨制家具、盆碗、渔船的手艺。不过由于国家的保护政策,胡杨已不再被任意砍伐了。 

但是,由于塔里木河用水的无节制,胡杨林面积不断减小。50年代,塔河中下游胡杨林面积达580万亩,70年代为297万亩,而到90年代仅剩152.25万亩。胡杨的泪水是否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存状况而流?失去了胡杨的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甚至会肆虐到江南地区,保护胡杨,合理利用水源已刻不容缓。《圣经》中的诗句今天仍在我们的耳边唱响,难道有一天,“一想起胡杨我们就哭泣悲伤”吗? 

作者简介:徐志耀,南京弘光中学教师。从教近20年,5年前方开始写点东西,近年来略有小成。厚重的语文,灵动的课堂。2011年起,十余篇文章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国家级教学核心刊物上。博客地址:http://xuzhiyao.blog.zhyww.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堂实录
摄影:额济纳旗胡杨林(3)
哪里的胡杨林最好看?
胡杨: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
[转载]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教学实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心中的额济纳胡杨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