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美中:无恒难以做医生(三)

如何学习和掌握祖国医学这门科学,应当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我们还总结研究得不够。我个人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谈,能说的大半是走过弯路的一些感触。

(一)读书宁涩勿滑,临证宁拙勿巧


  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整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字字一句句地读懂。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其甚解,不了了之。也不可用望文主义的简单方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


  比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之痰饮,是指水在肠间摇动有声之流饮。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做今义的“稠则为痰,流则为饮“,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涩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要把主要的经典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难于得心应手。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象童时读《论语》、《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今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别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散漫的加于条理,怀疑的打上门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的附以己见。对日后的研究工作会有好处的。


  临证宁拙勿巧。对症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合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究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求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己无论在哪里就诊,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检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二)自视当知其短,从师必得其长


  我学医,主要是自学。但绝不是说,自学不须求师。做任何一种学问,绝对意义上的无师自通是没有的。自学,难免遇到不解之惑,,攻而不破之谜,更需要请教师友。因而凡有从师学习的机会,尤知珍惜。


  一九三五年,我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学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当时,我看病教徒,诸务虽繁,但对所学课业必认真完成寄去请教。记得我写过一篇《述学》的课卷,陆渊雷先生曾加了鼓励的按语,发表在《中医新生命》上。这段函授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对我这样一个自学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十分可贵。


  一般地说,一个人从师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毕竟是不多的,而在共事的同道中,学术精湛经验丰富之人却随时都有。只有虚心汲取,他人所长,皆可为攻错之石。我在中医研究院和蒲辅周等同志共事多年。在一起临证、执教的过程中,有时见到他们的得意之笔,恰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从中比对思索,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比如,早年我用玉屏风散治“习惯性感冒”,多是大剂突进,虽数剂可效,往往不易巩固。蒲老治“习惯性感冒”也用玉屏风散,却是小量长服,疗效颇好。我思索这里的原因,加深了对慢性病的转化要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有“方”还须能“守”这个道理的认识。从师是为了求学问,在学问面前不能有丝毫的架子。


  我在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时,市内有一位高怀医师精针灸术,擅长用“大灸疗法”,系其祖传,能起大证。年事已高,秘未传人。为防绝技失传,我和王国三等几个同道以弟子礼去执贽受学,每至巳夜即趋及灯前,问难请业,无间风雨,袒臂跣足,按桥量度,力求一是。终于掌握并整理了这个疗法。当时我虽年过五旬,不无劳顿之感;而其中授受之乐也确有非可言喻者。


(三)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


  我习医之后,半是积习,半是追求,研读文史和爱好旧诗词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习医之余,喜读<二十四史>。对六经,诸子,宋明学案以至佛教、道教的部份主要著作,都做过一些涉猎。兴之所至,还习作了一千多首诗词。我常以占用了一些时间为惜,但回顾起来,由这些爱好中得来的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修养,对中医的学习和长进,也并非全无益处。


  第一,中医经典是古文字,和现代白话距离较大,又流传辗转版本繁杂,字词驳错,诠释者既多,难免见仁见智,言人人殊。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化、文字知识,对这些经典著作就不易读懂,就算读懂了,也难于读深。理解上,或浮于约略,或止于沿演,可以逐浪而难能探源;临床上,则易于套对而难能用活。要想对经典医籍的研究深入一些,就非有一定的古代文化、文字知识不可。我自己对〈伤寒论〉等经典的文字作过一些研究,写过一篇[〈伤寒论文字考〉补正],就很借力于早年积累的一点古文和“小学”的知识。


  第二,文史的书籍和古诗文中掩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料。这些虽是不期而遇的零金碎玉,却可常补某些医学著作之不足,亦属珍贵。读书时随手积累,需要时即可驱遣使用。我在整理中医麻风病学,写作〈中医麻风病学汇编〉时,就从文史著作中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材料。


  第三,中医学是从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这个土壤中生发出来,是整个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枝。它的形成和发展,受整个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对各个时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对由当时时代所产生的医学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更深刻一些。比喻地讲,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整个文化素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养到功深是可以达到境界上的升华的。不待说,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掌握古代文化知识,应当有目的,有选择,要适当要因人制宜,全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读书,也不足取。


(四)勤能补拙恒斯效,俭可养廉贞自清


  有时青年问及学问之道,我常说,论天分,我至多是中中之材。几十年来,如果说掌握了一些中医知识而能承乏医务,所靠的一是“勤”,二是“恒”。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和持久,治医学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助人、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误人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可以说是病人的“司命工”。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这是我早年用着鞭策自己读书习医的一点认识。如今我垂老病榻,回顾治医生涯,成果之少,每自赧颜;稍可自慰者,唯有勤奋读书未曾松懈这一点。几十年的生活,基本上是“日理临床夜读书”。临床常无暇日,读书必至子时。六十岁以后,医责渐重而年事渐高,为了抓紧晚年,完成温课和研究计划,曾规定了几条自我约束的“自律”。大致是:


  (1)要有恒。除极特别的事情外,每日按规定时间温课,不得擅自宽假时作时辍。


  (2)要专一。不得见异思迁,轻易地改变计划。要有始有终地完成一种计划后再做另一种。“主一无适”谓专。非专则不精、不深不透。


  (3)要入细。不可只学皮毛,不入骨髓;只解大意不求规律;只识藩篱不求堂奥。入细,还要防止轻淡,轻淡则流于薄弱,薄弱则不能举大证;要防止琐屑,琐屑则陷于支离。支离则不能集中主力,也不能理细症。


  (4)戒玩嬉。此后,忌看小说。非星期不着棋。不赋诗。非有应酬不看戏。


  (5)节嗜好。衣食方面,不求肥甘,不备华美,随遇而安,自甘淡泊。否则必致躁扰不宁,学术上难于控深致远。此后,不独茶酒不事讲求,即书画篆刻,也不宜偏好过多,免得耗费有限的光阴。现在检查起来,除在旧诗词方面有时情有难禁,占了一些时间外,其他都尽力遵守了。


  人们都知道医德的重要。我以为,做一个医生,治医之时,有两条至为要紧:治学,要忠诚于学术的真理,直至系之以命;临证,要真诚地对病人负责,此外决无所求。只有这样,才能认真热诚地对待患者,谦虚诚挚地对待同道,勇敢无畏地坚持真理,实事求地对待成败。相反,如果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不热爱,不相信,惜献身,对患者缺乏负责的精神,甚至把自己掌握的一点技术当做追求个人利益的手段,那就丧失了做医生的根本。不特失之于医德,且将毁及于医术。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代中医都有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中医的命运是幸福的,毕竟也是坎坷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亲见了中医界的同道们,在旧社会的贫苦中自处,与反动派的压迫作抗争,对偏见者的歧视不动摇,在存亡兴衰的磨难中迎来了国家的解放,为民族生存、继承、丰富了中医学这份珍贵遗产。他们是无愧于历史的。我仅是同辈先进的一个追随者。蹉跎时月,如今也已是行将就木之人了。向前展望下几代中医,他们将处于社会安定思想解放科学昌兴的时期,只要他们勤奋而能够持久,善于继承又勇于创造,中医事业在他们的手里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医学必将以更绚丽的身姿挺立于世界科学之林。顾后瞻前,寄希望于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观涛评点版《已近中年始学医,自学也能成大医——岳美中自述“无恒难以做医生”》结局篇
黄煌教授兔年新春献词:坚定不移推广经方
读《陈瑞春论伤寒》、《伤寒实践论》有感
中医临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笔者想和大家聊聊。
焦树德治疗痰饮病体会
名老中医之路之(8 )陈鼎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