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连州市的来历

       《太平寰宇记》:“以郡南有黄莲岭为名。”

       秦时属长沙郡。西汉初(前206年)始建桂阳县,属桂阳郡。三国时归属吴国始兴郡。晋太康期间(280年-289年)随始兴郡归属广州。永嘉年间(307年-312年)属湘州。南北朝刘宋时由湘州分出,析为小桂郡。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称阳山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郡置连州。大业初(605年),改熙平郡,辖桂阳、阳山、连山、宣乐、游安、熙平、武化、桂岭、开建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复连州,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连山郡,属岭南道。乾元元年(758年),又复名连州,隶属湖南道,辖桂阳、阳山、连山三县,大历三年(768年)改隶广州管辖。宋开宝四年(971年)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连州为路,隶湖南道。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撤销路的建制,复称连州,辖连山、阳山两县,隶属英德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州制,连同阳山并入连山县,属韶州府。次年,改称阳山县,属广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连州,辖阳山、连山两县,仍属广州府。清初沿用明制,至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直隶州,辖连山、阳山二县,直隶广东布政司。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划出连山,连州只辖阳山县。

    民国元年(1912年)全国废州立县,连州改称连县,属岭南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连县直属广东省管辖。1958年11月,连县、连南、连山、阳山四县合并为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10月1日,划出阳山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10月15日,又划出连山、连南,复名连县。1994年4月22日撤销连县,设立连州市(县级)。

       湟川(现称连江)位于北江支流连江上游,起源于连州市星子镇红岩山,流经连州、阳山、英德三县(市),于连江口汇入北江。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区南面,距连州市区1公里,属乘船游览观光的自然风景区,景区游览全程为16公里水路。景区内有三道雄峡峙立,分别为龙泉峡、楞枷峡和羊跳峡,故称湟川三峡。此处峡谷两岸崖壁奇立,直如刀削,壁中吐石,石中吐水,悬空落河,如雾似纱。数十道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喷然若雾,在阳光辉映下如七彩霓虹,美伦美奂,有“疑似江上堆银雪,白浪跳珠乱入船”之意境。历代文人骚客游历后留下众多赞美之词。唐朝大文豪韩愈在贬任阳山县令,往连州府述职时,曾夜宿龙宫滩,留下千古佳句《宿龙宫滩》:“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梦觉灯心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清朝连州知州林华皖赞曰:“连峡之珠,瑰异卓绝,历相九州名胜,罕有伦比,惟有巫山巫峡可与同观”。大自然的神刀妙手,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雕塑成既有“长江峡谷奇趣之险”,又具“漓江山水仙境之秀”的诗画走廊。乘船游览湟川三峡,赏瀑布、看奇石、觅古迹、观石刻,令你大饱眼福,意犹未尽。主要景点有龙泉峡、楞枷峡、羊跳峡、纤夫道、鸳鸯瀑布、古戏台、龙宫滩等20多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州
广东省1个以“州”为名的县级市,建县2200年,人口超50万
秦阳山、湟溪二关考辩
骑行107第一季,第三天
清远(连阳地区)大事记 (明清)
湖南、广东两省交界处,为何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多地用一名”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