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疲劳的4个“难兄难弟”


体力性、脑力性、心理性、病理性疲劳,

四个难兄难弟,个个都会把你累得手脚无力、一身瘫软……

 

毛嘉陵 撰稿 

第一个难兄难弟:体力性疲劳

   我们对疲劳方面的医学知识了解不多,一般干了体力活后出现的劳累,这应算是一种最常见的疲劳类型吧?

由于在从事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时,活动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使身体体能活动效率降低的这种亚健康状态,我们称之为体力性疲劳。一般经过适当的休息就可恢复,尤其是身体素质好的中青年人恢复得更快,老年人会缓慢一些。

   在进行超负荷体力活动时,肌肉群持久或过度地收缩,将大量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产生乳酸、二氧化碳、水等代谢产物,血液中的酸度也会增加。当这些代谢产物聚集到一定量后,就可影响肌肉的伸缩活动,并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疲乏、困倦、肌肉酸痛、厌食等不适感觉,使人感到身体累了。

   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多发生体力性疲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所替代,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数正在逐渐减少。

   很多人在年轻时经常大量运动,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疲劳呢?

   消除体力疲劳的主要方法:

   ①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这是恢复体力的最基本条件;

   ② 活动时用力要适度,不可过分逞强,尽量避免对身体的伤害;

   ③ 有条件的在劳累后可进行有助于体能恢复的活动,最好睡前洗个热水澡,至少也要用热水泡泡脚;

   ④ 保障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弥补劳累对体内能量的消耗。

 

第二个难兄难弟:脑力性疲劳

   不少人有时捧着一本好书,爱不释手,就想一口气把它看完,这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结果感觉很累,尤其是眼睛非常疲倦。

   读书、用脑时间过长,及过度紧张的脑力活动,可使大脑皮质中枢神经系统从兴奋状态变为抑制的这种亚健康状态,就叫脑力性疲劳。出现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疲乏欲睡、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食欲下降等不适感觉。经过适当的休息,一般不很严重的脑力性疲劳就能缓解和消除。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指出:“工作紧张是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

   脑力性疲劳多发于白领人士、科技人员、公务员、教师、记者。据调查,有60%的知识分子每天用脑都在10小时以上,有40%~50%的中学生、80%~90%的大学生学习到深夜。

   消除脑力性疲劳的主要方法:

   ① 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这是保证大脑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

   ②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③ 业余时间可听音乐、练书法,这有助于使过度紧张的大脑放松;

   ④ 参与外界社交活动,适当转换大脑思维活动的形式;

   ⑤ 在劳累后可进行有助于脑能恢复的活动;

   ⑥ 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为脑力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第三个难兄难弟:心理性疲劳

在我周围的同事中,有不少人因工作压力太大而感到身心疲惫,有时候也容易使人的情绪变得很急躁。

   精神心理因素、不良情绪以及遇到不顺心之事等原因,引起生活工作效能降低的这种亚健康状态,就是心理性疲劳。其表现以精神心理为主:疲乏、厌倦、精神萎靡不振、健忘、失眠、心烦意乱、头晕。有的甚至早上起床后,还没有开始工作就感觉到心烦、无精打采、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对工作抵触厌倦。仅靠休息不可能缓解和消除疲劳。

   此类疲劳多发于白领、公务员等人群中的那些特别敬业、特别看重职场升迁的人士,还有就是失恋者。

   消除心理性疲劳的主要方法有:

   ①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认真分析,找准诱发心理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疲劳感就会明显缓解或消除。

   ② 注意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遇事多向前看,心情要尽量舒畅,要“遇高兴的事不要过于乐,遇困难的事不要过于忧”。

 

第一个难兄难弟:病理性疲劳

   张先生前年一直感到疲乏,开始他也没当回事,认为这是因工作太累,过一段时间忙过了就会好,结果这一拖就是几个月,以后又出现消瘦,吃饭也不香,直到出现胃痛才去医院检查,这一查就查出了胃癌。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认识:

   一种是由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导致机体功能减退,出现系列疲劳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疲劳其实就是疾病的先兆信号。

   另一种是长期持续地超负荷学习和工作,在机体失去生理性代偿的情况下,其疲劳的性质就很有可能从生理性转变为病理性。他们虽然在早期还没有被确诊为某种疾病,常规医学检查的结果也有可能趋于正常,这种亚健康状态很容易转变为疾病。其表现为疲乏无力、动则气紧、食欲差等症状,仅靠一般的休息不可能缓解,只有经过治疗、调养后才能消除疲劳症状。

   不同的疾病常伴随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糖尿病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乙肝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胆、肝区痛。

   心理性疲劳多发于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疑难病患者。据调查,有25%的门诊患者有强烈的疲劳感。

   消除心理性疲劳的主要方法有:

    ①关键在治好原发病,以消除引发疲劳的根本原因;

   ② 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养,使机体从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

 

------------------------------------------------------------------------------------------------- 

附:

   亚健康状态疲劳测试:

 

体力脑力性疲劳

心理性疲劳

程度

无0

1

2

程度

无0

有1

重2

  全身疲乏无力

 

 

 

  尚未劳作就感疲乏

 

 

 

  肌肉酸痛

 

 

 

  做事没兴趣

 

 

 

  头晕

 

 

 

  丧失自信心

 

 

 

  眼花眼胀

 

 

 

  失眠

 

 

 

  精力不集中

 

 

 

  多梦

 

 

 

  哈欠欲睡

 

 

 

  头晕

 

 

 

  反应迟钝

 

 

 

  遇事易怒

 

 

 

  没有食欲

 

 

 

  性欲减退

 

 

 

  行为出现差错

 

 

 

  没有食欲

 

 

 

  头痛

 

 

 

  情绪抑郁

 

 

 

合计

 

 

 

合计

 

 

 

注:可分别进行测试。1~7分为轻度疲劳,8~15分为中度疲劳,16~20分为重度疲劳。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除三种疲劳的方法
慢性疲劳的相关知识及中医治疗
消除疲劳需对症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觉疲劳
亚健康专栏十六、如何判断自己的疲劳类型
男性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