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疗荨麻疹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依据荨麻疹发生的频率及时间,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疾病可短期内(数天至1~2周)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数月(1-2月)以上甚至经年不断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治疗荨麻疹药物的使用频率前6位依次是酮替芬、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 

结果 

    2.1 抗组胺药物处方的比率 

    在330张荨麻疹处方中出现抗组胺药物312张,占总处方数的94.5%。 

    2.2 抗组胺药联用情况 

    单用、二联、三联、四联抗组胺药物处方分别占总处方的19.1%、49.1%、25.5%、0.9%。

    2.3 不合理用药情况 

    有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总处方的1.8%。 

    2.4 处方药物类别及药物 

    在330张治疗荨麻疹处方中总共涉及l0类药物,共70种药物(见表1,药物类别及药物排序按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表1 治疗荨麻疹药物使用统计 

    药物种类   药品数    药物 

         抗组胺药    13      酮替芬、苯海拉明、地氯雷他定、依匹斯汀、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咪唑斯汀、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赛庚定、扑尔敏 

    抗过敏药物   5      人胎盘组织液、维丁胶性钙、桂利嗪、硫代硫酸钠、葡萄糖酸钙 

    清热解毒药   4      羚羊角滴丸、万应胶囊、黄连上清、清开灵 

    免疫调节剂   5      胸腺肽、卡介菌多糖核酸、匹多莫德、云芝胞内糖肽、氨脾肽 

    激素类       4      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 

    免疫抑制剂   3      雷公藤、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 

    外用药物     9      炉甘石、哈西奈德等 

    维生素类     5      维生素B6、维生素A+D、复合维生素B等 

    抗菌药物     10     克林霉素、红霉素、托氟沙星、头孢泊肟酯、特比萘芬等 

    其他         12     复方甘草酸苷、肾上腺素、奥美拉唑、呋塞米、孟鲁司特等 

    合计         70 

    2.5 使用频次前10名药物(表2) 

    表2 使用频次前10名药物 

    药物             使用频次      比例(%) 

    酮替芬            120           36.4 

    苯海拉明注射液    102           30.9 

    地氯雷他定        98            29.7 

    依匹斯汀          81            24.5 

    依巴斯汀          80            24.2 

    非索非那定        71            21.5 

    人胎盘组织液      60            18.2 

    雷尼替丁          58            17.6 

    法莫替丁          57            17.3 

    咪唑斯汀          51            15.5 

    3 讨论 

    3.1 药物使用情况 

    从表2可看出,使用频次前1O名药物中有9种是抗组胺药物,可见抗组胺药是目前治疗荨麻疹最广泛的系统性药物,治疗荨麻疹处方以第一代H1受体拮抗药酮替芬使用频次比例最高,占处方总数的36.4%,酮替芬兼有拮抗组胺H1受体及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且价格便宜,故受临床重视,常与其他新型H1受体拮抗剂配伍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使用频次比例占处方总数的30.9%,在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或与人胎盘组织液联用肌肉注射治疗荨麻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新型H1受体拮抗剂包括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定等,具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和对心脏传导阻滞无影响等显著优点,故广泛应用于临床。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为选择性H2受体拮抗剂,能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H2受体拮抗剂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能增加及提高疗效,临床上常与H1受体拮抗剂配伍使用。 

    3.2 抗组胺药物联用情况 

    抗组胺药物联用处方占治疗荨麻疹处方的75.5%。2种抗组胺药合用情况如下:(1)2种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2)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3)第二代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4)2种第一代抗组胺药联合应用。3种抗组胺药合用情况如下:(1)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2)2种第二代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3)2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4种抗组胺药合用主要为2种第二代抗组胺药+H2受体拮抗剂+第一代抗组胺药。 

    3.3 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以药品使用说明书为用药依据,并结合临床相关诊治指南和文献对处方中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有3张处方使用红霉素与咪唑斯汀合用,存在不合理联用情况。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引起第二代抗组胺药如咪唑斯汀的血液浓度升高,发生心脏毒性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咪唑斯汀缓释片说明书中的禁忌和相互作用项下也注明不应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或交沙霉素)同时使用,建议医生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有2张处方使用咪唑斯汀分别用于3岁和8岁儿童,根据咪唑斯汀缓释片说明书,本药尚无l2岁以下儿童用药方面的资料,仅适用于成人或12岁以上的儿童,此2张处方的用药不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建议医生改用其他抗组胺药。 

    有1张处方使用依匹斯汀+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咪唑斯汀,存在不合理联用情况,根据2007版中国慢性荨麻疹诊疗指南建议,在使用2种以上的抗组胺药物搭配使用的时候,用不同结构的抗组胺药物搭配使用,而不是同种结构的抗组胺药物搭配。这张处方中的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咪唑斯汀都属于哌啶类H1受体拮抗剂,同类结构的抗组胺药物搭配应用,可增加药物的中枢、消化系统等不良反应。这张处方大包围用药,既浪费,又不符合用药原则。 

    抗组胺药物广泛地用于荨麻疹的治疗,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避免超量、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力求达到用药合理、安全、有效。药师应加强处方的审核力度,同时,定期的处方点评能发现一些不合理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的合理用药干预。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851265562/blog/13118135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映红了抗组胺药市场半边天
左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联用治疗荨麻疹,是否合理?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应用专家共识
李邻峰:抗组胺药临床使用策略
抗过敏药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湿疹、荨麻疹的应用
浅谈荨麻疹治疗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