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戚的讲解

外戚

有一个词组大家都听见过:皇亲国戚,这是指皇帝的亲属和亲戚,也就是内亲和外戚。

古籍中讲到内亲外戚,往往指帝王诸侯之家,其实普通老百姓都有亲属和亲戚,跟皇家是一样的。

上一堂我讲了内亲,内亲又称宗亲、血亲、堂亲等,这是讲血缘关系的,同性的血亲。

今天讲外戚,外戚又称外族、戚族、姻亲等,这是讲婚姻关系的。因为'同性不攀亲',所以外戚总是异性的。

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大多数跟你没有关系。但当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人,他的一个血亲和你的血亲结了婚,如他的妹妹嫁给了你的哥哥,你们两个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成了亲戚。

以前新娘入夫家,第一件事就是'拜堂',从此跟你家人一起生活,成为你家一份子。新娘的娘家人,她的宗族成员成为你的亲戚,这是一大批人,但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他们不是跟你一起过的,所以叫外族,外戚。

但宗亲成员都会结婚,都会带来配偶的宗亲,这样戚族的数量会非常庞大,谁都无法应付。

那么一个人主要的外戚有多少呢?《尔雅·释亲》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妻党和婚姻。'宗族'就是同姓的内亲,后面三个是异姓的外戚。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比较重要的外戚是你母亲的娘家人,这是母党。还有你妻子的娘家人,这是妻党。第四类称'婚姻',这'婚姻'不是现代的意思,《尔雅》解释说:'妇之父母、胥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就是媳妇的父母和女婿的父母,彼此称婚姻。具体点说:'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

这意思有点绕吧?我来解释一下。简单地说,你自己一对夫妇,有儿子、有女儿。儿子娶了媳妇,媳妇家的人称为'婚兄弟'。女儿嫁了人,女婿家的人称为'姻兄弟'。所以媳妇的父亲,和女婿的父亲'相谓谓婚姻'。这两个人都是你亲家,但具体分起来,媳妇这边是'婚',女婿这边是'姻'。'婚'是娶进来,'姻'是嫁出去,女儿有所依的意思。这两个家族本来是两拨人,因为跟你家有嫁娶关系,这两拨人古代就'相谓为婚姻',你家就是中间人。

《三国志》中《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段话:'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桥,(周)瑜纳小桥。'对于桥公来说,孙策和周瑜就是他两个女婿。《尔雅·释亲》说'两婿相谓为亚','亚'是'娅'的古字,现在叫连襟。这也属于婚姻关系。

举例来说,东汉末年南阳宛县那里,有一个屠羊户,叫何真,儿子叫何进,何真妻子死了,又娶了一个填房。

这个女人叫兴,姓什么不知道。她也是二婚,与前夫有一个儿子带了过来,这儿子本来叫朱苗,妈妈嫁到何家,所以改为何苗。兴嫁给何真后,又生了两个女儿。何进有个儿子叫何咸,何咸娶妻尹氏,生儿子何晏,这是后话了。

何家九族表很简单,当初是很平凡的人家。后来皇帝选美,何进的大妹妹选入宫中,给汉灵帝生下长子刘辩,立为皇后,这何家就成为了皇帝的外戚。那时皇后之父何真已经去世,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皇后之母封为舞阳君。

何进和皇后虽然同父异母,也当上了大将军,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弟弟何苗为车骑将军、济阳侯,精兵都在两兄弟手上。

对汉灵帝而言,何进这一家外戚就是他的妻党。汉灵帝的母亲姓董,即孝仁太后。董太后有哥哥董宠,儿子是骠骑将军董重。董太后还有姐姐,姐姐的儿子是南阳太守张中。还有一个侄子董承,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即董贵人。

大家看过《三国演义》,董承受衣带诏密谋杀曹操,结果事发,被曹操'夷三族'。董家这些人就是汉灵帝的母党。

总结一下,对于一个人而言,《尔雅·释亲》说:'父之党为宗族,母与妻之党为兄弟。'这就是'三党',或称'三族'。父族就是'亲',母族和妻族是'戚'。

古代有'夷三族'这种酷刑。《史记·秦本纪》说:'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如淳注:'父族、母族及妻族。'夷三族是非常残酷的刑罚,牵涉太多人。汉初大将彭越、韩信,都是被夷三族。但在刑罚中也可以看到,外戚主要就是母党和妻党。

母党和妻党因为姓氏不同,所以称谓带有'外'字。如母亲的爸爸是外公,妈妈是外婆。

妻子的爸爸是外舅,妈妈是外姑。现在通常称为岳父、岳母,那是后来的称呼。《释名·释亲属》说:'妻之父曰外舅,母曰外姑。言妻从外来,谓至己家为归,故反以此义称之。'自己的姊妹,出嫁后所生的孩子称外甥、外甥女。自己女儿出嫁后所生子女,那是外孙、外孙女。

还有'表亲','表'的意思就是'外'。《一切经音义》说:'表,外也。'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加了'表'就是'外'。民间大略的说法,就是'同姓为堂,异姓为表'。

上一课我给大家看这封汤寿潜致徐乃昌的信。

这两个人姓不同,汤寿潜称徐乃昌为'姻丈',称自己为'侄'。这两个人必定是因为家族婚姻而产生关系,是为戚族。

'丈'是对男性长辈的尊称,'姻丈'可用于戚族中辈分高的男性。上次说过,汤寿潜比徐乃昌大十三岁,但亲属的称谓不是讲年纪大小,是讲辈分。

简言之:

· 《左传·僖公五年》杜预注:

· '姻,外亲也。'

· 姻亲:可泛指因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

这就给书画题款提供了一个方便。题款时,可参照本族宗亲称谓,前面加'姻'就解决了。如你父亲的哥哥,是你伯父;你妻子的伯父,只要加一个'姻',姻伯父大人。辈分大过你的写姻丈都可以,平辈的写姻兄、姻弟,亲家写姻翁,连襟写姻亚。

《左传》中连姻亲二奶都有一个称谓,叫'姻妾'。

1.3谊亲

除了前面讲的内亲外戚之外,还有一种谊亲。这种既非血缘、又非婚姻的关系,称谓中经常用四个字:

一是'干',民间称谓干亲,干爸、干妈、干儿子、干女儿等等。

二是'契',以前认干亲有个契约。香港称之为'契亲',广东话念起来,契(kai)爷、契(kai)妈、契(kai)仔、契(kai)女(lei),相当普遍。

第三是'义',义父、义母、义兄、义弟等等,强调因义而结成有如亲戚的关系。

第四是'谊',就是情谊、友谊的意思。所谓干爸、干妈、干儿子、干女儿,这是口语,书面写起来就是谊父、谊母、谊子、谊女。如作品写给干哥,提款应该写为谊兄。

谊亲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这是平辈,义兄义弟。

《三国演义》第三回,吕布投靠董卓。两人臭味相投,你看吕布怎样做:

· 【吕】布纳【董】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

这是找了个爸爸,而且是第二个干爸爸。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终于和刘备在关定庄上相会。

· 关定曰:'今愚意欲遣次之跟随关将军,未识肯容纳否?'玄德曰:'年岁何矣?'定曰:'十八岁矣。'玄德曰:'既蒙长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贤郎为子,若何?'关定大喜,便命关平拜关公为父,呼玄德为伯父。

这是关公收义子,关平拜云长为父,这是义父。

要注意谊亲的范围很广,有时并非真的结为亲戚。如《水浒传》二十七回写潘金莲:

· 武大入屋里来,看见老婆面色微红,便问道:'你那里吃酒来?'那妇人应道:'便是间壁王干娘,央我做送终的衣裳,日中安排些点心请我。'

这里'王干娘',只是表示尊敬和亲近,潘金莲并非和王婆有谊亲关系。这只是当时的一般称呼,西门庆也称王婆为干娘。

有时候朋友交情很好,但没有发展为认亲。如'世伯',这不是干亲,而是指你的父亲要好朋友,这朋友年龄大过你父亲。

老一辈有交情,称世交、世好、世谊。明清官场讲究这个,《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说:

· 《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

· '制台本来和他有些世谊,又知道出过洋,心里很器重他。'

和'世谊'有关的尊称很多,要看对方的身分。有'世伯'就有'世叔','世叔'年纪小过你父亲,当然也是父亲好友。还有'世丈'、'世翁',指世交中年龄较大者。上代人有友情,如果两家的下一代相遇了,年龄大过你的平辈,可称世先生、世兄。平辈而年少者,当然是世弟。

简言之:

· 正式结为干亲的,可加'谊'字。

· 老辈有交情未认干亲的,可加'世'字。

· 上款中加入这些字,只是表示亲近。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外戚:母党和妻党,婚姻关系。

· 谊亲:既非血缘又非婚姻关系。

· 世谊:老辈有交情,未认干亲。

复习思考:

· 练习:

· 以你父亲为己身,写出他的母族表和妻族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简讲书法:417 敬词和谦词
亲和戚有何不同
“亲”和“戚”称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娘亲舅大”
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第三个是谁?说出来别不信
从古至今,亲戚中为何舅舅的地位最高?答案其实很简单!
清明节将至,为什么女婿不能上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