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 金农书法《王彪之井赋》

 

       金农,清初著名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从未出任任官,平生喜爱游历。其自创'渴笔八分'(人称 '漆书')之书法风格,别出心裁,前所未有,让人印象深刻。为何会有这样另类的书风呢?这或许是金农一生以心为师,'不要奴书与碑书'的强烈创新精神及其不愿'寄人篱下'、'向人俯仰'的个性品格所塑造而成的吧。

《王彪之井赋》 1725年

隶书 轴 纸本 98.5cm X 41.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彪之井赋》局部

此轴为金农传世书法作品中有确切纪年的较早期作品之一。作于雍正三年乙已(1725年)初春,这一年金农三十八岁。

金农幼年家境富裕,又是书香门第,应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如家藏王石谷《秋山行旅图》等),至于何时开始习书,虽无确切记载,但一定不会很晚。二十一岁时负笈吴门,拜师于何悼门下达二年。何悼与姜宸英、陈奕禧、汪士錢并称当时四大书家,且精于碑版金石的收藏与考订,游学期间金农书法得其指教自然是情理中事。既得名师指授,其书法自然入门正途无疑。从现存资料看,何焯书法宗法晋唐,然而金农传世书法作品则以隶分为主,楷书行书亦自汉碑化出,古朴拙厚,自成一格,实在是与何焯精于碑版金石之嗜好及其独特的书学主张直接相关。

何焯《七言古诗》

康熙年间董其昌书风一统天下,何焯之书亦不能特出。但何氏深刻地认识到'六朝长处在落落自得' (《义门题跋·崔敬璧墓志》),'董思白书比之古人有间,然尚是官着衣冠,吾侪终不免演剧也'(《义口题跋》)。金农于书法正是遵循了何焯的艺术主张与观念,而不是盲目地跟在老师后边亦步亦趋地描摹“演剧”。

东汉《乙瑛碑》局部

金农学汉隶和八分书,具体临习过哪些碑刻我们不能详知,但《华山庙碑》与《乙瑛碑》应该是其最为推崇且一生临习不辍的。该件隶书作品用笔圆转朴厚且灵动优雅,字形呈扁势,完全严守汉隶的法度;其形貌亦绝似《华山庙碑》与《乙瑛碑》,与后期呈纵势的隶书作品(人称'漆书')有着很大不同。 在独特风格形成之前,总有些脉络相承,由此渐渐脱变成熟而随心所欲,金农的漆书也历经了这样的酝酿。

东汉《华山庙碑》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金农隶书《王彪之井赋》轴
来楚生隶书欣赏:《临西岳华山庙碑》
高清|​​​金农隶书《王彪之井赋》书法欣赏
清代“扬州八怪”高翔隶书《临华山庙碑》书法欣赏
金农临隶书《华山庙碑》
隶书--西狱华山庙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