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巷不再,文人寂寥

  新闻背景:12月初,《金氏族谱》捐赠仪式在吴江同里中学举行,会上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和文学家金松岑先生的后裔金学德先生专程赶来同里中学,将一幅长6米,宽0.8米的巨幅长卷《金氏族谱》和幅及金氏家族的书画捐赠给金松岑纪念室。这是金松岑纪念室成立以来,收到的最珍贵的关于吴江同里金氏家族记录的礼物,也是近年来吴江境内见到的第一部续修的姓氏族谱。

  金氏作为同里四大姓氏之一,奉行以勤劳为第一主义,处事和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此为祖训,同里金氏家族发达,子孙兴旺,族中名人辈出。近代,有著名爱国人士、著名教育家和文学家金松岑,有著名经济学家、近代统计学奠基人金国宝,有著名学者金之宪等。

  干将路边,丽景苑对面的草地上,有一块不起眼的大理石碑,碑面上写着“金松岑先生故居遗址”几个大字,还有一个不到两百字的生平,仔细一看,原来是出自钱仲联先生的笔迹。两百字,一辈子,人生面对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苍白无力,也许你有丰功伟绩,也许你也曾感天动地,但最终穷其一生,总结下来,也就区区两百字而已。

  高峰期间的干将路自然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刹车声,喇叭声,伴着交警的警哨声,凌乱嘈杂,一派市井生活的气息。忙碌的人们往往不会去注意到这块自从干将路1993年修建以来就一直矗立在这里的这块碑了,自然也不会去深究那些已经隐匿在其中的人和事了。

  金松岑的故居原本是在干将路边的一条叫做濂溪坊的巷子里的,这是宋前的六十古坊之一,坊名士因为纪念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而改的,这条巷子在1993年干将路拓宽改造的时候,被拆除了,金松岑的故居也在其列,如今,除却这一块石碑,其他的物什已经是遍寻不到,消散在历史中了。

  曾经想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金先生,但却发现,很难用一两个字来形容的,他开阔的思维方式,丰富的中外文化积淀,是让很多后人们难以企及的。

  著名学者房龙曾经在他的代表作《人类的故事》当中这样预言未来:“到了公元10000年……他们(指我们的后代)会把拿破仑……和成吉思汗或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混为一谈。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会被他们当作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长期商业冲突。”

  而在房龙先生同时代的金松岑却在用他的超越现实的眼光在回看过去,他把古今中外,理想与现实的人物都放到了一起,让他们读古论今,而在他的理想世界里,东西方文明的对话才出现大同世界。

  于是,华盛顿来到了中国和与禅让著称的帝尧交谈,卢梭、柏拉图与孔孟笑语,(“今兹华盛顿,前来访帝尧。我疑哥伦布,前身骞与超。梭柏遇孔孟,班荆相谐嘲,卢梭毒世人,不崇黄余姚。……”)

  从这上面来看,金先生用着一种现在所说的后现代的笔法在写着现实,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倒是可以建议现在那些小学生各种作文培训机构或者是那些想象力培训机构可以拿来做范本的。

  金松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诗人,学者上,很少向人提起他也曾写过小说,事实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却是他最先提笔的,他在《江苏》上先发表了第一二回,后来,将已经完成的前六回稿件寄给了曾朴做办的小说林书社,曾朴觉得很有意思,就给小说提出了一些意见,不过,金先生却觉得自己自己“并非小说家”,于是就和曾朴共同商定了全书六十回的回目,由曾朴续写。却不曾想到,这本以苏州状元洪钧和赛金花为背景的小说最后成就了曾朴,虽然出版时署名“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曾朴)编述”,但又有多少后人会知道“爱自由者”就是金先生呢?也许他自己并不在意,但从这个角度来说,还真有点替金松岑不值。

  金松岑先生晚年正处在日寇侵华战乱之中,面临异族入侵,他困居苏州,生活清贫,但大义凛然,明耻立节。他晚年生活十分凄凉,断了经济来源的生活,除了变卖同里章家浜“大夫第”的房产外,别无长物。物价的不稳定,使他糠豆不赡,每月靠几位亲近的学生接济一点食物勉强度日,作诗《艰食叹》,但他却铮铮铁骨,宁死不肯屈从于日伪。

  使金松岑这位倔强的老人无疾而终的,在他身前创办的学校,如今的吴江同里中学的网站上,还记载着这一桩鲜为人知的事情。

  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皮尔逊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12月30日起至1947年1月上旬,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学生相继罢课和示威游行,抗议美军的暴行,要求美军撤出中国。金松岑看到这个消息后,越想越凄怆,入夜,转侧不安。

  1947年1月1日早晨,他跑到东吴大学与美国传教士文乃史论理。正面指出美国人“做尽坏事,丧尽天良”,要求美国人从我们领土上撤走军队及一切机构。

  文乃史虽然对金松岑的“造访”很恼怒,但他对这位连走路都得靠拐杖的老头不感兴趣,他轻描淡写地用中文回答金松岑:“这是我们美国的年轻人干的。”

  金松岑毕竟已到桑榆晚景,经过一折腾,第二天生起病来。10天后,不治而亡。临死前,他还想把呼声和要求写下来,但他终于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了,他带着内心压抑和遗憾走了。

  参考资料:秦兆基《苏州记忆》、吴江同里中学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名作者合力完成一部小说,《孽海花》传奇
韬园
【常熟文史】名人故居 • 曾朴故居曾氏虚廓园
古镇古村系列——吴江区同里镇
吴江读本
漢裴岑紀功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