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临泉县的来历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置平舆县。西汉高帝刘邦承秦制仍为平舆县,同时在西部置鲖阳县,治所在今鲖城镇。东汉永建元年(126年)置阜阳侯国。隋开皇三年(583年)始设沈丘县,复设鲖阳县,先后属沈州和颍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县东南部增置高塘县,六年废,入汝阴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鲖阳、沈丘两县,并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年),分汝阴复置沈丘县,仍属颍州。宋属顺昌府。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军夺取颍州,元将扩廓帖木儿北逃。明初废沈丘县入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府,设阜阳县,即阜阳西乡之地,在驿口桥(今老集)设府同知(俗称“二府”),在沈丘集(今县城)设巡检司。

民国23年(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乡,北起颍河,南至洪河,纵以茶棚大路、龙王堂、栗头店、五坑集、欧庙集、会龙集、九龙沟以西设立新县,因县城滨临泉河,故名临泉县,属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8年(1939年)改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7-1949年分置临泉、泉南、泉阳3县和临泉市,统归豫皖苏区第四地委、四专署所。1949年3月,临泉、泉南、泉阳县和临泉市撤销,恢复旧临泉县界(包括今界首市颍河、阜南县段营乡和方集、王堰2镇),成立新的临泉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1952年起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地区。1996年起属安徽省阜阳市。

       长官清真寺在长官集南首。建于明代万历(1573)年间,已有420余年历史,当时作为长官店回民礼拜场所。大门楼悬挂一横匾,上书“古清真寺”;二门楼横匾“率由理门”;北讲堂匾额“主敬存诚”;大殿明柱上有对联:“认真主无影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唯一理在心”。1983年县政府拔专款又重修大殿6间,南讲堂6间,北讲堂5间及大门楼和二门楼,使清真寺面貌焕然一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的一个人口大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县”!
游江南·皖北·颍州阜阳(2010-02-06
“阜阳”的简历,阜阳人必读!
阜阳名胜联·临泉
安徽省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总人口超230万!
全国绝无仅有, 高铁为一个县拐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