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游札记|红河的梯田哈尼的寨子

与红河相遇,对我是一种缘分。因我的朋友痴迷红河梯田达数十年之久,于是,趁出差间隙,抽空前往。昆明—玉溪—元江—红河,一路向南,行程约280公里。
这是云南红河哈尼自治州的红河县。
雨后的清晨,有雾、云海、山路蜿蜒,盘旋而上。零星坐落在哀牢山上的是一个个哈尼族人的村落,一片云过来,遮住这个村子,一片云过去,露出那个村子。在这云山雾罩中穿行,恍如仙境。






车行至甲寅村时,云开雾散间,哈尼龙甲梯田就这样扑面而来,汹涌而至。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的意思是“和民”,古代曾游牧于青藏高原,受异族攻击而迁徙至大渡河畔,定居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之后几经周折,再度迁徙至哀牢山。
我们看到的这些梯田,是哈尼族数十代人的心力、勇气和智慧开垦而来,被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誉为:真正的大地艺术!
已是初冬时节,天气如春。收割后的梯田,留下上一茬植物不同颜色的影子,显出秋天的丰盛。水田刚灌过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映射出蓝天,白云的影子。日落时分,一片梯田亮了,另一片又红了。我们在最后一抹霞光后离去。













这片辛劳美丽的大地上,男耕女种、守望相助。良田耕种稻米果蔬,丰衣足食、鸡犬相闻。老少怡然自得,其乐融融。同行好友颇有经验,熟谙当地风情,引我们在女草村村民家中做客,见到了淳朴的笑脸和热情的招待。村民的房子,土木结构,家家养着鸡、鸭和猪,梯田的水中,可以养鱼。他们的生活虽说并不富裕,却也怡然自得。







因山地土地资源少,在高山之中开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依山而建的梯田,自上而下灌溉,家家户户科学分配用水。哈尼族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根据各家权益设置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横木,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来调节各家各户的用水,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加之哀牢山区降雨量大,水量充沛,没有强对流,夜间,水汽垂落,滋润良田;白天,云蒸霞蔚,人间胜景。




梯田里可以更换品种,但需要连年种植。一块田没人种了,就会撂荒,荒了的土地是旱地,即使恢复,需要两年时间。而形成旱地的梯田,很容易形成山体滑坡。所以,如果不实行保护政策,哈尼梯田前景堪忧。何况,一旦水田渐渐稀少,这里的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现在的哈尼村寨,种地的多是四五十岁的人了,渐渐老去,而那些年轻人,多已离开大山,去外地打工。不知在他们的眼里,梯田还是不是以前的样子?眺望远处的大山,看看眼前的梯田,心中一定百感交集,生怕这熟悉的画面,会一天天远去。





我终于理解我的朋友眷恋这儿的理由:他们年年数次来到这里,为每一块水田的消失抱憾,也为每一次的落日感动。他们的脚印,几乎印在了这里的每一个村寨,也因此结交了情深意重的哈尼族朋友。
其实,爱上一个地方,很难区分是因为一道风景,一个朋友,还是淳朴的民俗,熟悉的客栈,或许,是兼而有之吧!




弟弟背着哥哥大笑开怀





2013年,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的梯田哈尼的寨子,山高、水长路也远,美在风景,更美在情暖人和。将来,你会不会在众多的凝视和关注中留步,不再远去。




原创游记,原创随笔。

读书或旅行,我们始终在路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游心之旅公众号,第一时间阅读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摄影:红河哈尼元阳梯田(1)
哈尼山乡绿春,歌舞子雄,一部历久弥新的人文经典
行走丨聆听红河
《哈尼古歌》今天正式震撼开演!
木刻分水——哈尼祖先独创的“水法”
哀牢山中,惊艳哈尼梯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