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雨 • 桥景


无锡,秋雨绵绵。

相对于晴天,更喜欢雨天的画面,

没有刺眼的光线,

雨雾增添氛围,雨水洗净灰尘,

雨中的人和物也都有与平时不同的姿态和行动。


蒙蒙的细雨,朦胧的回忆,

撑一把油纸伞,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桥,有长有短,有远有近,

小桥流水,是一瞬间,也是百年。

而每一座看似简单的桥,

都是一个故事集,一段历史文化的见证。



清名桥


在无锡众多古桥中,清名桥应该是最有名的。

这座单孔石拱桥,是京杭运河上无锡段唯一的石拱桥。

明万历年间,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

清康熙八年,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

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改名为“清名桥”。

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

天,是朦朦胧胧的;雨,是淅淅沥沥的。

雨滴轻敲着石板路溅起露珠,而后汇成水流,消失在脚下的河里。

站在桥中央,撑一把小伞,就这样静静地,没有思绪的发一会呆该是最美好的事情啦。

傍晚时分,炊烟夹杂着雨滴,和远处的雨雾交织着,如梦如幻。



金莲桥


无锡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是宋代抗金名相、无锡人李纲修建的,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金莲桥得名于金莲池。

相传南北朝时期,池里曾种过千叶金莲,服用了可以成仙。

曾有唐诗颂吟:“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

金莲桥,跨越几百年风雨沧桑,一直静静地伫立在惠山寺前。

走在石桥边,仔细观察,还能在古桥上找到当年的石料!

桥上的莲花望柱、抱鼓石,还有几块紫褐色的石板都是原石桥所留。

老石料虽然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历经几百年风雨的侵袭、剥蚀,今天依然能看到,

仿佛读到一段浓缩的历史,无数尘封的往事,怀古幽思油然而生。

站在池边,听淅沥雨声,敲打古桥,落在水面,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圈,

雨滴落在莲叶上,池中的鱼儿在愉快地游曳,

时光好像不再流动,光阴好像就此停止。



莲蓉桥


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因附近河道如莲花,故名莲蓉。

从唐代开始,桥北堍一带渐成商品集市,

当时水上运输便捷,由长江口岸江阴方向驶来船只,运输北方粮食、农副产品和土产、土布、棉花等,到这地段便集散。

历经沧桑,不断发展,这里于是万商云集,店铺、作坊鳞次栉比。

无锡人俗称“大桥下”。

米码头、钱码头、茧丝码头、造船码头和一里街农贸码头、老市场……

从这些名称上就佐证了这里旧时是多么的繁荣!

这座桥见证了无锡商业发展的印记,明清时的米市、近代的米码头和钱码头都与这座桥息息相关。

秋雨,大颗大颗的落下,亮晶晶的;

坠入桥下的河水中,嘀嗒、嘀嗒、嘀嗒……

溅起的水花,仿佛为水中的倒影裹上了一层水晶。

桥上,被雨水冲刷着,干净得一尘不染。



蠡湖大桥


横跨在美丽的五里湖上,全桥轻盈飘逸,恰似一具张开的渔网。

雨天,湖面上布满了雾气,从桥上看蠡湖,朦朦胧胧,如仙境般。

慢慢步行过去,桥东侧有巍峨的无锡大剧院,桥西侧有梦幻的摩天轮。

走到桥当中,仔细欣赏大剧院的雄姿,

整个建筑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鸟,给人以很强的动感。

八片大尺度的“翅膀”,结合台阶状的石材基座,和漂亮的亲水平台,

创造出一只停靠在水畔的蜻蜓的意象。

雨中,站在蠡湖大桥上远望,犹如一只戏水蜻蜓,静静停伏在蠡湖波澜不惊的水面上。



宝界双虹


1934年荣德生在六十岁寿辰上,捐资修建宝界桥,又称“长桥”。

60年后,当老桥不能满足交通需要后,荣德生之孙荣智健在老宝界桥旁捐资修建新宝界桥。

两座设计风格、外观造型几乎完全一致的宝界桥,在湖中倒映,交融。

375米长的宝界桥,将蠡湖一分为二,

其湖景以飘逸、以苍凉、以浩荡为胜。

桥东浩淼蠡湖,桥西参差人家;

桥南峰翠峦秀,桥北花红柳绿。

雪月烟雨各有佳景。

秋雨洒在湖面,湖面成水灰色,天与湖面连接在了一起,难分彼此。

秋风吹过湖面,湖水拍打湖堤,水溅珠飞,恰如龙公主出水,撒下无数珍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的名桥
无锡,乘船古运河
淘沙巷,顺路游玩的南门二景
古桥---清名桥(无锡)
游走桂林的桥 湖面上的桥
20130505清名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