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推手图解
太极拳推手图解(一)
太极拳推手亦称擖手、打手或揉手,是太极拳的一种练功方法。传统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有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和太极拳散手三种。
“套路”是练习太极拳招法、太极劲的基本方法,是练知已功夫;
“推手”是由两人互相配合,对太极拳招法检验,练习沾、粘、连、随、引、化、拿、发知彼功夫;
“散手”则是太极拳招法、太极劲的实战应用训练。
太极推手具有两人对练的性质,是由两人互相出手相搭,按照太极拳的用劲方法和规定的着式而互有攻守、互相配合的训练方法。
相传,太极拳推手是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先生首创,又经历代太极拳家的不断创新而逐渐发展完善而形成的。太极拳推手的创立,解决了在不用特制装备护具的情况下,两人对练时的安全问题,为太极拳由“练”到“用”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训练途径。在推手练习中,通过两人身躯肢体的相互接触和互有攻防着法劲力的体验,既可使身体内外的感觉越来越敏捷,反应越来越灵活,也可使所练的着法劲路得以试验和验证,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拳式练习中的问题和错误。由于太极拳推手的套路简单易学,不需要专用场地和器械装具,而且又具有很好地医疗保健作用,所以深受广大太极拳练习者的喜爱。
太极拳推手也和太极拳套路一样,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各流派在推手练功风格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虽各流派推手动作要领和用劲方法不尽相同,但从推手的基本套路和要求看还是基本相近的。
太极拳推手运动根据练习者所恃练习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健身性推手、体验性推手和竞技性推手三种类型。
健身性推手:就是不过多的追求试劲用着,不讲求胜负输赢,只把推手做为-种健身的手段和方法,在中老年练习者中大都采用这种练法。
体验性推手:就是师生、同学或同仁好友之间,按照推手的规定套路和要领方法,互相配合着进行练习,在基本动作熟练后,则按照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的要领,互相交替着进行发劲和化劲练习;在此基础上,还可结合拳式着法进行拆着试劲的练习;这种练习方法,并不以争输赢、论名次为目的,主要是为提高对太极拳着法劲力的体悟理解,增强太极拳练习的兴趣;在广大中青年练习者中大都采用此类练法。
竞技性推手:也就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的推手竞技比赛活动;早在1962年国家体委就在上海组织了推手比赛的试验,后又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友谊赛、表演赛和观摩交流比赛;在此基础上不断制定、修改、完善了有关的竞赛规则,推动了竞技性推手活动的开展;目前,这一类型的推手活动仍处于探讨阶段,在太极拳界也褒贬不一,参加此类锻炼的人员也不够广泛。
太极拳推手对全身的整体要求与练习拳式着法的要求是一致的:
1、身法要不偏不倚,中正安舒;
2、动作要以腰为轴,上下相随;
3、着法要轻灵圆活,不丢不顶;
4、劲力要螺旋缠绕,刚柔相济;
5、双方的配合则要沾连粘随,舍已从人。
这里,主要介绍体验性推手练习的一些基础动作要领。这些动作练熟后,即可将其随意穿插连贯在一起进行练习。在开始学习时,最好能由老师直接教导并带领着练习为好。
[注]:在“图解”中,身着深色衣服者为甲方,身着浅色衣服者为乙方。
一、单推手
(一)平圆单推手
接手式
1、予备式。甲乙相对站立,两人相距以双方握拳平举,拳面相接触为准,目视对方,身体自然放松,动作要领与拳架套路中的予备式相同(图1、予备式)。
2、右顺步单接手。甲乙双方各自略向左转,胸向左前方,左脚掌外摆45度,左腿弓膝塌劲,右脚向前上步,脚跟先着地随即落下脚掌,两人右脚内侧相对,相距约20厘米,成右前虚步;同时双方右手顺缠,向右前上方伸出,双方手腕互相交叉相贴,高与胸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自然松垂(图2、右顺步单接手)。
             
1、予备式                             2、右顺步单接手
动作要领:
1、甲前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右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平推乙右腕,意将乙右手按向其左胸部;乙身微向左转,左腿弓膝坐胯,右手顺缠承甲按劲,松肩沉肘收掤至左胸前方,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 (图1)。
              
1、甲前按、乙收掤                    2、乙右捋、甲前挤
2、乙右捋、甲前挤。乙身向右转,左腿仍弓膝坐胯。右手逆缠向右转掤,引化甲按劲使之落空,并随势右捋;甲顺乙右捋,身向左转,手顺缠前挤,掌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2)。
3、乙前按、甲收掤。乙身微向右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推按甲右腕,意将甲右手按向其左胸部;甲身微向左转,左腿弓膝坐胯,右手顺缠承乙按劲,松肩沉肘收掤至左胸前,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 (图3)。
4、甲右捋、乙前挤。 甲身向右转,左腿仍弓膝坐胯,右手逆缠向右转掤,引化乙按劲使之落空,并随势右捋;乙顺甲捋势,身向左转,右手顺缠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4)。
       
3、乙前按、甲收掤                     4、甲右捋、乙前挤
两人如此循环练习。双方推手的路线应成一平圆形。
以上为右顺步练习。右顺步的动作熟练后,即可进行左顺步的练习。做左顺步练习时,可由左顺步接手开始,然后按照右顺步平圆单推手的动作要领练习即可(图解与文字说明略)。
顺步动作练熟后,也可进行拗步平圆单推手练习。其动作要领是:甲或乙在向前按挤时,即将后面的脚向前进一步;同时,乙或甲向后掤捋时,则将前面的脚向后退一步。手仍按右顺步平圆单推手的动作要领练习即可(见图1-4,文字说明略。图为左手拗步的练习)。
       
        
1、甲前按、乙收掤                 2、乙左捋、甲前挤
       
3、乙前按、甲收掤            4、甲左捋、乙前挤
(二)立圆单推手
接手式
1、予备式。动作要领同上。(图1、予备式)。
2、右顺步单接手。动作要领同上(图2、右顺步单接手)。
          
1、予备式                       2、右顺步单接手
动作要领:
1、甲上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上方推按乙右手腕,意在推按乙的面部;乙左腿弓膝坐胯,身向右转,重心后移,右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面前,高与口齐,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1)。
2、乙后捋、甲前挤。乙左腿仍弓膝坐胯,身仍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向右后方捋,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甲身仍向左转,重心前移,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2)。
       
1、甲上按、乙收掤                2、乙后捋、甲前挤
3、乙下按、甲收掤。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下方推按甲右腕,意在推按甲的腹部。甲左腿弓膝坐胯,身向右转,重心后移;右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腹前,高与脐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方(图3)。
4、甲后捋、乙前挤。甲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向右后方捋,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乙身仍向左转,重心前移,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4)。
       
3、乙下按、甲收掤              4、甲后捋、乙前挤
如此循环练习,双方推手的路线应呈一斜向的立圆形。
甲乙双方也可变换手部的运行方向进行练习。其动作要领如下:
1、甲下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下方推按乙右腕,意在推按乙的腹部;乙左腿弓膝坐胯,身微右转,重心后移,右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腹前,高与脐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1)。
2、乙后捋、甲前挤。乙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向右后方捋,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甲身仍向左转,重心前移,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2)。
        
1、甲下按、乙收掤                  2、乙后捋、甲前挤
3、乙上按、甲收掤。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向前上推按甲右腕,意在推按甲的面部;甲左腿弓膝坐胯,身向右转,重心后移,右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面前,高与口齐,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3).
4、甲后捋、乙前挤。甲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向右后方捋,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乙身仍向左转,重心前移,右手沉肘顺缠,随甲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4)。
     
         
         3、乙上按、甲收掤                  4、甲后捋、乙前挤
右顺步动作练熟后,即可进行左顺步的练习。左顺步练习时,可由左顺步单接手开始,然后按照右顺步的动作要领练习即可(图解及文字说明均略)。
顺步动作练熟后,可进行拗步立圆单推手的练习。其动作要领是:甲或乙向前按时,即将后面的脚向前进一步;同时,乙或甲向后收掤时,则将前面的脚向后退一步。手仍按顺步立圆单推手的动作要领练习即可(图解与文字说明均略)。
(三)要点提示
1、推手练习时,两眼要注视对方,注意观察对方动向,而不可呆滞、散漫,更不可低头或旁视。
2、双方接手后,意念要放在两手接触处,手要轻灵,肘要松垂,手臂放松,不可用劲相顶。
3、在动作过程中,要认真体会和掌握掤、捋、挤、按手法的动作要领,不要盲目划圈。
4、做动作时,全身要轻灵圆活,以腰劲带动手臂和脚腿,手在划圈时,要有顺逆缠法的变化。
5、重心前移时,弓步不可太过,以小腿竖直为宜,后脚跟不可提起;重心后移时,前面的脚掌不可抬起,后面的腿要弓膝坐胯,臀部不可超出脚跟。
太极拳推手图解(二)
二、  双推手
(一)平圆双推手
接手式:
1、予备式:甲乙相对站立,两人相距以双方握拳平举,拳面相接触为准,目视对方,身体自然放松,动作要领与拳架套路中的予备式相同(图1、予备式)。
2、右顺步双接手。甲乙双方匀向左转,胸向左前方,左脚掌外摆45度,左腿弓膝塌劲,右脚向前上步,脚跟先着地随即落下脚掌,两人右脚内侧相对,相距约20厘米,成右前虚步;同时右手顺缠,向前上伸出,两人手腕互相交叉相贴,高与胸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逆缠向前上伸出,手心扶贴于对方右肘部(图2、右顺步双接手)。
        
      
1、予备式                   2、右顺步双接手
动作要领:
1、甲前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微向前移,右掌逆缠按在乙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乙右肘部,向前推按乙右臂,意将乙臂按向其胸部;乙身微向右转,左腿弓膝坐胯,双手顺缠,承甲按劲,松肩沉肘收掤至胸前方,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 (图1)。
2、乙右捋、甲前挤。乙身仍向右转,左腿仍弓膝坐胯,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转掤引化,使甲按劲落空,并随势右捋;甲随乙右捋,身仍左转,右手顺缠前挤,掌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于乙右肘外侧上方(图2)。
       
1、甲前按、乙收掤               2、乙右捋、甲前挤
3、乙前按、甲收掤。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按在甲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甲右肘部,向前推按甲右臂,意将甲手臂按向其胸部;甲身微向右转,左腿弓膝坐胯,双手顺缠,承乙按劲,松肩沉肘收掤至胸前方,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 (图3)。
4、甲右捋、乙前挤。甲身仍向右转,左腿弓膝坐胯,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转掤引化,使乙按劲落空,并随势右捋;乙随甲右捋,身向左转,右手顺缠前挤,掌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于甲右肘外侧上方(图4)。
       
3、乙前按、甲收掤              4、甲右捋、乙前挤
两人如此循环练习。双方推手的路线应成一平圆形。
以上为右顺步练习。右顺步动作练熟后,即可进行左顺步练习。其动作要领与右顺步的动作要领相同,只是将手和脚的位置交换过来即可(图解与说明均略)。
(二)立圆双推手
接手式
1、予备式。动作要领与上同。(图予备式)。
2、右顺步双接手。动作要领与上同(图右顺步双接手)。
        
1、予备式                     2、右顺步双接手
动作要领:
1、甲上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按在甲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甲右肘部,向前推按甲右臂,意在推按乙的面部;乙左腿弓膝坐胯,身微右转,双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面前,高与口平,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1)。
2、乙后捋、甲前挤。乙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后方转掤引化,使甲按劲落空,并随势后捋,右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甲身仍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贴于乙右肘外侧上方(图2)。
        
1、甲上按、乙收掤                 2、乙后捋、甲前挤
3、乙下按、甲收掤。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按在甲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甲右肘部,向前推按甲右臂,意在推按甲的腹部;甲左腿弓膝坐胯,身微右转,重心后移,双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腹前,高与脐平,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3)。
4、甲后捋、乙前挤。甲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左手顺缠,向右转掤引化,使乙按劲落空,并随势后捋,右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乙身仍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随甲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于甲右肘外侧上方(图4)。
      
3、乙下按、甲收掤                4、甲后捋、乙前挤
如此反复循环练习,双方推手的路线应呈一个斜向的立圆形。甲乙双方也可变换手部运行路线的方向进行练习。
动作要领如下:
1、甲下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按在乙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乙右肘部,向前下方推按乙右臂,意在推按乙的腹部;乙左腿弓膝坐胯,身微右转,重心后移,双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腹前,高与脐平,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扶按于甲的右肘外侧上方(图1)。
2、乙后捋、甲前挤。乙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后方转掤引化,使甲按劲落空,并随势右捋;甲身仍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贴于乙右肘外侧上方(图2)。
        
          
1、甲下按、乙收掤                    2、乙后捋、甲前挤
3、乙上按、甲收掤。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重心前移,右掌逆缠按在甲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甲右肘部,向前上方推按甲右臂,意在推按甲的面部;甲左腿弓膝坐胯,身微右转,重心后移,双手顺缠,松肩沉肘收掤至面前,高与口齐,右手心向右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左手仍扶按于乙的右肘外侧上方 (图3)。
4、甲后捋、乙前挤。甲左腿仍弓膝坐胯,身向右转,右手沉肘逆缠,左手顺缠,向右后转掤引化,使乙按劲落空,并随势后捋,右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左手仍扶按于乙的右肘外侧上方;乙身仍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随甲后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仍扶贴于甲的右肘外侧上方(图4)。
       
3、、乙上按、甲收掤          4、甲后捋、乙前挤
以上为右顺步练习。右顺步动作练熟后,即可进行左顺步练习。其动作要领与右顺步的动作要领相同,只是将手和脚的位置交换过来即可(图解与文字说明均略)。
在顺步练习的基础上,也可进行拗步的练习。其动作要领是:甲或乙向前按时,即将后面的脚向前进一步;同时,乙或甲收掤时,也把前面的脚向后退一步,然后,按上述的动作要领运动即可(图解与文字说明均略)。
如此反复循环练习。两手与两脚匀可交替变换着进行练习。
(三)要点提示:
1、在上步接手时,两人相距的距离应稍近一些。
2、意念要用于两手的接触点,一手控制对方的手部,另一手则控制对方的肘部,但应以接对方手部的触点为主。
3、在弓步前挤时,不可勉强去按扶对方的肘部,可将扶按对方肘部的手放松垂下;在后捋和前按时,再捋按于对方肘部。
三、合步推手
(一)定步推手
接手式
1、予备式。动作要领与上同。(图、予备式)。
2、合步双接手。动作要领与右顺步双接手同(图、合步双接手)。
        
1、予备式                       2、合步双接手
动作要领
1、甲前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右转,右腿微前弓,重心略前移,右掌逆缠按在乙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按在乙右肘部,向前推按乙右臂,意在推按乙的胸部;乙身微右转,左腿弓膝塌劲,重心略后移,双手顺缠,松肩沉肘掤承甲按劲,收掤至胸前,右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1)。
2、乙右捋、甲前挤。乙左腿弓膝塌劲,身仍向右转,右手逆缠,左手顺缠,向右转掤引化,使甲按劲落空,并随势右捋;右手心向右前下方,手指向左前上方。甲身仍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随乙右捋前挤,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顺缠,松开乙肘,向里合于右肘里侧,手心向右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图2)。
       
1、甲前按、乙收掤            2、乙右捋、甲前挤
3、甲掤挤、乙下按。甲身向右转,右腿前弓,右手逆缠,左手顺缠,随转身合力向右前方挤乙胸部。乙身向左转,左腿仍弓膝塌劲,双手逆缠,松肩沉肘,将甲右臂按至腹前(图3)。
4、乙前按、甲收掤。乙身微向左转,右腿微前弓,重心略前移;左手逆缠接按在甲左手腕部,右手逆缠按在甲左肘部,向前推按甲左臂,意在推按甲的胸部;甲身微右转,左腿弓膝坐胯,重心略后移,左手顺缠,松肩沉肘掤承甲按劲,收掤至胸前,手心向右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右手逆缠经下向右上方转出,扶于乙左肘外上侧(图4)。
      
        
3、甲掤挤、乙下按                 4、乙前按、甲收掤
5、甲左捋、乙前挤。甲左腿仍弓膝塌劲,身向左转,左手逆缠,右手顺缠,向左转掤引化,使乙按劲落空,并随势左捋,左手心向左前下方,手指向右前上方;乙身向右转,重心略前移,左手沉肘顺缠,随甲左捋前挤,手心向右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右手顺缠,向里合于左肘里侧,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左前上方(图5)。
6、乙掤挤、甲下按。乙身向左转,右腿前弓,左手逆缠,右手顺缠,随转身合力向左前方挤甲胸部。甲身向右转,左腿仍弓膝塌劲,双手逆缠,松肩沉肘,将乙左臂按至腹前(图6)。
       
5、甲左捋、乙前挤               6、乙掤挤、甲下按
7、甲掤按、乙收掤。甲身微向左转,右腿微前弓,重心略前移;右手逆缠接按在乙右腕部,左手逆缠按在乙右肘部,向前推按乙右臂,意在推按乙的胸部;乙身微右转,左腿略弓膝坐胯,重心略后移,右手顺缠,松肩沉肘掤承甲按劲,收掤至胸前,手心向左后上方,手指向右前上方;左手逆缠经左下向左上方转出,扶贴于甲右肘外上侧(图7)。
7、甲掤按、乙收掤
至此,完成一个循环动作。两人按以上要领可反复循环练习。
右合步推手动作练熟后,即可进行左合步推手动作的练习。在左顺步双接手的基础上,按右合步推手的动作要领练习即可,(图解与说明均略)。
手法与步法的变换方法
在合步推手练习中,变换手法与步法有以下三种方法:
1、换手不换步。甲或乙在向前做挤后,随即转为后捋;同时,乙或甲在后捋后,随势变为前挤,即可变换两手运转的方向;而双方步法不变。
2、换步不换手。甲或乙在向前做挤时,即将后面的脚向前上一步;同时,乙或甲在做后捋时,则将前面的脚向后退一步;而手部运转的方向不变。
3、手步同换。甲或乙在向前做挤后,随即转为后捋,同时将前面的脚向后退一步;乙或甲在做捋后,随势转为前挤,同时将后面的脚向前上一步。这样,即可使甲乙双方手部运转的方向和双方前后脚的位置得到转换。
(二)活步推手
在定步推手练熟后,即可结合步法的进退进行活步推手的练习。合步的活步推手,一般采用“进三退三”的方法,其要领是:
1、予备式。动作要领与上同。(图、予备式)。
2、合步双接手。动作要领与上同(图、合步双接手)。
        
予备式                         合步双接手
动作要领:
(1)乙提膝挤、甲提膝捋。乙右腿略屈站立,左腿略上提;右手顺缠,向前进挤,左手顺缠内收,扶按于右肘内上侧。同时,甲左腿略屈站立,右腿略提;右手逆缠,向右上捋乙右腕,左顺缠,扶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图1)。
(2)甲进按、乙退掤。甲右脚向前上步,进至乙右脚里侧,略向前弓步;右手逆缠扶按于乙右手腕部,左手逆缠,扶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双手同时下按。同时,乙左脚向后退一步,右手顺缠,承甲按劲向后收掤;左手顺缠,合掤于右肘内侧,并准备掤接甲左手(图2)。
      
1、乙提膝掤、甲提膝捋         2、甲进按、乙退掤
(3)甲进挤、乙退捋。甲左脚向前上步,进至乙左脚里侧,成左弓步;左手顺缠,进肘前挤,右手顺缠,向内合于左小臂内上侧,向前掤挤。同时,乙右脚向后退一步;左手逆缠,向左后上方捋甲左手腕,右手顺缠扶按于甲左肘外上侧(图3)。
(4)甲进掤、乙下按。甲右脚进至乙右脚里侧,成右弓步;右手顺缠,接乙右手向前进掤,左手逆缠,经左下弧线绕转至乙右肘外上侧;乙左脚向后退一步;双手逆缠,向下按甲右臂肘腕部(图4)。
       
3、甲进挤、乙退捋               4、甲进掤、乙退按
(5)甲提膝挤、乙提膝捋。甲右腿略屈站立,左腿向前上略提;右手顺缠,向前进挤,左手顺缠内收,扶按于右肘内上侧。同时,乙左腿略屈站立,右腿向上略提;右手逆缠,向右上捋甲右腕,左手顺缠,仍扶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图5)。
5、甲提膝挤、乙提膝捋
至此,手部的动作即完成一个掤、捋、按、挤的循环;脚法亦完成了甲进三步,乙退三步的运动过程。从第五动后开始,即进入乙进三步,甲退三步的练习过程。动作要领与上同(图解与文字说明均略)。
按此要领,双方可反复进行进退步的练习。进退步的路线呈一直线形。也可在上步时,将脚进至对方右脚的外侧,双方进退步的路线则呈一圆弧形。如将两种上步的方法穿插交替着练习,则可使双方进退步的练习灵活多变,情趣盎然。
(三)要点提示:
1、初学时,动作要慢一些,要认真体会掌握掤、捋、挤、按四种手法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路线。
2、练习中,心中要有攻防意识,动作着法要分明,节奏要清晰,全身轻灵圆活而富有弹性,
3、由捋势转按势时,要先转身下按,然后再向前推按。两个人要配合协调、融合顺遂,切不可用僵劲相顶相抗。
四、顺步推手
(一) 接手式:
1、予备式。甲乙相对站立,两人相距以双方握拳向前平举,拳面相接触为准,目视对方,身体自然放松(图、予备式)。
2、顺步双接手。甲身向左转,左脚掌外摆,左腿塌劲略屈,右脚向右前方进步,约一肩宽,成右侧小马步;右手顺缠,向右前上方伸掤,高与胸平;左手逆缠,向右前上方扶按于乙左肘外上侧。同时,乙身向右转,右脚掌外摆,右腿塌劲略屈,左脚向左前方进步,约一肩宽,成左侧小马步;右手顺缠,向胸前上方掤出,掤接在甲右手腕的外侧,与甲右手腕成十字交叉;左手逆缠,向左前上方扶按在甲右肘外上侧(图、顺步双接手)。
       
1、予备式                    2、顺步双接手
(二) 动作要领:
1、甲进靠、乙退采。甲身仍向左转,胸向左前方,左腿弓膝塌劲,右脚向右前方进一大步,约两肩宽,脚跟内侧先着地,脚掌内扣踏实,成右侧马步;右手仍顺缠,向右前上方沉肘进靠,手高与眼齐;左手顺缠,松开乙肘,向里合于右肘里侧。同时,乙身仍向右转,胸向右前方;右腿弓膝塌劲,左脚向左前方进至甲方右脚的外侧,脚跟内侧先着地,脚掌内扣踏实,成左侧马步;右手逆缠,轻握甲腕向右后上采捋,手高与眼齐;左手顺缠,搭在甲右肘上侧,塌臂收肘,手指指向对方(图1)。
2、乙挤按、甲掤挤。乙身向左转,下塌裆劲;左手逆缠,松肩沉肘,向左前下方挤甲右臂;右手顺缠,将手按在甲左肘外上侧。同时,甲身向右转,下塌裆劲;左手顺缠沉肘,手指指向对方胸部,随转身掤接乙左手挤劲;右手逆缠,转向右前下方挤乙的腹部(图2)。
        
1、甲进靠、乙退采                 2、乙挤按、甲掤挤
3、乙掤按、甲收掤。乙身略向右转,左手逆缠,轻握甲左腕部,向左前方掤挤,手高平胸;右手顺缠,仍按于甲左肘外上侧。同时,甲身略向左转,左手仍顺缠沉肘,手指仍指向对方胸部,略向内收掤化来劲;右手顺缠,从乙左肘下转至乙左臂外,小指内侧扶贴在乙左肘外上侧(图3)。
4、乙肘挤、甲挒捋。乙身向右转,重心略前移,左手逆缠,反握甲左腕部,向左前方挤出,高齐胸肋;右手顺缠,松开甲肘,向里合于左肘里侧。同时,甲身向左转,左手顺缠,轻握乙左腕收引至左胸肋部;右手顺缠,塌臂收肘,搭在乙左肘上侧,塌臂收肘,手指指向对方,配合右手捋挒(图4)。
        
3、乙掤按、甲收掤                4、乙肘挤、甲挒捋
5、甲挤按、乙掤挤。甲身向右转,右手逆缠,松肩沉肘,轻拿乙右手腕,向乙左胸前挤按;左手逆缠,将手按在乙的右肘外上侧,向乙右胸封按。同时,乙身向左转,下塌裆劲;右手顺缠,随转身掤接甲右手挤按劲,手指指向对方;左手逆缠,向左下方挤乙的腹部(图5)。
6、甲掤按、乙收掤。甲身略向左转,右手沉肘顺缠,向右前方掤挤,手高平胸;左手顺缠,仍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同时,乙身略向右转,右手仍顺缠沉肘,手指仍指向对方胸部,略向内收掤化来劲;左手顺缠,从甲的右肘下转至甲右臂外,小指的内侧扶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图6)。
      
5、甲挤按、乙掤挤            6、甲掤按、乙收掤
7、甲肘挤、乙捋挒。甲身向左转,重心略前移;右手顺缠,向右前下方挤乙胸腹,高与肋齐;左手顺缠沉肘,收至右肘内侧。同时,乙身向右转,右手逆缠,向右后下方捋挒至右肋前;左手顺缠,搭在乙右肘上侧,塌臂收肘,配合右手捋挒(图7)。
8、乙掤挤、甲掤捋。乙身向左转,右腿塌劲略屈,步型不变;右手顺缠,向右前上方掤挤,高与口平;左手逆缠,仍掤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同时,甲身向右转,左腿塌劲略屈,步型不变;右手逆缠,向右肩前掤捋;左手顺缠,仍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图8)。
       
7、甲肘挤、乙捋挒              8、乙掤挤、甲掤捋
9、乙进靠、甲退采。乙身仍左转,左腿弓膝塌劲,右脚提起,向前进步至甲左脚里侧,与甲左小腿相贴,成右侧马步;右手顺缠,向右前上方沉肘进靠,高与眼齐;左手顺缠,松开甲肘,向里合于右肘里侧。同时,甲身仍向右转,左腿弓膝塌劲,右脚向后退一大步,约两肩宽,脚掌先着地,随即脚跟内扣落下,同时左脚掌内扣踏实,成左侧马步;右手逆缠,轻握乙右腕向右后上方采拿,高与眼齐;左手顺缠,搭在乙右肘外上侧,塌臂收肘,手指指向对方(图9)。
10、甲挤按、乙掤挤。甲身向左转,下塌裆劲;左手逆缠,松肩沉肘,向左前下方挤乙右臂;右手顺缠,将手按在乙左肘外上侧。同时,乙身向右转,下塌裆劲;左手顺缠沉肘,手指指向对方胸部,随转身掤接甲左手挤劲;右手逆缠,转向右前下方挤甲的腹部(图10)。
       
9、乙进靠、甲退采            10、甲挤按、乙掤挤
11、甲掤按、乙收掤。甲身略向右转,左手逆缠,轻握甲左腕部,向左前方掤按,高与胸平;右手顺缠,仍按于甲左肘外上侧。同时,乙身略向左转,左手仍顺缠沉肘,手指仍指向对方胸部,略向内收掤化来劲;右手顺缠,从乙左肘下转至乙左臂外,小指内侧扶贴在乙左肘外上侧(图11)。
12、甲肘挤、乙捋挒。甲身向右转,重心略前移,左手逆缠,向左前下方肘挤,高与胸齐;右手顺缠,松开乙肘,向里合于左肘里侧。同时,乙身仍向左转,胸向右前方;左手顺缠,轻握甲左腕,向左后掤化捋挒,手高与胸齐;右手沉肘顺缠,仍扶于甲左肘外上侧,手指指向对方(图12)。
       
11、乙收掤、甲掤按               12、甲肘挤、乙挒捋
13、乙挤按、甲掤挤。乙身向右转,右手逆缠,松肩沉肘,轻拿甲右手腕,向甲左胸前挤按;左手逆缠,将手按在甲的右肘外上侧,向甲右胸封按。同时,甲身向左转,下塌裆劲;右手顺缠,手指指向对方,随转身掤接乙右手挤按劲;左手顺缠,向左下方挤乙的腹部(图13)。
14、乙肘挤、甲捋挒。乙身仍向左转,重心略前移;右手顺缠,向右前下方挤甲胸部,高与胸齐;左手顺缠沉肘,收至右肘内侧。同时,甲身向右转,右手逆缠,向右后下方捋挒至右肋前;左手顺缠,搭在乙右肘上侧,塌臂收肘,配合右手捋挒(图14)。
      
13、乙挤按、甲掤挤               14、乙肘挤、甲捋挒
15、甲掤挤、乙掤捋。甲身向左转,左腿塌劲略屈,步型不变;右手顺缠,向右前上方掤挤,高与口平;左手逆缠,仍掤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同时,乙身向右转,左腿塌劲略屈,步型不变;右手逆缠,向右肩前掤捋;左手顺缠,仍按于甲右肘外上侧(图15)。
16、甲进挤、乙退掤。甲身向左转,左脚掌外摆,左腿塌劲略屈,右脚向右前方进至乙左脚里侧,成右侧马步;右手顺缠,向右前方掤挤,高与胸平;左手逆缠,向右前上方按于乙右肘外上侧。同时,乙身向右转,左腿塌劲略屈,右脚向右后方退一步,约两肩宽,脚跟内扣落实,同时左脚掌内扣踏实,成左侧马步;右手顺缠,收掤至胸前;左手顺缠,仍按扶于甲右肘外上侧(图16)。
        
15、甲掤挤、乙掤捋              16、甲进挤、乙退掤
至此,双方的手法和步法都完成一个大循环;双方可按以上动作要领反复练习。
(三) 要点提示:
1、进步接手后,双方的腿和膝部要互相黏贴;两人站立的位置应成一圆弧形。
2、初练时,可先进行手法的练习,待手法的要领掌握后,再进行步法转换的练习;初期,手法可多转几圈,再变换步法;动作熟练后,即可将手法与步法融合在一起,即每做一次循环运动,手法和步法的动作都要转换一次。
3、在向前挤靠时,左手或右手既可顺缠向前上方进肘挤靠;也可逆缠向前下方进肘挤靠。两种练法可交替进行练习。
4、向前进步时,承重腿的脚掌要先向外摆,进步的一脚脚跟内侧要先着地,然后脚掌内扣落实;向后退步时,脚掌要先着地,然后脚跟内扣落实,同时前脚掌内扣。两脚要交替着进行进退步的练习。
5、练习中,身法要保持中正安舒,并要以腰的旋转带动四肢的螺旋缠绕,身体前后重心的移动不可过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推手(2)----刘宗刚
太极拳活步推手图文教学
醉刀(二)
内家棍法:柳条子(下)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图解
剑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