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这里所说的两部门系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因而就不存在企业间接税。为使分析简化,暂先撇开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两部门经济中,没有税收、政府支出及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构成情况将是这样:

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1。

另一方面,从收入的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做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后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人。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做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十利润一消费十储蓄,即Y=C+S。

由于C+I=Y=C+S,就得到I=S。这就是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必须明确的是,上述储蓄一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一投资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D)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然而,这一恒等式决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户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也不相同。这就会形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以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或者说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我们这里讲的储蓄一投资恒等不是一回事。这里讲的储蓄和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

还要说明,这里所讲储蓄等于投资,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则完全可以通过借款或贷款,使投资大于或小于储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投资=储蓄的问题(2)
宏观经济学重点!~哎,上课不听课,只能看这个了~
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臆想和现实:为什么大国才是王道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