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 陈洪绶绘画作品汇集(1)
 
 

(明)陈洪绶 品茶图

(明)陈洪绶 雅集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陳洪绶(1598-1652) 降龍觀音 
        尺    寸:101×51 cm?39 3/4×20 1/8 in?約4.6平尺 
        款    識:洪绶敬圖。
        钤    印:洪绶、章侯
        CHEN HONGSHOU?THE FIGURE
        Hanging scroll, thin silk
       由題款“洪绶敬圖”可知,此圖乃是明末人物畫大家陳洪绶(1598-1652)所繪。由“敬”字可感知陳洪绶繪制此圖時的恭謹之心。觀音是陳洪绶反複描繪的題材之一,這與陳洪绶信仰不無關聯。從陳洪绶號“悔僧、雲門僧”可知,他亦笃信佛教。據研究,陳洪绶的父母均信佛,陳洪绶青年時喜讀佛經,有較濃的佛學修養,在明亡後出家爲僧,一半是避世,一半恐怕也是緣于自小的濡染。


       與佛教有關的題材是陳洪绶繪畫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一題材方面他主要師承吳道子(約680-759)、李公麟(1049-1106)等前代大家的影響,晚期甚至上溯到顧恺之等晉唐人物畫大家,畫面頗爲高古,具有很強的古拙美和裝飾性。此幅觀音像,繪一位寶相莊嚴的白衣觀音端坐于雲氣之上,雲氣下藏臥蛟龍一條,表情馴服,似被觀音不怒而威的莊嚴之氣所懾,顯露出平和之氣。通幅用筆精謹,觀音的物飾,手中所持物件、雲及蛟龍等皆用心刻畫,顯現出典雅的裝飾趣味。觀音的寬袍大袖線條雖長,皆一根到底,不加停頓,渾拙一體。細節的描繪上同樣一絲不苟,且在其同類畫作中有迹可尋。以觀音身後供佛用的小塔爲例,可在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童子禮佛圖》中看到類似造型的供佛用的銅塔,然而此圖中對于銅塔的描繪,更爲精細嚴謹,且增加了更多的細節。觀音身後的節杖,同樣可見于陳洪绶的其他畫作,在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三星圖》中,可以看到三位神仙手中所持節杖,與觀音身後之物極爲相似。
       從高古遊絲描的使用來看,應爲其晚期畫作。據研究,陳洪绶晚年常用高古遊絲描,如其作于1650年的《歸去來圖》卷,即是如此,此幅觀音像與《歸去來圖》卷一樣,僅有人物無背景,這都是源自于晉唐人物畫法。從線條上看,清圓細勁,如春蠶吐絲,似行雲流水,正是文獻中所載“高古流絲描”的特點,線條亦強調了金石味,手法簡潔,愈見敦厚古樸。除用線外,此圖在設色亦上追晉唐,觀音寶冠的飄帶與手中之物,以濃重的青綠設色而成,通篇僅幾處設色,反襯出觀音大士的白衣之清潔。
       陳洪绶的古意,並非由趙孟頫(1254-1322)及元初各家倡導的“複古”主張而來,他尋覓屬于自己的路線,以達到“以唐之韻,運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格”的大成。這與陳洪绶的生長環境有關,他出身世家,文學根底深厚,又兼及道釋,從他繪《歸去來圖》卷規勸周亮工(1612-1672)仕清一事來說,他亦是一位有氣節的文人。只這樣的人才會擁有淳樸超逸的心靈境界,才能成功地將思古之情轉移到繪畫之上。而陳洪绶在繪畫藝術上的追求,在此幅觀音中體現得極爲鮮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 陈洪绶《晋爵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陈洪绶《蕉林酌酒图》(天津博物馆藏)
明-陈洪绶人物画《隐居十六观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音画伴赏】終等不到妳的回首
在你身後·宇桐非專輯
明代陈洪绶(老莲)画人物《隐居十六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