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天大解密】为何诸多武术家仅活六十多岁?

一.“师父……为啥他们都才活了六十多岁?”

二零一四年夏的一个周日上午,我的入室弟子吴利平在课前突然问我:“师父,某某某大师那么能打、那么有名,可他的几位高徒都是六十多岁就生病死了。为啥他们都才活了六十多岁?”我听后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说:“不可能吧!你是听谁说的?练传统功夫的可都是又能打,又活大岁数的啊!”利平答:“是真的啊!师父。”我便说:“你有他们的练功照片吗?或书也行。有的话下次带给我看看。”利平答有,并说下次来一定带来给我看。

两周后,利平再来学拳时带了本书给我。我看书中这几位武术家练桩功的照片后,找到了原因。原来他们因姿势错误,气浮在胸部没有沉到小腹。这样一站个把小时,气滞而不通,势必加大了心脏和大脑的压力,引发心脑血管病是必然结果。据此,我判断是他们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利平听了我的判断后,有点吃惊地说:“师父,你神了!可你是咋知道的?”我让利平按他们的姿势站好桩,问他气在哪儿,他说气在胸部,我说:“长期这样练,气憋在胸口,能不得心脏病吗?”利平听后长长地“哦”了一声,接着说:“怪不得他们六十多岁就见马克思了,真可惜!原来他们是自己把自己练死了。”我说:“不过,我知道他的另一位高足可不是这样练的,他这位高足活了近八十岁,应该是得了真传吧!”我想,老师去世后,师兄弟们之间应该是互相交流的,怎么这么关键致命的练功方法,他们竟然练的完全不一样!我百思不得其解。

二.冲破顾虑,挨骂也要扬正纠错

当时,我心中便萌生了把我们马家内功全身通气练气的秘诀泄露于天下的念头。但我马上又犹豫了,因为我曾被一些持世俗偏见的武林人士骂过。二零零九年春,我的形意拳师父尚济老前辈为我的拳起了名字,叫“浑元形意太极拳”。当我把这个名字在网站上启用后,便招来了一阵阵骂声。有的质问我凭什么开宗立派,有的骂我狂妄自大等等。直到二零一二年夏,我打了两个快速变化的组合拳录像放到我的网站上后,骂声才停止了,赞扬声随之也来了。有一位武术家,是我入室弟子马敬维的一位师叔,他借出差从河北来到上海,专门拜访我,让我当面打给他看,他看后才说,看来马老师你真能打这么快,没做过技术处理。原来他原先不相信我能打这么快。我告诉他,这是靠我练我们山东马家内功练出来的。他听后赞叹不已,要求他师侄好好跟我学拳。

今年十一月一日,我们的浑元国术馆正式开业了!自打准备办武馆开始,我就下决心扬正纠错,为社会做奉献!为大家的健康,我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即便挨骂,也要扬正纠错!即便是人们练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东西,错了也要纠正!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人还在走自己练死自己的路!

三.山东马家功夫全身通气三秘诀

练气时,内功最重要的是把全身的气练通畅。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全身气血运行通顺,无痛无灾;反之,则生病疼痛不已。

我们山东马家内功练全身通气,是通过练好上、中、下三个丹田,进而达到三丹之间内气互通自如。只有全身上、中、下之间气都通,才能达到全身之气通畅自如,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若上边气不通,便不能降气于小腹。于健身,气浮于胸、于头,轻则头晕,重则心脑血管出毛病;于技击,气浮于上,神气易乱,通身不稳,这等迎敌,怎有胜算?

若中间气不通,气不能上通下达。于健身,肠胃和生殖系统易生病;于技击,则腰胯不活,达不到上乘功夫,何谈与高手对决?

若下边气不通,气不达脚趾。于健身,脚上气不通,未老腿先衰,下肢关节、筋骨易出毛病;于技击,脚不稳,步不活,打不出灵活的步法和速度,遇强手则必败无疑。

怎样通上气?通上气的关键在舌。社会上流行的错误练法是:舌尖卷起顶抵上颚,还说这是搭鹊桥,接金津玉液。实际上,舌尖卷起顶抵上颚,气会顶在前额,根本降不下来,通不了,不仅不是搭鹊桥,反而恰恰是断鹊桥!

我们马家内功引上气下行的方法是:舌尖抵顶下牙龈,舌头中部拱起、提起,轻抵上颚或口腔上部,这样气便自然而然接通了,接着沉胸便可引气到小腹。有了口液也叫金津玉液,可慢慢咽下。这才是正确的搭鹊桥,接金津玉液。

怎样通中气?通中气的关键在肛门。社会上流行的错误练法是:提肛门,有的还说为防漏气,要用力提肛门。事实上,一用力提肛,两个屁股蛋夹紧了,尾巴骨处的长强穴绷紧了,气既不能向后向上通,也不能向前向下通。这是锁气法,不是通气法。

我们马家内功的练法是:松肛门,提会阴穴,开胯圆裆。肛门松开后,随着会阴穴上提,撑开也上提了,同时没有夹屁股,气前后上下都通了。

怎样才能通下气?或者说,怎样让脚上气通?通脚上之气的关键在涌泉穴。即在前脚心。社会上的错误练法是:两脚十指抓地,脚心涵空。这样一来,两脚绷紧了,脚心的涌泉穴也绷紧了。两脚的气血很难通畅不说,若被轻轻推一下就会失去平衡,不信你可试一下。

我们马家内功的练法是:两脚松开,脚心尽量贴地,包括两腿也要放松。这样气血在两脚流动自如,气达脚趾。运动变化自如,松沉劲自然就有了,练一会儿就会感到两脚发热。冬天脚不冷,因温气、清气流进来了。夏天脚不热,因热气、臭气散出去了。

当然,万事万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当你用前额去技击时,就要舌抵上腭了。但一紧后就要松开,不然头晕。当你防对手按脖提裆时,就必须提肛夹屁股,夹住他插入你裆中的手臂反擒之。还有,当你拉肚子或有肠炎时,要练一练提肛动作。当你窜蹦跳跃时,就需要两脚十指抓地脚心涵空了。但当你运用缠丝劲时,两脚则必须松开。

以上秘诀全部公开,为救人,也为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功夫。正确与否,望大家体验之后再下结论!在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上,我们浑元形意太极门的态度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逾矩。”望武林同道和各界朋友共勉。


作者:马保国,浑元形意太极门创始人,1952年冬生于武术世家。他7岁始随抗日老战士马德峰老前辈,学练祖传并经过战火检验的山东马家功夫。从军五年,两次上大学,在英国教中国功夫五年。教健身,帮不少学员治好多种慢性疾病;教技击,培养了一批高徒,学员中有三名曾是英国自由搏击冠亚军。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别忘了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内功奥秘:全身通气三秘诀
正宗·太极内功(全)
[转载]内功三式(提高攻击力)无中生有
修炼内功,掌握技击
传统武术是怎样炼成的?(你不懂的传武)
太极拳的内养与技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