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极拳空练十八则功法图解




















无极拳空练十八则
无极拳的作者是段志良。其内容在武魂1987年的第3期杂志上,下面是有关无极拳十八则的一些内容:
   
   无极拳以“混沌虚空”,“无形无象”为本。“混沌虚空”系指武术之超境界而言。“混沌”是说进与退,攻与防,胜与败,对方难以识破。“虚空”是说谋略深奥,能预先判断对方失败的无极拳以“混沌虚空”,“无形无象”为本。“混沌虚空”系指武术之超境界而言。“混沌”是说进与退,攻与防,胜与败,对方难以识破。“虚空”是说谋略深可能性和必然存在,决不以“势”取胜,而以“智”取胜者为“虚空”。
“无形无象”系指此拳无有常法(套路)。如有常法,就易受制于人。从中悟出一个“化”字,才能脱出窠臼,有受拳之套路拘束,临敌之时,才能脱出常规,继变而变,达到有拳之套路之意。无拳之套路之形之象,有受制于人,而使人无可封解。“无形无象”千万不可理解为“无形无骸”,也不可理解为模仿禽兽之形,即虎、豹、鹤等猛兽禽类。此功法图解,似是有形有象,其实质是介绍此拳人体形骸运动之基理,只有超而悟出其中之深奥拳理,才能达到“混沌虚空”“无形无象”之境界。
一.朝
朝者:朝晨普大地 万物始于春 阳光暖世界         雄鸡皆思晨    夜去昼来临
1.提挚天地握阴阳,朝霞发陈天地生,此周体者皆放松,头向上顶足下踏,纳大气充养百脉,气血增津液生,(大凡之人,力大气必旺,体自壮;气衰血必弱,体不强)。
2.情志必乐观喜悦,掌心向下“按”无着,扬掌缓缓过头顶,吸气腹部则要空(指提气),呼气腹部则要鼓(指灌气)(加强肺活量)
3.两掌达头顶相会,指向上足下踏,纳气入肺向足运,由足上运达指尖(气必须充布周身)
4.两掌相合降胸前,身直起左向右转,足根也依此为序,两肩而由右向左。
5.两掌自胸两边开(掌心热感必当保持),气由左足向上运,过膝胯肩达头顶,两掌内合至胸前。
6.掌心向下贴膝前,气循头向右下行,通肩胯膝达右足(此根基这功夫),输拳失手不丢根。
7.两掌相插到双肩,收收缩缩必灵便,缩则造始肌肉群,所存之血而通畅(缩指灵巧)
8.两掌相合于胸前,此父精母血之合,左为穴府右气府,万物相对必相合,绝对而分则必失,相对而合则最佳。
9.两足向左右分列,两膝微弯成桩式(不得突出足尖为准),头目直收复垂臂,左足根向右交气。
10.余踏遍川溪幽谷,两臂展开喻翔飞,右腿反映起踏征途,失去平衡寻平衡,
此功法治脑力衰弱、健忘、失眠、烦躁、劳多、神疲体倦。
二.托
托者:遇事托来应 托乃藏劲中 无托遭失败     虚弱则实胜寒湿必伤膝
11.双掌直立左右分,开气通达掌心简,曲膝阔肋气饱满万毋怒气防伤残。
12.右掌向下将气灌,左掌上托头顶间,曲膝头顶胸肋满,勿弯腰膝突足尖(膝出足尖必失根)。
13.右掌平托向后变,左掌循头转周全,循头当朝左外转,右掌前运达肋间。
14.双足依次向侧变,右掌上托左身边,左掌必当向身后,如此循环再循环。
15.右掌朝上运颌下,颌下右插脸边沿,右掌循头腰后去,左掌相继左耳边。
16.右掌腰后朝头运,左掌当继达右面,右掌如时向头顶,左掌自面达裆前。
17.右脚稍曲左脚提,双掌各自周循环,左脚落下并开列,双掌各环上下间。
18.提起左脚双掌运,左右前后大循环,左脚落下当为急,研司稳字细钻研。
19.右掌外循掌向上,左掌自转达档前,掌心向下指裆平,右掌头上求黄亭,必在稳字去求精。
20.左掌左开至胸前,右掌自转向下行(双掌可研,多变为腰,掌指前伸,久则有力)
此功法可治胸闷,头晕,腰、肩、臂、肘、关节疼。
三.      
摩者:坚硬必使摩 身手应灵活 无摩刚则胜      濡阳弱骨痿风寒伤腕胯
21.头直目正脊骨直,左右周运如抛撒,腰肩膝胯求匀合,朝夕勿辍且揣摩。
22.首习当身上部起,久则向中去迈进,由中仍向下寻迎,到达地平为最宜。
23.左右周运乃初习,缓缓如达向后需,向后乃需渐渐演,万毋性急防伤体。
24.此则空炼最为妙,久则悟浸须揣摩。
25.前领后随就是妙,口传心递渐知晓,千思万研必得传,功成自感妙妙妙。
26.妙是摩,摩揣摩,妙在其中。
27.小腿直而大腿平,必当专心志智从,直立一棵松,屹立风雨中,要如本领高,理法自知晓。
法治疗此功胸闷、大便秘、上火眼赤及睛疾。
四.      
揉者:以柔化刚力 行动顺谨记 反柔刚必截     滑痰涩心虚肩肘行不灵
28.右腿膝曲而弯弯,左脚上提右膝间,左肩直伸掌向下,右掌左运双掌合。
29.右掌右揽掌向下,左掌下运双掌相。
30.一球之转则一转,一球之揉多为变,变化转球则为揉。
31.左右相转球则变,下下上上左右变,上下左右高低变。
32.双掌之球周身转,周身运球则为揉,转球揉球为多球。
33.只有多球则是揉,揉球之中见抱球。
34.揉球抱球见提球,揉抱提球有握球。
35.揉抱提球有托球,托抱提握托有扑(揉、抱、提、握、托、扑、摩、混、推、抓、抽、砸,即十二球)
此功法治疗腰、膝、关节疼痛,头晕、血压失常之症。
五.      
搓者:进退搓必备 上下紧相随 无搓败闪电     气血失则僵精气血耗尽
36.双掌相合运头顶,双膝相对足外开,运掌胸前外掰膝,缓起左足前右后。
37.双掌相合于胸前。
38.右掌掐左掌指尖,头相继向左肩并,右脚向后如圆撤。
39.头自左肩转如前,双掌相合于胸前,曲膝左足前右后。
40.左掌指握右掌指,头向右肩相并齐,左脚在前右脚后。
41.双掌交合齐向左,右脚相提左脚前。
42.右脚向右后方撤,左脚同一方向移。
43.右掌指当握左指,头当向左肩并列,右足向左成同向。
此功法治颈椎及落枕,舒调大脑健脑之神。
六.      
丝者:连绵丝不断 气血周身环 湿则脾必衰     革虚牢实详脾主运升血
44.双腕相合掌相分,左右旋转在胸前,自胸先右再向左。
45.左右相转即上下,前后左右相继连,左右双腿相为变,左右起落乃连环。
46.前后左右有上下,如次交替相继变,缠丝妙法解脱法。
47.解脱来自缠与丝,丝缠解脱克彼进,克彼之妙乃安然。
48.解脱则连点按法,解脱拆卸则为先。
49.双腕相分左右提,足旋如圆身自起,顺困流合仍无端。
此功法治疗肠胃腹内痛效为先。
七.      
困者:功进必当困 勇猛行不通 暴躁必伤胃     怒弦芤生血法顺胃不伤
50.曲膝半蹲寻因法,右掌直伸在胸前,左掌向后抵天宗。
51.左右交替步半圆,合谷朝前掌直立。
52.挪步转身插左掌,右掌相继天宗肩。
53.左右半圆连变步,如前之势相继变。
54.掌必形如缠丝法,无缠无丝乃缺陷。
55.环环如扣方为准,臂贴天宗则周全。
56.前掌之指同鼻准,肘位当与膻中对。
57.拇指必与小指对,小指则是肾命位。
58.食指本为二肠穴,心穴则存中指位。
59.无名四指是脾胃,掌面鱼际劳宫位。
60.拇食指中乃合谷,后奚乃治头颈疾。
61.冲脉乃为血中海,约束诸经是带脉。
此功法治疗颈椎、脊椎、腰痛、肾阴虚之症、或气喘、痰涎。
八.      
缠者:变化缠为主 丝缠方可点 早雾必晴天       濡弱精血衰气血损病来
62.两肘相并则为缠,两足相继作运转。
63.左足提起法为先,两肘相排则为展,展中生成则是缠。
64.缠法则为双肘并,左腿曲来略弯弯,右腿相继作交换。
65.左肩抵膝如缠势,右肘直向肘冲天,左腿曲膝立裆间。
66.双肘并运加思索,曲膝弓上进退变。
67.头低拨肘朝天举,腰膝足胯且莫偏。
68.右肘朝上左肘下,前后运转变为端。
69.掐肘钩胸胸前势,左肘上扬随机变。
70.两肘平扬展中钻,双膝并列为莫测,曲步进退则领先。
71.双肘齐并在胸前,御于顶撞乃安然。
72.曲步向前可移后,缠在肘中也在肩。
73.左肘向前作抵势,右肘上扬备无患,两腿交替变莫测,变有进退则安然。
74.参透搓挪为上法,乃需两做循环。
75.双肘加备乃无患,似如败势攻在间。
76.缠字总而是妙法,运用不当也枉然。
77.左足向前右肘对,左肘右足为一线,伸曲立直则为法,不偏不倚待钻研。
78.左右高低成一式,气需充盈右足间,左腿曲膝似下势,有缠无钻也枉然。
79.依肘做缠非妙法,遇事则*掌出现,点按拆卸乃不全,顺旋流合如不备,乃需揣摩与钻研。
此功法治疗肝盛、上亢、热火上延、心悸、胸闷、焦躁及烦闷。
九.      
绕者:绕乃周旋妙 直横法不高 阳胜阴必衰       促盛洁气滞焦火必伤肾
80.两肘相并略弯弯,两臂平伸掌向前,如要掌握绕字法,以气为用来当然。
81.掌握气机作交换,导气运行并合参。
82.曲膝并足如坐势,两臂平伸掌在前,旋指为绕为此法,腋下冲气达指尖。
83.十指旋绕要放慢,动作放慢去体念。
84.缓缓绕指生热感,运用呼吸必自然,时快时慢是弊病,指间有在慢中间。
85.即肩向后掌在前,此时用指慢按,初练此法当谨慎,先辈经验则是慢。
此功法治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风之症(体热则安,冷于酸疼是起因)。
十.      
卸者:卸乃分骨络 污辱逞邪恶 邪淫乃恶积     脉代腹泄痢头晕眩生风
86.左臂前伸掌在先,右臂后伸掌需翻,此为一字开天史,万拳之法此在先。
87.左脚向前右在后,腰足背掌一字线,不可耸肩向前探,头胯足成一直线。
88.右脚提为步江川,求其变化必自然,虚空则为刚揉旨,领悟虚空静静专。
89.落步且思踏尘埃,生之坎坷且存在,圪垯疙瘩皆现实,顺则含制解身癌。
90.右脚在前则挪步,半蹲下势掌入窜,右臂后扬交换式,脏腑功能操此膵(人体之胰)
91.右脚提起渡江海,右臂前伸势为擗(分开之意)冒然持速猛进者,当胸腹臂气克安。
92.一字开势降尖埃,点系超绝医针秘,顺施方可疗疾苦,逆犯违善至伤残。
93.动功失慎暴俱伤,降火生水理正当,双臂前后莫拘泥,肾虚腰痛少阴藏。
94.一字开势步山川,朝前必然有艰险,身端神静气自然,气若山岩来泰然。
95.提步屈一伸万全,波澜起伏浮羽渡,周体百骸十窍通。
96.左掌下穿肺太阴,哮喘胸闷肺疾病,咯血喉痹肘肩痛,缓缓操动病不生。
97.右掌高抬立正中,左足需贴右膝中,如势调足阳明胃,目翳胆道蛔虫症,四十五穴需顺通。
此功法治疗神经痛、青盲、目亦痛、耳聋、胃肠炎、面浮肿及癔病。
十一、按
按者:按破千斤力 蛮横必失败 道法藏精密      浮沉为根气浮足不稳
98.双掌朝前避险阴,半体下蹲必放松,舒通气血活脉络,口呼鼻吸匀细缓。
99.左右双开成一式,大肠阳明求舒展,商阳穴起食指间,中风昏迷溃疡病,手指商阳迎香经。
100.左掌朝前右掌离,手少阴经为心络,腋窝正中是极泉,神经衰弱分裂症,九穴先直是极泉,少海通里少冲连
101.双掌右推求伸展,肩向后拨掌前撑,主治周身及百病,头起脊骨撅骨通。
102.双掌各分两边排,渐仁摩义兼仁量,恶紫夺朱无长久,自怒自傲自身伤。
  十二、 拆
  110.双足并齐,两腿略弯,两臂弓伸,掌指向前。
  111.两臂弓伸在胸前,手十指慢慢缠绕翻拧。
  112.两足相分需自然,双肘贴肋向后撤,两掌必贴腋胸边,要想掌握拆字法,掌贴腋下乃真传。
113.两足分开向左旋,拆与诸法共相连,有顺则拆困在内,运用诸法必相连。
十三、点
点者:点必熟开克 凶猛也难逃 行前后不离穴     长癫短邪涩,寒则胰脐伤
114.左腿微曲右脚起,背椎骨平肩取,百带穴乃肾经穴,五劳七伤手肩提。
115.右臂上扬理天突,吐红痰症治哮吼,天突下寸是旋玑,调理俞府痰症除。
116.右脚微提理元虚,气海从脐下一寸,妇人带下诸疝气。
117.曲膝半蹲抱球式,治疗遗精玄妙奇,脐下三寸关元穴,白环肾俞参仔细。
118。开步弓身双臂分遗精盗汗或心虚,后背五椎是心俞,兼治癫癎效真奇。
119.拜步弓腰掌上下,虚火旺者调三里,膝下三寸三里穴,胃脉之经乃三里。
120.曲步半旋理长强,痔疮漏疮肠下血,尾骶骨陷藏长强。
121.并步双臂两相开,遍身肿胀理气海,三里参合气海穴,两穴并参效更快。
122.藏身匿影半步开,背部强痛苦难挨,至阳能疗北癌症,第七椎骨肾经脉,调理如序畅胸怀。
123.半步提膝掌前冲,手腕无力臂背痛,手背骨陷阳池穴,调理得当喜悦生。
124.下势调理手阳明,肩背疼痛不能动,肩 穴为大肠经,肩端两骨间陷中。
125.下蹲握球疗指痛,调理外关需放松,外关本属手少阳,腕骨二寸后陷中。
126.双腿下曲提球势,手痛屈伸甚难行,舒气调理曲池穴,肘后外横纹尖中。
127.半势展运握球势,兼治九种心疼症,臂手牵运曲泽穴,肘内臁正中曲泽。
128.斗步立式理劳宫,手掌生疥或生疮,兼治心腹胃气痛,无名指勾点掌中。
129.双足侧开巡穴行,肩 曲池合谷并,入风北膊则酸痛,如式循环慢操功。
130.半操低式理脾胃,心胃脾病气胀垂,脐上五寸上腕穴,任脉统摄阴经会。
131.侧势旋巡调脾胃,中腕善能疗脾胃,脐上四寸是中腕,饮食不进针灸配。
132.半式下蹲双掌缠,调理胃腕或诸痰,脐上六寸半巨阙,治痰之妙法最专。
133.开步斜式疗痞气,章门肝经来调理,侧卧足手臂屈,中指贴耳垂肘尖取。
134.斜势侧身疗泄痢,脐旁二寸是天枢,痞块兼治章门从,归来大敦治虫症。
135.斜势侧身理腰俞,腰脊痛疼则难忍,二十椎骨寻腰俞。
此功法治疗肾虚、肝盛痞气症、手掌生疮、胃气、腹痛症。
十四、顺
顺者:气行顺乃治 四肘从为要 逆则疾祸存     迟数主寒热气血溶身康
136.半式下蹲理肋痛,缓缓运气调支沟,朝夕不辍精此功,腕骨背三寸支沟。
137.半蹲掌平理陷骨,脚面浮肿及腹痛,肠鸣热病汗不出,足次趾外内一寸中。
138.左腿半提掌抓球,足生恶疮理商丘,内踝骨下是商丘。
139.足开半步球运行,治疗跟骨痛难行,膀胱经为昆仑穴,踝骨跟外下陷中。
140.提球开步疗腿痛,腿痛仍循绝骨中,运球调理绝骨穴,足上踝三寸间中。
此功法治疗腰脊痛,足生疮,面、足浮肿之肾经虚症。
十五、旋
旋者:周旋化直横 起居饮食节 违旋 瘕生      绝冲主夭亡便畅胰大肠
141.十指勾贴腋窝中,调理京骨膀胱经,足外侧大骨肉陷中。
142.双掌抓球理膀胱,脚气转筋乃承山,太阳膀胱承山穴,腿肚正中瞳陷。
143.半步抓球疗筋痛,膝下内侧阴凌泉,膝外高骨各一指,膝内相对阳凌泉。
144.半式相开掌抓球,膝盖红肿及酸痛,阳明胃经膝眼穴,膝盖骨外旁陷处。
145.蹲身下式交抓球,膝痛冷痹理梁丘,抓球相配梁丘穴,膝下二寸两筋间。
146.半步侧抓理宽骨,宽骨治疗膝红肿,膝盖骨上宽骨穴,缓缓操功疾自痊。
147.侧步掌勾运周旋,膝难屈伸痛腰间,太阳膀胱委中穴,膝腕紫筋正中间。
此功法治疗肾虚、寒痹症。
十六、流
流者:流者本无形 浑沌非流注 流注论病症     洪火微劳崩心舒胆恐惊
148.屈步半蹲小指环,体虚弱易感风寒,太阳膀胱风门穴,脊椎骨二一寸五。
149.半步运指理伤寒,疟疾寒热结胃症,手掌后横纹一寸。
150.小指周运将扬天,伤寒谵语胸腹痛,期门穴足厥阴肝,兼沼热入血室症,直乳下二寸筋端。
151.小指挥天疗久疟,百劳中脘间使参,小指乃属肾经血,操运小指则安安。
此功法治疗伤寒症。
十七、合
合者:余波容乃合 万物之根本 损合精气衰     散魂离细虚脾胃和皆宜
152.半蹲下按理哮喘,吼哮喘急天突旋,天突穴属任脉经,结喉下二寸中间。
153.开步直立掌上扬,胸膈拥盛生痰涎,任脉经统璇玑穴,天突下一寸陷中间。
154.定步转身扬掌旋,治疗哮喘诸穴参(俞府穴已见劳症,华盖在璇玑穴间,璇玑穴下一寸华盖,乳根穴乳下一寸六分)
155.定步转身掌旋扬,肺痛或气急痰盛,膀胱经乃肺俞穴,背三椎骨一寸半。
156.足跟侧开双臂平,调理督脉脊中穴,第十一节椎骨中。
十八、晦
晦者:昼去夜降临 万物皆终始 阳去乃归阴 光华乃离守 万事无不尽
157.巍然屹立统乾坤,乾阳坤阴理欠通,相对各一无后生,浑沌平合统一体,平衡纪度则容生,双掌上扬握球式,调整气血理其身,依理操运切记心。
  158.气乃自然之本始,精浊共存寰宇中,纳气达肺氧生血,双掌交插扬头顶,切莫怒气暴发力,肌肉含气劲刚灵。
159.贪大求全是弊病,诸势诸法细思寻,缓运热感达周身,体湿无汗方为准。
160.朝思暮想勤与奋,精慎匀缓操气理,祛病延年除病症,怡神养生善其身。
  无极拳十八字诀中包含十六种自然景象,即:风、寒、暑、湿、燥、火、雾、雷、闪、电、雨、雪、冰、霜、虹、露;二十七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洁、代;三十种人体形骸,即:头颈、肩肘、腕胯、膝腿、指掌、足踩、腰胸、筋骨、气血、皮肉、心肺、肝胆、脾胃、肾膀、胰脐。修炼此拳可达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以天炼人,与宇宙相合,是防身自卫的一种高级拳种。
 章作者:杨祥全
文章内容:
无极拳在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广东省等地都有流传,其中天津是无极拳的一个重要传承地。
一、基本传承谱系
(一)刘仙岛和蔡锦堂
    无极拳又名无极功,据说起源于江南乐符一个叫刘仙岛的人,其技术体系包括无极十二形、乌金刀。清嘉庆年间,刘仙岛将无极拳传于河南苔头人蔡锦(金)堂。
    蔡锦堂为嘉庆年间的举人,家境殷实,嗜武如命,一生习武不缀。枪乃兵中之王,为完善无极拳艺,弥补无极拳无枪的历史,蔡锦堂专门到天津静海县,在姜维后代姜显博的徒弟高祖坡(字三丰)家做私塾先生,两人换艺,蔡锦堂又学得了“子龙大枪”。自此,无极拳既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既有短器械套路、又有长器械套路,技术体系逐渐完善。
(二)第三代传人王玉珍
    为使无极拳艺得以流传,蔡锦堂在河南教下王国珍后,便开始访徒授艺。自山东行至天津河东汪道庄时,他发现了一个习武的材料——王玉珍,便将无极拳艺毫无保留的全部传给了该人。
    王玉珍,初习功力拳,跟随蔡锦堂练习无极拳后,便将自己所学与无极拳融为一体,武学水平日益提升,人称“王二爷”。
    王玉珍之外,天津东丽范庄子的范长畏亦从师蔡锦堂学习无极拳。范长畏初习六合大枪,从师蔡锦堂后进步很快。后他遵师命访艺于黄河以南。到河南后,他住在了师兄弟王国珍家中。一日清晨,他见一个小男孩技艺高超,不在自己之下。一问原来是王国珍的孙子,范长畏羞愧不如,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习武的料。回天津后便弃武习文,后来他的书法造诣颇高。需要说明的是,王玉珍还跟随范长畏学习了他的六合大枪,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无极拳体系。
    据天津无极拳门人介绍,王玉珍杆子练得一绝,与人较艺,往往一杆见输赢,人称“一杆王”。他曾经到北京与杨班侯切磋技艺[1],两人互有胜负。从此无极拳声明大振,王二爷则又多了一个“杆子王”的绰号。
(三)第四代传人徐永庆和赵永胜
    王玉珍时期,无极拳已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传人主要有徐永庆和赵永胜等人。另外,据说曹琨年轻的时候亦跟随王玉珍学习过无极拳。
    徐永庆是清朝的四品带刀护卫,据门人传说曾参加了逮捕燕子李三的行动。其弟子高铠庭使无极拳进一步在天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赵永胜,字凯庭,津沽人,起初跟随一个姓张的人练习功力拳,后带艺跟随王玉珍练习无极拳而融会贯通,成为一代名家。其弟子天津东沽小梁村人白云鹏(1881-1969),曾在北京以劈手罗汉拳获“十三太保”称号。后又在南京表演轻功——达摩过江,被誉为“活达摩”。后来,他在无极拳的基础上集功力拳、形意拳、太极拳之妙,取形意拳之形、运太极拳之气、发功力拳之力,创编了一套三手拳(三手罗汉拳)。后来他将此艺传给了张恩发,张恩发又传给了河北青县齐营村的刘文胜。自此,无极拳传入沧州境内,并成为该地区的特色拳种。
(四)承上启下的第五代传人高铠庭
    高铠庭1913年出生在天津市河北区东窑洼,8岁时开始在河东区韦陀庙(武圣庙)跟随徐永庆学习武术,后来为了让高铠庭学到纯正的无极功夫,徐永庆还把高铠庭送到自己的师傅王玉珍门下深造,就这样高铠庭的武术技艺突飞猛进。
    1931年春天,18岁的高铠庭在师傅徐永庆的鼓励下,高铠庭在天津市东门外天后宫成立“天津特别市无极国术研究社”(天津市私立国术研究社),面向社会招收学员,公开传授无极拳。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6月28日根据国民政府行政法令,天津被确定为特别市。1930年11月,河北省政府从北平迁到天津,天津又成为省辖市。1935年根据民国政府的《市组织法》规定,天津与北京、上海、青岛一道又被确定为特别市。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1937年12月,天津成立了河北省公署和天津特别市公署,1943年更名为天津市政府。这样看来,上述的“天津特别市无极国术社招生简章”应存在于1935年无极国术社成立至1943年间(或1935年至1937年间)。在该“招生简章”中高凯庭认为:“国术关系人生健康”,它可以“锻炼健全之体魄”,“应付伟大之事业”。所以他希望“各界诸君,能于工作余暇”练练武术,他自己特别愿意与“留心国术诸同志,研究而共勉旃”。基于上述认识,高凯庭为了“推广健康运动,公诸同好,希望咸登伟大光明之程途”而“不限性别不限年龄”,凡是“有志国术者均可报名参加”参加他的国术社。
    无极国术社所在的地点——东门外天后宫现在是天津市“十六景”[2]之一,与另外“十六景”中的玉皇阁和“百年民居”通庆里相隔不远。东门外天后宫始建于1326年的元代,比1404年明代在这里建卫还要早,所以天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早年,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娘娘生日的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娘娘会”。后来,乾隆帝将之御封为“皇会”后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成为旧天津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为此这里又被史学家称作“天津的摇篮”。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无极国术社“广开门庭”、“有教无类”的大规模武术推广活动,使无极拳在天津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普及和发展。高凯庭一生弟子众多,据统计,自1931年“无极国术社”成立至1966年关闭,在无极国术社登记在册的学员就有9000多人,据说中国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年轻时亦跟随高铠庭学习过无极拳。
    为促进天津市的武术交流活动,1931年至1966年,每年的6月24日,高铠庭广邀津门各个武术门派的拳师到“无极国术研究社”表演、切磋,为当时武术界的团结、交流、融汇提供了条件,为天津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高铠庭依然热心武术事业。1952年,天津市体育分会组织成立武术运动委员会时,高铠庭任常务委员。1952年,天津市举办民族形式运动会时,高铠庭担任武术项目长兵的主裁判。另外,抗美援朝期间,高铠庭还主持创编了32式保卫拳[3]。
    2007年1月6日,天津市无极武术研究会成立,高铠庭的儿子高铁静任会长,徒弟高金华任秘书长,目前两人通力合作积极活跃在无极拳推广的第一线。
二、技术体系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无极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备的拳种。它主要包括如下技术内容:
(一)功法
1、十八罗汉功
    十八罗汉功是无极拳的基本功,是模仿罗汉的各种形态为基本架势的站桩功法。收式后以专用器械(沙袋、木板)等进行操打,以达到提高抗击打能力的目的。
2、三绝艺
(1)踢桩
    这是通过在独木桩上操练“八仙腿”来练习腿脚的单操功夫。
(2)靠板
    这是用无极十二形手的每个动作来撞和击打靠板,从而提高全身攻击能力的练功方法。练功时要借助于“哼哈”二气来发力,不可憋气。另外,练习靠板时还需练习无极凳法。
(3)鹰爪力
    此功主要锻炼手上的力量,练习时以十八罗汉功的基本姿势,用双手抓住小口泥坛子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收功时,必须立即用铁沙袋和松木板条拍打全身和四肢,用牛肋骨刮全身,用双手的食指圈起刮眼部,以防止气血停止在某个部位,影响身体健康。天津第一代无极拳传人王玉珍就以鹰爪力著名,时人有“鹰爪王”之誉。
3、无极气功
    无极气功又称太保十三式、无极童子功,它是通过十三个特有的“式子”来调理身心,从而达到调身、健体的目的。
(二)徒手套路
1、十二形手
    这是模仿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地支十二形的典型动作而构成的演练套路。
2、无极拳
    这是一套以慢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演练套路,整个套路以地支十二形和外五形(雁、鹤、熊、蝶、狮)的典型动作构成。包括无极一路、无极二路两个套路。
3、无极形拳
    无极形拳是模仿龙、燕、熊、鹤等动物的形态而成的套路,有单练、对练、对拆等不同练法,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又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形掌(九龙转掌)、燕形掌。
(三)器械套路
1、无极刀
    又名乌金刀、五式三刀,动作简单实用,初练时用单棍操练,后用刀进行实战练习。其用法歌诀为:
日照三尖劈面锥,行如闪电快如飞。
亚似猛虎爬山式,留神肋下点刚锥。
2、无极枪
    又名子龙大枪,据说三国时期常山赵云所传,由五路断门枪、六路接花、七十二路长取枪三部分组成。其练习要领为:
枪如箭,身如弓,大把握手中。
枪似箭,势搪弩,解则似开弦。
枪见响,往里进,探背伸腰扎。
里不扣,外不拿,捻力在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河北沧州的无极拳技术体系与天津稍有不同,它主要包括:无极一反二十八手(一反二十八式)、劈手罗汉拳、三手拳(三手罗汉拳);达摩剑、盘丝剑(正负两趟共108式)、三手刀、子龙枪、四门枪等。其标志性动作有龙形(懒龙出窝)、虎形(双探爪、单探、入洞式)、马形(提爪、罩)等。北京无极拳源自昌平的刘振邦(1885-1963),是其在掌握少林拳、形意拳、龙形八卦掌、自然门的基础上研习组编而成,现今主要分布于门头沟区。该拳练功方法以站无极桩为主,并有散手、推手、腿功等方法。现在流传的徒手套路有8个,器械套路有无极剑、无极枪2个。可与天津的无极拳对照研究。
三、基本拳理
(一)“无极”意蕴
    无极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属于自然哲学概念的范畴,但不属于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念。在先秦哲学中,无极用来表示“无限”、无穷。它始见于通行本《老子》第二十八章,但章中“复归于无极”是否《老子》原文,目前尚有疑问。有人认为它是“后人窜入之语”,“绝非老子旧文”。《庄子》一书中“无极”一词出现四次,皆表示无穷无际之意。
    周敦颐著《太极图说》,首句即为“无极而太极”。朱熹《太极图说解》中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清初黄宗羲在其《图说解惑》中考证“太极图”的来源时认为:周子太极图,创自河上公,乃方士修炼之术也。而河上公本图名无极图,其图自下而上,以明逆则成丹之法。周子得此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
    张岱年在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认为“河上公”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不见得实有其人;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中的“无极”观念来自道教。
    由上述“无极”的基本意蕴来看,无极拳应与儒家、道家思想有某种深刻的联系。
(二)无极拳总纲
    “无极本无拳,形迹是根源。练轻如鸿毛,练重如泰山”,这四句话对无极拳的锻炼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可看做是无极拳的练功总纲。
(三)对身法重要性的认识
    “高纵低伏身法捷,变化万端重重叠。亦长深邃学理妙,蜿蜒蛇形奇正斜。”无极拳高度重视身法的作用,认为习武者无不以身法为第一要旨。
    所谓身法无外乎周身的协调、配合,最讲究一个“合”字。这里的“合”即要求外在形体的配合,亦要求外形与内心、意念的配合。
(四)对腰重要性的认识
    “练拳不练腰,到老艺不高。识透腰中趣,方见法中妙”。无极拳重视身法,而身法又与腰高度相关。为此,无极拳亦特别重视中枢腰的作用,认为:
    “无极身法变无穷,拧腰变步方能成。周身力量随腰动,得来全靠平日功。”
其基本练习方法为:
“无极腰法走螺旋,全身之力腰中传,千般变化归一理,承上启下里外旋。
下行里旋龙绞尾,上行外翻蛇钻天,力练巧练千万遍,心领神会悟真源。”
(五)身心五比
    心为元帅,眼为先锋,耳为参谋,手足为兵将,脑为中央。
(六)无极拳六讲
    手讲螳螂手,式讲罗汉式,腿讲买根腿,力讲三节力,劲讲贯通劲,气讲贯通气。
(七)交手六要
    手要快,眼要尖,心要合,步要疾,身要紧,神要贯。
(八)九刚十二柔
    无极拳认为用力应刚柔兼备,过刚则猛,过柔则绵。经过长期的摸索,无极拳将用力总结为“九刚十二柔”。
“九刚”为:顶、抗、填、撞、抖、靠、弹、碰、踹。
“十二柔”为:粘、联、绵、随、缠、托、捧、缩、滚、拦、推、捋。
(九)技击寻求主动
    无极拳技击讲究“生克制化”,先发制人,在对手想动未动时发招取胜。
    据文献记载,河北的无极拳与天津有承继关系,但北京门头沟区和广东省盛行的无极拳是否与天津的无极拳有关系,留待以后调查研究。
    武术史家唐豪先生在其《神州武艺》中对无极拳有所提及,他在说到抱道氏为廖子玉的著作《无极拳通论》、《无极拳谱图说》作序云“此艺系北平李先生所传,为张三丰最后之组织,与太极、八卦合为一部大道者也”后说:“太极、八卦两家拳法,前清季年,盛行于旧都,此公眼红耳热,名其混合两家之手法曰无极,盖欲使人信其胜于太极、八卦,诱人从游,此以饱私囊也。序所谓与太极、八卦合为一部大道者,其即山人一部生财之大道乎!”唐豪先生说这话似有所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经过上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增补、完善,目前天津的无极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理明晰”、“源流有序”的拳种。在“国学”复兴,日益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为武术学术的健康发展,我们应高度重视对该拳的研究、整理和推广。

 

注释
[1]亦有材料显示,王玉珍在北京与杨露禅较大枪之艺,破杨氏一枪而名声大振(见沧州武术志编纂委员会.沧州武术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46)。
[2]天津天后宫曾有27座,其中以“大直沽天后宫”和“东门外天后宫”最为著名。可惜解放前大都毁于战火或改作它用了。只有东门外天后宫越来越兴盛。
天津十六景为:玉皇阁、通庆里、天后宫、祠堂、石家大院、文昌阁、文庙、鼓楼、炮台、铃铛阁、白庙、桃花堤、广东会馆、张园、静园、宁园。
[3]共32人参与编创,每人一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三丰太极十三式(视屏)
仙踪渺无际 逝水遗残影①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华山紫霞功
原始太极拳文本
太极拳内功—十八桩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