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精彩预览|2021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
大会倒计时
2
9

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

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将于12月3-5日在沈阳隆重召开!大会旨在促进多学科整合、全方位合作,紧密围绕肿瘤标志物领域一年来各方面最新进展与突破,聚焦具有转化潜力的“三类高质量论文”,邀请国内外医研企知名专家,打造30+主题论坛及专题活动,200+学术报告。为进一步激发国内肿瘤标志物领域的创新热情,表彰为领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专家,大会将于开幕式颁发“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创新奖”。

12月5日上午“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将隆重开启,暨南大学张灏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重庆大学医学院罗阳教授担任论坛主席,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关注参与,共攘学术盛宴!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外泌体专委会(CSEMV)与国际液体活检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quid Biopsy (ISLB))旗下的期刊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EVCNA)联合发起设立第一届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奖:CSEMV&EVCNA Best Lectureship Award(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最佳讲师奖)。这是第一个大中华地区外泌体学术奖,该奖项的设立旨在鼓励全球细胞外囊泡领域的技术与应用创新,将于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盛会中,由CSEMV主委张灏教授和EVCNA 期刊主编 Peng Loh 教授共同揭晓,敬请期待!


08:25-08:35

第一届外泌体和微囊泡论坛颁奖

08:35-09:00

暨南大学  张灏教授

讲题:The complex RNA universe and exosome-based liquid biopsy

09:00-09:25

清华大学  尹航教授

讲题:Chemical biology investigations of membrane curvature an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09:25-09:50

天津医科大学  尹海芳教授

讲题:基于肽的外泌体捕获和功能化技术及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09:50-10:15

浙江大学  蔡志坚教授

讲题:多囊泡体的命运和外泌体的生成调控

10:25-10:50

重庆大学医学院  罗阳教授

讲题:肿瘤外泌体检测进展

10:50-11:15

南京大学  陈熹教授

讲题:外泌体miRNA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11:15-11:40

温州医科大学  刘飞教授

讲题:基于外泌体的临床转化研究

12:30-13:30

恩泽康泰外泌体卫星会

主席专家简介

张 灏  教授  

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授、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外泌体技术专家委员会(CSEMV)主委,《外泌体研究转化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组长。Annals of Medicine(Taylor & Francis 出版社)肿瘤学主编,Cancer Letters(Elsevier 出版社)编委,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OAE 出版社)编委, Scientific Report(Nature出版社)编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协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专注我国高发恶性肿瘤的诊治的转化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针对非突变依赖性肿瘤的外泌体液体活检和免疫治疗,包括无创性唾液外泌体检测、基于嵌合RNA的外泌体疫苗、外泌体包裹的抗体导向RNA药物等。

郑 磊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南方医院检验科主任,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ISEV)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于重大疾病液体活检创新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并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其中以通讯作者在Adv Sci, Angew Chem Int Ed, Mater Horiz, Nano Lett, Small,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Mol Cancer, Biosens Bioelectr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IF大于10的18篇。主持课题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副主编教材或专著10余部。

罗 阳 教授 

重庆大学教授、博导,重庆大学医学院公共实验中心主任、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教委“单分子检测的基础与转化”创新团队负责人,军队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重庆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以第一完成人获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重庆市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首届检验医学创新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现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POCT分会健康全息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科青联实验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康复医学检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代谢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临床生物化学学组委员等。长期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纳米分子诊断医学研究,研究方向涵盖了纳米材料杀菌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领域。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3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 Transl Med, Nat Commun等IF>10的10余篇,5篇ESI高被引。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专利各1件,获中国专利23件(发明专利19件)。

报告专家简介

(按报告顺序排序)


尹 航 教授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药研究院院长,药学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尹航教授团队在本领域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超过130篇;科研成果已申请专利12项,并有多项成果已经商业化。尹航教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美国化学学会大卫·W·罗伯特森杰出药物化学家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度OKeanos-CAPA资深科学家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教授奖、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格特魯德·B·埃利恩奖等多个奖项。尹航教授曾任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执行理事,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细胞外囊泡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2020影响因子=25.84)责任主编。

尹海芳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长期专注于疾病诊疗研究,合作研发的药物已被美国FDA批准为首例杜兴肌肉萎缩症药物;获授权专利4项、申请4项;成果转化2项,其中外泌体回收试剂盒已上市。近5年在疾病诊疗相关领域,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 Biomaterials, EMBO Molecular Medicine和Molecular Therapy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著二十余篇。受邀合作编写基因治疗和药物运输相关书籍5部,兼任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杂志副主编;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编委。

蔡志坚 教授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胞外囊泡与免疫以及CD4 T细胞分化调控的研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Immunity,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search, Autophagy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973”计划骨干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4项;参编专著2部。目前任中国研究型医学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委员会常委,浙江省免疫学会基础医学委员会委员,任多种SCI期刊审稿人。

陈 熹 教授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化与分子系系主任,全国优青、江苏省杰青。2004年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获博士学位;2010-2014年任南京大学生科院副教授,2014年任教授。主要从事细胞外非编码RNA的功能机制与转化应用研究,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及江苏医药科技杰出青年奖。

刘 飞 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经历:2012年7月博士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专业、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和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基于纳米技术和微流体技术在外泌体分离和疾病检测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多组学分析方法用于发现外泌体生物标志物、外泌体检测新技术、 干细胞外泌体再生医学和眼组织芯片,发表了SCI文章30余篇:包括Nature Methods,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NAS,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持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世功-医生简介
免疫治疗捷报频传,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制定最佳治疗策略?
方健教授:晚期肺鳞癌生机寥寥 免疫治疗为其逆天改命(3)—无论PD-L1表达高低免疫治疗都有效 检测PD-L1的意义在哪?
【名家医案】张代钊治疗乳岩(乳腺癌)案例
多发性骨髓瘤外科治疗策略
株洲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 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