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道病变(一)

来源:医影在线

【临床资料】女性,9 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1 年前开始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为钝痛,持续性 发作,向右背部放射。


a、b、c. CT平扫

【影像所见】肝大小正常、各叶比例在正常范围内, 外形轮廓规整,肝实质未见异常密度改变。肝内胆管 扩张、积气,胆总管明显扩张,其内见一块高密度结石影,大小:1.8cm×1.6cm×4cm。胆囊未能显示。 胰腺形态大小密度正常。脾不大,外形光整,实质内密度均匀。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密度均匀。腹腔内未 见积液。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最后诊断】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系细菌感染。

手术:胆总管增粗,直径约 2cm,壁增厚,内可扪及 2cm×3cm 大小结石 1 粒,予以结石取出术。

【点评】胆石症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可发生在胆囊、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等胆道各部位。按胆石化学 成分可分为:①胆固醇类结石。以胆固醇为主,其含量占 80%左右,并含少量钙、蛋白及胆红素。②胆色 素类结石。此类结石在我国较多,呈砂粒状或桑椹状,往往以蛔虫外皮或虫卵为核心。③混合类结石。

床表现与结石的位置、大小、胆道有无梗阻及并发症有关。一般表现为右上腹不适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急 性发作时,可有胆绞痛、呕吐、黄疸等;合并急性炎症时,出现高热等症状。

胆系结石CT征象: (1)肝内胆管结石形态多种多样,多呈斑点状、类圆形、条状及树枝状,均呈高密度影。条状及树枝状结 石,结石部位及其远端胆管多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斑点状及类圆形结石,远端胆管无扩张或不明显。 (2)肝外胆管结石以胆总管末端居多,多呈类圆形及环状,多伴结石以上胆管全程扩张,胆囊亦扩张。如 结石位于扩张的胆总管中心,则低密度胆汁围绕形成“靶征”;如结石偏于一侧,则会形成“新月征”。 (3)胆囊结石多呈圆形、泥沙状、单环或双环状,多伴胆囊炎或胆囊扩张。 (4)胆系结石并发症的CT表现。①胆道梗阻:表现胆总管下端结石和肝内胆管树枝状结石,肝内、外胆 管扩张。如伴有感染,可出现胆管内积气。②胆囊炎或胆囊扩大:多见于胆囊结石及胆总管末端结石,胆囊可大或正常,壁可正常或增厚,周围伴或不伴有低密度区环绕。③脂肪肝:多呈弥漫性,轻度或中度, CT值较脾脏低;肝内胆管结石时,在低密度肝实质的衬托下,结石密度会显得更高。④胰腺炎:表现胰腺 增大,胰周渗出改变。

【启迪】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不难,但仍有一部分病例漏诊,通过对本病例讨论,我们在以下 几方面可以做得更完善一些。 因为胆石症有一部分主要以胆固醇为主,钙质较少或无钙质,CT对胆道结石显示还是有一定的限度,其检 出率约 75%,所以临床上CT结合超声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CT检查方法十分重 要,如果检查方法不正确也将影响诊断。方法:①扫描前应该饮用白开水,如疑为壶腹部结石应该在检查 前 20min注射低张药物[如山莨菪碱(654 2  )],这样可避免因造影剂影响胆总管末端结石的观察。② 扫描方法:常规自肝顶向下以 10mm层厚连续扫描,观察肝内外胆管形态,发现异常改为 2~5mm层厚连 续扫描,通常在胰腺段改变为 2mm层厚扫描。③增强扫描:平扫显示高密度结石,增强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肝内是否有并发症;平扫显示为略高密度结石,必须行增强扫描,因梗阻端结石不强化,而胆管强化,二者对比明显,便于诊断;胆管内病灶如有强化,相应部位管壁增强,可考虑为肿瘤,增强便于鉴别诊断。 ④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SSD、MPR、MIP、VR)可细致观察结石形态,确定部位,利于外科手术定 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CT推测胆系结石的化学成分及各类胆系结石CT表现
[要点与提醒] “胆总管结石”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
这些症状竟然就是胆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应该如何预防
【读书笔记】胆囊炎 胆囊息肉 胆道结石CT分析
【读片时间】第0569期:胆管蛔虫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