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饲养蚯蚓

蚯蚓养殖是其它养殖行业必不可少的生态链,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是其它养殖业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一、蚯蚓的品种:

蚯蚓养殖中,要根据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才能收到预期的养殖效益。

  1、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该品种个体较大,长120毫米——400毫米,直径6毫米——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喜南方气候,食肥沃土壤。

  2、产粪肥农田

  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体长80毫米——150毫米,直径2.5毫米——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腹面无刚毛,喜南方气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红薯田中生活,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3、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该品种长70毫米——220毫米,直径3毫米——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中常有宝蓝色莹光。环带三节,乳黄或棕黄色,喜潮湿环境,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4、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长90毫米——250毫米,直径5毫米——10毫米,背面青灰、灰绿或灰黄色,背中线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5、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全身80个——110个环节,环带位于第25节——33节。自4节——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钩状,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二、蚯蚓饲料

各类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厂废料、食用菌渣、厨房废弃物,以及昆虫的幼虫、卵、动物的尸体等均可作为蚯蚓饲料。 牛粪是养殖蚯蚓最好的原料,新鲜牛粪发酵后可直接用来养蚯蚓,如有烂瓜果、烂菜叶等和牛粪混合后养蚯蚓效果会更好。

饲养基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饲养基是蚯蚓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养殖有基料饲料之分。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因此,基料要求发酵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异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饲养基料松散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菌丝等。

饲料发酵方法:

基料的堆制方法如下:用各种畜禽粪便(粪便料)60%,用各种植物秸秆杂草、树叶(草料)40%,鸡、鸭、羊、兔等粪便(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宜超过各种畜禽粪料的四分之一。草料须切成3—4寸长短,干粪及工业废渣等块状物应大致拍散(有毒物质不能使用)。然后堆制,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20厘米,粪料每层厚10厘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的太实。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停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布覆盖。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冬季早晚可见冒白烟10天后进行翻堆,第二次重新制堆。即上层翻到下层,四边的翻到中间。把料抖散,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发现有白蘑菇菌丝说明堆料过干,需加水调制。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饲养基投放时,为了稳妥起见,可用20—30条蚯蚓作小区试验。投放一天后进去的蚯蚓无异常反应,说明基料已经泡制成功,如发现蚯蚓有死亡、逃跑、身体萎缩或肿胀等现象就不能使用,应查明原因或重新发酵。如来不及发酵,也可以在蚓床的基料上再加一层腐殖质丰富的菜园土或山林土等肥沃的土壤为缓冲带,将大平三号蚯蚓放入缓冲带中,等到蚯蚓能适应时,并已有绝大多数已进入下层的基料时,再将缓冲带撤去。

一年9个月(冬季两个月蚯蚓进入冬眠)上3茬粪。

 食用菌下脚料养蚯蚓:

取蘑菇、平菇和凤尾菇等菌糠,打碎,浇水浸湿,堆积发酵,使在种菇过程中加入的农药、肥料得到充分分解,一般发酵5~7天翻一次堆,直到充分发酵。然后补足水分65%~70%,调节pH值6~9,将培养料装入木箱内,或养殖池内,培养料厚度不宜超过20cm,按培养料体积接种一定数量的蚯蚓。将木箱置于阴凉处,保温20~28℃培养。

二、种蚓的管理 

保持料温20—27,首次引种蚯蚓有15天的适宜期,适宜期过后3—5天开始产卵茧,种蚓添加新饲料继续让其产卵, 

 一般20天卵茧孵出后,孵出第15天后,取出部分老饲料,添加新饲料。以后每10—15天添加料一次,在23适温下一般孵出约40天即性成熟,准备产卵茧。开始养殖蚯蚓,首先应扩大种蚓群,若你计划一百平方米生产池面积,首先要达到20平方米种蚓养殖面积,这20平方种蚓专门为生产池提供蚓茧或幼蚓,满足生产池需要。

 繁殖:在平均气温20时,性成熟蚯蚓交配7天便能产卵,经19天卵化出幼蚓,生长38 天便能繁殖。全生育期60天左右。因此,要勤添蚯蚓最喜食的牛粪等饵料,促使其多吃食,生长快、产卵多,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

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三、饲养技术:

湿度: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 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20公分厚)增加透气。

温度: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

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北京地区10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20日,以后至第二年2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 61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820日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密度:以每平方米2.8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要及时除粪补料,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

适时采收:夏季,春、秋季节每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酸碱度:蚯蚓生长在PH6—8的范围内较好,在PH7—7.5的范围产蚓茧最多。

通气: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卵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

只要把蚯蚓放在泥带上,洒些水,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在饲料层已消化75%时采收蚯蚓为好,这样蚯蚓不会因为饲料断层停食而消瘦或为寻找食物而逃逸,采收蚯蚓产量高。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四、提纯复壮

蚯蚓是低等动物,遗传变异可塑性极大,在生产中极易退化,所以做好提纯复壮是十分重要。传统的养殖方法往往是在池内放小部分种蚓,种蚓产出后代,后代长大后又产生后代……,这样就造成祖孙同堂,引起蚯蚓近亲交配,导致蚯蚓品种退化。蚯蚓就会生长变得缓慢,繁殖率大大降低,饲料利用率也降低(为长远利益着想,建议养有这种蚯蚓的养殖户趁早淘汰,重新引种)。所以,为了保持蚯蚓优良品种的高产、优质等性能,必须经常通过纯种选育对蚯蚓进行提纯复壮。以前一些人士认为,经常把蚓群中个体较大的蚯蚓选出作为种蚓,再让它们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实际上这样做不但没有效果,也很麻烦。试想,传统养殖方法已使蚯蚓由于近亲交配品种已退化,就算再挑选出个体较大的蚯蚓作种蚓也意义不大了。蚯蚓的提纯复壮一般需要进行3~5代,严格的讲,以连续5代外繁殖为佳,有如人类出“五府”之说。其目的是尽可能淘汰掉家族性病态基因,使其显具家族优良性,为杂交优化组合提供一个优良因子。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有近20个,由于各个品种多方面的特性差异,例如所需的环境、营养、生殖能力和生殖器官的体位等不同,达不到提纯的目的,所各个品种是不能合二为一进行混养的。

所谓的提纯杂交是指同一个品种的同属下的提纯杂交。

(1)提纯复壮方法是:将多垄(含蚯蚓至少5万条以上)种蚓放进饲养床中产茧至15天(冬季20天),然后把种蚓与基料分开(茧在基料中),把分出来蚓茧的基料搅拌,意在把蚯蚓的蚓茧完全打散。这样,蚯蚓的后代近亲交配的可能性就小了。提纯复壮的蚯蚓数量越多,效果越好。最后把这些带蚓茧的混合基料移到孵化床上孵化,达到后代提纯的目的。蚓茧和基料堆成20-30厘米高,60厘米宽的小条,浇足一次水,保持料温20—27℃,15-25天全部孵化。孵化后每平方米的幼蚓密度较大,孵化后10-15天分散成三个平方米,保持每平方米有4—6万条蚯蚓,添加一些新培养料,每3天用营养剂浇喂一次,10天后再加一次新粪料,约一个月长成蚓,可以直接用或作种蚓。接着把上面分选出来的种蚯蚓混合在一起养3~5天,让它们在一个高密度环境里交配,再突然降低它们的密度,重新分配到养殖床中,让它们在正常的密度里再次进行杂交,它们就会成倍地多产茧。这样就达到了提纯复壮和提高蚯蚓繁殖的目的,也保证了蚯蚓品种的优良性,并使蚯蚓品种不断的得到改良。一般半个月后就需要进行一次提纯复壮。     

(2)经过提纯的蚯蚓,随着增重优势率和繁殖优势率的大幅度提高,其基础代谢能力也必然成正比例大幅度提高。无疑,饲料的营养品质及其促使转化的理论品质也务必大幅度提高。例如同品种的蚯蚓没有经过提纯复壮每月仅产茧2~3粒,经过提纯复壮的没2~3天即可产出1粒茧,可想而知,其营养的需求量及其对饲料质量的要求是比较大的。所以经过提纯的种蚯蚓需要放入有新鲜饲料的养殖床中饲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增润蚯蚓养殖技术大全(附视频和图文养殖)
大平3号蚯蚓养殖技术蚯蚓|蚯蚓养殖|蚯蚓养殖技术|蚯蚓养殖基地|中国生态农业网 / 动物 ...
蚯蚓无土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技术和方法
七、蚯蚓的饲养管理
蚯蚓的养殖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