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条好吃,价格辣手,这家阳春面不一般

既能将就,也可讲究

曾经不止一次读过日本作家栗良平写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似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阳春面(可能是日式的清汤荞麦面)是最便宜而且能果腹的食物。

在我的印象里,阳春面真的可以用清汤寡水来形容:“热水打底,盐来调味,猪油增香,葱来点缀。”这样的面条除非是追忆情怀或者饿了三天三夜的时候才会像故事里的母子一样觉得那么香吧?而且阳春面再怎么贵也不会超过10个铜板吧?

不过最近我在老西门附近吃的一碗17块钱的“天价辣手”阳春面,却颠覆了我对阳春面的印象。

分享这家面店的目的不是盲目推荐大家去吃所谓的网红餐厅,毕竟“吃”这事儿还是太主观,在此仅分享自己的评价和想法。至于好不好吃、值不值,还是要问问自己的味蕾。

逸桂禾开在上海顶有名气的“大肠面”不远处的小马路上,同样是面店,本以为生意会被抢去不少,没想到还没到饭点,小店里就坐满了客人。门口的招牌引入注意,字字句句毫不客气地夸着自家店铺。

坐定看着菜单,价格也是非常“辣手”,17块一碗的“清汤寡水面”到底凭什么卖这个价?是不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于是,我故作淡定地下了单(心在滴血),心想要是味道和某些冒牌“老某兴”啊“老鸿某”一样,我可是会在点评 APP 上恶狠狠地给你们留差评的!

品尝了招牌阳春面、素鸡和面拖大排,面一上来就让我松了一口气,一看就知道下面的是老法师:完美的鲫鱼背!鲫鱼背是行话,指的是整齐如梳子一般的码面之外,面条还要微露出汤,在碗中形成的一个犹如鲫鱼背的拱形。但是既要掌握面的软硬,又要调好汤头,还要第一时间捞面摆面,再撒上葱花,没个几年下面功夫还真是很难达到眼前的出品标准。

但又不得不吐槽的是,加酱油的红汤一看就是苏式做法,和传统上海阳春面清汤寡水的做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拍完照,赶紧趁没糊之前嗦上一口。咬断面条之后,才明白这17块钱一碗的面贵就贵在面条上:面条细,但不容易烂,软硬适中,而且带嚼劲。可能和老法师的下面功夫有关,但我更愿意相信面条本身质量也是够硬,才有勇气卖这个价钱。

再喝一口汤,除了闻得到的葱香味之外,上海小囡熟悉的猪油香绝对算得上是这碗光面的灵魂,还有调制过的酱油和高汤的融合,也让这碗朴实无华的阳春面散发出一种吸引你不停嗦面的魅力。

分享一个小插曲:两个上海阿姨在点单处也在抱怨阳春面怎么这么贵,但在嗦了第一口面后也和我一样用上海话发出感叹:“这个面条真的好哦!还有没有生面啊,我要买点回家!多少钱一斤啊?7块啊?你们太辣手嘞!菜场2/3块一斤的呀,算了算了,买买买...”

我注意到店员拿出来的生面和普通的挂面不太一样,相比菜场里的挂面,这儿的面条颜色比较暗,用的一定不是精面。猜想后厨应该有专门加工面条的师傅,或者是有专门代加工的粮油店按照老板的要求多轧几遍,专为小店提供切面,所以这里的面条才这么好吃。

和面条相比,两个浇头略显逊色,中规中矩,不多作评价。

面条好吃,价格辣手。要说小缺点也不是没有,例如招牌上写的“上海特色”可能就有欠妥当。阳春面起源于苏州,苏帮面又以红汤为代表,只不过传到上海之后发扬光大,变成了清汤(白汤),所以在大多数上海人的印象里,阳春面还是清汤寡水派的。

逸桂禾的面条充满情怀,满满的都是记忆里的味道。小时候没那么讲究健康养生,做菜放味精就是为了提鲜,对上海人来说一碗阳春面的情怀就是味精和猪油的香味。老板或后厨师傅好客得很,葱花放起来跟不要钱一样,但若要回归传统,葱花还是少放点,增香点缀即可。

果腹的食物能做到如此真的很不错,再次夸一下面的质量真的杠杠的。店家对自家面条也一定非常有自信,单独开了个零售窗,专门卖生切面。要是下次有机会再路过,一定买些面条回家自己试试,谁让阳春面是一碗能让人幸福的面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碗阳春面
上海人有一种情节叫:阳春面
阳春面如何做得更好吃
一碗正宗【阳春面】的秘诀【葱油】
阳春面的香汤怎么做?
10分钟搞定的"清汤寡面",0厨艺也能让孩子光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