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哭!日本樱花再好看,也不如史上最全最美的历代花卉图赏

画事君说

画事君前一段时间,一言不合就跑到日本去看樱花,可惜其实樱花并没开多少。

不过,每年还是有大批大批的爱花人士飞赴日本赏樱,这仿佛已经成了中产阶级春天遣兴的标志。

只为这一瞬的灿烂与热烈,人们丝毫不去计较旅途的漫长和辛苦。

说起来,花大概就是有一种魔力。无论心情多么糟糕,走在路上,看到一簇簇一丛丛怒放的桃、李、杏、梨、樱、海棠花,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命力,会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明朗和柔软。

所以每到春天,人们就忙不迭地去赶赴和花的约会。

这种人和花的默契,不止现代才有,唐代诗人杨巨源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说明中国的古人也是如此。

花不能言,古人却可以借由诗句来表达对花的喜爱。

所以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所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也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花,所以古人的喜怒哀乐,也常借花来抒发。

所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所以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花在古人眼里,是装饰,是点缀,也是自身情怀的喻托,屈原就喜欢以香草美人自比,宋代的男人也喜欢在头上戴花儿。

(北宋的男人爱戴花)

看花、赏花、画花对古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眼下正是一年中赏花的好时节,其实并不一定要去日本赏花才叫赏花,古画中也有很多令人心醉的美丽花卉,速速来跟画事君一起欣赏一下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由来已久。无论是唐人的挂轴、宋人的扇面,还是元代的图卷、明清的册页,花卉都是这些尺幅上常见的题材。

设色的花卉尽可能在颜色上保持了花的原貌。

毕竟花开有期,古时候哪有温室大棚,哪有什么鲜切花,要想在夏天看到梅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皇帝有办法,他有画院啊,让画家画出来后,春夏秋冬的花想哪个季节看都能捧在手心看。

(北宋 牡丹)

(北宋 赵昌 罂粟)

(南宋 李安忠 香橼花)

(南宋 林椿 梅花、竹子)

(南宋 马远 白蔷薇)

(南宋 秋葵)

这种画院里画出来的花一向以精细著称,因此得称“细笔”花卉,也就是工笔花卉。

五代的黄筌、宋代的徽宗皇帝以及他后边那一帮画工,画出来的花儿都很逼真。

(南宋 吴炳 出水芙蓉)

(南宋 栀子花)

叶子上哪一块残了缺了都画出来,花瓣的颜色层次也要表现出来。

(南宋 朱克柔 山茶花)

(南宋 林椿 海棠)

工笔花卉一般重设色。而且颜色要鲜丽秾艳,不然怎么当得起“院体”的富贵气呢?

(南宋 林椿 山茶雪霁图)

(南宋 林椿 茶梅)

(宋徽宗 御笔花卉)

而且院体花卉喜欢画折枝花卉,就是只画从树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不画全株。

一方面为扇面形制所囿,另一方面古人觉得这种简单的构图十分雅致,值得玩味。

后来明清之际流行在册页上画折枝花卉也是这个道理。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海棠)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梅花)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木芙蓉)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栀子)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清人 绣球花)

与工笔相对的是写意。这种方法不注重精工细笔,求的是表现花草生长的精神气。

五代时期因此出现了工笔、写意的两大阵营。

一是以黄筌为首的工笔一路,专门画宫里的奇花异卉。

另一就是徐熙所创的写意一派,他画的是寻常百姓家的花花草草,甚至是路边不知名的野卉。

后人称这两种风格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清 石涛 花卉册)

(清 石涛 花卉册)

(清 石涛 花卉册)

写意花卉更注重的是写生,力图通过“写”而不是“画”的方式,把花草大概的特征、姿态表现出来。

(清 石涛 花卉册)

(清 石涛 花卉册)

(清 石涛 花卉册)

(清 高凤翰 梅花)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少儿国画班”画出来的花大概就是下面这个风格的。

你说他像吧,现实中上哪儿找黑色的叶子和外黑里黄的菊花瓣儿去?

你要说他不像呢,他说这个是紫藤花,你一看好像也没毛病啊!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上面说的大部分都是有颜色的花儿。怎么?还有没颜色的花儿?

不是没颜色,古代文人不是喜欢画水墨画嘛,用的工具最少,所以只能内容上下功夫了,画出来的显文人气。

因此,古人的水墨花卉也一样撩人。

(清 蒋廷锡 芍药图轴)

其实水墨花卉也不止黑白两色。

古人说墨分五色。加了水的墨实际上是灰色的,水加的多墨色就淡,水加的少墨色就深,此外干墨、湿墨、焦墨画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汪士慎的这套水墨花卉勾摹得已经算详尽的了。花枝、花心、叶脉都看得分明。算是写意花卉里的一种——“小写意”。小写意更注重用笔和书写性。

陈淳的写意花卉处处透着文人隽雅的气质,一花半叶就能将花草的灵气抒写得淋漓尽致。在绘画史上,他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昌《花卉四段图卷》2
工笔折枝花卉十二种,没骨晕染,造形逼真,设色艳丽!
小写意折枝花卉
解释春光无限恨——中国古代花鸟画技法解读
【小二画唠】写意花鸟《着色花卉图轴》
宋代花鸟玉雕如同工笔小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