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的过去与现在

分享到:
汉字的过去与现在

2013-09-15 09:04:17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2976 次 | 评论 6 条

   最近,两档汉字听写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搅动了“键盘化社会”人们的神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今天阅读、书写汉字的方式,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时下的所谓中国文化的复兴,包括对汉字的理解与尊重。在这一点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之所以能引人注目,就在于它唤醒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从这里出发,可以走进汉字的历史当中。

    1

    创造:

    六书成为汉字的基本构造

    在汉字的历史中,有五种传说,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而可以确定的是,仓颉造字只是一种传说。不过,据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汉字的创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构造,有六书之说。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一原理延续上千年,构成了汉字演变的基础。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汉字变化的多端,却还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汉字的变化,从不同时期的字典和词书收字的数量可以看得出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由此可见,汉字的创造,复杂而又多变,甚至显得有些与时俱进。

    汉字在今天变得陌生化,是我们逐渐疏远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同时,汉字的简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我们理解汉字的难度。对此,南京大学中文系高小方教授认为,逐渐普及的电子化输入无疑是重要原因:“只要输入数据进去,电脑自动会生成汉字,因此依赖电脑来解决问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果一段时间老不写字,自然对汉字的书写就没那么熟悉了。”

    2

    演变:

    在与时俱进中变化

    汉字的演变,也是与时代相契合,并带动了文字的发展。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语言学家认为,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汉字的书写方式所反映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汉字的认知程度存在着差异。比如雷雨电,在甲骨文、金文、篆文中就有很大的变化。事实上,直到今天,汉字依然是与时代贴近,还在继续创造出自己的汉字书写方式,这也给汉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宋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汉字符号化是一种趋势。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时下的汉字书写方式有了变革,而如何才能发挥汉字的作用,成为专家学者所考虑的问题。

    文化学者、诗人流沙河在《白鱼解字》中探索汉字的含义。他说,那就像是一场文字侦探。将今天的简化字还原到它创造的创始状态,或许才能读懂汉字。

    汉字的演化史,是对汉字书写的总结,也还包含了对文字的不同解读方式,比如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秦国文字,汉字发展的主流。六国文字,地域差异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到了统一文字之后,文字的演变才具有更多的现实考量和含义,说到底汉字的产生和演变是根据时代的不同,对汉字的理解也有不同,如此才有了进一步的演化。

    流沙河曾就“石”的不同用途来解释汉字的演变,作为器用的石和作为兵用的字有很大的差异,由此构成字的变化:碑、磨、碾,是作为器用的一种而存在的,弹、抛则为兵用演化而来。汉字的有意思正是在岁月中不断的变化,从而丰富了汉语的博大。

    不过,现在的汉字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也多,比如对汉字笔画书写、汉字的解释,大都是用眼下的汉字着手,而不是回归到汉字的历史当中去,从而将音、意和形割裂来看,自然就难以轻松学到汉语中的精华所在。这说明汉字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汉字文化放在文化复兴的高度来理解才有可能改变这种教育现状。

    3

    未来:

    汉字该何去何从

    前段时间,香港演员黄秋生在微博上感叹:“在中国内陆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由此,对汉字的繁简之争不断。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新文化运动当中,就包括了汉字的未来变化的争论,废除汉字之声不绝,原因在于书写过于复杂化,无法跟国际接轨。但一百年后再起争论,看似对汉字功用的讨论,实则是对汉字书写、认知的再度挑战。

    语言学家周有光曾预言,汉字的未来是字母化。也有学者认为,汉字在未来会成为国际文化的主流,毕竟使用汉字的人数就全球而言是最多的人群。但这也在让我们思考,汉字作为一种书写也好,阅读方式也好,是不是在未来存在着更多的解读可能性。但就文字学来说,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由于汉字的简化之后,也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

    古代中国所使用的汉字是未经简化的汉字,在阅读过程中,就可能更容易理解汉字,当今天的学生不太懂得锄头、耕地之类的词语时,不是这些汉字太过于古典,而是今天我们对汉字缺乏更多的直观感受。由此,有媒体认为当下汉字状况身处“危机”当中。

    但就汉字的演变来说,这“危机”几乎每个时代都会面临,但在文化上仍然延续了下来,这说明汉字有着独特的思维逻辑。汉字为何是方块字,而不是字母化,或符号化,这背后跟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相关,这一种思维在今天,也还没有动摇的可能。倘若汉字没有强有力的干预,其发展的路径或许在未来依然处于强劲的状态,至于字母化的历史,或许更为漫长一些。

    1848年,美国汉学奠基之作《中国总论》出版,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说:一旦废止汉字,而改用字母拼写汉语方言,那么中国将不复存在。而这也作为否定汉字字母化的依据。但汉字的演化很显然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文字。尽管现在在某些场合流行火星文,那也不可能成为汉字文化的主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文解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的几种说法
汉字为什么这么美,这里给出了完美的诠释
中国文化——汉字
汉字历史
汉字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