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余杭区的来历

       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即把大禹弃舟的地方,叫“禹杭(杭为方舟)”,后人讹为“余杭”。另一种观点是:余杭一带,东周之前一直为“海洋”,虽然东周时期慢慢形成大片陆地,但吴越方言仍沿用旧称,曰“洋”。秦时设置“余杭”县实际上取自“洋”的吴语音。 还有一说:“余”为古越语中的一个发语词,并无实际意义。不过秦汉用文字记其音,而沿用其名。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1914年)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杭县和余杭县直属于省,同时划杭县城区、西湖、会堡、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行政督察区。余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调整行政督察区,杭县、余杭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杭县改为省直属县;余杭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7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2日,余杭县解放,5月3日杭县解放。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58年10月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径山在余杭区长乐镇。因山有东西二径通天目而名。有7峰,以凌霄峰最秀,海拔616米。山巅有径山寺,创建于唐,南宋时梵宇规模宏大,香火鼎盛,为禅宗五山之首。后寺毁坏,仅存明初所建钟楼,楼内悬重约10吨的明永乐大铜钟一口,又有宋铁佛等,1989年楼遭焚毁,同年重修。山上又立宋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大碑一通,周围尚有不少摩崖题记。径山与日本佛教关系密切,为日本临济宗之源,其"茶宴"仪式被日僧传播到日本后,逐渐演迹成日本"茶道"。良渚文化遗址在余杭区良渚镇一带。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斧、锛、镰、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的使 良渚文化陶具用,说明当时早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坠、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古称探究(钱塘、武林、泉亭、临江、钱江、余杭、西都﹍﹍)
杭州城市地名变迁简史
作为一个杭州人,你知道杭州的由来吗?
余杭的由来          转
历史上杭州的古称
杭州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