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知味——不可辜负的豫西美食
豫西拥有绵延400公里的伏牛山,孕育了不胜枚举的风景。黄河明珠三门峡,拥有规模宏大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磅礴的画面震撼心弦;鹰城平顶山的风光更显旖旎,这里有融“雄、险、秀、奇、幽”为一体的尧山、水天一色的昭平湖、四时景色迥异的石漫滩,诱惑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位于南阳的内乡宝天曼则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宝库、地质画廊,还有丹江水库、桐柏山等同样神奇秀丽。
除了这些赏心悦目的美景,豫西的大地上还传承着许多经典民间小吃,美了你的眼也美了你的胃。豫西——美食与美景同样不可辜负。
三门峡
虢国羊肉汤
虢国是周王朝的重要姬姓封国之一,虢国羊肉汤就是在这种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风味小吃。配料丰富、加工精巧,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汤质乳白醇浓鲜香,羊肉质地鲜嫩,软烂而香,色泽美观,营养丰富。一碗老汤,香气四溢,素饼、肉夹馍、灵宝凉粉是绝配。
大营麻花
大营麻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源于陕县大营村。始创于明代晚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蛇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做毒蛇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分为软、硬两种。初期,大营制作的麻花全为“软面型”。十九世纪中叶,大营有新创“硬面”麻花。解放后,大营麻花经过改良和提高配料,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据说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三门峡,品尝后风趣的说:“这麻花没有牙的人也能吃哦”。
水花佛手糖糕
水花佛手糖糕是三门峡市的汉族传统小吃,被誉为豫西一绝。它造型别致,焦酥适口,香而不腻,风味别致,深受人民欢迎。糖糕焦酥香软,充溢着一股玫瑰的芳香。
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惶出逃,后来在返京途中,路过陕州,即今天的三门峡市。那拉氏平常笃信佛祖,人称老佛爷,但这位老佛爷却不是吃素的,返京途中,到处要吃要喝,地方官伺候得她满意的往往得到赏赐提升。当时陕州的知州打听到这些行情,为了献媚邀宠,使自己的官越做越大,就来了个“借花献佛”,命令当地的高手名厨,精心制作了一款造型别致的“水花佛手糖糕”敬献给那拉氏食用。那拉氏一看那“佛手”,犹如无数精美的水花,顿觉喜从心来。因为那拉氏刚刚经历了一次狼狈的逃难,险些失去统治宝座,现在是惊魂稍定,原先的地位和权力依然保持如初,心中本就充满了喜悦,这时又见到吉祥的佛手,好像在给她报喜,当然喜不自胜,于是兴高采烈地尝了起来。果然风味不同凡响,糖糕焦酥香软,充溢着一股玫瑰的芳香,那拉氏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对陕州知州说道:“卿用心良苦,朕自知之,为我佛如来,特赐此馔制作者一件黄马褂。”陕州知州也受到了特殊恩遇。经那拉氏亲口一尝,水花佛手糖糕名声大振,日益流行起来,至今仍在豫西一带享有盛名。
脂油烧饼
又叫脂油饼,是灵宝的一大名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外观焦黄明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煤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清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
观音堂牛肉
观音堂牛肉,产于陕县观音堂。用料严格,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宰杀的鲜牛肉置于盛满清水的缸中,相应的内加食盐、火硝腌渍。时间长短根据季节而定,一般冬季为一个月,夏季三四天,春秋两季七八天,直到掩得里外透红为止。腌好后,放进大锅沸煮,一般需六七个小时;在沸煮中,放进适量的茵香、丁香、白芷、姜、蒜、辣椒等。勤翻勤看,控制火候,以煮烂肉不散为止。观音堂牛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
大刀面
大刀面是灵宝市最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蓖;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干捞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篦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臊子与配菜,可视季节变化。
灵宝肉夹馍
灵宝人把烧饼面团擀成丈二长的皮,内抹大油,外搽小油,卷百层,合巴掌大,丢到卧炉内大炼,让烧饼气得,鼓着肚子,直喘气饼面细若丝绳的螺旋纹连环相套! 烧饼精做细成,自然,轻盈,酥香。
卤好的肉与青辣椒、大蒜剁在一起,香气扑鼻。用刀尖挑开饼,横刀平切,但不切断,然后把剁好的肉统统夹入饼里,满满当当的,几乎溢出饼外。金灿灿的饼,香喷喷的肉,让人看了就很舒服。 吃肉夹馍还有讲究。肉夹馍分为纯瘦、肥瘦两种,年轻女子保持身材,喜欢吃纯瘦的;青壮年男子要肥瘦的,肥瘦搭配吃起来才有滋味。来一个肉夹馍,就一碗凉皮或一碗米线,也可以来一碗羊肉汤,那叫一个美呀!
平顶山
舞钢热豆腐
热豆腐,又称辣子热豆腐,是舞钢市的特色小吃,其制作不用传统的石膏、卤水,而只用自己专备的浆水点,这浆水点出的豆腐既软又格外细嫩爽口,顺手再浇上辣子汁、蒜泥汁、香椿汁等调料,更是色香味具佳。
用“浆”点豆腐很有讲究,俗话说,紧了没豆腐,慢了一锅浆。用一定的速度下“浆”,不停搅动,豆腐脑不老也不嫩,为制作出软硬适中的豆腐打下基础。豆腐在压制去浆的过程中,也要把握时间和力度,有经验的师傅做出来的豆腐松软可口。
吃热豆腐必须配辣椒汁,否则淡而无味。热豆腐制作好之后,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再配上上等的辣椒汁,用筷子夹一块热豆腐放入嘴中,满口生津,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吃过热豆腐的人,绝对想吃下次。
郏县豆腐菜
郏县豆腐菜源于河南省郏县乡镇的一种特色小吃,经过郏县人赵听选,也就是当地有名的“听选豆腐粉条菜”的创始人不断的探索与改进,如今的豆腐菜不仅在做法上有区别,而且在味道上独具特色,别具一格。听选豆腐粉条菜是一道用料考究、独具特色,已有千年历史的风味小吃,全称为豆腐粉条菜。辅以茴香、八角、辣椒、胡椒、枸杞、肉桂、葱花、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
鲁山揽锅菜
鲁山揽锅菜是古老与现代精湛烹调技术相结合、精工细做“杂烩菜”。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杨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结合当地人酷爱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制作而成。
猪肉经过焖炒,色泽美观,易于机体消化吸收。豆腐过油焖,黄里透白,软硬适度。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过,黄澄澄、香酥酥。搀杂蒜苔、金针、当地蕨菜、时令青菜等。再加上数十种中草药配制的特等香料,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来鲁山的游人既能饱览石人胜景,又可以品尝到美味揽锅菜,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并把揽锅菜美名传到四面八方。
三郎庙牛肉
三郎庙牛肉始于宋、盛于清,是康熙年间著名的老字号贡品牛肉,选用我国八大优良品种牛之一的郏县红牛,采用天然植物香料与“玉泉”水腌制而成,色红肉嫩,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老少皆宜,是上乘绿色保健食品,被誉为“牛肉之王”。
咸豆腐脑
武钢咸豆腐脑由优质黄豆浸泡研磨成浆,加热煮沸,点入少许白矾使其凝结成脑状,再加上泡制后的干山野菜,或干芝麻叶,烧开后和上面糊,配上青椒、黄豆、韭菜(或蒜苗)腌制的调料小菜,润滑可口,后味诱人。其营养价值很高,优质的黄豆含营养素很高的蛋白质,纯天然、无公害的山野菜含多种营养元素及抗病元素,此风味小吃是集独特、营养、抗病、保健、美容养颜于一体的农家饭,爱美的宝宝不妨多尝尝~
舞钢沫糊
沫糊是舞钢市独有的一道农家特色菜,先将黄豆、花生、玉米、芝麻炒熟,然后放在石磨里磨,磨成糊状,然后倒进锅里烧开。这时,里面可以放入粉条和豆腐丝、海带丝、胡萝卜丝等,待快熟时再放些青菜,先用旺火,再用温火,待熬到汤浓菜烂即可食用。喝起来比油茶、糊辣汤爽口,且余香悠长。
鲁山羊杂汤
是鲁山县的特色小吃,味道鲜美,羊肉的味道不浓不淡,刚刚好,让人垂涎三尺。
鲁山羊杂汤的做法:取羊杂中口感最好,最有嚼头的肠、肚;由于用羊肉汤会有很重的羊肉味道,而且成本会比较高,所以采用猪骨头炖汤,汤呈乳白色,鲜香而不腻;汤中再加入梅干菜和香菜作配料,味道更加诱人。
郏县饸饹面
郏县饸饹已有千年历史,是一种圆形条状面制食品,初以荞麦面为面料,其加入用纯羊油熬制的辣椒和百年老锅汤及新鲜味美的羊肉,辅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葱花、枸杞等十余种佐料,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清末,始以小麦面替代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
南阳
唐河凉粉
唐河凉粉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特色小吃。唐河绿豆凉粉,颜色微黄,细嫩清爽,到嘴绵绵爽口。由于制作工艺讲究、配料独特,所以到过唐河的游客,在游玩唐河名山丽水的同时,不亲自品尝一下这一名品觉得是一种遗憾。
绿豆能制成凉粉,是唐河民间的一大创举。早在四百多年前,唐河民间即用碗豆粉、薯干等制作凉粉,由于这些原料制成的凉粉质脆,不宜长时间存放,故而许多人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能不能用其他原粮替代豌豆、薯干做成凉粉?经过多次试验,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位姓段的老师傅在一次试制过程中发现用绿豆制成凉粉不仅质软、弹性强,经凉拌、炒制后口感更佳。这一制作工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唐河兴起了绿豆凉粉,人们食之不厌。
凉粉经切碎后,配以凉姜水、蒜泥、食醋、芝麻酱原 料或经高温炒制后即可食用,其味道无以伦比。
唐河麻糖
唐河麻糖(更通俗的叫法是“五香糖”)、麻片糖和花生糖是唐河的传统点心,据说古时候经常用来进贡,送进京城给皇上尝。 唐河麻糖是用米花、碎花生仁,混合糖稀加热,冷却后切成半圆形的薄片,很脆。 麻片糖是用白芝麻仁,混合糖稀加热,冷却后切成长方形的、更薄的小薄片。 花生糖是用炒花生仁,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糖衣。
唐河县牛记油茶
请输入图片描述
唐河县牛记油茶是唐河家喻户晓、久负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传统手工制作。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被清雍正帝指定为朝廷贡品。后经传人牛保勇把牛氏家族祖传的牛记油茶配料秘方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制出耐贮藏、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的粉状油茶。
蜜汁江米藕
原名“熟灌藕”,是历史悠久的传统甜菜。据传“熟灌藕”始于元代,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成为“蜜汁江米藕”。此菜选用豫西南社旗县唐庄白莲藕,经煮、酿、蒸、蜜炙而成,成菜软糯香甜,为筵席名馔。白莲藕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甘美可口。一般的藕切开后都有许多细丝相连,牵扯不断,故有“藕断丝连”的成语,而唐庄白莲藕却切削刮剁都不见一丝,为藕中奇品。清代曾列为贡品,是不可多得的烹饪原料。
卷煎
又叫菜蟒,是内乡一种典型的农家饭。做法是将死面擀成薄皮把馅匀摊其上,卷成筒状,两手各持一端,往中间一挤,使面皮起皱,上笼蒸熟即用。其馅常有:韭菜、干萝卜丝加肉、粉条;素:韭菜、红薯叶、灰灰菜、干萝卜丝、茄子、南瓜丝加粉条。个头可大可小,馅可厚可薄,面皮夹层可多可少。
镇平烧鸡
镇平烧鸡色泽鲜艳,断筋离骨,皮香肉烂,肥而不腻。创制者侯稀山,原籍山东临沂,1928年从德州名师学做烧鸡。1942年日本侵华,他携妻儿迁居镇平,继续做、卖烧鸡。此后,侯氏烧鸡声名大振,经久不衰。所以镇平烧鸡也称镇平侯氏烧鸡。
镇平烧鸡色、香、味、型别具一格。卤制中,循环使用陈年老汤和适量盐水,配入砂仁、豆蔻、肉桂、百芷、丁香、苹果等20余种中草药。卤制后的烧鸡色泽红润鲜艳,异香浓郁扑鼻,鸡皮不破不絮,造型美观大方,手提断筋离骨,牙咬口茬整齐,入口酥软鲜嫩,松散易嚼,肥而不腻,清而不淡,老幼皆宜。
板面
相传,古城新野“板面条”始创于东汉末年,桃园兄弟刘、关、张驻守新野之时,那位“豹头环眼、吼声如雷”的张飞将军,总嫌面条太软,咬着没劲,吃着乏味。厨师为了满足这位“喝断桥梁、粗中有细”的大将军,多次琢磨,反复研制,才制成这种“板面条”。张翼德吃后哈哈大笑,高竖拇指,连声叫好!自此,“新野板面条”便在豫西之宛、洛,鄂北之荆、襄一带广为流传。新野板面之所以能够风味独特,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因有地方特色,故又称“新野臊子”)好。
板面的面要揉得很筋道的,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作料炒制而成。这种臊子的一个奇特之处是保鲜期长,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经夏不腐,味道不变。据说还是当年诸葛亮在深感军队行军打仗,朝此暮彼,居无定所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发明的。至于辣子,新野县的板面的做法是把干红椒用温油炸至半糊(偏糊一点),然后把卤牛肉、卤过牛肉的汤一直倒进辣椒和油里,大火煮开后慢火焖,煮到入味。做好以后最好吃的就是那个辣椒。
臊子和板面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以至于人们如此评价:有其面而无其臊子,味不可口;有其臊子而无其面,便不成特色。
方城烧麦
清光绪年间,方城县城内开化寺街马玉亮(回族),始创"烧麦"。最初不叫"烧麦"叫"撮子包",因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又因为其边像快熟的麦穗,所以改名为"烧麦"。 "烧麦"是方城著名民间风味小吃,盛誉百年。
荆紫关神仙凉粉
神仙凉粉是用荆紫关镇猴山上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做成的,夏季吃了以后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具体做法是,把采回的新鲜叶子淘净,空水、放到盆中用开水烫匀,再掺凉水搅拌,使其不烫手为宜,接着双手双复揉搓,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布袋过滤盆中,待冷却后即成凉粉。用刀片打成小块,浇上油泼辣子、醋和蒜水,味道凉爽口,是夏天消暑降温的极好食品。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老家连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挡住他们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荆紫关镇北猴山上有一种树,叶子能做凉粉,糊口度日不成问题。”接着她教大伙如何辩认叶子,如何制作凉粉。说罢驾一朵祥云腾空而去。众多灾民方知是神仙点化,便跪地叩头“多谢神仙救命!” 灾民们返回家园后,按照神仙指点的辩认方法,采回了叶子,又依照神仙教给的制作步骤,果然做出了凉粉,度过了灾年。因这种凉粉为神仙点化,所以称之为“神仙凉粉”。
仲景香菇酱
仲景香菇酱酱香浓厚,菇香宜人,粒粒韧爽,多味俱全,精选西峡香菇,以独有工艺用心烹制而成。经过酿、炒、炖、煨,每一粒香菇都成了营养和美味的载体,可拌饭、可炒菜、可蘸食极富韧劲的口感,醇厚酱香的味道,真真切切,越嚼越香。
灌涨油旋
“筛筛,隔隔,大舅来了吃啥饭?打鸡蛋,烙油旋,不吃不吃两大碗”。旧时农村平日无馍,有客人到,发面蒸馍来不及,就形成了烙油旋待客的习俗。将面和成团,糅至腻软,擀成饼。先淋一层香油,均匀撒上葱花细盐等,卷成圆筒状,手持两端,拧成“麻花”,纵向捺实,再擀成圆饼。锅内放少许油,待油热时,把饼放入锅内,勤转勤翻。熟时其夹层薄如蝉翼,焦黄酥香,味美可口。
博望锅盔
博望锅盔,外形似锅,又像头盔,通体白色,看起来就像生面晒干了一样,吃起来筋香柔韧,丝毫没有夹生的感觉。博望锅盔始创传说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火烧博望后,留关羽把守,时值天旱缺水,将士饥渴难耐,关羽上书诸葛亮恳请退兵。诸葛亮回书关羽,要求其坚守,并教以“用干面,掺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盔”,以此“响将士,放军心”。这种炕饼方法后来就一直流传下来。它耐嚼耐饥,而且久放不坏,就这样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压缩干粮。
邓州窝子面
邓州街头常卖的小吃就是窝子面,而且是用挑子担着卖的。邓州窝子面原为武汉热干面,传入邓州后经过改良加入了绿豆芽,牛肉丁,浇上牛油辣椒,香辣无比。
其做法是:将面条先熟后再做成一个碟子(用碗为模,做成一小盘一小盘的坯子)。客人来了,用黄豆芽煮的汤下面,垫底子的是煮熟的黄豆芽。面出锅后浇上豆腐臊子,泼上辣椒油就行了,其味鲜美、香辣而绵长,经济实惠,老邓州人都爱吃。
内乡缸炉烧饼
内乡缸炉烧饼以酥、香、甜、鲜远近闻名。做法是在面内拌以小磨油、盐、葱等和成面块,多次揉、醒,再擀成中间薄边缘稍厚的圆饼,抹上糖稀,待色黄,质焦时即成,成为内乡县城独有的一大特色食品。
深秋时节,豫西的山,颜色是红的,味道是甜的。
似少妇般丰韵撩人的是柿子,像孩童一样调皮捣蛋的是山楂,如妙龄少女羞红了脸蛋儿的是苹果。
如以甜蜜度,给这三个"网红"排位,老大当属柿,二师兄归苹果,小兄弟是山楂。
然若论酸点名的话,山楂是头牌,柿子居尾尖,苹果又在当中。
苹果,平果,味道最平和的果子。
苹果,大家都吃过。
可你在酒桌上,当一盘菜的吃过苹果吗?
记得小时候,大晌午头上家里突然来客了,上集赶会已来不急了。老妈就会去东家借棵葱、往西家要块姜,再七拼八凑下,她开始搁锅屋里切切炒炒,忙活开了,直至使尽了洪荒之力,把家里能入菜上桌的食材变着花儿的摆拾了个遍。
先不说炝肉丝、炒肉片,单拿鸡蛋就做了一调、一煎,两盘蛋。
末了,掰着指头一数,碟子数,还是个单头。这咋弄?得凑个双才管开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妈急得呀!这咋弄?这咋咋弄哩?
突然,她急步走进堂屋,从亲戚挎来的竹篮子里摸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用围裙一裹,兜进锅屋里。舀一勺水,将苹果洗干净了,左手拿住,右手挥刀,依次旋转,揎切成片儿,码叠在盘子中。
尔后,随手捏一小撮白糖,均匀地飘撒在苹果上,老妈说,这叫白糖陪苹果。
别说,这盘白糖陪苹果,极招客人们下筷,不光是小孩 妇女,喝酒的老爷们也频频将它入口。
白酒的烈火热辣,正好遇见了苹果的酸甜脆爽予以中和。
真是越叼苹果越想喝酒,越喝酒越光想再叼口苹果就就。
以至于,时到今日,我能想到最好、最入口、最下酒的苹果当菜上桌的食儿,就是白糖陪苹果了。
今个,郑州雨落天冷,黑儿不妨揎个苹果,撒点白糖,就着小酒,怼它二两!
中秋时节
收获的季节
有豫西山梁上一嘟噜绿色的核桃儿
有睡够了出来闲逛的胖红薯
也有小院枝头红红的枣儿
更有号称蔬菜“巨人”的冬瓜
在豫西大地上
最惹人欣喜的
是这空气中弥漫的成熟味道!
这些秋天随手拈来的食材
做成一道道具有三门峡味道的美食
油炸核桃仁
这个时节,三门峡乡间,最忙碌的就是收核桃儿了,从树上打下的核桃,里面核桃仁脆嫩香甜,美味可口。
将剥好的核桃仁放入油锅,炸好捞出来,再撒上香喷喷的芝麻,绝对让你欲罢不能。这个时节,吃这道菜,正是时候呢!
吃这道菜,体验大概这样的……
红薯粥
红薯是秋天的应季食物,被称为菜篮子里的“冠军菜”,大量的红薯从土地里运到我们的饭桌上,它们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
如果用红薯煮粥,配上小米或者大米,简单又实用,在这个季节早上或者晚上喝,健脾养胃,还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哦!
大枣饽饽
金秋时节,枣园飘香。“高高的树上少了些红球球,红球球,一杆子前一杆子后,一杆子左一杆子右,捡也捡不完,拾也拾不够......”枣儿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在白胖的大饽饽上点缀红艳香甜的枣儿,不仅好看还好吃呢!
用这个表情来阐释吃大枣饽饽的感受,你们会打死我吗?
冬瓜红烧肉
号称蔬菜“巨人”的冬瓜,本身是一种性凉的食材,可以去除夏日身体中残留的暑气,此外,冬瓜富含维生素,具有润肺生津止渴的功能。看来,在这个季节吃是非常适合呢!
用冬瓜配上红烧肉,既能解馋又不增肥,祛斑增白解毒。
嗯,吃这道菜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的……
看完小编为你整理的四道美食
此刻
你的表情是不是介个样子滴……
以及这样子滴
洛宁位于洛阳西部百公里外,是个偏僻的山区小县,以竹子闻名。这里是洛河的上游,沟沟叉叉多有飞瀑流泉,滋养了大片大片的青翠淡竹。这些竹子劈成细细的篾子,织成筐、篓、篮、椅、帘等多样家什用具,成为农家家底殷实的象征。尤其是竹帘,因竹子天然的节疤会形成“燕子”一样的图案,被称为“燕帘”,驰名豫西。
当然这是过去,现在谁还用这些竹制品呢?当代的人们提起洛宁,能勾起回忆的大约就是那里的美食——酸牛肉了。
我曾经和香港天邻基金会合作多年,在河南尤其是豫西从事医疗和教育慈善,从九十年代就与淳朴的洛宁人多有接触。淳朴的人待人,热情真诚,但常常弄不到“好”上,比如请你吃饭,他会倾其所有,但是否合意,那就难说了。经常是一大桌子菜,却没几个让人想吃的,又浪费又不讨好。后来我提醒他们,不要这些,基金会的人不喜欢这样“摆谱”,吃点小吃就很好了。
于是,知道了城西回民白家的糊卜和酸牛肉。酸牛肉模样粗犷,但香而浓烈,与北方人的气质吻合。那些来自香港或者美国的基金会的义工吃了之后,满满的惊喜,很是喜欢。
洛阳是千年帝都,历史上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常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洛宁作为长安洛阳两京古道上的一站,不免会遗下这些商人的后裔,这就是今天的回族。经商的特性,使他们常常在商埠重镇的边上形成聚落,经营饭店、屠宰、皮硝等行业。洛宁的酸牛肉即是回民的杰作。
现在生活好了,没什么觉得是好吃的。酸牛肉进口酸,回味甘,绵绵的酸长长的甘,食后让人长久怀念。我属于嘴刁之人,喜欢美食却又胃纳不健,很好的东西也浅尝辄止,唯有这酸牛肉能让我大口啖之,每过一段,都会约上三五亲朋,不辞路途遥远,去饕餮一番。
酸牛肉是用五至十年的黄牛特殊部位炖至酥而不烂,再用特制的汤烩成酸辣味儿。据说这汤有特殊的秘方,要熬制一夜。吃时,配上糊卜,解馋,过瘾。糊卜是把薄饼切成细丝,用牛肉汤烩制而成,流行于山西南部和豫西一带,也是历史悠久的风味小吃。
有很多风味小吃,离开了原产地就失去了原有的特质,酸牛肉也是如此,洛阳城里也有很多卖酸牛肉的饭店,但那味道不敢恭维,不是酸的倒牙,就是肉不地道。洛宁王范镇是回民聚居区,这里有白家开的四五家糊卜酸牛肉馆,由白家的第二代兄弟各自经营,但秘方是一样的,都很好吃。要吃到地道的酸牛肉,还得到洛宁来。
有一种童年的味道总让你难忘,记忆里的茶糊涂就是一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原河南府范围内,每到正月十五之后,家家户户都会弄些小米(或豆子)在石磨上磨成面,然后炒出香味备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都会吃上一顿美味的茶糊涂。
根据祖母的说法,吃茶糊涂是为了清洗头脑,让人从过年的狂欢中清醒,告诉人们该投入日常的居家日子了。与茶糊涂对应的饭是年前腊月初八的腊八粥,腊八粥用米做成,谓之“米饭”。吃了“米(迷)饭”,人们就会进入混沌状态,平时再抠三儿的人也会见啥买啥,为过年预备。这种迷糊状态总有个结束,那就是元宵之后吃茶糊涂,那预示着一年狂欢的结束。
茶糊涂是一种与油茶类似的小吃,其做法是:用碎粉条、切成细条的过油豆腐、海带丝、黄豆(或者大绿豆)、花生、丸子混煮,开锅后用炒熟的茶面糊锅,讲究的人家在起锅后还会加入芝麻盐,味道很香。也有的人家会加胡萝卜丝或菠菜。
后来随着集体化植物种植的单一,小米因为产量较低,渐渐退出人们的食谱;再加上电磨的冲击,石磨也没有了存在的余地,随着年味的淡化,这种风味小吃逐渐绝迹。如今40岁以下的人已经很难知道,“茶”曾经可以做成“糊涂”。
这种茶面不单是做茶糊涂好吃,用它做糊涂面也是上品。它是我儿时记忆里很温馨的牵挂。
超市里很偶然的看见有小米面出售,立即勾起了童年回忆,于是与内人买了几斤。按照记忆里的样子,告诉她具体的做法,又加进海米提味,还真吃出了熟悉的童年味道。内人是带着疑惑第一次吃这种黑糊糊的“糊涂”,吃毕也交口称赞,如今每过几天就会做上一顿,作为调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華小吃 博大精深
四川18个地级市的美食,感受“美食之都”的地道美食
我真的要好好存一罐肉臊
重庆人的一天都吃什么?通通弄清楚才叫老重庆!
来一碗粉面的小确幸(三)
火速收藏!别再说你的家乡美食荒!34省市必吃美食清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