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修煉太極拳的套拳(上)

如何修煉太極拳的套拳()

 

 

太極拳套首先宜正確認識太極拳之思想,因思想領先於行為;而太極拳異於一般運動者,以其強調由內而外之修養,其運動模式包括個人的人生觀與宇宙觀。一般運動大多僅有「動」,而未必有「運」,西洋運動即是,而靜功則只有「運」而無「動」。「運」乃內在思想之變化,而「動」則為由內漸次蘊運於外之行為。太極拳兼具內外二層次,既要「運」,又要「動」,故為真正之運動。

何謂太極拳?簡言之,即依太極性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有關陰陽消長等觀念之特性,具體化為拳式形態之表現。換言之,它為祖先之宇宙形成觀太極觀體系化之為拳式之武藝,亦即所謂實拳,又名太極拳。而太極拳修煉之道,約略分為功操、套拳、推手、發勁、散手、對待等。功操包括轉腰、揉胯、套腿、攤手、雲手、斜飛等定式訓練。它又有分為二個層次:一為舒鬆關節之柔軟操,一為專為太極拳運動而設之基本功操,吾人稱之為「築基」。築基本為道家語,學道者先築基百日,再入靜坐之修練,太極拳亦然,先有築基功夫,再進入套拳之修練。所謂套拳即一百零八式,乃由三十七式類演化而成,它與功操為太極拳之先修課程(紮根功夫)

修煉一段時日後,宜藉推手、發勁、散手驗證之,然後達到「對待」關係。套拳與功操是知己的功夫,而推手、發勁、散手觀念之後,如何運用於生活領域上,則屬「全體大用」範疇。

以上太極拳的修煉作業大致如此,此外上有兵器的訓練。兵器的修煉是太極拳的延伸,也就是手的延伸。練刀生膽:刀強調掤勁的功力,故有虎虎生風之感,練後較具膽識。煉劍輕靈:劍強調由意識帶動的氣,故有輕如游龍之感。練槍長氣:槍能使氣勢更深遠茁壯,如長蛇般變化萬端。練拳紮根:兵器訓練預先有拳的功夫。這四項功能的發揮是由很多思想演化而來,而其思想則淵源於太極性理,亦即太極的特性和道理。

太極拳的實體:拳理、拳法、實拳、實功:

單從外在形態所顯現的實相來區別太極拳流派,將有所偏頗,尚須依其義識成分的理法來探討,因它們是互為表裡的,有理法後才會產生形象,不是先有如此的動作再產生那樣的道理,這就是開頭所講的「思想是領先於行為的」。而這種由理法化為實際的行動,即產生所謂的「實相」,亦即思想變為行為,而行為的內涵也可使你對理法的認知更為提昇。太極拳的修練是拾階而上的,因此在了解認識道理之後,仍須透過學習實驗而達到「體證」,才能達到真正的認知。而各人對理法的認知層次,因修煉時間長短及思想是否一貫(即純化、涵化)而有高低之別,所表現在外的實象也隨之而異。惟其如此,所以一旦與太極拳結緣,就要堅持它的一貫的道理,有耐心的修煉,不可中斷,才能「格物致知」而無所疑惑,從克服馬步站樁等功操訓練在肢體上、心智上的痛苦,進而學會用太極的心境對待事物,不會有所分別和執著。因為太極拳本來就是和諧,它那圓的觀念,會造成陰陽和諧,所謂「純陰不生,純陽不長」,必須陰陽和諧才行。秉此待人接物,即能心會操持,無往不利。這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講「致良知,心即理」;當你的良心達到極至的認知所發揮的良能時,你的心和理是合而為一。而今人輒因所思與所為不合,缺乏一貫的精神,見異思遷,終致不能自主,如此尋尋覓覓,含恨而終其一生,令人惋惜,其實「唯太極而獨尊,觸類而旁通」;只要以太極為人生學習的目標,其他的即能觸類而旁通,逐漸產生太極的人生觀,你將和我有相同的發現:人生愈走愈好,愈寬廣;走在太極的路程上,人生沒有負擔。所以意識成分的理法和形態成分的實相結合而成太極拳的實體結構,因此看太極拳,勿只重其實相之外表,仍須依其理法探討實相形成之因。

一。、理法方面:所謂理法即拳的道理和法則,前者如有無關係、陰陽關係、動靜關係等;後者指運轉拳理之規則,如陰陽互用、上下相隨、左右相連等。法和理是互為表裡的,兩者可互為印證;反覆印證,則修煉將更趨細膩,且於法理之認知有同步效果,一如水漲則船高。這印證我所謂的良知和理是一致的,是互為表裡的。拳理是拳法產生的根本思想,這可參考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或諸子百家的太極思想等。而拳法則是拳理顯現出來的標準法則,如在正形時應依循那些法則。;鬆腰、開展、緊湊時又應循那些法則等,它們的「法」各異。當你具備了更多法則,且運用得更成熟時,它的道理也就愈明白地顯現,你對真理也就愈了解,終必豁然貫通。

二、實相方面:實相就是實拳和實功。王太師說:「實拳即太極拳攻守動作各體的實有形式。本是從太極性理的唯理,即陰陽之間的一貫道理所想化而預定的,其現象是出自於那預定的具體實現。」也就是由預定的理法變成具體的形象,又稱為具象,這種具體形式的動作各體,即太極拳的實拳。而沉襠、鬆胯即陰陽之互用,虛實之轉換,亦即太極拳之理法,其具體顯現之形象動作,就叫做拳式,拳式之結合即為實拳,由實拳的動作形態產生實功上應有的心神體能。故太極之名是名太極之實,它必須符合太極之理和性,由此理和性所演化出的實拳的動作形態,謂之太極拳。太極拳是拳術,具有武功特性,純粹是中國的功夫,故今人練武宜恪守傳統之一貫精神以太極之精神觀念順應時代需求,切勿妄自創拳,以免失去太極拳傳統精華,而失去了實功的修為。

太極拳的套拳:

套拳就是實拳動作形成的成素,是十三勢的連接作示範的舉例。實拳其組織之內涵來自十三勢。所謂勢就是勢能、力量。這十三勢能的變化組合成實拳的動作。因此它的組織成素有十三種。而組合這一套拳的十三種勢,又稱八門五步。所謂八門五步,就是八種身軀運用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力量結構的表現,亦即掤、履、擠、按、採、列、肘、靠。它們在拳中並非單獨存在,即一個招式中,可能包刮數種成素,如斜飛掤中包括「採」和「掤」,甚至有「列」之成份。這八門是一種靜態身法,例如斜飛掤可分成採、掤、列等靜態身法。而所謂五步,即進、退、顧、盼、定,五種步法。古代之步法,指前進、後退、左旋、右旋。這五種步法組合成一個動態的身法,就是拳式串拳的運動。一個式子如只一個斜飛或摟膝拗步等也是在串拳,因它已加入了動態的身法。以上「八門」包括四個正方,即掤履擠按。四個斜方,亦即採列肘靠,再加上五步進、退、顧,盼、定,共十三勢,組合成實拳的動作形式,它是無數(限)量的,可隨意規創套拳,所以太極拳一0八式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並非唯一的;但在規創拳時勿背離十三勢範圍,否則不稱為太極拳。故經由思考,其思想自形而上至形而下,是變化萬端的;而自形而下至形而上,則為「一」而已,不可任意變化,否則永遠得不到那最高層次「一」的真理。因此,從下到上是一貫的道理,由上至下是變化萬端,人人可為的。而「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是具有形而上到形而下與從形而下到形而上兩層意義的。中國人所謂的天是形而上的,是合一的,人要體悟天道則須修煉且其思想是要合一的。當你由下往上修煉時,必須秉持一貫的思想,拾階而上,用心去觀照,實際去體驗力行,一旦時機成熟,必須領悟佛陀所說:「不可說不可說」的真諦,行為也達到「不可說」的境界。測井深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跳下去再上來,才能知道那深度的感覺是什麼,太極拳就是這個道理;唯有在認知之後加以力行,此知行合一,方可知曉何謂「表裡合一」、「表裡精粗無不到」之道,以及太極拳異於其他運動之理。

以上是八門五步概略的詮釋,以下再談十三勢。勢即勢能或動力;拳勢即自身運動及對敵博鬥的動力。而「動力」是利用虛實轉換,地心引力以及重心的分配,位差的變化等關係所產生的自然旋轉力量。十三勢即太極拳的拳勢,太極拳運動力結構的手法即利用十三勢來結合,所以又稱十三勢拳。至於八種肢體個關節變化所形成的力量有:

掤:乃另向外撐架之力,是鬆掤,即輕鬆而不用多餘力架住;為由內向外擴張之力。

履:乃向內引進之力,亦即由外向內收斂之力,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掤」與「履」皆有太極理念。

擠:即「掤」加「按」,是雙勢向力量。(勢可分單勢向和雙勢向。「掤」「履」

為單勢向。)

按:為雙勢向力量,是手腳推擠之力。「按」在手方面有單按和雙按,在腳方面只有單按,如蹬腳。

採:乃以手牽拿之力,即由斜方牽拿之力。

列:由兩相對方力構成,是一種力偶關係,為旋轉之力。

肘:乃肢體隔空撞擠之力。只要與對方隔空,我方全身皆可打「肘」,不只手肘而已。

靠:為肢體推壓之力,是接觸性的;除手掌,腳掌屬「按」外,其他肢體接觸性的推壓,都是「靠」。

   其次談五種步法,即:

進:直接接近對方的運動。

退:直線退出對方的運動,

顧:弧形離開對方;因防退出時受對方攻擊,故有「顧」之觀念。

盼:弧形接近對方;為防入敵陷阱,欲深入敵方時先「盼」。「顧」與「盼」皆具敵情觀念。

定:力量消長及運動進離之間。自「消」變「長」與自「進」至「離」之點即是定點。而其中之轉折點乃最脆弱者,所謂「得其環中不支離」,故於轉折處能長握做小之落空,即為定力之展現。而所謂「引進落空合即發」,即攻敵定力最弱處以致勝;推手即秉持如此觀念,以修煉能知覺對方定力落空點之能力。

套拳的本體、本質和功能:

本體:以上八種力量五種運動,是組合太極拳的基礎動力,太極拳的著法流程都是依此十三種勢能所形成的,也就是動作形式必須符合十三勢的規定,再配合太極拳的理法,就成為太極拳的著法,從著法分化出來的架子就是太極拳的架子,架子亦可說就是動作的切片,乃是無限多的動作,因此架子盤問的越細緻,則在拳的掌握上會更完整。每一個由著法所組合而成的式子就成太極拳的式,因此每一個式子組成要素可能有一個著法或數個著法組織而成,這些式子就成為太極拳教材的實拳,也就是架構,在楊家老架式裏共有三十七個不同的式子,此三十七個不同的式子成為套拳的本體。

    曲伸開合à架子à著法à式子à套拳(套拳的組成流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李派太极的心得体会
真源太极拳(二)
八卦掌的练法
少林童子功"亦即"心肾相交"法:
略谈内家拳(七)高手是如何炼成的(下)
这个功法需要重视,“夹脊抻胸”,使你的功夫蒸蒸日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