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人物名画集锦(74)

                      钱选《卢仝烹茶图》卢仝得夫孟荀新茶并烹尝对弈情景的人物
       《卢仝烹茶图》,元代,钱选,立轴,纸本设色,纵128.7厘米,横37.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卢仝烹茶图》描绘了卢仝得好友朝廷谏议大夫孟荀送来的新茶,并当即烹尝的情景。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家境贫穷仍刻苦读书,不愿入仕,以好饮茶誉世。《卢仝烹茶图》中那头顶纱帽,身着长袍,仪表高雅悠闲席地而坐的当是卢仝。观其神态姿势,似在指点侍者如何烹茶,一侍者着红衣,手持纨扇,正蹲在地上给茶炉扇风,另一侍者旁立,其态甚恭,似送新茶来的差役。画面上芭蕉、湖石点缀,环境幽静可人,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

《西湖呤趣图》卷,宋末元初,钱选,纸本设色,画心纵25厘米,横72.5厘米,全卷纵25厘米,横435厘米,清宫旧藏

《西湖呤趣图》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梅妻鹤子”终其一生的故事。图中绘梅花初绽的寒春时节,林和靖伏于石案凝神为梅花赋诗,童子火盆旁烤脚,白鹤卧于身后。构图简洁古朴,无背景。线描精细,赋色文静,具有文人画的意趣。钱选的人物画极少见,此件为难得之精品。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一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二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三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四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五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六段
钱选《西湖呤趣图》_描绘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国画人物第七段

钱选《时苗留犊图》_传钱选根据时苗留犊故事传说所作人物画

《时苗留犊图》,宋末元初,钱选(传),纸本设色,规格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时苗留犊”是我国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时苗留犊图》即是托名为元代画家钱选依据此传说创作于十七世纪的一件绘画作品,此画卷描绘了魏寿春县令时苗离任时,众乡民惜别相送难舍难离的情景。图中一架牛车正由驭手牵住待发,时苗站立于牛车旁,正在向送别的众乡民躬身拱手,谦让劝止;乡民们扶老携幼前来相送,他们当中有拱手者,有加颡者,有鞠躬者,有献食者,有焚香于首者,有扶杖而竞前者,以及方袍之僧、黄冠之徒、老之媪、童之孺,皆竭诚相送,牛车旁一位童子正手执一根细木棍与一头小牛嬉戏。
时苗,字德胄,东汉时今河北巨鹿县人。他年轻时,就表现出清清白白、临财不苟,嫉恶如仇的品格。东汉建安十八年,时苗被委派到今安徽寿县做县令。当他看到朝廷无能,曹操专权,汉家的江山早晚要被篡夺时,他不愿意再当曹家的官,决定弃官回乡。时苗上任时,仅带简单的行李,乘坐一头母牛拉的车。上任后,他清风惠政,深受百姓爱戴。在他任职其间,黄牛生下了一头小牛犊。卸任时,他对县主簿说:“我上任时,没有这头小牛,它是在淮南出生的,它得留下,我不能带走。”小吏们劝他把小牛带走,说:“六畜都不认父,当然要随母走!”时苗却说:“小牛是吃八公山的草、饮淮河的水长大的,我怎能占为己有呢?”于是,他留下小牛犊欣然离去。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过的巷子叫做“留犊祠巷”,小牛饮水的池塘称为“留犊池”。有关时苗留犊这一主题,早在清早期以前就已经有作家和画家进行了文学及艺术创作,元代画家赵孟頫就曾绘制过一幅《时苗留犊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对时苗的行为由衷地赞美道:“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幽人独来带残酒,偶听黄牛第一声。” 明代寿州主事董豫写过这样一首诗:“去任无惭到任时,独有一犊留斯池。廉名不特当时重,遗爱能令去后思。千载清风垂古史,半池明月映荒祠。停骖几度池边立,漫剔苍苔诵勒诗。”
“时苗留犊”的故事离我们已近两千年之久,它所蕴含的巨大精神财富始终激励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廉高洁之士。故事之所以能历经久远广泛流传,说明不论古今,只要为官清廉高洁,永远都会受到百姓们的拥戴和褒扬。赏读《时苗留犊图》,一方面可以欣赏古人绘画艺术作品,同时,通过画中故事也能带给今人许多教育和启示。

苏汉臣/钱选《宋太祖蹴鞠图》_描绘赵匡胤与大臣踢球情景的国

《宋太祖蹴鞠图》,宋末元初,苏汉臣作,钱选摹,纸本设色,纵28.6厘米,横56.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宋太祖蹴鞠图》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及大臣一起踢球的情景。全画六人,青巾黄袍者为宋太祖,对蹴鞠者为赵普,青巾衣紫者为宋太宗,居太宗之下者为石守信,巾垂于前者为党进,年少衣青者为楚昭辅。赵匡胤踢球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尤其擅长白打(现在人们通常称之为“花式足球”),即踢球时,可以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


《宋太祖蹴鞠图》原图为宋代名画家苏汉臣所绘,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表现出了对此画仰慕已久的心情。明人唐文凤在《梧冈集》中有《题蹴鞠图》诗,诗中说明前两人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后四人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都是宋朝开国的功勋,他们都喜欢踢球;“明良相逢同一时,乘闲且复相娱嬉,军中之乐谅亦宜。”此图说明了蹴鞠是宋代初年军中之乐,是宋朝开国皇帝和贵族都喜爱的活动,因此,开启了中国古代足球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在《宋史·礼志》《乐志》中记载,凡是朝廷的盛大宴会都有足球表演。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而在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在这样从上到下全国的足球热潮氛围中,便有了高俅、张明、柳三复等因踢球而发迹的人物。《宋太祖蹴鞠图》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足球发展最宝贵的资料。

吴昌硕《灯下观书图》_吴昌硕罕见大写意人物诗意画灯下观书

《灯下观书图》,近代/1908年,吴昌硕,立轴,纸本水墨,纵106.3厘米,横40.3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一生所作多为大写意花卉,人物画甚少,史家认为其真笔传世不足10件。此画据友人沈石友诗意而作,画面人物倚卷观书,膝前置一竹架油灯,不重形的描绘,只重意境的表达。人物面部扬眉睁目读书的神采仅用寥寥数笔点画出来,衣衫的泼墨用得非常活脱,把文人冬季里披衣而坐,挑灯夜读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人物仅占画面下半部,右上部几行题记,左上、右下大片空白,极具构成之妙,更显夜的寒冷和文人的凄苦景象。
《灯下观书图》款识曰:“日短夜更长,灯残影相吊。独坐忧时艰,突突心自跳。微吟有谁知,网两(魍魉)暗中笑。黄叶挂蛛丝,风吹作鬼叫。石友先生示此诗,戏为写图。惜拙笔不能称雅韵也。戊申孟冬,苦铁吴俊卿。”知此图恰作于初冬季节,作者对冬夜观书当有深切体会,且从题诗映照出他和友人关心人生、不与鬼魅为伍的高洁心态。

苏汉臣《百子嬉春图》_宋代描写庆祝新年的儿童嬉戏玩耍工笔

《百子嬉春图》,宋代,苏汉臣,纸质画册,规格不详收藏地不详




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苏汉臣作。按《图绘宝鉴》: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道释,人物臻妙,尤善婴儿。绍兴间(1131—1162)复官。孝宗隆兴初(1163),画佛像称旨,补承信郎。世人凡见婴戏图,便题苏汉臣作。此图亦题汉臣作,不知何据。是陈宗训以来的作风,有动作而无表情。名手之笔,不当如是。故改题无名氏作。
画面描绘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狮子舞”是人们熟识喜爱的传统民间舞蹈,有关狮子舞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魏人孟康的《汉书·礼乐志》注,注中说:“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所见最早的狮子舞形象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两人扮成的狮子。
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尤其是儿童们跳起狮子舞都兴高采烈。这一时期的狮子舞,注重武艺,表演常与打斗相结合。狮子有时还口吐烟火,以增强神威武勇的气氛。这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民间舞蹈的盛行。此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_北宋文人雅士品茗雅集场景山水人物画

文会图》,宋代,赵佶,绢本设色,纵184.4厘米,横123.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会图》这幅画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宋徽宗与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宋徽宗称此图为文会图,但应与唐代以来“十八学士”的主题有关。可能是当时摹写古代画作后,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编“之作。僮仆使用及准备中的茶具,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应的例子,画家所绘确有根据。图中从根部到顶部不断缠绕的两株树木,虽然复杂,但由于含蓄的表现,因此毫无杂乱夸张之感,而像是观察树木真实生长状况后描绘出的细腻作品。徽宗时期画院作品常有种纤尘不染的明净感。《文会图》中即使在各种树木垂下的细小叶片上,也可以发现这种特质。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这是宋赵佶《大观茶论》中的一段文字。每每读来,追思仰慕,感慨万千。“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文中所说这些器具几乎在《文会图》中均能看到实物,是宋代点茶法场景的真实再现,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史料参考价值。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局部高清大图一】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局部高清大图二】
《文会图》具体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地点应该是一所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四周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树下设一大案,案上摆设有果盘、酒樽、杯盏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竹边树下有两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礼,神情和蔼。垂柳后设一石几,几上横仲尼式瑶琴一张,香炉一尊,琴谱数页,琴囊已解,似乎刚刚按弹过。大案前设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肴等物,一童子正在桌边忙碌,装点食盘。

茶床上陈列茶盏、盏托、茶瓯等物,一童子手提汤瓶,意在点茶;另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床旁设有茶炉、茶箱等物,炉上放置茶瓶,炉火正炽,显然正在煎水。有意思的是画幅左下方坐着一位青衣短发的小茶童,也许是渴极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饮。图中右上有赵佶亲笔题诗:“题文会图: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图左中为“天下一人”签押。左上方另有蔡京题诗:“臣京谨依韵和进:明时不与有唐同,八表人归大道中。可笑当年十八士,经纶谁是出群雄。”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人

明妃出塞图》宋代,宫素然,长卷,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人物全卷】

《明妃出塞图》取材于西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图绘昭君出使匈奴,跋涉塞外的情景。画面没有任何背景,主要通过人物情态来表现出塞景象。画面塑造的人物也各具情态,王昭君神态自若,汉官员持重端肃,匈奴武士粗犷强悍。

由于传统文学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里表现这类内容的中国画也很多。特别是一些文学故事,被画家绘入画卷后,在为后人提供了生动形象画面的同时,更让人领略到古代画家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技法的表现力。画家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卷就是—幅这样的作品。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有人根据款字“镇阳宫素然画”,推测作者是位女道人。实际上镇阳为地名,即河北定县,也有人说是贵州某地。至于创作年代,一般认为是金代,也有认为是北宋末南宋初,甚至认为是元明之际的摹本,因为此图因与金代画家张瑀《文姬归汉图》的构图、人物形象、绘画技法都十分相似,所以有人怀疑是临摹本。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局部高清大图一】

宫素然为何要画这样一幅看上去很凄凉的画?是想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愫?是宣扬民族团结还是不满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或是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悲愤和呐喊?宋之后历代画评家都有不少猜测。其实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宫素然的立意和构图,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着力刻画,全面展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较深的文学修养,用实际成果证明了女性的才华,也奠定了自己作为古代第一位女画家的地位。
在《明妃出塞图》中,宫素然深怀幽情,挥毫于缣楮,纵情行笔,或疾或缓,且行且止。她以啸然砭骨的风雪为大背景,一方面生动地表达出昭君出塞的哀怨,另一方面又展示出昭君临寒无惧的心胸。你看看那些畏缩的男人们,哪个不是提防着寒风乱沙的肆虐,时刻做好躲避的准备。马啸西风,旌旗猎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而昭君却浑然不察。她不时凝眸回首,望尽天涯路,几多凄凉,几多慷慨……这种秉承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画法,真是“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而且师出有门,不落窠臼,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局部高清大图二】

画家在背景的处理上可谓独到:不着一树一石,只用几处大笔触淡淡渲染,就给人景色荒凉、长路无边、黄土漫漫之感。寒风凛冽的表现更绝妙无比,是通过对四组人物、马匹情态的生动刻画体现的:前面开路的两匹马跨步低头艰难地前进着,一旁的小马看上去有些为弱不禁风;马背上的人一个扛旗,旗杆斜向身后,另一个侧身掩面。最后一人呈策马飞奔状。画中旗手、马夫、王昭君、侍女、汉使、胡使、马匹、马驹、猎狗、旌旗甚至人物的服饰装束、马鞍、马鞭、马鬃等形象实物都一一精细描,写实逼真;人物、马匹乃至那匹小马驹和猎狗的形态比例匀称并较为准确;人物的服饰,马匹配备的马鞍都绘制得非常细腻,衣物的面料花纹、马鞍的饰物都清晰可辨;从人物的面容五官、着装汉使胡使清楚可辨,马匹的鬃色也有不同,甚至连个别马匹的性别都有交代。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局部高清大图三】

款署“镇阳宫素然画”,款上钤朱文大印“招抚使印”,图上钤有“笃斋审定”、“竹林书屋”、“棠村”、“蕉林书屋”、“蕉林居士”、“蕉林梁氏书画之印”、“归安陆学源笃斋收藏”、“学原长寿”、“伯鸾后人”、“壶公经眼”、“剑泉平生癖此”、“完颜景贤精鉴”、“景氏子孙宝之”、“学源过眼”、“冶溪渔隐”等鉴藏印记。卷末拖尾有陆勉、张汤、张宁题跋,它是一件经金代至清代收藏有绪之珍品。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_描绘王昭君出使匈奴历史故事的国画局部高清大图四】

       宫素然,南宋时贵州镇远人,一说镇阳(今河北正定县)人,年具体不详。女道士,杰出的女画家。关于她的祖籍现存争议生卒,主要有三种看法观点:一是河北定州说,二是贵州镇远说,三是河北正定说。生活在南宋高宗(公元1127-1162年)时代。她以白描人物画见长,且长于生动描绘。作品罕有传世。现只有有传世名作人物长卷《明妃出塞图》,在画中寄托了她忧国忧民的情怀。该画于晚清年间流入日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画家 - 吴兴八俊之一 钱选人物画(2)
宋代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元代绘画高手-钱选与他的传世名作
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 明妃出塞》高清
国画中的清明:关山月•清明诗意图、华三川•清明诗意图、唐•内宴歺
【国画】清代.叶肖岩.绘画西湖十景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