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教程:胸腰椎骨折分型的新思考



田纪伟

教授,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与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骨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创伤分会交通伤与数据库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委员

脊柱创伤学组副组长

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组长


理想的胸腰椎骨折分型系统


  • 简单易于理解

  • 能指导治疗决策

  • 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能预测功能及影像学的结局


现有的分型系统


  • 尽管没有完美的分型,综合应用多种分型

  • 是什么?Denis分型/AO分型

  • 需要手术吗?TLICS

  • 手术该如何做?

  • 是否需要前柱支撑? Load Sharing Classification, LSC

  • 如何选取固定方式和融合节段?


新的分型思路


  • 基于脊柱的基本功能

  • 支撑(椎体)-运动(FSU)

  • 突出椎间盘的运动功能

  • 针对单一椎骨/FSU

  • 涉及多个节段则分别考察




分型方法

1 椎体高度丢失

  • 主要累及脊柱承重功能

  • 亦包括不累及椎间盘/后方结构的损伤

2 椎间盘/后方结构损伤

  • 主要累及脊柱运动功能

3 椎体高度丢失伴随椎间盘/后方结构损伤

  • 同时累及脊柱承重与运动功能


1型


  • 1A 椎体压缩性骨折

  • 1B 椎体劈裂/轻度爆裂骨折

  • 1C 完全经骨性结构的Chance骨折




2型


  • 2A 椎间盘损伤

  • 过伸损伤,椎弓根/峡部骨折伴前脱位

  • 2B 后方结构损伤

  • 2C 椎间盘和后方结构损伤




3型


  • 3A 严重爆裂骨折伴椎间盘损伤

  • 3B 椎体高度丢失伴后方结构损伤

  • 3C 椎体高度丢失伴椎间盘和后方结构损伤




关键问题


椎体损伤对承重的影响

  • 椎体高度丢失及破碎程度

  • 椎体牵张性损伤

椎间盘损伤的判断

  • 纤维环撕裂

  • 终板损伤-较少引起症状性椎间盘退变

  • MR椎间盘信号的改变-或可作为损伤标志

后方结构损伤的判断

  • 主要以PLC为标志

  • 单纯关节突损伤罕见


与稳定性的关系




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治疗方法

  • 椎体高度丢失:椎体强化/复位固定

  • 椎间盘损伤:融合

  • 后结构损伤:复位固定,或辅以融合

融合节段

  • 主要取决于受累FSU,尤其是椎间盘的数量


分型治疗原则

  • 1 保守/椎体强化/固定

  • 2

  • 2A 损伤FSU融合

  • 2B 固定,或辅以融合

  • 2C 固定+损伤FSU融合

  • 3

  • 3A 固定+损伤FSU融合

  • 3B 固定,或辅以融合

  • 3C 固定+损伤FSU融合


1
女,70岁,摔伤,T12骨折,骨松,A1.2型,新分型1B型




椎体强化:PVP




2
男,40岁,高坠伤,L1骨折,A3.3型,ASIA=D,TLICS=5,新分型3A型




  • 短节段+伤椎固定

  • T12/L1后外侧融合




3
男,17岁,高坠伤,L2骨折,B2.3+A3.1型,ASIA-E,Chance骨折TLICS=5,新分型3B型




  • 随访3年后取钉

  • ODI=0




4
高坠伤,L3骨折伴L2/3脱位,C1.3型,马尾神经损伤 ASIA-B,TLICS=7,LSC=8,新分型3C型




长节段固定,前柱支撑融合




病例简介


  • 男,46

  • 175cm, 65kg

  • 6楼高坠伤

  • 意识清楚

  • 背部、胸部及双腕疼痛

  • 双下肢截瘫


急诊室处置

  • 生命体征检测–平稳

  • 影像学检查

  • L3-4骨折脱位

  • 双侧桡骨远端骨折

  • 左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 肋骨骨折

  • 无明显内脏损伤

  • 椎体高度丢失+椎间盘毁损+后结构断裂(3C

  • 治疗选择:长节段固定+融合


X-Ray




CT




X-Ray




MRI



CT Saggital Reconstruction





急诊手术治疗

  • 减压+复位+后路长节段固定

  • 术中发现

  • 硬膜囊破裂

  • L4, L5神经根毁损

  • 失血量2000ml

  • 输血红悬液8u

  • 术后第一天引流量1000ml


术后X线




创伤术后X线





二次手术

  • 前路融合,旁正中切口。




术后3个月

  • 步入病房: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3-4


展望


  • 初步意见,尚需细化和完善

  • 不能代替其他分型方法

  • 独立分型系统→ 综合多种分型方法 理想分型

  • 理想的治疗:椎体重塑+FSU重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腰椎骨折分型进展,这10种你都了解吗?
脊柱损伤:胸腰椎脊柱损伤TLICS
胸腰椎A3N0/1型骨折的研究进展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与治疗
AOspine 胸腰椎损伤新分类系统
专家论坛 | 胸腰段损伤分型和治疗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