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寄升庵》赏析
《又寄升庵》赏析
[转载]《又寄升庵》赏析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日边:天边极远之地。此指作者丈夫杨升庵远谪的滇南之处。自是:应该是。
  诗词鉴赏
诗人与丈夫分别既久,年复一年,了无归期,其间鸿雁频传,却久候佳讯不至;一个“懒”字,既刻画了寄信人慵懒的精神状态,又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可谓一石三鸟,足见诗人择词炼字的功夫。 
  诗的末两句表现了诗人久盼夫归而不得的痛苦、矛盾的心境。第三句承上而转以轻松的口吻,似乎在说:对方不能回来既成事实,“自是”无法可想,就索性听任自然吧。然而表面的豁达毕竟掩盖不了内心的真情,末句将这种深情推向了极致:自己和丈夫心曲难
创作背景
明弘治十一年(1498),黄峨诞生在遂宁县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黄珂,字鸣玉,成化二十年(1484)举进士,初授农阳(今湖南汉寿县)知县,由于他吏治精勤,升迁为御史,在京供职,母亲聂氏,为黄梅(今属湖北省)县尉聂新的女儿,知书识礼,严于家教,她既是黄峨的慈母,又是黄峨的启蒙老师。黄峨自幼聪明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谨守闺训,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而对于做诗文、填词曲更有着高深的造诣。
正德十二年(1517)明武宗终日游乐,不理朝政,杨升庵忧国忧民,上疏劝谏,未被采纳,遂以养病为名,回到新都,读书自娱。不久,升庵的原配夫人王氏病故。次年,升庵得知聪明有才、美丽多情的黄峨年过二十尚未许人,便征得父亲的同意,遣人做媒。黄杨二家交谊深厚,门当户对,一说即成。于是,升庵备办丰厚的聘礼,亲往遂宁迎娶黄峨。
黄峨是升庵继室,故说不同桃李争春,如榴花之后放一样,自喻待到早已过了及笄之年,才同升庵结婚,是独秉灵根,慧眼识英才,以故虽迟放而更有自信之感。
  他们婚后生活美满,但并不满足于幸福的新婚生活。婚后第二度桂花开罢,菊花黄时,他们夫妇便一同辞别桂湖,离开榴阁,回京复官,施展宏图。
  次年,武宗死于豹房,无子嗣立,由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位,这就是世宗嘉靖皇帝。嘉靖三年(1524),杨升庵在以“议大礼”为焦点的政治斗争中,忤触世宗,被谪戍云南永昌卫。
  年轻的黄峨,遇到这骤然的事变,虽然痛苦万状,但却很有理智。她妥善安排,随带家人,赶去护送升庵。
  杨升庵的囚车,从通县下潞河上船。黄峨赶至天津口,改乘大船,沿运河入长江,溯江而上。这对患难夫妻,风雨同舟,历尽艰辛。但问心无愧,故也曾放荡形骸之外。于是昼游扬州,夜泊秦淮;雨花台、采石矾,凭吊唏嘘;泛洞庭、览君山,襟怀旷达。不觉时序冬来,行至湖北江陵,已是去滇与入川的分道之处了。夫妻情深,说不尽离恨别苦,洒泪惜别。
  杨升庵除《江陵别内》诗外,又有《临江仙·江陵别内》词写道:
  楚寨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黄峨也有《罗江怨》抒离别情怀:
  空庭月影斜,东方亮也。金鸡惊散枕边蝶。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泪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结。鸳鸯被冷雕鞍热。
  黄昏画角歇,南楼报也。迟迟更漏初长夜。茅檐滴溜,松梢霁雪。窗纸不定风如射。墙头月又斜,床头灯又灭。红炉火冷心头热。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小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不恼。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雁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
  关山转望赊,程途倦也。愁人莫与愁人说。离乡背井,瞻天望阙。丹青难把衷肠写。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世情休问凉和热。
  从此升庵被押解,经湖南,过贵州而至云南;黄峨则溯江而上,回到四川新都。后来黄峨接到升庵家书并《仙吕·点绎唇》一曲,提到“辞家衣线绽,去国履痕穿”。黄峨想到丈夫从相国公子状元郎沦落到衣破鞋穿的光景,不禁凄然;随信写了《黄莺儿》词四阕,其一:
  积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嘉靖五年(1526),升庵探父病回家,便偕黄峨同去戍所。八年(1529),奔父丧又偕黄峨返家。丧事毕,升庵还戍所,黄峨独居榴阁。景物依旧,人事全非,她自叹命薄,更悬念远在云南的丈夫,写出深情感人的《寄外》诗: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在当时的情况和条件下,他们之间传书带信,不知几年一来,几月一往。真是“昨夜梦里分明见,醒来时枕剩衾单。费长房缩不就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嘉靖三十八年(1559),杨升庵客死异乡。噩耗传来,黄峨悲痛万分,以花甲高龄奔丧,到了沪州,扶榇归里。谁知当年生离,而今竟成死别,真千古恨事!
  黄峨二十一岁同升庵结婚,仅过五年顺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谪戍,从此遂一生坎坷。
  嘉靖三年(1524)二月,杨升庵父亲、内阁首辅杨廷和被迫辞职还乡;七月,明世宗更肆无忌禅地迫害议礼诸臣。他派出锦衣卫,将聚众请愿、竭力抗争、勇头邪恶的杨升庵等一百九十人囚入监狱。杨升庵两次受到廷杖,死而复生,最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
  隆冬时节,船已行至江陵(今属湖北省),升庵将从这里起岸,经湖南、贵州到云南。此后山川险恶,道路崎岖,升庵不忍累及爱妻,坚持要黄峨顺长江回蜀。黄峨回到新都,静居榴阁。她强压悲愤,茹苦含辛,孝敬公婆,教哺子侄,为远谪在外的升庵操持家务,排难分忧。
嘉靖五年(1526),被迫辞职还乡的杨廷和担忧国事,思念儿子,忧思成疾,病势沉重。升庵闻讯,回蜀探望,当父亲痊愈后,黄峨便随同升庵,跋涉千山万水,去到云南边陲,成为升庵讲学、著书的好帮手。过了三年,杨廷和病故,黄峨回蜀挑起了家庭重担。在明世宗的严密控制下,升庵被赦还的机会十分渺茫。黄峨由盼望而失望,最后只有自我安慰了。于是写了这首《又寄升庵》。
  黄峨能文工诗,更擅词曲:“博通经史,能诗文,善书札。”但诗不多作,亦不存稿。而其词曲,则比诗作为多。她的许多诗还辗转传抄,分别散收于明、清人集中。  对于黄峨的作品,早有异议;她的词曲,好多都同杨升庵的作品混在一起,很难辨别,这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黄峨作品的内容,历来论者都只提到她写个人离情别绪,幽怀怨致。然而仔细吟读,在个人幽怨中,也不乏具有社会意义的词章。
  历来对黄峨的作品,评价都很高。万历版《杨夫人乐府词余》序中,称她“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淑真”。徐文长称赞她。“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积雨酿春寒”这阕《黄莺儿》,被明代骚隐居士誉为“字字绝佳”。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寄外》一律和《黄莺儿》一词,“升庵别和三词,俱不能胜”。
  黄峨的才德都堪称颂,人品高尚。升庵是把她作为女中圣贤来尊敬的。
杨升庵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夫人,又何止“郎才女貌”而已?徐文长赞颂他们夫妇“著述甲士林”,“才艺冠女班”,这实在是历史上罕见的。黄峨同杨升庵一样,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也该得到应有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黄峨,揭秘黄峨与杨慎的坎坷爱情故事
王长华||《桂湖的自信》之六:文学伉俪 才艺冠绝
中国古代才女之十六——黄娥:词工散曲折夫婿
黄娥
唐伯虎大战杨升庵(下)
杨慎与云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