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辅周儿科疾病医案四则
         一、风寒犯肺(小儿肺炎
金XX,女,1岁,1964年1月29日初诊。
检查摘要:扁桃腺红肿,两肺布满水泡音。胸透:两肺纹理粗重模糊,并有小型斑点状浸润性阴影,尤以内中带为著,两肺下部有轻度肺气肿,心膈无异常。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1,300/立方毫米,中性79%,淋巴20%,酸性1%。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病程与治疗:患儿发热四天,已服过中西药未效,高热达39.6℃,咳喘气促,腹满膈扇,喉间痰声漉漉,鼻翼煽动,面青唇淡,头汗出,时有烦躁,不欲食奶,大便稀溏,小便黄,脉沉紧,指纹不显,舌质淡苔白,由风寒犯肺,肺气郁闭,治宜辛开,主以越婢加半夏汤加味。
处方:麻黄八分 甘草五分 生石膏三钱 法半夏二钱 前胡一钱 炒苏子一钱 生姜三大片 大枣二枚
1月30日二诊:服药后,微汗出,热降,烦喘膈扇俱减,大便呈泡沫样,小便微黄,脉浮数,舌淡苔黄腻。肺闭已开,表邪解散,但痰湿尚阻,以理肺化痰为治。
处方:连皮茯苓一钱 法半夏一钱 橘红一钱 甘草五分 杏仁一钱 炒苏子一钱 前胡一钱 桑白皮一钱五分 炒莱菔子一钱 竹茹一钱 生姜三片
1月31日三诊:体温正常,精神转佳,呼吸微促 ,喉间尚有少许痰声,大小便同前,食纳尚差,以调和肺胃温化痰湿,前方加厚朴八分,麦芽一钱。
2月1日四诊:唯喉间略有痰声外,余症悉平,继续调和肺胃,兼清伏火。
处方:法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五分 神曲八分 炒枳壳五钱 焦山楂一钱 麦芽二钱 炒莱菔子一钱 杏仁一钱 黄连一分 炒苏子八分 生姜二片 此方服后,一切恢复正常。
按:本例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中医诊为风寒犯肺,肺气郁闭。其证高烧而喘,烦躁而满,面青,脉沉紧,故宗仲景越婢加半夏汤再加前胡、苏子。取麻黄、前胡散表邪,石膏清内热,法夏、苏子降气化痰,姜、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服后寒开热透,诸症减其大半,继以利湿化痰,调和肺胃而平。临床重在辨证审因,不要一见肺炎高烧,不加区别,即用苦寒药物,冰伏其邪,贻误病机。
二、寒喘(重症小儿肺炎
薛XX,女,2月,1961年3月15日因发热、烦躁、喘促住入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两肺满布水泡音,体温39℃,脉搏180次/分,呼吸80次/分,面青,口唇青紫。临床诊断:重症肺炎。病程与治疗:会诊时,患儿身热无汗,烦躁不安,喘促而面青黯,舌淡,苔白微腻,脉浮数,属感受风寒,肺卫郁闭,治宜辛温解表。
处方:麻黄三分 杏仁八分 甘草二分 前胡五分 桔梗五分 僵蚕一钱 葱白(连须)一寸
次日复诊:患儿体温微降,手心润,面已红润,微烦躁,喘促减,舌质微红,腻苔减,脉细数,原方加生石膏一钱,再服一剂。
三诊:热退,喘平,烦止,微咳有痰,舌淡无苔,脉滑,此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以调和肺胃,清气化痰善其后。处方:
法半夏一钱 化橘红八分 甘草三分 川贝一钱 杏仁一钱 竹茹一钱 枇杷叶二钱 服后,诸证悉愈,观察二日出院。
按:本例初起病情虽重,但治疗及时,蒲老抓住身热无汗、喘促而面青黯,舌淡,苔白微腻等症候,诊为风寒闭肺之寒喘。急以微辛微温之剂,解散风寒,适中病机,故能迎刃而解。若只谓肺炎属风温范畴,又当春令这时,而只用辛凉,则表不解而肺卫愈闭,将延误病程。
三、虚喘(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
肖XX,女,1岁。因高烧喘急五天,于1960年4月26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血化验:白细胞总数31,100/立方毫米,中性42%,淋巴58%。肺水泡音。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
病程与治疗:三天来,治疗未见好转,于4月29日请蒲老会诊,患儿高烧无汗,喘促烦躁,咳不出声,短气不足以息,心下满,面浮色黯,舌淡苔腻微灰,脉沉数无力,此由先天不足,又感新邪犯肺,新旧合病,治宜强心为本,治肺为标。
处方:桂枝五分 炙甘草五分 远志一钱 炒苏子一钱 杏仁一钱 化橘红一钱 生姜二片 大枣一枚 连服二剂。
5月1日复诊:唯咳减轻外,余证依然如前,于原方中去苏子、杏仁,加沙参二钱,天冬二钱,五味子十粒,再进两剂,结合补输血浆两次,高烧渐退,咳再减,已不喘烦,终以调和肺胃,强心益气善其后。
按:新旧合病,则新旧合治。心气不足是其本,故用桂枝甘草汤加远志大枣强心以固本;肺受新感是其标,故用苏子、杏仁、化橘红、生姜宣肺降痰以治其标。若治病不知标本虚实,则正气愈虚,邪气愈横。 
四、痰喘(支气管肺炎
刘XX,女,3岁,1963年12月25日门诊。
一周前突然高热,咳喘,先后服射干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减,并加服四圜素,注射青霉素,历时四天不解。检查:两肺满布大量的干湿性罗音,血化验:白细胞总数11,200/立方毫米,中性66%,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转蒲老诊治,症见发热39℃,无汗,咳嗽气促,喉间痰鸣,咳痰不利,面浮目红,口微渴,食纳减少,大便干,每日一次,小便短黄,舌质不红、苔白腻,脉沉细数,属食痰阻滞,肺失肃降,郁而化热,治宜宣肺降痰。
处方:炒葶苈子一钱 炒苏子一钱 炒白芥子一钱 瓜蒌仁壳二钱 桑白皮一钱五分 白前一钱 炒莱菔子一钱 紫菀一钱 竹叶一钱 苇根二钱 葱白二寸
12月28日复诊:前方服二剂,热减,精神转佳,咳痰利,食纳增加,小便微黄,大便正常,脉转沉滑,舌质正常苔黄腻。体温已趋正常,咳喘俱减,再以调和肺胃,清燥化痰,前方去葶苈子、竹叶、葱白加象贝母一钱,枇杷叶二钱,竹茹一钱,蜂蜜为引。此方服二剂而痊愈。
按:本例因平时饮食不节,食积生痰化热,微感外邪,引动痰热,阻塞肺气,以致咳喘痰鸣,高热无汗,虽服解表之剂而病势不减。据其便干,口渴,尿黄而短,脉沉不浮,其病不在表,治宜降泄痰热,兼透表邪,以三子养亲汤加味,痰热降,表亦解,肺胃调和,诸证皆平,服药四剂而获痊愈。据此例体会,在临床审脉求因辨证的重要性,脉之沉浮,便之干溏,舌之红淡,苔之黄白燥润,病机之所在,均宜具体分析,加以区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辅周医案重症迁延性肺炎+痰喘+虚喘+寒喘+风寒犯肺
解读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子,如何才能破解慢阻肺魔咒?
千年名方苏子降气汤破解慢阻肺,原方
蒲辅周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喘经验辑要
《张聿青医案》咳嗽
《蒲辅周医疗经验》③:两则医案看小儿外感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