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院士三兄弟,拒绝高薪,毅然归国


作者:郑四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形势非常严峻。

海拔2000多米的唐家山直接被削去一半,短短2分钟便将奔腾的通口河堵塞得结结实实,形成可蓄水近3亿立方米的最大天然悬湖。余震不断,大雨不停,悬湖的水位也在一天天上涨。

● 巨大的堰塞坝阻拦住河道

下游百姓头上高悬的一个巨大无比的悬壶,一旦溃决,下游百余万生命危在旦夕。

危急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武汉大学的李德仁院士。

李院士利用遥感卫星实时获取堰塞湖区三维地形,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最精细的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借着这套模型,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在被堵塞26天后终于成功导流泄洪,危机解除。

这成为国际上成功快速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典范。

今年,已经84岁的李德仁院士,在6月24日召开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李德仁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值得一提的是,李德仁院士的弟弟李德毅、堂弟李德群,一位是人工智能专家,一位是材料形成专家,兄弟三人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被传为佳话。

● 李德仁(1939)、李德毅(1944)、李德群(1945)院士三兄弟

勤学苦读

1939年,李德仁出生在江苏省泰县溱古镇一个书香世家。他的曾祖父李贞发曾手书80字家训,时至今日仍挂在李德仁江苏老家的厅堂上。

家训的第一句就是“爱我中华、兴我家邦”,这八个字,深深地影响着李家儿女。

● 李氏家训

李德仁一家兄弟姐妹七人。父亲在县银行当会计,母亲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家中收入不多,能读书不容易。所以李德仁从小就十分珍惜读书的机会。高中时期,李德仁仅数学题就做了十多个厚本子,高二就读完了全部课程。

因为喜欢数学,李德仁报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第八志愿填报了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今武汉大学信息学部)


但他不知道当时教育部有规定:凡是12个志愿里填写了新建大学的考生,只要合格,一律纳入新建大学。

少年时期的李德

于是,18岁的李德仁带着与北大失之交臂的遗憾,从泰县来到武汉。

开学第一天,校长夏坚白院士给同学们讲话,说起5000年以前尼罗河每年都会发水,一发水,田地就被冲掉。为了把土地利用好,农民开始做测量。地图的重要性,从那时候就开始凸显了出来。

听了校长一番话,李德仁与同学们备受鼓舞。

● 李德仁院士年轻时的照片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规模基地建设和国防建设都需要地图测量技术的支持。

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汇聚了当时中国测绘界最优秀的专家和学者。老师们上课有声有色,不仅传授知识还分享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这里,李德仁深深理解了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当时的教材大多是苏联编撰,苏联是个数学强国,很多教材在业内被奉为圭臬。但李德仁是个勤于思考,不迷信权威的人,有一回他翻看苏联的教材,发现了好几处错误,较真的劲儿立马就上来,他一口气写了三篇文章,把这几个错误阐释得明明白白,还交给了系主任王之卓。

王之卓先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航测学者,也是我国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他看到这个“愣头青”的文章后大为吃惊,立马邀请他来家里讨论,师徒两人从下午5点钟谈到晚上8点钟,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自此,王之卓对这位颇有想法的后辈非常欣赏。

● 李德仁与恩师王之卓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王之卓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李德仁求之不得。当时全校仅招一名研究生,难度可想而知。但李德仁没有让王之卓失望,3门科目,拿了2个满分,另一门是99分(百分制)

只是没想到,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李德仁被取消了研究生录取资格。

逆风前行

中学时,李德仁支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番言论被人告发说思想偏颇,档案里被记了一笔,导致他研究生没上成,王之卓提出留他任助教也遭否决。

无奈,只能听从安排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二地形测量大队实习。虽然遭逢挫折,但李德仁钻研的精神没有因此被浇灭,甚至愈加蓬勃。

搞野外测量,别人一天算三五个点,他一天算十几个甚至三十个点。白天山上山下、河东河西测量奔波,夜晚上农家坑头前昏暗的烛光下周密计算。之后,他发现了山区高程导线不闭合的原因,提出新的检测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但正当他能为所爱事业发光发热之际,特殊时期来了,李德仁在内的几千名科技工作者都被下放。

命运的巨轮,让从天之骄子变为普通工人。李德仁测量地形的双手,此时只能在水泥电杆车间整日整日地抡大锤、扎钢筋。

在李德仁被调到工厂的时候,“一门三杰”的另外两人也开始在时代的浪潮中浮沉。

● 三兄弟合影

20世纪60年代,我国制造业刚刚起步,电力工程、冶金技术也开始进入探索进程。

抱着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的想法,李德仁的堂弟李德群考入清华大学冶金系,亲弟李德毅则考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在清华苦读五年,李德群本打算大展拳脚,投身于祖国的制造事业当中。然而命运弄人,一毕业他就被分配到宁夏灵武农场当农工。

巨大的落差,一度让李德群十分压抑。

好在农场工人十分亲切友善,给了他很多关怀,渐渐地,李德群心里的阴霾被驱散了。在农场,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改进了机器,大大减轻了同事们的劳动强度。后来,李德群又到湖北潜江当了5年工人。短短三年时间里,把一个很落后的农机厂改造成一个先进的环保设备厂。

这些经历不但没有磨灭李德群的意志,反而让他心性更坚韧。他明白了,人在逆境,更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从中找到发挥所长的道路。

李德仁的亲弟弟李德毅也没闲着。

当时,几位美国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进行了一次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

刚刚毕业的李德毅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对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一切条件都不完备,时局也不稳定。

有梦想,也只能先放在心中。

三兄弟在时代的浪潮中浮浮沉沉,未来的方向一时不明,那个“兴我家邦”的理想,似乎一下变得很遥远。

所幸,曙光就要来了。

重见曙光

我国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后,1978年,李德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终于又成为王之卓的学生。当李德仁再踏入当初的校园,见到曾经的恩师,他无比激动,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要好好抓住。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李德仁如饥似渴地读书,连午休和节假日都是在计算机机房度过的,因此成绩极其优秀。

1982年,李德仁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德国的波恩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进修。当时李德仁已42周岁,于他来说,这实在是迟到的机遇。

● 李德仁在德国波恩大学学习

“我已经耽误了十年,所以必须抓紧补知识。”

那会儿他每天都在机房争分夺秒地做各种实验。经常在教堂午夜钟声响过以后才走出实验室,第二天清晨,又是第一个来到实验室。

短短半年时间,李德仁就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两篇高质量论文,针对西方学者发现和消除粗差的倾向性方法,推导出比丹麦法更具优势的新方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

1985年,李德仁博士毕业,他提交的论文,得分破了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答辩最高分纪录。

● 李德仁获得博士学位

当时,多家研究机构向李德仁伸出了橄榄枝,国外优秀的科研条件,李德仁在这里必定大有作为。然而面对这样的机遇,李德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他说自己像一头牛,一直吃国家提供的青草,现在长大了,就应该回去,为祖国耕田犁地,这样,才不负国家的栽培,才不负曾祖父“爱我中华、兴我家邦”的嘱托。

所以,应该回去,必须回去。

回国不久,他就接到一个重要艰巨的测绘任务,那就是为中国和某邻国的边界进行测土。

这需要把GPS放到飞机上,这种测量方式被称为是GPS空中三角测量。李德仁带领团队展开了技术攻关,最终攻克了难题。在此之后,李德仁又完成了海南岛、虎跳峡等地的航测测土,切实地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李德仁考上研究生的1978年,改革的东风吹来了科学的春天。

这一年,李德仁的堂弟李德群,成功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师从塑性加工学科的领军者肖景容。

“大龄学生”李德群为了将荒废十余年的学习时间夺回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恶补英语、重温俄语、钻研数学……

● 李德群在学习中,摄于1979年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在飘摇的轮渡上,李德群总能在某个角落旁若无人地看书。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那时,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

为了适应国内注塑成形迅速发展的需要,1986年,41岁的李德群应邀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在美国,李德群和堂哥李德仁一样,展现出过人的科研才华。次年,李德群为美国AC-Tech公司开发出商品化二维冷却系统分析软件后,收到了留美工作的邀请。

● 李德群在康奈尔大学指导学生

AC-Tech公司开出的薪酬相比国内当时的月工资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李德群同样也谢绝了邀请,选择回国回到母校。

李德群回国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注塑成形技术尚不过关,生产过程不仅费料,产品次品率也很高,大量的成形模具依赖进口,导致我们的制造发展受制于他国,等同经济命脉捏在他人手里。

李德群意识到,我们需要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于是他率领华中大注塑成形课题组着手攻关。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终于生产出更精密和经济的塑料制品,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之后,李德群和团队研发出我国首个“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系列工业软件”,之后被广泛用于国防、汽车、电子等关键产业。

● 李德群院士建立国内首个注塑模拟研究团队

近十年来,李德群积极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材料成形智能装备。而我国人工智能的开拓者,正是上文提到过的李德仁的弟弟——李德毅。

同样是在70年代末,李德毅前往英国人工智能重镇——爱丁堡,攻读人工智能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李德毅选择了和哥哥、堂弟一样的道路——报效祖国。

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由于理念过于超前,人们无法想象,机器怎么会有人类的智力。

然而此后,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起世界轰动。无人驾驶也已从科幻概念变为现实。

李德毅先生当初那个梦想,已然生根发芽,正在开出绚丽的花朵。

● 李德毅院士

在人工智能领域,李德毅先生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他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并且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和发现状态空间。

李氏三杰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追赶时光

如果问李德仁院士有过什么遗憾,那又要说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

当时,发达国家的遥感卫星有0.5米的分辨率,我国只有3米分辨率,而且数量很少,无法第一时间“看清”汶川的情况,汶川地震实际震中在哪儿,大家搞不清楚。

李德仁只能在全世界找朋友要卫星数据。直到第三天,才等来了意大利科学家的相关数据。

他心里内疚:“我们做了一辈子的遥感,抗震救灾没能顶上。”

● 李德仁院士

这份遗憾,让李德仁用了10年时间,带领团队攻克了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系列瓶颈问题,把中国的光学遥感的分辨率提高到了0.5米。

他回想起刚留学回国时,中国还没有几颗卫星。可是现在我们赶上来了,中国已经有300多颗卫星在太空遨游。

四十年光阴,在李德仁的带领下,我们的测绘科学水平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在李德群的攻克下,我们的智能型注射机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李德毅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社会服务等领域,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四十年,也是我国从基地建设到制造业发展,再到科技飞速前进的四十年。

百年前,我们的祖国正饱受列强欺凌,李氏先祖奋笔写下家训,告诫子女,要勤学苦读,爱家爱国;百年后,李氏子孙不负所望,用行动交出了一份璀璨的答卷。

● 参考资料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

[2] 方鸿琴为了可爱的中国:知识分子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3] 极目新闻湖北唯一“双院士”李德仁,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4] 现代快报江苏籍,一门三院士

[5] 华中科技大学追记李德群院士:专“注”科技报国,心“塑”栋梁之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门如何培育出三院士?看一看202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背后家族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
溱潼一幕!
泰州溱潼古镇游
高端论坛|李德仁院士:激光雷达对地观测:现状、进展与趋势
【院士风采】王之卓:一代测绘宗师
中国第一人!985大学“双院”院士、原211大学校长,再获国际大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