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之德
水    之   德
老子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于是很多人将老子哲学成为“水德”。老子》一书中就多处提到水,其第八章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六十六章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七十八章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三则关于水的论述,充分显示出老子效法于自然的思想。人之善、人之包容、人的德性都与水的自然特性相比。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易经》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宇运行不息,日出日落,潮涨潮夕,春去秋来,昼风夜雨……一刻不止,因此,如果你是君子,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大地容纳万物,好恶美丑,,也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庄子》、《孟子》、《晏子春秋》等书中也均有尚水思想在但惟有老子给了水至尊的地位,其论述中清晰地阐明了水---道----自然的关系。
一、上善若水
老子以水来喻德,是因为水滋养万物,包容万物,却不居功自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这里,老子认为上善之人柔、卑下、不争。虽然,以水的自然特性来要求人的品格,有点太难了。但是,这样以这样的至善来指导我们的做人处世,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柔顺、谦虚、不争名夺利的人应该是可以赢得大众的。
南怀瑾在解说这一章时还提到了水性至洁: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虽然表面能藏污纳垢,但它的本质,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这让人想起“被褐怀玉”一词,有人说老子教人阴忍,有人说老子愚人,我宁愿相信,老子教人深藏不露而待机大露。如水的表面看似平静,却有惊人的爆发力,一旦汇成急流,有如千军万马的奔腾,排山倒海而来,万物无法抵挡这种深藏能量的特性,启发了人类效法它的预储潜力,以备有朝一日,发挥大用。老子提出“上善若水”的总纲后,提出了七条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低掉待人、处事,不畏惧艰苦困难的地方和岗位。所谓不怨天,不尤人,在顺应逆境、积蓄力量。
心善渊:河上公解释心善渊:水深空虚,渊深清明,这应该理解为大度包容,深沉宁静,透彻明净。管子应该是心善渊的代表吧?
与善仁:即以“慈爱”的方法来待人接物,要真心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但不奢求任何的回报。
言善信:说话善于守信。潮涨潮落如期而至,是水的特性,这便是诚信,诚信应该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即便是被众人誉为“无商不奸”的商道,其最成功的还是以诚信为依托。《乔家大院》里传达出的信息便是诚信,看完《乔家大院》,很多细节都已经忘记,惟独那块书写着诚信的扁额深深地留在了脑海中。在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中,极尽描述了当年进上晋商的聪颖、富硕,一直赶该感慨原来曾经有别样的山西,从此对山西当年之勇充满好奇,没想到的是答案竟然是诚信。红顶商人胡雪岩早年显赫一时最终一贫如洗。只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一直把诚信置于公司发展的第一使命。
政善治:南怀谨说:政善治是指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如屈原之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事善能:河上公解释此条为:能方能圆,曲直随行。水无形,入器成形。老子告诫大家做人要懂得圆方有度,只方不圆会给自己找下很多麻烦,四处碰壁,而只圆又是一棵违心的墙头草。
动善时:行动要抓住时机。河上公说: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又一次效法自然的冬去春来。
二、海纳百川
在第六十六章,老子提出了“海纳百川”: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一章,老子再次强调了因水居下,而百川归之。而引出君王欲在民上,必法江海谦虚、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这样,天下就没人能与他争了。老子在告诉人们:治人,需治心,以人格魅力征服人,比用法制约束人更有效,对于我们做教育的来说,也许一次谈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游戏,会比一次训诫管用得多。
三、以柔克刚
在七十八章,老子强调了水的柔弱:天下柔弱,莫过于水。紧接着,又盛赞水的坚强:而攻坚强者,莫知能胜。在此基础上,老子赋予了天下君王承担国家耻辱,承受国家灾祸的责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不知谁说过:一个国家最忙的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国之君,一个是亡国之君,开国之君艰难作战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单是刘邦与项羽的江山之争,讲了千年,也没讲完,还有李渊父子的恩缘故事,也以不朽之势流传着……亡国君的难堪,是够遭人同情的,明朝的崇祯,在最后时刻拔刀刺向爱女时的孤苦无助,自缢梅山时的绝望,可想而知,难怪李自成在寻到崇祯遗体时要躬身叩拜了。在懂得了这个道理,在了解了这些故事后,我想:没有必要以强示强,面对积怨真的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对强势,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方法。
“智者如水”,水给人的启示是否还可以理解为:“心如止水”,随时以心灵的宁静,来完成个人的积累与修为,最终在无声中胜有声。                                                水       德
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11种特质,分别为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和平等。
01. 清净。
水的本质是清净,人的本质也是清净的。水犹如我们的清净心,烦恼污垢的沙石本来就未曾污染过水的本身。
02. 透明。
水具备透明的特质,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03. 恒顺。
水随顺不同的器皿显现为不同的形态,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修证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时以善的方法来引导,遇到恶人时以恶人接受的方式来度化。
04. 原则。
水虽然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但却不会变成器皿,不会改变水自身的本质。同样的道理,修证道德的人能恒顺一切众生,但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无论水处于任何形态:固体、气体或液体,水的本质绝不会被改变,同样的,无论我们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永远不变的是佛法的真理。
05. 谦逊。
水虽然是生命之根,诸宝之源,但经常往低处流,在最低处汇集。同样的道理,具有修证道德的人也常常会低调和谦逊。越有修养之人,越会低调;越有内涵之人,越会谦虚。因谦虚好学而成为有内涵的人。就像成熟的麦穗低着头,而空麦穗却昂着首。
06. 包容。
水遇到阻挡物并不会争锋相对,而是绕道而流。包容和宽恕的人就像水一样,既不计较,也不争论。以善巧智慧,不伤害众生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目标。
07. 调和。
万物因水的存在而汇聚融合。譬如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是三种不同的事物,因为水的调和而融合为水泥。由于水的存在,它们三种才有可能按 比例调和而成。同样的道理,由于爱心的存在,才有可能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充满和平。
08. 毅力。
水具备非常大的毅力,每一个滴水滴到坚毅的石头上的时候,久而久之连石头都穿透,这就是所谓的滴水穿石。我们人类也应该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时候,无论如何,要做到坚持,并成功为止。
09. 勇气。
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与大海。人也应该具备勇气,在人生的路途上无论遇到挫折还是逆缘,都应该毅然决然地面对、挑战、接受以及转化,最终就像流水融入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缘和障碍转化为顺缘,并战胜一切。
10. 利生。
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没有水,人和动物无法生存; 没有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发芽、结果。人、动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11. 平等。
无分美丑善恶,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无分高低凹凸,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所以水对芸芸众生和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选读(三)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道德经讲的什么
7-通玄真经缵义卷之六
《文子缵义》卷六
老子《道德经》的几个主要观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