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B学案】2015
   

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2.物质概念。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中国民间传说中,日食是“天狗”吞食太阳造成的。每当发生日食时,人们为了拯救太阳,便敲锣打鼓、大放鞭炮,以轰走“天狗”,“拯救”太阳。

科学家研究表明:日食是太阳被月亮遮住的一种天象。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如果日月地三个天体恰好或近似于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将太阳遮住,这就是日食。

日食的形成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日食是按照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并不是什么“天狗”吃掉造成的。日食的形成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物质性表现。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只能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活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党的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④⑥都属于人的意识范畴。

答案:A

 

 

2.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③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④存在与思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物质”是共性,“事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个性,故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

 

 

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适应新形势需要。这体现了(   )

①自然界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不能随意选择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生产关系随之变化,从而体现生产方式的客观性,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材料无关。

答案:D

 

 

4.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低,比如我国人均原油可采储量是2.6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这表明(   )

A.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B.人口因素是客观的

C.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D.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是客观的

 

解析:本题强调的是“能源和资源”,这些都属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而不是人口因素。

答案:A

 

 

5.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6.5级地震突袭云南昭通鲁甸县,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地震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残酷的事实再一次表明(   )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同自然和谐相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解析:地震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C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

 

解析:A、B、D三项表述不完整。

答案:C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解析:A、B两项概括不全面;D项“总和”的说法错误。

答案:C

 

 

3.端午节,民间有在屋中贴五毒图的民俗,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也不能横行了。这种民俗表明(   )

A.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人们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C.主观愿望常常会脱离客观现实

D.唯心主义对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有积极作用

 

解析:贴五毒图只是表达人们避恶除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的观点错误。

答案:A

 

 

4.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自发地调节、演化和发展,这个事实不能说明(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受意识的影响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D.物质是自然界的本质

 

解析:A项没有看到意识的反作用,故选。

答案:A

 

 

5.总结以前的4 000多年,人类的自然观是把大自然奉为神灵。从15世纪起,人类开始主宰自然界。但是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人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在合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利用自然。这是因为(   )

①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②自然界是客观的 ③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④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改变着自然界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客观性,①不选;④本身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制作成桌椅;桌椅用旧了,人们可以把它劈成木柴,烧火取暖;木柴被火烧后变成灰,灰飞烟灭。

辨析:物质不是永恒不变的。

 

答案:①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客观实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它是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②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不断变化的。一种物质形态灭亡后,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而存在着。其中客观实在性没有改变。③题目中的观点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了,因而是错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政治-知识库-谈物质
(67)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理解
高中政治导学案:探究世界的本质 2.4.1 世界的物质性
【一轮】《生活与哲学》考点六 哲学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文科)高二哲学第4课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