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幅《庐山图》,画尽“庐山奇秀甲天下”!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至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经历了千年,有名无名的山水画家不计其数,作品更是灿若星辰。若说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最大的作品的话,那就是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东晋顾恺之的《庐山图》 。

《庐山图》是东晋顾恺之画作。这幅画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可惜真迹已失,且也没有后世摹本存世,所以今人无法赏析。但唐代张彦远所作的《历代名画记》和北宋郭若虚所作的《图画见闻志》都曾有记载。这幅山水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也因此,历史上就有几位大家画过同名的《庐山图》。

庐山 ,又名匡山、匡庐,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晋 顾恺之《 洛神赋 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 南宋 玉涧《庐山图》 现藏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

玉涧(生卒不详),在宋末元初的画坛中,以“玉涧”为名号的僧人,有莹玉涧、若芬玉涧、彬玉涧三人。其中彬玉涧生平不详;而莹玉涧根据《图绘宝鉴》的记载,为西湖净慈寺禅僧,师惠崇画山水;若芬玉涧根据《松斋梅谱》的记载,则为金华曹氏子,是天台宗僧人,曾任天竺寺书记,善画云山。经过日本学者铃木敬的考证,现在学界多半认为若芬玉涧就是《庐山图》等作品的作者。这幅作品在佐久间将监真胜收藏时,为了茶会中悬挂之便,于1653年被截为三幅,目前所见的是右段。现藏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

该画是一幅绢本水墨画,画的意境很明显的,是写东晋时代慧远在庐山办莲社,弘扬佛教净土法门。同时亦涵盖慧远法师立誓发宏愿,终年在山办道,以溪为界不下山,而有“虎溪三笑”的故事。诗中,玉涧使用了两个与庐山有关的典故,一是以陶渊明、慧远、陆修静为主角的“虎溪三笑”的传说;一是慧远、刘遗民、宗炳等十八人结“白莲社”,所谓莲社十八贤的故事。

【南宋 玉涧《庐山图》】

乍看画面简单,细读又极为复杂。画家以浓淡干湿粗细各不相同的笔触画出动势不一的三座主峰。画面右方题云:“过溪一笑意何疏,千载风流入画图;回首社贤无觅处,炉峰香冷水云孤。”诗中画里,均富含哲理禅思。因此,所画虽为山,实另有所指,已入“见山不是山”的境界。

▲▲ 明 唐寅《庐山图》

明代唐寅的《庐山图》,也叫《匡庐图》,或《庐山三峡桥》。真迹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为全景山水,表现的是庐山三峡桥(又称观音桥)一带的景观,画面峰岩嵯峨,古木惨淡,瀑泉湍泻,画风清刚俊逸,而意境却萧索苍冷。《匡庐图》呈现给观众的是萧索、压抑、沉重的情感色彩。这种自然物象的色彩,隐现了诗人心理情绪的色彩。唐寅寓情于画,借画隐晦曲折地抒发自己的压抑情绪,折射出作者一段坎坷的经历。

【明 唐寅 《庐山图》】

此画不仅在于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也是研究唐寅的重要资料。唐寅,早年以科场案被黜,遂而颓放潦倒,而中年的一段幕僚生涯,亦使得他魂魄不定。明正德九年,即1514年,当时唐寅44岁,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派使者携带礼物聘请唐寅与文征明到宁王府作画。文征明推病不往。唐寅正想就此机会到江西游览名胜,便欣然前往。宁王盛情接待了他,命他歇息几天就吟诗作画,作王府的幕宾,为宁王歌功颂德。唐寅在南昌游览期间,听到街谈巷议,宁王在招兵买马,网罗党羽,图谋作乱。唐寅这才明白,宁王所以重礼相聘,是想借重自己的名声,培植个人的势力,为篡夺皇位结党营私。唐寅由此而想起14年前曾因别人科场舞弊而受到株连,在官场摔了一跤,现又成为宁王掌中之物,万一东窗事发,这附逆作乱是要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唐寅愈想愈怕,寻思脱身之计,只有学古人于急难时装疯卖傻,掩人耳目。此时他荒诞不羁,故作胡言乱语,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中赤身露体,不知羞耻。这一招果然有效。宁王见他这般丑态,弄得哭笑不得,以为他真的疯了,留在王府有伤体统,赏了些银子,打发他回乡。唐寅这才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挣脱出来,登舟从南昌经鄱阳湖回苏州老家,中途登临了慕名已久的庐山。逃脱出“鸟笼”的唐寅,放情于庐山的山水中,有感有悟,不免作诗作画。唐寅这次游览庐山,与以往游览名山大川的心情有所不同,他是在一场惊吓之后,带着心有余悸的心情登上这座千古名山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敞开心扉,尽情地游览了庐山的险峰峻岭,飞瀑流泉,让大自然的美景消除胸中的块垒,忘却近日的不快。他发现匡庐的山水与家乡小桥流水的园林风光相比,别有一种雄浑刚阳之美。他急于把自己在庐山所见所感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庐山下来,途经安徽,住在一个朋友家里,便精心绘制了这幅《匡庐图》。

就是这样一幅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竟遭到流落安徽乡间的厄运。明清两代,徽商鼎盛江南,徽州豪商巨贾依仗其财力,置田建宅之余,亦广购奇珍异宝、名人字画。如歙县西溪南大收藏家吴用卿就与唐寅过从甚密。到了近代,徽州各大村邑中的名门望族,都普遍家道中落。徽州以前交通不便,宝物不易外流,遂大多流落于本地。60年代初期,几个收破烂模样的人在安徽休宁县从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婆手中以4元钱购得此画。后屯溪文物商店余庭光先生又以40元从收破烂者手中将此画购回。1966年,徽州地区文化局将此画拨交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并重裱于杭州“西泠印社”。

【明 唐寅 《庐山图》局部】

▲▲▲ 当代 张大千《庐山图》

这位“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可谓是家喻户晓,名满世界。他的这幅《庐山图》绝对是大手笔的巨幅画作。长卷,绢本,水墨,10.8米长,1.8米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幅呕心沥血的长卷背后也有着令人遗憾的创作背景。

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请张大千为其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缠身,尤其是糖尿病引发目疾,视力衰退,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大千慨然应诺,并决定以从未去过、然而情结胸怀的庐山为题。这是一幅10.8米长、1.8米宽的巨构。为此,大千将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画室与隔壁房间打通,专门制作了一张特大的画案,将一块整绢铺于上。这张画工程浩大,整整画了一年半,期间大千数次心脏病发作晕倒送院急诊,稍康复就又让助手抬上画案,真所谓“呕心沥血”。因为定于1983年1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所以虽未完全竣笔,大千只得先将画送付装裱,准备展出后再行润饰,但是没有想到3月8日大千在伏案题书时溘然逝世,终究没能完成和落款。

【张大千 《庐山图》巨幅】

张大千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进入云气晖映的崇山峻岭之中。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峰岭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画中屋宇、楼阁、小桥、茅亭星罗棋布,若隐若现,山中云雾飘渺,壑底生烟,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峦时隐时现。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虽说用的是大千晚年独创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大千在画上自题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峨嵋山。”这也就解开了何以大千一生没有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来庐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中的祖国河山。

【张大千《庐山图》 纵178.5CM 横994.6CM】

▲▲▲▲ 当代 黄秋园《庐山图》

说起黄秋园,那可真是位了不起的画家。他在中国书画界被称为'当代陶渊明',其作品格调高,而且很少有应酬的东西。先生生于1914年,卒于1979年,江西南昌人,名明琦,字秋园,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自幼爱画,后到银行工作,其书画创作全在业余进行,他聪明好学又功底深厚,成就极大,1970年后将全部精力投入书画创作,达到他一生艺术创作的高峰;逝世五年后,他的作品才公诸于世,震撼整个中国画坛;刘海粟、黄君璧、李可染、白雪石、何海霞等一众大师都赞誉他。李可染先生更是叹出:“国有颜回而不知,深以为耻”的慨叹。

黄秋园先生这幅《庐山图》,纵118.5厘米,横81.5厘米;作于1976年;藏于不详;款识:“丙辰春月清明后,连日大雨,不能出户,作此卢山图以画敬游。半个僧画。”钤印:“秋园之画”。构图布局往往顶天立地,整幅落墨,点线密集,不留空白,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其布局满实在现代国画家中无有可匹者,然茂密处透露出浓淡深浅的灵气,故有“天满一星”画家的最高称誉。他的山水往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章法茂密、点线绮集、满幅经营、繁而不乱。画中人物虽小,然仍能形神兼备,无一懈笔。黄秋园还独创了一种有别于历代名家的皴法新技法“秋园皴”。

【黄秋园 《庐山图》】

同题材、同名的作品,经由不同的大家画出,其笔墨、韵味、气象、意境皆不同。但“山水总关情”,这些大师借由山水抒胸中之气象、写人生之境况。虽然这些大师都已不在,可其精神、其笔墨、其人格仍留存在画作中。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人文精神,这是中国书画笔墨赐予的无穷魅力!而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作者:峰水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山水画精品20幅,美艳至极!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
张大千《庐山图》移动长卷
三幅传世名画,一代宗师黄公望,张大千绝笔之作
教资综合素质:艺术常识之中外绘画(二)(讲义+笔记)
读画|张大千晚年巨制「庐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