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痞证”的方证鉴别(表三)
表三
黄连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半夏泻心汤证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结胸四证
方证
组成
主治证异同
组成比较
黄连汤
黄连3两,甘草干姜桂枝各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
黄连汤主治寒热分居,上热下寒,上下相阻腹中痛欲呕吐之证,重用主药黄连清在上之热,用桂枝宣通上下阴阳之气。
半夏泻心汤组成为黄连汤去桂枝加黄芩而成。药物组成看,均为辛开苦降,寒温并施之法,但黄连汤偏辛开,半夏泻心汤偏苦降
半夏泻心汤证
半夏(半升)
黄芩干姜人参甘草(各三两),
大枣12枚,黄连(一两)
半夏泻心汤主寒热错杂痞结心下,以痞满呕逆肠鸣下利为主证,故姜夏芩连并用,共解寒热互结之势,
方证
病机治法
症候特点
组成
大陷胸汤证
水热互结于胸胁脘腹部结深热重,治宜泻热散结,攻逐水饮
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
大黄6两,芒硝1升,甘遂1钱币
大陷胸丸证
水热互结,病位偏上。治宜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结胸证基本特征外,可见项亦强,如柔痉状
大黄半斤,葶苈子,芒硝,杏仁(各半升),甘遂一钱匙,白蜜2合
小陷胸汤证
痰热结于心下,结浅热轻。治宜清热涤痰开结
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
黄连1两。半夏半升,栝楼大的1
三物白散证
寒痰水饮结聚胸脘,治宜温痰逐水,涤痰破结
胸脘硬满疼痛得结胸主症外。尤以但见寒象而无热证为特点
桔梗3分。巴豆1分,贝母3分
栀子豉汤类方证
方证
病机
辩证要点
治法
组成
栀子豉汤证
汗吐伤津液,胃气虚,阳明无形之热夹湿上扰胸膈。
湿热扰心,心烦不得眠,心中懊,反复颠倒。或心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
酸苦寒凉配伍,清宣郁热以除烦
栀子(擘14个) 香豉(绵裹4合)
栀子甘草豉汤证
栀子豉汤基础上胃气不足,湿邪稍多
栀子豉汤症状+少气
酸苦寒凉配伍除烦,甘草甘补胃气
栀子豉汤+炙甘草2两
栀子生姜豉汤证
栀子豉汤基础上胃虚饮逆
栀子豉汤症状+恶心呕吐
酸苦寒凉配伍除烦,生姜辛散止呕散表
栀子豉汤+生姜5两
栀子厚朴汤证
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内,腹气不畅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苦寒之栀子清热,厚朴消满
栀子(擘14个),厚朴4两,枳实4枚
栀子干姜汤证
热扰于胸膈,且中焦有寒
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清上热,温中寒
栀子(擘14个),干姜2两
栀子豉汤证与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比较
方证
病机相同点
辨证鉴别要点
治法
组成
栀子豉汤证
发病均为无形之郁热导致
无形之热留于胸膈,上扰心神,以心烦不得眠,心中懊,反复颠倒。或心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为症候特点
清宣郁热,解郁除烦
栀子(擘14个) 香豉(绵裹4合)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无形之邪热臃滞于中,结于心下,以心下痞满不通,按之不硬,脉关上浮为症候特点
泻热消痞
大黄2两,黄连1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治疗失眠症总结
《伤寒论》114方剂
黄煌:药证经方讲解(最受欢迎的中医讲座)
郭生白医学传承二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二十章七情为病知识点内容总结请大家收好
失眠的十大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