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看建水水井,详阅一段绳痕里的沧海桑田



井,自古以来就是饮水的泉源。有水井的地方就意味着有人类的聚集,有人气。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两横两纵谓之井,井越密集的地方,人烟越厚,市井气息也就越浓。我国使用水井的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先人就凿井位饮,择井而居,并在井边形成天井、井陌、井肆、市井、井邑等生活气息的象征。千百年来,饮用井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延续下来。在自来水普及的今天,云南的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饮用井水的习惯,滇南建水尤为甚。




建水古井数量众多,仅古城中就有128口形态各异的古井。古井跃活泉,一泓泓井水,像一位位儒雅的智者,厚重而沉稳,自然流露,顺乎天性,以学者风范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建水人。对于建水人而言,古井是历史,更是生活。从建城起,他们就一直保留着饮用井水的习惯,每天清晨或傍晚,井边便热闹起来。挑水的男人、浣衣的妇人、洗菜的老人、戏水的儿童,陆续来到这里,片刻的时间便可以寒暄着家长里短,建水每一天的生活似乎是从井边开始的。


建水的水井很出名,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造型独特,五花八门。有人曾用一副对联描述建水的六大名井:“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建水的井奇在一个“古”字,有自元初开凿至今还在使用的东井,有圈于明代洪武年间,志书称之“供全城之饮”的西门大板井等等,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岁月。古井不但记载着建水的历史,同时也是古城儒家文化兴盛的印证。

滇南建水,旧称临安。最早为唐南诏时期(公元810年前后)所筑,在400年前成为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据明万历年间成书的《滇略》记载;“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民谚中有“金临安、银大理”的说法。


建水,彝语中为“水边的城”,更古的时候,这里是一个水面极宽的高原湖泊,沧海桑田的巨变后变成现今干涸的坝子,建水人从元代开始便挖井不止。千百年之后,慢慢晃悠在建水古城的街头,直觉得走进了一个古井八卦阵,那些年代古老、造型奇特、水质甘冽、故事传奇的水井星罗棋布在点缀在建水古城的大街小巷、古宅民居,总在人毫无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在眼前。


建水的井胜在三个字,多,奇,古。


建水究竟有多少布满绳索印痕的古井,恐怕连建水人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如果打开建水地图,在每口井址上画个圈,那么展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张叹为观止的围棋谱了。此为“多”字。

老云南绝对相信中国甚或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城市的水井能有建水古井的万千风情。一眼的、二眼的、三眼的、四眼的……甚或还有十二眼的。其形也颇多,方的、圆的、上圆下方、上方下圆的。其栏也异:一栏一眼的,一栏数眼的。其名也雅:月牙井、诸葛井、醴井、渊井、溥博泉……伴在井傍的,多半是一口“静观鱼跃”的石缸,有的还刻有诗词书画。半数以上的井旁都建有龙王庙或供奉着龙王的牌位,有的井底还可见鱼儿游荡。此乃“奇”字。


而那“古”一字不需要任何考证任何文献,单那青石井栏上一道道深深的井绳印痕便已最惊心动魄地见证了千年岁月的沧桑,每一口井周围地上的青石板亦已经被挑水的百姓们踏得平整而光滑。


始建于元代的四眼井用四块青石板凿成,井深大约8米,井旁边建有水晶宫龙王庙,保佑着建水人们水源充足。时断时续地有人来打水,吱吱呀呀的水桶声此起彼伏地回响在小巷里,无论是洗衣洗菜的人们都是安安静静的,倒是我们惊叹嬉笑声打扰了这份宁静。青石板路有些湿漉漉的水渍,倒也愈发显出了干净。


这井口是四眼,其实只是一口井,之所以把一口井弄四个井圈,是为了人多打水时不用争抢,免得水桶绳索搅在一起。顺着井孔往下望,看见四个圆圆的井面倒影在水中,水中的井孔从四个方向看就像是两颗心从不同的方向紧紧相连,这让我想起西湖“三潭印月”,想起桂林的“象山水月”,这些圆都是用来寓意天下有情人彼此心心相印的,而旁边供奉的龙君会让许愿变得更虔诚。井旁边有供人们洗衣物的大水槽,洗衣的人只要端一盆衣物,带一只水桶,到井台用一件小衣物堵住水槽底部的水孔,提上水来装满石槽,漂洗衣物又宽绰又方便,还可以脱了鞋子站在水槽里踩衣物,在建水,几乎每个水井旁都会有这样的石槽。


四眼井的水位很高,井水也很清澈,映着蓝天白云,时间就这么悠悠而过。现代的人们依然用最古老的方法从古井或古池中提取生活用水,井边深深的凹槽全是绳子打磨出来的。轻轻的抚过古井一道道深深的绳子印痕,真实地触摸一段历史,这是千百年来勤劳的建水人民生活留下的印迹,也可以说是建水文化源远流长、风生水起的源泉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跟随笔者的步履,走进这几口独具代表性的建水古井。




龍井

位於古城的東北角,今天的朝陽北路,縣城最大的龍井農貿市場因此而得名。此井建於明洪武年間,相傳為浙江籍移民所建,因其水質、味道與杭州龍井寺中的龍井水相似,而賦“龍井”之名。


四個眼井其實是互通的,由於井水很滿,加之特別的修造,所以看上去是獨立的四個眼。之所以這般修造是因為龍井地處鬧市,取水人多,分為四個井眼一來可避免擁擠和相互干擾,二來相對安全,降低取水人尤其是小孩子不慎落井的風險。

由於年代久遠,井欄破損嚴重,有些修補。


紅井

原位與古城南部的紅井街,街名因此井而得。相傳由此井汲出的水雖清澈,但在陽光的照射下卻會微微發紅,故名“紅井”。紅井為建水“古八景”之一,曰“見水拖藍”。相傳古時井旁植滿枝葉繁茂的古樹,綠蔭蔽井,因此井水呈碧藍色,到此汲水者無論身著何色衣服,其在水中的倒影皆呈碧藍之,實為奇觀。可惜的是,紅井在“大躍進”時期被填埋,現已無存,是古城六大井中唯一未能保留至今的。


諸葛井

位於古城北部,今北正街北頭西口,因坐落於古諸葛廟而得名,可惜此廟于清順治四年丁亥兵變被毀。諸葛井也于清嘉慶年間重建。此井為一兩眼甜水井

由於水位較低,井旁配有攪車,方便取水。

井欄壁上留下的深槽,不知是經過多少次打水繩的勒磨才形成的。一道道的石痕刻劃下的是井的歷史。


醴泉,即東井

位於古城正東方向,今天的東正路上,其名典出《禮記·禮運》“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是建水城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井,距今已有734的歷史。據乾隆年間《重修東井碑》記載:“東井創與建城之初,載於《郡志》曰‘醴泉’,俗名‘水井殿’。出水旺盛,味甘冽。”井旁有龍王廟,今已無人供奉。

井欄由兩塊巨石鑿合為圓形,高0.53米,厚0.14米,沿口直徑0.82米。接口處熔生鐵灌入鎖定。周遭墻壁內嵌有歷朝歷代重修的碑文。

內壁用弧形青石鑲砌,石料粗大,結構嚴密,雖經明清時期幾次重修,但至今水源仍豐富如初。



淵泉,即小板井

因坐落於西城門外,今天的西正街的路口小節處,故俗稱小節井。《雲南通志》中記載,小板井“井水甘冽,四時不絕”。

其水質、水味與大板井(溥博泉)相似,但水溫卻比溥博泉低,因而有“小板井前喝井水,一點一滴涼心頭”之說,為建水的涼水井之首。

和城中其他供人飲用的甜水井一樣,小板井中放養著金魚。這其中的妙用,值得一道,由於金魚對水質非常的敏感,因此當水質變壞的時候,魚兒會首先死去,以此警告人們井水已不再適合飲用。其次,因為井水流動性小,容易滋長細菌,而金魚可以吞食水中的微生物,起到了進化水質的作用。



溥博泉,即大板井

同樣位於西城門外的西正街南面,建於明洪武初年,是建水乃至雲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據《雲南通志》記載:“溥博泉在城西半里,俗呼大板井,水潔味甘,供全城之飲。”被譽為“滇南第一井”。大板井的“大”是名不虛傳,井欄由六塊石板鑲嵌而成,井口直徑三米有餘。


明景泰年間的《雲南圖經志書》記載,溥博泉“其泉清潔,無鹵而甘,日汲不消,以之釀酒,味勝他泉。”現如今是否還再用於釀酒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建水名吃——西門豆腐,便是用且僅能用大板井的井水製成。

建水人由來已久的以西門水即大板井水泡茶的飲茶習慣,從而衍生出了送西門水,燒西門開水的營生,百年來延續至今,算得上是建水城中最古老的行當之一了。

百年來的每個朝暮,建水人便是沿著這條青石板巷子去至大板井汲水。它和大板井一樣記錄著建水城的歷史,向人們講述著一代又一代建水人瑣屑而恬淡的市井生活。


西林井
位於建水城西的西林寺街上(大小板井的西邊),為一口單眼井。西林寺街,因西林寺在此而得名。西林寺是古城的“七寺八廟”之一,為一座明清時期修建的寺院,與城東的東林寺遙相輝映。

此井因為於西林寺旁,姑且稱之西林井,這井究竟叫什麽名字,不得而知,石碑上并未有記載,當地人也不知其名,大概是因為不遠處的大板井、小板井太過盛名,這有300百年歷史的古井也就埋沒了。據井旁石碑記載,此井為一富戶因老母病重,希望多行善舉以替母親消災解難,而修建。于乾隆十七年完工題記。



西林寺街 單眼井

位於西林寺街中段,西林寺東邊的小巷里。是一口單眼井,水質清澈,水味雖不及不遠處的大小板井,但也是一口甜水井。井旁供奉有龍王,不知何時修建,但從石頭磨損程度判斷,已逾百年。

這井最奇特的地方莫過於井圈上的小把手,遠遠看去整個井就像是一個杯子,據說是爲了方便汲水人系水桶之用。


西林寺街 田間的單眼井

在西林寺街的田間發現了一口單眼井,已然被廢棄,水很渾濁,周圍都是垃圾。但從石料和磨損程度上看來,也是一口老井。


指林寺井

位於建水城西南的古剎指林禪寺內,唯一單眼井。指林寺始於宋,成于元,興于明,為滇南最古老的木構架建築,素有“先有指林寺,後有臨安城”之說,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有傳說,建造指林寺的木材就取自此井,據建水的老人講,從記事起就聽問這個傳說,而且井中橫有一節木頭,百年不腐,似乎又與傳說相印證。如今,指林寺成了建水縣委黨校招待所和餐廳。通自來水后此井變被廢棄,井中蛛網密布,水渾濁不可辨色,慘不忍睹,至於井中那根神奇的木頭,想來是再沒有人能看到了。


朝陽路上的獨眼井

躲藏在指林寺東面的只容一人通過的小小巷子里。

井欄上打水繩的勒痕,告訴了我們井的歷史。


謝家大宅的方井

位於古城中軸線朝陽路西北面的武廟街。武廟街,因武廟而得名,武廟始建於明代,原為關帝廟,清宣統二年重修時改稱武廟,與文廟毗鄰。解放后武廟成了建水縣木器廠,現已破敗不堪。謝家是武廟街的大戶,院內的方井很有特色。

由於建水城的地勢是西高東低,位於城西的水井大多水位較低,因此需要攪車助力。



涌蓮井

位於朝陽路南面的小西莊觀音倉(一座廟宇)背後,是一口三眼井,水質如何不可知,修建與何時也不可知,碑記上只記載了幾年前修善的事宜,至於涌蓮井因何得名,不得而知。大約是出於保護,涌蓮井被用圍墻大鎖與外面的農貿市場阻隔開來,可是水井這東西,只有當被人使用的時候才有靈氣,才有生命,一把大鎖,鎖住的不僅是人們的方便,更是這井的生氣,所以現在的涌蓮井是死水一潭。

這井最奇特的地方就在於三個井圈的大小是不一致的,建水城中的其他三眼井的井圈都是同樣大小呈等邊三角形狀,而涌蓮井卻是呈等腰三角形,中間一個大出許多。而且小的兩個井圈竟然是喇叭狀的!從井圈的凹槽可以看出這井的年歲。



朱德舊居院內的獨眼井

朱德舊居位於古城中南門的紅井街,是一座晚清的民居院落。上世紀初,年輕的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求學,與建水藉同學曾師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13年,朱德任蔡鍔麾下的少校營長,駐軍建水,便住進了曾師仲家的這座小院,一住就是三年。1962年6月,朱德委員長視察雲南,專程來到建水,回到紅井街,寫下了《夏日訪臨安》的詩篇。

紅井已毀,紅井街空有其名,只留朱德舊居院內的這口小井。雖無紅井的風姿,也算是與紅井同根同源。


來薰井又名小井

位於古城原南門(毀於戰火)附近的梨園街。為一口單眼井,是古時南門一帶居民的重要水源。與上世紀九十年代重新修繕,原貌是否保留不得而知。

井旁人家的院內植有花木,花辦飛落水中,很是別致。由於南門外地勢減低,水位很高,不需繩索即可舀水。



攪車井

位於古城中心地帶的翰林街,為一口兩眼井。因古時水位極低,需用攪車

助力,故以此命名。翰林街,因古時有人官至翰林而得名。

據老人講,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曲江大地震后此井水位突然上漲,因而將攪車棄之不用,攪車井多少有點名不副實了。



朱家花園院內獨眼井

翰林街的中段就是聞名遐邇的“滇南大觀園”—— 朱家花園。朱家花園的景致自不必細說,奇的是朱家院內的這口獨眼小井的水位竟是高出地面的,而且水量豐沛,不曾枯竭。大概是井所在地勢特殊,屬於承壓井的緣故吧。

朱家世代以經商為生,商行朱恒泰名滿全滇,朱家人把這口井視為“財源”。每天清晨水位漲至最高,井水變順著井欄上的小孔流向院子的四個角落,被朱家人稱為“財源滾滾”。



翰林街三眼井

大約也是明代修造。由於水質略遜,附近居民常用以洗衣淘米。

許多老井周圍都會有這樣的石缸,下方鑿有圓孔,用水時只消將圓孔堵住即可,主要是洗衣之用。翰林街三眼井的石缸是建水城中保存較完好的一隻。


竹葉井

位於翰林街東面的書院街上,為一口三眼井。書院街,因崇正書院(今建水第一小學)坐落於此而得名。

曾一度乾涸,曲江大地震后水位開始回升。據說,從井眼往下看,井壁一邊的石頭像似一片竹葉,因此得名“竹葉井”。


新井

位於古城東南角的桂林街中段上。修建於1915年,為一口四眼甜水井。因為桂林街上多百歲老人,因此又把新井稱作延齡井。

看到相關文章,提到建水城中的永寧井,遍尋不著,因為桂林街緊鄰永寧街,所以猜測可能由於街道名稱的變動,新井又被稱作了永寧井。



桂林街澀水井

在桂林街東頭,因為水質堿性大發澀而得名。重修后不復原貌。



月兒井

位於古城南門外的啞巴寺村,原彌陀庵(已毀)門口。相傳是如來佛祖爲了懲治作惡的黑龍而將井口建成了半圓。重修后縮小了井圍,爲了取水方便將井口改為了圓形,不僅如此,竟將井欄壁上貼上了瓷磚!慘不忍睹。又是一處被破壞的古跡。



出了東門地勢陡然變低,因為古時這裡是護城河,河水乾涸后,在東門的左右兩邊各設兩坊,金馬、碧雞,街口的牌坊在解放后被拆毀。右邊的小巷稱作雞市街,井眼遍布,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水井,而且由於地勢低水位很高,基本都用不著打水繩。



玉潔井

位於城東雞市街的紙坊巷,為一方井。據井旁石碑記載,此井為明末清初李定國農民起義軍攻占臨安城后所掘。紙坊巷,古時建水的造紙作坊所在,因此得名。

水位很高,觸手可及,井水“味甘色潔,用以造紙,光澤可愛”。




犂花尖井又名大井

位於東門外北面的馬市街。因附近植有犂樹,又處於三岔路口而得名。馬市街,因古時馬店聚集而得名,也是家家有井的一條小巷子,頗具建水老城風貌。

此井上圓下方,造型獨特。井旁有龍王廟。



燃燈寺街澀水井

位於古城東北方向的古剎燃燈寺門口,是一獨眼小井,由於井水堿性大,不宜飲用。


燃燈寺街甜水井

因位於房屋廊檐下故俗稱廊檐井,與澀水井相對,水味甘美。

可惜的是井欄斷裂,現用水泥砌欄,很煞風景。



太史巷雙胞井
太史巷位於古城東面,小桂湖之側,路邊的雙眼井很是可愛。太史巷也是建水城中有年头的老巷,看名字就知道,这巷子里有人官至太史,故此得名。

幾年前修路時,翻修過此井,大約是換了井欄,看起來太光潔,不副古井之名。


太史巷路邊單眼井

井欄為新筑,不知水井年代幾何。



土地廟街單眼井
位於太史巷東的土地廟街上。土地廟也是建水的古廟之一,可惜破敗嚴重,僅存幾間房舍。


新橋街雙胞井
沿土地廟街往東走就是新橋街,雙胞井位於新橋街的農貿市場內,由於市場內人員往來量大,為保證井水不被污染,有專人看管。

新橋街的雙胞井建成已逾百年,常年出水不曾乾涸。井欄為重修時所,大概也是今20年的事情。


十二眼井
沿新橋街再往東就是三步五條街,因為是五條街的交匯點而得名。聽說這附近有一口十二眼井,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前往,卻被眼前的景象打擊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原來在很多年前,當地人爲了抽水方便就將十二個井欄移走,用水泥圍成了個圓形的水潭。井水并不清澈,只能用於灌溉。我很難過,所以沒有拍照。十二眼井終究在這個時代里成為了傳說。


珍珠井

位於城東北方向的東村,相傳井中泉眼位於井底常年出水,冒出許多水泡,好似珍珠一般,故名珍珠井。神奇的是井中的石壁上長有一株小小的萬年青,綠意濃濃。可惜的是此井早已乾涸,美景不再,只剩黃土。



興龍井
位於建水城東郊的大水塘村,是一口兩眼井。兩個井眼一高一矮,而且两块井围的石料明显不一致,是由两块不同的石头凿成的。井旁石碑沒有說建造年代,只記載了水井為眾街坊集資所建的事宜。

從井欄的磨損程度,和井中石材可以斷定,這又是一口百年老井。井水污染較大,只能用於灌溉、洗衣,不可飲用。



孫家井
位於大水塘村以東的永善村,為一口兩眼井。一眼看過去還以為這是一口新修的水泥圍井,仔細辨認才發現,原來是由於修路,路基變高,使得水井井圍低於地面,村民用水泥重新砌了兩個井圍。

埋在地下的井围,从凹槽可以判断它的年龄,至少是一百年。



李家井
位於永善村地藏寺門口,同樣是一口兩眼井。地藏寺,供奉地藏王菩薩的廟宇,不知建於何時,已經損毀殆盡,只剩下殘破廟門。

李家井的修建時間應該不過百年,因為砌井用的材料并不是石塊,而是青磚。井水并不很清澈,應該也是不宜飲用的。



東林路 三眼井
東林路在城的東北方向,三眼井就在這條路中段的沙拉河旁邊。井水清澈,綠綠的青苔很是惹人愛。

由於道路擴建,三眼井赫然出現在一條車馬喧嘩的公路旁邊的人行道上,感覺很是突兀。



東福井
位於古城東北方向的東林寺街,東林寺與半閑亭之間的萬年青樹下,古廟、古樹加古井,充滿了雅致情趣。東林寺始建於元代,明重修,清康熙、嘉慶年間再修,距今600餘年的歷史。東林寺與半閑亭原為一體建築,於光緒二十三年移建街對面,東福井大約建於同時。

井旁大樹擎天,井下一片清涼。東福井的井欄由一整塊青石雕鑿而成,也是建水城三眼井中保存最完好的。

井中倒映的樹影,綠意盎然,十分可愛。



馬家井

位於東林寺街中段,是一口三眼井,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井圈由一整塊青石雕成,做工別致。令人震驚的是就在不久前,井圈居然被盜走了!

井壁上的青苔,映得井水越發清綠。可惜了井圈……


洪家井

沿著東林寺街往北走就是韓家,韓家的洪家井是一口兩眼井,始建於何時不可知,井旁石碑記載了民國年間重修洪家井的事件。

從井中光潔的石壁可猜出,洪家井修造至今已逾百年。


四眼井前的水晶宫里供奉着龙君

马家井青石栏上的绳痕最是惊心动魄

遇缘井俗称双眼井

月牙井的井栏有了现代修葺的痕迹但保留了龙凤呈祥的雕花

东林寺三眼井的井栏由一整块青石凿就

团山大井养育着整个村寨

方形井栏

井中的青蓝

每口古井都有洗衣石槽的陪伴

夕阳下的古井也该休息了

打井水的水桶和扁担是生活必备

通向古井的市井小巷

井周的青石享受着井水的供养

沿着青石板小径就能遇见古井

全网综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井寻踪(一)
【记忆】建水古井——行走的心,不老的乡愁
【实影记】云南行摄记32:建水古城(四)
【出游】临海遗风古韵,紫阳古井
去建水,发现不一样的云南!Ⅵ
建水之三-古井、临安路、朱德旧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