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地淮语】学写故事 ——事件的展开和角度的选择

【邀请函】湿地语文邀你共赴山海温岭



编者按

20165月,201712月,黄厚江老师两次亲临凤台四中,示范作文教学、开展作文教学讲座,带给我们“共生教学”的理念。黄厚江老师把“共生教学”核心纲领概说为:“用阅读教阅读,用写作教写作,在阅读中教阅读,在写作中教写作。”

20173月,我校成立了“共生教学工作坊”,阅读黄老师的著作、撰写读书笔记、积极进行“共生写作”教学的尝试,本期就是工作坊成员程素兰、朱莉两位老师在听完黄秀梅老师的《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后进行的评课,也是一次的尝试。


学写故事

——事件的展开和角度的 选择

\徐玉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习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角度的选择。

2、学生通过三个真实的生活片断,把不同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教学方法:师生共生,材料与练习共生。

教学时间: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我们今天要谈一谈“窗”的话题,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大家先自由地说一说,自己见到的窗子的材质、样子、特点、功用等,再谈谈与“窗”有关的词语、诗句。

出示词句,让学生读一读。

窗明几净、窗间过马、东窗事发、西窗剪烛、八窗玲珑、北窗高卧、东窗事发、东窗消息、驹窗电逝、冷窗冻壁、铁窗风味、雪窗萤火、萤窗雪案、云窗雾阁、 云窗雾槛、云窗霞户、云窗月户、十年窗下、剪烛西窗、十年寒窗、十载寒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雨点劈劈啪啪地敲打着窗户。屋顶上的雨水刷刷地往下流。劲风阵阵,吹得花园里的樱桃树惊慌地东摇西晃,树枝不时撞在窗玻璃上。 ——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些词语、诗句,都有着一个个与窗有关的故事吧)

2、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安平楼302教室的窗户吧。

二、师生互动,材料与写作共生

(一)开头部分:

1、回忆第一块窗户玻璃摔碎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并交流。

2、出示习作材料(前3自段):

安平楼302教室,有扇窗子很特别。

这扇靠近后门的窗户,不大,塑钢窗,还算比较厚实;每扇装着大块的单层透明玻璃,玻璃大约有5个毫米厚,也算比较结实。这扇窗样子很平常,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去年的春天,大约是星期一,正在上生物课的时候,“哐”的一声。大家回头一看,这扇窗的一扇窗户框突然滑落。玻璃碎了一地,连塑钢框子也裂成三截。幸好下面没有人坐在那里。掉在地上的正是那扇塑钢焊接处炸了缝的窗。看着破碎的窗,生物老师说:“我看着那扇窗慢慢地倒下……”坐在近旁的学生也说:“吓得我一跳……”大家也纷纷说:“平时擦玻璃,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掉了。”“还有细心的同学用透明胶带粘了一下。”“大家早已习惯了,也就不大再关注那扇炸了缝的窗,谁知今天却倒了……。”班主任得知此事,连忙来询问“伤了人了吗?”并第一时间上报给年级组分管领导。


交流后并明确:

评:入题迅速,简洁明了。“特别”留下悬念,引出下文故事。说明材质,对窗有具体感性认识。

议一议“窗破”情景

引导学生叙事中学会描写,描写很重要,是记叙的灵魂,也可推动情节的发展。

事件的展开,一要符合认知规律,就要合理;(板书:合理)二要出乎意料:要有波折、波澜、要有变化。(板书:波折、波澜、变化)

对话描写,也可补充窗破时的情景,丰富文章内容。

(二)发展部分:接下来怎写呢?(注意衔接)

1、出示衔接段:

但过了许久也没人修,大家慢慢地都快忘了。

2、写一写,缺了玻璃的好处。(也可让学生说一说烂窗的不好之处。)

学生写后交流一下,并展示习作:

缺了一扇玻璃的窗,夏可纳凉,秋可赏月,冬有飞雪舞,春有百花香。这扇窗成了很好的瞭望台。抬眼就可以从这里来看外面的风景:来去匆匆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一排新栽的高而瘦的银杏树和那不远处两棵粗壮苍劲的雪松。

3、再写“破窗”,依然选这扇窗来写,容易聚焦到一个点上,围绕一个点展开。(板书:围绕一个点)

让亲历者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注:(这是另一个窗子的玻璃框滑落的情景,为了更好的把故事情节集中起来,我们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必要的改造,依然用前文交待的那扇窗进行叙述。)

出示习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课间的时候,另一扇玻璃也歪了,幸好被一个正在窗前看风景的学生扶住了,才没有摔碎。后来在几个学生的合力下,把这扇窗送到了办公室。随即班主任又向学校反映了此事,但并没有修。就这样,这扇不宽的窗子就空荡荡的,一直这样。

缺了玻璃的那扇小窗,就这样伴着大家走过了春夏秋冬,转眼又到了春夏之季。

评:另一扇窗子滑落的情景,以叙为主,略写,语言求简洁。

(三)高潮部分

1、再衔接、过渡,引出高潮部分。

2、先让学生说一说当时情景,再给学生留时间写片断。

重点:一是要注意把风扇撞梁事件与窗联系起来,写好事物之间的关联;二是要写出细节,包括环境、场景等,更真实合理。三是要写出当时的紧张、害怕的情景。

3、习作交流:

学生分别读作品,并互相评改。

多媒体出示学生习作:

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让大家现在想想还害怕的事,罪魁祸首竟然是那扇缺了玻璃的窗。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018516,那天特别闷热,到了下午第三节英语课,教室里还热得像馍笼一样,四个吊扇正在用力的转着,李老师也在用力的讲着课,同学们渐渐进入听课状态。课刚上了十来分钟,外面狂风大作,天阴沉沉的,好像要滴下墨来。一阵阵凉风吹进了教室,大家也舒缓了一口气。没过两分钟,狂风大雨伴着雷鸣,有人提议赶紧关上窗子。坐在窗户旁的学生迅速起身关窗,唯有这扇无法关上,凉风顺窗而入,大家还在暗自庆幸这风真凉快之时,突然,“呯——”一声巨响。后面的一个吊扇的扇叶,重重地撞到了上面的梁上,教室陷入一片慌乱。“快,快关电扇。”李老师语无伦次的喊着。一个动作快的男生,一慌,连电灯也关上了,教室一片昏黑,更是慌乱。

打开灯,过了一会,大家才静了下来,再看那扇叶、被折弯了,梁上也留下了几道深深的口子。

事后大家推测,与窗有关。

评:描写是记叙的灵魂,记叙文中描写不同的内容交融,会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有矛盾,故事才精彩。)

(四)结尾部分

1、讨论哪个结尾好?

出示结尾:

结尾1

一个小小的窗,也能引发如此骇人的事。看来,安全无小事,平时一点点小的问题也要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大的祸事。

结尾2

第二天,正当大家还沉浸在惊恐之中的时候,学校举行了地震演练,考虑之周全,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可是有谁能注意到我们那扇破了很久的窗呢?

结尾3

班主任写了一首诗:

假如

假如没有

昨日的雨大风狂,

我校安平楼前的银杏树,

也不会在地上躺。


假如没有

那么热的天,闷得心慌,

教室里吊着的电扇

也不会快速的飞扬;


假如没有那么大的风,

假如没有那扇缺了玻璃的窗,

高速转着的扇叶,

也不会亲吻上面的梁。


还好,

只是折弯而人未受伤,

还好,

今天无风又是艳阳。


第二天,有人来看窗和扇,估计那扇窗也快装玻璃了。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适时评点。

第一个结尾是议论性的,由窗引发深思,把主题点得很明,也有深度。但引申得有些突然,而且我以为记叙文以叙述的方式结尾更好。

第二三个结尾是记叙性的,可以让故事更完整。

第二个结尾引人深思,留下了回味空间,对比手法,批判得过于强烈。

第三个结尾,故事有一个较好的结局,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诗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韵味,但有些突然;结尾不够精练有力。

2、角度的选择:

角度的选择与上下文的叙述描写重点要保持一致。

写作主题:多写真善美的一面,也可批判假丑恶现象。但批判不可夸大。这篇文章要多从正面来写,健康的认知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基础。也就是说,与其批判大家对安全的无视,不如提醒人们对安全的重视;与其揭露遇事后互相的推委,不如赞扬人们的热情;与其揭露人心的险恶,不如赞叹人心的善良。

透过一扇窗,可以叙述许多故事情节来,怎样确立主题,如何结尾,都要根据写作的实际需要,合理而又有波澜变化的情节,有思想,有意义的主题,才能写出好文章。

大家课下不妨再练一练,写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习作材料:

窗的故事

安平楼302教室,有扇窗子很特别。

这扇靠近后门的窗户,不大,塑钢窗,还算比较厚实;,每扇装着整块的单层透明玻璃,玻璃大约有5个毫米厚,也算比较结实。这扇窗样子很平常,却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

去年的春天,大约是星期一,正在上生物课的时候,“哐”的一声。大家回头一看,这扇窗的一扇窗户框突然滑落。玻璃碎了一地,连塑钢框子也裂成三截。幸好下面没有人坐在那里。掉在地上的正是那扇塑钢焊接处炸了缝的窗。看着破碎的窗,生物老师说:“我看着那扇窗慢慢地倒下……”坐在近旁的学生也说:“吓得我一跳……”大家也纷纷说:“平时擦玻璃,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碰掉了。”“还有细心的同学用透明胶带粘了一下。”“大家早已习惯了,也就不大再关注那扇炸了缝的窗,谁知今天却倒了……。”班主任得知此事,连忙来询问“伤了人了吗?”并第一时间上报给年级组分管领导。

但过了许久也没人修,大家慢慢地都快忘了。

缺了一扇玻璃的窗,夏可纳凉,秋可赏月,冬有飞雪舞,春有百花香。这扇窗成了很好的瞭望台。抬眼就可以从这里来看外面的风景:来去匆匆的老师和学生,还有一排新栽的高而瘦的银杏树和那不远处两棵粗壮苍劲的雪松。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课间的时候,另一扇玻璃也歪了,幸好被一个正在窗前看风景的学生扶住了,才没有摔碎。后来在几个学生的合力下,把这扇窗送到了办公室。随即班主任又向学校反映了此事,但并没有修。就这样,这扇不宽的窗子就空荡荡的,一直这样。

缺了玻璃的那扇小窗,就这样伴着大家走过了春夏秋冬,转眼又到了春夏之季。

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让大家现在想想还害怕的事,罪魁祸首竟然是那扇缺了玻璃的窗。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018516,那天特别闷热,到了下午第三节英语课,教室里还热得像馍笼一样,四个吊扇正在用力的转着,李老师也在用力的讲着课,同学们渐渐进入听课状态。课刚上了十来分钟,外面狂风大作,天阴沉沉的,好像要滴下墨来。一阵阵凉风吹进了教室,大家也舒缓了一口气。没过两分钟,狂风大雨伴着雷鸣,有人提议赶紧关上窗子。坐在窗户旁的学生迅速起身关窗,唯有这扇无法关上,凉风顺窗而入,大家还在暗自庆幸这风真凉快之时,突然,“呯——”一声巨响。后面的一个吊扇的扇叶,重重地撞到了上面的梁上,教室陷入一片慌乱。“快,快关电扇。”李老师语无伦次的喊着。一个动作快的男生,一慌,连电灯也关上了,教室一片昏黑,更是慌乱。

打开灯,过了一会,大家才静了下来,再看那扇叶、被折弯了,梁上也留下了几道深深的口子。

事后大家推测,与窗有关。

第二天,正当大家还沉浸在惊恐之中的时候,学校举行了地震演练,考虑之周全,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可是有谁能注意到我们那扇破了很久的窗呢?

徐玉苗简介:

凤台县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怀着“春风化雨,育树成林”之梦想,坚守语文教学一线已二十六载。半生虚度,已到中年;读书作文,忙里偷闲;追求宁静,不求致远;善孝心中记,俯仰无愧天;爱生活,爱学生,也爱语文。

淮语编辑部:
策划:湿地淮语编辑部@语文湿地
团队:魏萍 胡明坤 朱莉 李永梅 程蓉 施敏
顾问:彭光品

主编:张娟

编辑\制作:朱银银

扫一扫,可下载

邀请函@温岭年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想象作文--窗框与玻璃
民间故事:教室的窗户
小故事:窗子上的污垢
散文《想起冬天那个打开教室窗子的李老师》作者:杜斌强
顾孟潮:窗户的故事
破窗理论与护花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