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七)


 平圆双推手
  预备势
  甲乙相对站立,相对距离以双方两臂握拳前平举,拳面相接触为准。
  搭手
  甲乙双方身体微向左转,将右腿向前边出一步,两脚内侧相对,脚尖向前,甲乙右脚相距约10-20厘米;同时双方右手向前伸出,手臂稍屈,双方手腕背侧相贴,手腕交叉,左手掌扶于对方右肘部;重心均落于两脚之间,稍偏于左腿,左腿屈膝半蹲;目视对方。
  要领:双方搭手时,注意手腕与肩平,要沉肩、垂肘,各含 “掤 劲”,既不可过于用力相顶抗,亦不可软而无力。
  1甲方挤进乙方掤 化
  甲方身体重心略向前移,腰向右转,向下沉右肘,右手腕背侧粘住乙方腕部、左手粘住乙方肘部,右腿前弓,右手臂向前挤进(手心向上),目标向乙左胸部。
  乙方承接甲方之挤进,重心稍后移,左腿稍屈,上体右转,以右臂手腕外侧和右肘部向右引化(含有掤劲)甲右手臂,使其不能触及自己左胸部。
  2甲方按进,乙方捋化
  甲方在对方化掉挤进的同时,上体略左转,手臂内旋向乙方心口处按下,左手仍扶按于乙方肘部;乙方上体继续右转,同时右手臂内旋继续向右捋化甲方之按进,左手扶按甲方右肘部,使其落空于身体右侧。
  3乙方挤进,甲方掤 化
  接前式乙方动作不停,身体重心向前移,右腿前弓,右手臂向前挤进(手心向上),目标向甲方左胸部。
  甲方承接乙方之挤进,重心后移,左腿稍屈,上体右转,以右臂手腕外侧向右引化(含有掤劲)乙方右手臂,使其不能触及自己左胸部。
  4乙方按进,甲方捋化
  乙方化掉甲方按劲之后,随即重心前移,向前推按,高于胸平,目视前方。与此同时,甲方重心后移,身体后坐,腰向右转,右肘下沉;手腕内旋,右手粘住乙方右手腕,左手半握拳外旋,用小臂粘住乙方右肘上部,向右侧后方捋化。
  如此循环练习,双方双手臂的按进与捋化形成一个平圆运动。运劲要均、柔、轻、稳、沉、灵。幅度要尽量大些,但重心不可出脚,不可后仰。平圆双推手可左足在前换左手练习,方法相同。双手平圆推手是四正推手的基础,其中有转腰、旋臂、按进、引化等基本技法,练习控制对方肘部的能力,练习手臂的圆转与灵活。
  四正推手(掤 、捋、挤、按)
  搭手
  甲乙双方身体微向左转,将右腿向前边出一步,两脚内侧相对,脚尖向前,甲乙右脚相距约10- 20厘米;同时双方右手向前伸出,手臂稍屈,双方手腕背侧相贴,手腕交叉,左手掌扶于对方右肘部;重心均落于两脚之间,稍偏于左腿,左腿屈膝半蹲;目视对方(图1、2)。


  要领:双方搭手时,注意手腕与肩平,要沉肩、垂肘,各含“掤 劲”,既不可过于用力相顶抗,亦不可软而无力。
  (一)甲方按,乙方双掤
  1甲方按,乙方右掤
  甲方身体重心前移,腰略向右转,左腿蹬伸,右膝前挺,同时右前臂内旋,使右手心粘在乙方右手腕处,左手粘在乙方右肘关节处,向前按出,高与胸平;与此同时,乙方腰向右略转,重心略后移,右前臂由立变横,横于胸前抱圆以承接甲方的按进。
  2甲方按,乙方左掤
  甲方动作不停,继续前按,乙方此时左手脱开甲方的右肘部,向自己右肘关节处穿起,随即以左手腕背部粘住甲方的左手掌,以前臂向前掤起,以肘关节处粘住甲方的右手掌,此时乙方的双臂均为圆弧形,成双掤之势。甲方此时以双手粘按乙方的左手腕和左肘(图3)。
  要领:甲方双手臂的掤要连贯紧密,先右后左,动作完成时两臂成圆形,两手不可伸的过长,两肩、两胯要平,不可耸肩、前俯或后仰。
  (二)乙方由掤 变捋、甲方由按变左掤
  1当乙方用双掤承接住甲方的按进后,随即左手臂由横变竖,边变边外旋向上撵动,手心向里,高与眼平,用手腕粘住甲方的左手腕,肘关节粘住甲方的右手,在撵动中含有掤劲,同时右手臂也由横变竖,边变边内旋向下撵动,手心旋向外,粘着甲方的左臂下缠转;与此同时甲方腰略右转,左手臂外旋,以手腕粘住乙方的左手腕,以肘部粘住甲方的右手腕,右手仍按甲方的左肘部。
  2上动不停,乙方腰向左略转,左手腕部粘着甲方左手腕部向左后方内旋引带,手心转向外,臂成弧形;同时右手臂外旋,用腕部粘住甲方的肘关节上部向左侧引带,手心转向内,臂成弧形。与此同时甲方腰向左转正,左手臂先横于胸前成左掤,随即右手脱开乙方左肘,从自己左肘关节内侧穿出,手腕粘乙方的右手(图4)。
  (三)乙方由捋变挤,甲方变双掤
  乙方动作不停,重心略前移,同时右腕部粘住甲方的左肘关节上部向前挤,左手不变;甲方腰略左转成正向前方,两小臂相叠,横于胸前,成双掤,同时用右手腕掤住乙方的右手,用右肘部掤住乙方的左手,以便为左手脱开做准备(图5、6)。
  (四)乙方由挤变按,甲方由掤 变捋
  乙方动作不停,腰略向右转,同时右手臂内旋,使右手按于甲方右手腕处,左手按于甲方右肘部,随即重心略前移,两手向前按;甲方身体略后移,用右手腕部粘住乙方的右手,用右肘部粘住乙方的左手,提腕沉肘,使左手臂腾出缠于甲方右肘关节下方,手心向外(图7)。
  此时双方的搭手式类似开始时的搭手式,只是乙方的右手心向外,在继续打轮时即刻旋臂转向内,进入下一轮的掤、捋、挤、按推手(图8、9)。


  如此循环反复练习。以上推手基本动作练习,甲乙可互换运转方向,左右势可以交替进行。练习时要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左右呼应,顺势走化,悉心体会掤、捋、挤、按四种枝法、劲路变化和运用的规律。
  要领:前弓时重心不可出前脚,后坐时是重心不可出后脚。左右转腰不可过度,适当为止。要保持直腰,不可挺胸,在做掤、捋、挤、按四个动作过程中,两肘始终要保持下垂,不可高抬,两臂要放松,有弹性,始终在旋转、缠裹。
  四正推手是传统太极推手中的主要方法之一,深受太极拳家的重视,太极拳也被称为十三势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在四正推手中就占了前四个字。可见它是非常重要的。在四正推手中包含了平圆、立圆、斜圆等缠法,还有吞吐收放等身法。它是太极拳学以致用的重要练习方法,习者应深究之。注:顺步、拗步手法相同。


 要想使太极拳应用于实战搏击,不仅需要有太极拳的搏击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能是发挥太极拳技术的基础。本文所探讨的木杠功属于太极拳的专项素质和技法训练,它将身体素质、体能和太极拳的特种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可以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手臂部的沾粘劲,周身的听劲,以及两手臂的接劲、发劲等等。
  一、器材:木杠一根,木杠的大头直径约20厘米,小头直径约15厘米,木杠长140--160厘米(根据身高和力量可以调整木杠的长短),木杠需抛光上漆,不能有毛刺。另需海绵垫一块。
  二、方法
  (一)仆步兜杠:
  1、预备式木杠的大头朝上,垂直立于地面,身体面木杠而立,右手扶于木杠的上段,左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1)。
  2、左仆步兜杠
  身体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全蹲,左腿伸直,两脚掌全部接触地面,成左仆步式,同时木杠随身体的下式向右倒,右手接着木杠使木杠大头在身体右侧,左手扶在木杠的中段。目视木杠大头(图2)。
  3、右仆步兜杠
  身体略起,两腿蹬直,随即身体重心左移,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两脚掌全部接触地面,成右仆步式,同时右手向左侧兜木杠,使木杠向身体左侧倒去,左手接木杠的上段,使木杠大头在身体左侧,右手扶在木杠的中段。目视木杠大头(图3、4)。
  如上动作,重心左右移动成左右仆步交换,木杠随重心的移动在两手中左右兜动。初练时可以根据体力做5-8组,每组10次(左右各为一次)。
  要领:仆步尽量做倒一腿全蹲,一腿仆直,两脚不离地面,兜杠要柔和有力,另一手接杠时要有缓冲,不可硬碰,兜杠、接杠要与下式、移重心协调一致。
  作用:发展下肢的力量和柔韧,同时发展上肢的力量和听劲以及全身配合用力的协调。
  (二)马步兜杠
  预备式:
  木杠的大头朝上,垂直立于地面,身体面木杠而立成高马步,右手扶于木杠的上段,左手自然在腰间,手心向上。目视前方(图5)。
  马步兜杠分为三个训练步骤:初练习者首先练习木杠不离地的兜杠方法,第二步是有一定基础后练习大头向上的离地兜杠方法,第三步是小头朝上的离地兜杠方法。


  1、大头朝上马步兜杠(木杠不离地)
  由预备式开始,右手向左兜木杠,随即左手以手掌缓冲相接,紧接着左手向右侧兜木杠,右手以手掌缓冲相接。反复兜练(图6、7)。
  要领:两手臂保持屈肘,高与胸平,兜木杠时,如右手兜则与右腰侧、右腿侧协调用力,左侧亦然。兜木杠时要细心体会木杠在手中的缓冲和随即的弹发,不能出现硬碰、硬拍、用僵力的现象。木杠在两手中运动的范围左右约一尺的距离。
  2、大头朝上马步兜杠(木杠离地)
  在木杠不离地兜杠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进一步练习兜木杠离地。兜木杠离地有一定的难度,开始可以将手兜木杠的位置放低一点,就是手的位置接近木杠的中心重心,兜起来相对容易,兜的时候使木杠的翻转度也大些,这样有一定的托力,可以先体会木杠离地时兜劲的时机与用力的节奏。逐渐使手的位置移向木杠的大头一段(图8、9、10、11、12)。
  要领:木杠在两手中间呈竖立左右摇摆状态,木杠尽量不落地,全身协调一致,左右两手“迎送相当”,即右手兜送时,左手迎接,左手兜送时,右手迎接。还要注意重要的一点是左右手之间的虚实变化,兜木杠之手为实,另一手为虚,虚实交替变化要快而灵,即兜完后即刻放松,如果不能即刻放松,就容易出现僵力、硬力的现象,使兜杠变得既费力又不美观,也失去了练习听力接劲的意义。
  3、小头朝上马步兜杠(木杠离地)
  变木杠为小头朝上,增加了离地兜木杠的难度,由于下面加重,木杠极易脱手落地,这就要求兜杠时要更加细心地体会木杠在手中的变化,手中之力总与木杠下坠之力有一定的角度,并有一定的缠劲,如能兜木杠如粘在手中,即可以发展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功夫。
  (三)推木杠
  1、马步推木杠
  预备式:
  木杠的大头朝上,木杠的小头靠在墙根,墙上有海绵垫,身体面对木杠成马步站立,右手托住木杠的上段,左手在左腰侧,手心向上,目视前方(图13)。
  右手前推使木杠快速贴墙,随即木杠自然弹回,左手缓冲接住木杠,随即前推。如此反复(图14、15、16)。
  要领:马步站桩要两脚五趾抓地,屈膝下蹲,上体正直。推杠时转腰顺肩,手臂不可全部伸直,肘部微屈保持弹性,手指要张开,指尖有力。
  作用:可以快速发展推按之力,可以发展上肢的力量耐力,同时发展下肢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发展腰腿手臂三者之间用力的协调配合。
  每次做5-8组,每组30次。
  2、弓步推木杠
  预备式:
  木杠的大头朝上,木杠的小头靠在墙根,墙上有海绵垫,身体面对木杠成弓步站立,右手托住木杠的上段,左手在胸前。目视前方(图17)。
  右手前推使木杠快速贴墙,随即木杠自然弹回,仍以右手缓冲接住木杠,随即前推。如此反复。也可以左右手交替接推木杠,两腿前后互换练习(图18、19、20)。
  要领:弓步站桩要两脚五趾抓地,前腿屈膝下蹲,膝盖不可超过脚尖,后腿微屈有弹性,上体正直。推杠时转腰顺肩,手臂不可全部伸直,肘部微屈保持弹性,接杠时身体松沉同时要转腰蓄力,推时手指要张开,力贯指尖。
  作用:同马步推杠。
  每次做5-8组,每组30次。


 上文讨论了木杠功的推与兜的方法,重点训练和发展手臂的听、化、发的功夫和力量。本文重点讨论运用木杠训练手指、手腕力量和方法。器材要求同前。
  手腕和手指的柔韧性和力量对于太极拳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擒拿格斗中的擒拿与反擒拿、抓筋拿脉等,均需要很强的手腕和手指力量,在化劲、拿劲、发劲等技法中腕指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方法
  (一)单手抓木杠
  1、预备式
  木杠的大头朝上,垂直立于地面,身体面向木杠(面向南),成三体式站立,左手五指张开抓在木杠上端,右手五指分开,屈肘下按于体右侧。目视前方(图1)。
  要领:两脚要平踩于地面,五趾抓地,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略偏于腿后;左右两胯要落平,切不可一高一低,在保持胯平的同时,还要收臀,即骨盆略向前翻,使脊柱中正;两肩要平,同时松沉略内含,保持胸部的舒畅;两手臂均要成弧型,不可伸直,也不可过屈;头顶部略有向上顶起之意,下颏回收,使头容端正。
  此式可以作为站桩同时练习指力的练习,方法是姿势保持不变,但手指抓住木杠的上端,手指有松——紧(用力)的交替练习,练习时可以配合呼吸,吸气时慢慢放松手指,呼气时缓缓手指用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很快增强手指的力量。
  2、换手
  步型不变,左手松开,右手抓在木杠上端,左手下按于身体左侧,目视右手(图2)。
  要领:两手交换应轻巧准确。可以专门进行一些换手练习。
  3、抓杠右转身
  左脚尖里扣,右脚尖外摆,使身体向右后转体180度面向北,同时右手五指用力抓住木杠的上端,使木杠离地10-30公分,随转体由南向北摆动,落于体前。目视右手(图3)。
  要领:以上左脚扣步,右脚摆步和身体右后转,要连贯协调,此时右手五指紧扣木杠的上端,并具有一定的抓握之力才能将木杠抓离地和摆动。做这个动作时要注意身体协调用力,尤其是右手用力与步法、身法要协调。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右手用力时出现耸肩和努气现象。因此要注意保持周身的沉稳与中正,转身应圆活自然。
  4、抓杠右转身
  右脚向后撤一步,随即左脚尖里扣,使身体向右后转体180度回到面向南,同时右手五指用力抓住木杠的上端,使木杠离地10-30公分,随转体由北向南摆动,落于体前。目视右手(图4)。
  要领:这个动作应先后撤右脚,再扣左脚两个动作要连贯,脚下可做适当的调整,以站立舒适得力为度,其它要领同3的要领。

  5、换手
  步型调整成为三体式步,同时右手松开木杠,左手迅速抓在木杠上端,右手下按于身体左侧,目视左手(图5)。
  6、抓杠左转身
  右脚尖里扣,左脚尖外摆,使身体向左后转体180度面向北,同时左手五指用力抓住木杠的上端,使木杠离地10-30公分,随转体由南向北摆动,落于体前。目视左手(图6)。
  要领同3的要领,左右互换。
  7、抓杠左转身
  左脚向后撤一步,随即右脚尖里扣,使身体向左后转体180度面向北,同时左手五指用力抓住木杠的上端,使木杠离地10-30公分,随转体由南向北摆动,落于体前。目视左手(图7)。
  要领同4的要领。
  练至此时,再换手,即右手抓木杠,重复上述练习。左右换手一轮为一次,十次一组,初练者,练习2-4组。随着功夫的增长,可以增加到8-10组。一周练习2-3次为宜。练习完后,应自我按摩手掌、手指,促进气血的循环。
  (二)双手抓木杠
  1、预备式
  木杠的大头朝上,垂直立于地面,身体面向木杠(面向南),成开立式站立,两膝略屈,两手心相对,手指张开抓在木杠上段,目视前方。
  要领:此式与太极拳的起式大致相同,要求两胯要平,两肩落平,两脚踩平,两臂弯曲,头正、身直、两眼正视前方。
  2、上抛抓杠
  两腿蹬伸,同时两手向上垂直抛起木杠,随即两手心相对抓于木杠的下段,目视前方(图8)。
  要领:两腿蹬伸不要过直,与两手向上的抛杠协调用力,两手用力应协调均衡,否则木杠可能偏离一侧,两手臂保持一定的弯曲,木杠离身体约40公分,木杠抛起应有一定的高度,应该是两手抓杠的高度与胸平,抓在木杠的下断为宜。
  3、下落抓杠
  两手松开木杠,使木杠垂直下落,同时身体下蹲成马步,两手接抓在木杠中段,目视前方(图9)。
  要领:身体应与木杠同时下落,马步的成型、抓杠用力同时完成,马步不要蹲的太低,也不能太高,以大腿接近水平为宜。
  重复上述2、3动作练习。一上一下为一次,十次一组,初练者,练习2-4组。随着功夫的增长,可以增加到8-10组。一周练习2-3次为宜。练习完后,应自我按摩手掌、手指和腿部肌肉,促进气血的循环,尽快恢复疲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
学拳明理 | 《42式太极拳》攻防含义 (1-起势、2-右揽雀尾)
太极拳搏击教学法(十四)
学习太极拳听劲训练法转
陈氏太极拳|陈正雷演示五种推手法
42式太极拳攻防用法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