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界画和服饰古代书画断代——《江帆楼阁图》断代试析

作者:清华美院清艺汇朱绍良古代书画导师班学员 盛枚

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书画史中,一件传世作品的断代,我们不能仅看它的著录、题跋等,因为一是宋元人往往把有根据的传摹品也称为真;二是古人的信息及资料有限等情况,误辨真伪实为常事。那么面对一件古代书画作品,究竟是何人何代的作品,我们如何辨识呢?

在诸多方法中,用“界画、服饰鉴定中国古代书画”进行断代,是一套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由于时代的不同,绘画里的建筑物、人物服饰有着明显不同。“界画”一词初为北宋著名画论家邓椿提出;陶宗仪在《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中即有“界画楼台”一科,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服饰”,我们这里主要特定指画中人物着装有着指标性时代特点的绘画。比如,唐代建筑结构特点与宋代不同,元代服饰与明清两代也截然不同,在鉴定中掌握各时代建筑界画和服饰特点,是古代书画鉴定极为重要的技术关键点。在此笔者用此法浅析《江帆楼阁图》(图1)。

图1 《江帆楼阁图》相传唐李思训作。绢本青绿设色。纵101.9、横54.7厘米。台北故宫

李思训(公元653~718年),字建,或建景,唐朝宗室。官至右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在艺术上与李思训齐名,故称“二李”“大小李将军”。李昭道并没有做过实职将军,只不过是虚职而已,明代董其昌尊李思训为“北宗之祖”(图2)。

图1

中国山水画按照表现手法分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两种。所谓青绿山水画,是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色为主设色。其艺术风格具有精巧瑰丽、工细典雅、富丽堂皇的特点。李思训即是青绿山水的继承者,在中国绘画史研究中有着重大的影响。

《唐朝画录》中介绍李思训:山水绝妙,鸟兽、草木皆穷其态。山水画被人视为“国朝山水第一人”,并被后世推为唐代山水画代表性画家。相传存世作品《江帆楼阁图》为其一。

此作品经宋内府、清内府收藏,曾著录于清安岐《墨缘汇观》中,题为李思训作;在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中亦有记载。按现在收藏拍卖界推崇的观点就是“屡见著录,流传有序”的代表性作品。著录如下(图3)。

图3

《江帆楼阁图》近景绘江岸一角,游人在江边活动。以细笔勾勒山石轮廓,青绿色,富于装饰性。周围长松掩映,小径曲折,山间殿宇错落,游人观山赏景,穿插在桃花绿树之间。

其采用中国画经典的平远式构图,“远取其势,近取其质”;远处帆影浮动,境界宽广,不画江岸边际,起伏均匀的水纹;近处郁郁葱葱,山石、树法、叶法刻画细腻,一派明媚春光景象。整幅作品为重青绿设色,皴法简单,以勾勒为主,几乎为“有勾无皴”,呈现出细密繁丽的艺术特点。

《江帆楼阁图》是一幅山水画作品,画面中人物、鞍马、建筑物皆有出现。由于唐代存世绘画中真伪无争议的作品少之又少,如果仅仅从山水画的笔墨时代风格特点分析,目前只有唐代敦煌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可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但是,二者地域不同、壁画与绢本材质不同、佛教与实景山水题材不同,两者之间缺乏对比的条件,加大了其鉴定的难度。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这样写道:“详辩古今之物,商较土风之宜,指事绘形,可验年代。”由此,笔者着重分析《江帆楼阁图》画中:“山脚下描绘的殿宇院落”的建筑物和“穿梭在山峦院落中”的人物服饰,依据“中国古代书画界画、服饰两大技术关键点” 对其时代特点进行考析。

一、《江帆楼阁图》中界画部分试析(图4)

图4

画中建筑透视准确,比例恰当。画中建筑能反映时代信息之处主要有:

1.主间房屋重檐歇山顶。

2.耳房房屋单檐歇山顶。

3.屋顶蓝色,屋脊均画黄色勾线。表示建筑物屋顶满覆蓝琉璃瓦,黄琉璃瓦做屋脊,鸱尾为蓝琉璃瓦。

4.画中歇山面未封死。

5.大悬鱼,悬鱼垂到屋檐。

6.有博风板。

7.檐口垂直,檐角微翘。

8.檐口、栱眼壁板、歇山面、悬鱼、斗拱、阑额、檐柱等主要木质建筑构件作红色。并多为拼合构件。

9.主间房屋补间铺作斗拱一朵。院门补间铺作斗拱多达四朵。

10.格子门做棕黑色。上部为格眼,中间为腰华板,下部为障水板。

11.按画中比例推算,房屋柱头为四柱。

12.檐柱垂直。

13.阑额出头。

14.无普拍枋。

笔者依据以上建筑信息进行对照分析作品是否符合唐代制式。(图5)《江帆楼阁图》局部建筑界画标号图,如下:

图5

下图为《主要建筑构件唐、五代、宋、元的时代风格特点对比表》(表1)

表1:(画红勾选项为《江帆楼阁图》符合的建筑时代特点项目)

名称时代特点五代
1重檐歇山顶多为单檐歇山顶。如: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到宋、元时期,一些建筑物的单檐歇山顶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主殿为重檐歇山顶,耳殿为单檐歇山顶。
2耳房入宋出现耳房。√
3琉璃瓦最早唐代出现,数量极少,唐长安大明宫仅出现两片残瓦。普遍屋顶是覆灰色和黑色陶瓦。少量只有屋脊、鸱尾、檐口处用琉璃瓦件。屋顶满铺琉璃瓦大约始于北宋前期。 √
4歇山面不封死。√不封死。不封死,可见内置平梁。元以后封死,明清封死。
5悬鱼始于唐代。形成固定形制。悬鱼能看见里面的构件,可见平梁。√悬鱼能看见里面的构件。悬鱼垂到山面。√
6博风板无装饰,大。√元末明初博风板开始出现惹草装饰。
7檐口、檐角檐口微垂,檐角不翘。檐口微垂,檐角高翘。√檐口平直,檐角微翘。
8拼合构件构件硕大。拼合构件,开始节约木材。直棂窗。√
9斗拱早期多为叉手,中唐后出现斗拱,特点硕大,接近柱高一半。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样式不同。补间铺作斗拱0~1朵。五代后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相同。斗拱大。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相同。补间铺作斗拱1~2朵。(主间)√斗拱变小。补间铺作斗拱必3朵。明清后3朵以上(耳房、院门)√。
10格子门上部为格眼,中间为腰华板,下部为障水板,为晚唐五代。√同唐。南宋开始自上至下全为格眼的格子门,并可拆卸。元明定都北京后,无格子门而有栏杆,上部为透雕花板。
11柱头多为八柱。开始减柱,扩大室内使用空间,六柱或四柱。√
12外檐柱向内倾斜,这种做法称作“侧脚”。微向里侧倾斜。开始垂直。√
13阑额出头。√出头。不出头。√不出头。
14普拍枋无 。√有。有。有。

通过上表中建筑时代风格特点对照,显示《江帆楼阁图》中的建筑有符合唐代和宋代的时代特点,按前人无从知晓后人的住宅样式的逻辑分析,证实《江帆楼阁图》中界画部分至少应为北宋以后作品。

二、《江帆楼阁图》中人物服饰部分试析

1.幞头。

幞头,是一种包裹头部的黑色绢罗做的包头帕,用以束发,中国古代男人普遍服饰之一。

《江帆楼阁图》中所画人物戴幞头,其样式为:幞头隆起,两脚纤长、较硬、翘起。

幞头是由初唐的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演变而来,带脚幞头最早见于唐天宝年间,展脚幞头最早出现在五代、宋初。

下图为《各时代幞头的时代特点对比表》:(表2)

表2

《江》中的幞头
幞头是临时包裹,为了裹紧,可以沾水,幞头随形,是“软裹”。两脚是下垂的带子,垂脚或称软脚。幞头是男子主要首服。幞头隆起,前额垫高,两脚发展成半软脚至平伸的硬脚。由 “软裹”发展为 “硬裹”帽子式的标志。暖帽、斗笠帽。汉人戴元式幞头。六合一统帽,平定四方巾。幞头两脚软,并垂于两肩。幞头隆起,两脚纤长、较硬、翘起。对比后发现,与宋代幞头形制更为相近。

从上述幞头发展来看,幞头的隆起部分和两脚是辨别时代的重要部分,仅就《江帆楼图》中幞头隆起,脑后两脚纤长、较硬、翘起而言,已经可以确定其不符合唐代形制。

2.劳作者服饰(图7)。

图7

据文献记载,裤子最早始于宋代,多见于劳作者和老百姓,短裤不及足,北宋出现绑膝裤。《江帆楼阁图》中挑夫穿有裤子,并出现绑膝裤。综上服饰特点与表2和劳作者服饰相比较,就可发现它与宋代幞头、宋代劳作者服饰特点较为接近。这样就服饰中幞头、裤子的形制而论,《江帆楼阁图》的时代上线应为北宋。

经考证对比《江帆楼阁图》中建筑界画和服饰两大关键的时代特点,虽多处有北宋以后的时代特征,但笔者认为这是一幅北宋时人依据唐人绘画作品进行传摹,力求体现晚唐风貌的优秀作

参考著录:

1.《唐朝画录》。

2.《历代名画记》张彦远著。

3.《历代著录画目》福开森著。

4.《墨缘汇观》清安岐著。

5.《中国绘画全集》。

6.《中国书画鉴定与研究》傅熹年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由唐代《江帆楼阁图》看书画鉴定中的“建筑断代”
《游春图》与幞头等
赏仇英《汉宫春晓图》,看古代建筑及人物服饰的演变过程
展子虔《游春图》 创作年代辩
【相见欢】江帆楼阁图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