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沈氏女科

沈绍功主任医师,家承师传,又经学院正规培养,有丰厚的中医理论功底,更有宝贵的临证经验,充分传承了沈氏女科的流派特色,又努力完善创新,提出“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是硬道理”的准则。在传承沈氏女科经验基础上创新了24个学术观点:

1、“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是硬道理”。“对中医药相信不够,要迷信,热爱不够,要酷爱”,“迷信酷爱的是中医药的原生态”,“原生态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要准,论治应活”。

2、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其中舌诊最为客观,一目了然,可以“一锤定音”,但要简化才能实用。三指切脉是中医学的标志,不可丢。脉诊宜粗不宜细,要分清8种主脉和18种兼脉。舌脉是中医的金标准,要放在首位,不可作为陪衬。

3、问诊主要是两口,上口问食欲,下口问两便。

4、中医把疾病分成两大类,即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外感病分清风寒、风热,内伤病抓住虚证、实证。

5、舌脉、寒热、咳痰、汗痛4个指标可以辨别风寒、风热。

6、外感病活治有4: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注意透表;重视分利;强调扶正。

7、实证采用淫、痰、饮、湿、滞、瘀、食、虫8大纲目,尤以淫、痰、瘀、滞4纲为主。

8、内伤实证活治当痰瘀同治,温胆汤为主方。注意“有痰必致瘀”,“有瘀必夹痰”。

9、内伤虚证应当采用切合临证的“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阴阳气血4个基本虚证和五脏定位证共9个单元加以临证组合,便于舍繁从简,比较精当,又切合临证而辨清虚证。

10、内伤虚证活治: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调肾,“杞菊地黄汤”,“知柏地黄汤”,“二仙汤”随证活用。

11、注意间治取效,处理虚实夹杂:先祛邪,后补虚,祛邪时不伤正,补虚时不恋邪。

12、注意补而不滞,防止虚不受补,重视反佐,注意引经,升清降浊。

13、调经分期论治,经前调气,经期调血,平时调肾。

14、带下病辨虚实,按色论治,重用三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

15、不孕4法调治:调肾、和营、开郁、祛痰。

16、不育不可一味壮阳耗精,建十二味种子方。

17、保胎脾肾两本同固,创十二味保胎方。

18、增生、囊肿、肌瘤,均应调肾,注意引经。

19、冠心病提倡从痰论治。

20、脑中风治重豁痰醒神,巧配化瘀通腑。

21、糖尿病补气为主,养阴为辅,重用参芪。

22、肺系病有咳喘痰炎热5个主症,首要祛痰。

23、关节炎分虚实,虚者补肝肾,用独活寄生汤;实者祛风湿,创茵陈四逆散。

24、癌症难治并非不治,应当先开胃口,后调阴阳。

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55081c0101hwgr.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脱发”的治疗经验二则
浅谈内科疑难杂症之“虚实相因”病机-----叶放
针灸学——咳嗽、哮喘、呕吐
沈绍功:行医50载,32条临床经验总结
【闻声 辨病】
内伤咳嗽缠绵难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