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画基本画法》4

画树先立干,或正或斜、或直或曲,以定方向动势。用双勾法画树,一般从主要分枝处下笔,由上往下运笔,先画左边的轮廓,再画右边的轮廓,这样便于找准位置。画到根处,再从刚下笔的地方,以上往下分粗枝,然后再用单线接双勾线,继续画粗枝。

树干用笔要多用中锋,也可兼用侧锋,要“写”而不要“描”,要笔笔到位,注意提按、顿挫、顺逆、转折、虚实。不能一滑而过,行笔要慢一些。水分也不要太大,墨色可稍淡,要画出树干的苍劲质感。然后用重墨在树干的阴面加重刻画,也可以一次用笔分出浓、淡、干、湿。运笔要像写字一样,起笔、行笔、收笔要明确,并且要注意变化,减少雷同,特别是用笔的转折处,轻重、方圆、虚实要恰到好处。

双勾枝干分粗枝干时,要注意结构关系,应表现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即古人所说的“树分四枝”,这样才符合自然形态,才能表现出树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点皴法画树干

1:中锋运笔,由下至上勾画出主干,留出空位添次干,大致写出树的倾势。

2:出小枝,注意树分四枝的原则,即树干前后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然后用淡墨对树干加以皴笔。

3:蘸浓墨,对树干进行点苔,注意墨点的大小和组合排列。

4:用淡墨对树干的阴面进行点皴,待墨色快干时,可以用稍浓的墨色进行复皴,增加树干和体积感,最后用重墨补点。

横皴法画树干

1:先勾出树干一侧的轮廓,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才能矫健多姿。侧锋运笔,从左往右出皴笔。

2:完善树干,浓墨点出老桩。画树根,树根是支撑整棵树势的基础,要立稳、扎得牢。

3:继续横向添加皴笔,树干的阴面可用墨稍重一些,横皴法常用于椿桐一类的树。

4:墨色稍淡,继续添加皴笔,增加层次,丰富细节,根部可留白。

竖皴法画树干

1:双勾画出树干,注意树干与树枝间的树杈,一般不小于九十度。

2:露根,竖向运笔皴画,先刻画出阴面。线条排列应下紧上松,下实上虚。

3:生枝,交叉处要预留位置,最后调整完善。竖皴法常用于画椿树。

疤节法画树干

1:老树的树枝上常用大的节疤,可先画出节疤的位置。

2:然后依疤痕由下至上画出主干的轮廓线,树干的转折处可加皴笔。

3:生主枝的辅枝,然后加皴线,最后用淡墨对树干的阴面进行点染。

解索皴画树干

1:在起笔之前,确定好树干的倾势,取局部,顺树势勾画,淡墨浓墨混合而用,不可单一墨色。

2:由上生辅干,由下露根,解索皴画树干,勾即皴、皴即勾。

3:完善上发枝,并对阴面进行皴画,添加一些节疤等细节。

4:完善树枝,丰富树干细节,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树干要四面生长。

5:完善根部,用淡墨对树干进行点染,亮面留白。待墨色干至七成时,用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增加树干的精神。

连圈松鳞法画树干

1:双勾法立杆取势,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沿着树干的阴面勾画鱼鳞纹,纹案的大小形态依树势而定。

2:露根,加节疤。

3:继续添加鱼鳞皴笔,主要丰富阴面的层次,亮面稍作交代。

4:为树干染墨色、加擦笔,浓墨在背阴处略加破醒,最后整理完善。

金钱松鳞法画树干

1:确立树势,先画出节疤的位置。

2:勾画出西面的树干轮廓,顺势画出树根,墨色可稍淡一些。

3:画出东面树干的轮廓,画树干的轮廓线不要一笔到底,依照树的阴阳向背确定墨色和线型。

4:由下至上添皴笔,纹理圆如铜钱,勾时由内向外画线。

中国绘画中通常把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本文所提到的构图是指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在山水画中,构图的基本规律是画家创作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充分的考虑到构图的概念,才能够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通过精妙的安排表达画家的思想和感情并得到审美的愉悦。

山体画法

山体部位:山体通常分为五个部位,或叫五个形态,即峰、峦、坡、岭、谷。直立高矗为峰,低矮圆形为峦,平坦地方为坡,两山之间的连接地带或较长的平形山岗为岭,山下的低凹部位为谷。一幅画要根据需要进行构思设计,并非要把这五样都画上去。(图1)

图1

山体取势:传统山水取势主要是三远法,是指取势构图的视觉角度,即高远、平远、深远。高远即仰视效果,相当于站立山下往上看;平远即平视效果,相当于站立平地往前看;深远即俯视效果,相当于站立山上往下看,还有一种全景构图,也属深远一类。高远取势高大雄伟,震撼人心,有阳刚之气;平远取势平淡天趣,诗意盎然,有阴柔之美;深远取势场面宏大,视野广阔,有远见之明。(图2)

图2高远构图

图2B平远构图

图2C深远构图

图2D全景构图

山体造型:美术就是造型艺术,所以造好型是绘画的重要法则,应精心设计。宋元的山水画是非常重视景物造型的,所以无论谁的画都很有视觉冲击力,有画眼有看点,明代董其昌之后,把笔墨看得高于一切却忽视形态美,这种倾向贻害无穷,致使山水画一代不如一代。造型总的原则要求是石贵奇,山贵雄,树贵苍,草贵茂,水贵阔,云贵动,这样才有生命力。

景物造型可平雅但不能太平淡。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北派山水画家尤注重造型,风格多以雄伟壮丽,奇峭险峻的山石造型和古朴苍桑的树木造型为特点,颇有男人的阳刚之气,而南派山水画家的风格多以丘陵湖泊、花柳杂树的平雅造型为特色,颇有女性的阴柔之美。二者皆有特色,依各人的爱好而论。

山体造型主要有四种造型法,即弧线造型,折线造型,曲线造型和平雅造型,前三种多属北派画法,后一种多属南派画法,由这四种造型加以变化,可变化出诸多型态。

弧线造型山体总体结构呈直弧线状态。

曲线造型山石线条凹凸不规则,颇具古韵。

折线造型山石楞角分明,峭壁险崖。

平雅造型平淡天趣,诗意盎然。(图3)

图3A弧线造型法

图3b曲线造型法

图3C折线造型法

图39D平雅造型法

山体虑实:画山体应虑实结合,不宜全部画为实景。其实,中远景用虑法染出画面更有情趣。(图4)

图4A虑景远山

图4B实景远山

“折带”即带子的反折。折带皴可反映岩石的断层之感。元代倪瓒(1301—1374年)多用折带皴。他宗董源,兼学荆浩、关仝。元四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等。

山石是山水画的基本内容,可谓没有山石而不成画。山、石其实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石块虽然小,但是却有聚合、分散之别。而山,并不是简单的石块的堆积,有起伏蜿蜒、绵亘的走向。山石的画法有很多种,勾、皴、染、擦、点,是其最基本的技法。绘制山石,要将这些技法结合起来,把山石的立体感、重量感、质量感、空间感及形态变化具体地表现出来

皴法特点:1.用笔方折,柔中寓刚。2.中侧锋并用。3.倪瓒曾有著名的言论:“仆之所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4.笔意简淡,意境荒疏,用笔健劲。

古画图例

后赤壁赋图卷(局部) 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卷(局部) 宋 乔仲常

寒林山水图(局部) 清 黄吕

折带皴图解

步骤一:折锋下笔皴之,疏可走马,密处复笔,用笔松,有苍劲之势。

步骤二:树叶双勾介子点、单勾介子点,山石复加,用笔肯定,用点如高山坠石。

步骤三:加皴、加点,平坡、流水、房屋点缀其中。

步骤四:远山山根用清墨(清水),云接之。流水用网纹线勾之。赭石复勾山石二三遍,二绿统染。

完成图:统染时要留出几处白点,以通其气,再用淡墨染其暗部。最后落穷款完成作品。

1.春山

特性:春山艳冶而如笑,光彩嫩绿,清爽劈面,生机盎然。

画法:翰墨油腻,罕用干笔,多用润笔,罕用重墨,多用淡墨,山石着漱绿色。水用染水法画,颜色用石青加绿。用淡绿色擦云,点树用黄色,人物颜色着白色夺目。

2.夏山

特性:夏山葱茏而如滴,光彩葱茏,山阴而浓,重瀑流泉。

画法:翰墨浓厚而繁,用干画法可层层积墨,达苍润为止;用湿画法笔笔泼染达水墨淋漓,设色深绿近乎青蓝,大批赭色,水染石青色。

3.秋山

特性:秋山明静而如妆,光彩黄韵,山氛围清,烟波江寒,露叶怜红,山脊显现,木落雁渡,逢秋悲寥。

画法:山石笔线宜简不宜繁,宜苍不宜嫩,宜干不宜湿笔,光彩以赭石、枯黄为主,大批用朱砂,有浓秋、清秋之区分。浓秋者不管翰墨或设色都可浓厚;清秋者不管翰墨或设色都可浓艳。

4.冬山

特性:冬山暗澹而如睡,光彩为彩色天下,白山黑水,玉树暗屋,寒日晖微,或残雪山乱,或积雪山静。独舟孤笠独多言寒江。

画法:笔简墨淡,山白水黑,设色有冷暖两种,不管哪一种,色要肤浅而大批,山静雪动,画雪可将白色弹于纸上。

5.月夜之山

特性:山深、水亮、月明。

画法:山石皴法繁复,夜云可用擦法详描,远山衔月最讲技法,远山可遮月一半,月背光山头,月可着白黄色,月四周天空可用淡墨染之,要有比照。

6.海涛月明

特性:夜本静,但波浪动涌,心平气和。

画法:先泼海石,再勾波浪,最初染浪花暗面和刷玉轮,稍后点洗衣粉剂,呈现泡影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教程:写意花鸟中山石造型和画法
中国古代著名国画欣赏
山水画泉瀑画法——断泉的画法
中国画的山水画法
山水画基础教程:图文详解山石画法
山水画基本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