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专稿】郑洪:“越医”的学术成就与影响
郑洪,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
“越医”一名,在古代经常出现,许多学者已做过考证,说明古代越地之医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到了现代,绍兴地区在中医药界以之作为地域学派名称,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凡地域医学得以名派者,无不具有名医众多、名著传世的特点。较早得到公认的三个地域医派,分别是新医医学、孟河医学与绍派伤寒,足见绍兴地区的中医药学术成就有目共睹。近年,地域医派研究成为热点,而越地各科均不乏名医,因此在绍派伤寒基础上扩称为综合性的“越医”,亦实至名归。今试对其文化背景与学术影响略作讨论。

“越医”兴盛的文化背景
(一)人文荟萃的历史积淀
《绍兴府志》载:“绍兴,古荒服国。唐虞时未有名。《史记·夏本纪》曰: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其后,帝少康封子无余于会稽,文身断发,被草莱而邑焉,国号越。”可见绍兴称“越”时间久远,而且早就成为南方地带的中心之一。历史上此地名人辈出,而且以文通医者多。例如东汉哲学家王充曾著《养性书》,惜已失传。晋代书圣“二王”传世有《头眩方》《新妇服地黄汤》《鸭头丸》等名帖,说明他们于医学知识所知并非泛泛。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本身是养生大家。明代画家徐渭曾注《素问》《周易参同契》。这些事例无非说明,自古文医互通绍兴丰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两者的交融,自然也推动着绍兴医学的发展。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
(二)眼界千里的游幕文化
明代以来,“绍兴师爷”名闻天下,所谓“无绍不成衙”,据说绍兴一地从事该业者不下万户。师爷的政治角色意义此不多论,学术界多有论及知识分子的游幕生涯对学术影响。单以对绍兴一地的影响而言,一方面“师爷”是一个需要文化的群体,行业的兴盛必然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师爷的特征是游幕天下,大量绍兴人在古代游历各方,对地方无疑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例如绍兴名医张介宾,就是因为父亲游幕京城定西侯门下,于是年十四“从游于京师,天下承平,奇才异士集于侯门。介宾幼而浚齐,遂遍交其长者”,不但学医,还于音律、历算、易学等无所不精。总体上明清以来绍兴医界的名家辈出,与这种良好的对外交流环境不无关系。
绍兴师爷

“越医”学术对中医学术的重要影响
历代“越医”成就众多。试就其对中医药学影响最大的几点,略述如下:
(一)以外丹通内丹,万古丹经佐养生
东汉恒帝时,会稽上虞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是对秦汉以来神仙家长生久视之道和各种炼养方术的系统总结,其理论被后世的金丹派葛洪、陶弘景以及内丹炼养派的司马承祯、钟离汉、吕洞宾、张伯端等继承吸收,很多内丹术语皆源于此书。
道教外丹术对长生的追求虽然无所成就,但炼丹术也是制药化学的先驱,对多种外科丹药的发明有所裨益。同时,《周易参同契》的炼丹术语,在后世内丹派中有着独特的解读,也成为指导内丹炼养(今人称之为气功)的理论基础。正如唐代司马承祯所言:“观夫修炼形气,养和心灵,归根契于伯阳。”《周易参同契》对养生气功的影响至为深远。
(二)融易理入医理,阐发阴阳启后人
明代会稽张介宾,倡论温补,后世赞誉虽多,也不乏如陈修园等攻击者。其实,张介宾最重要的贡献是将医学与易理相结合,从而使医理与易理融为一体。他的著名主张“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实际是源于易学。张介宾将《易·系辞》所阐发的天地、阴阳、刚柔、动静变化之理相结合,归纳成一句话:“《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其根本在于阴阳,即“欲该医易,理只阴阳。”从易理而言,实际上阴阳可分不同层次,张景岳所论为先天生理之层次,重视阴阳互根。而其他医家如朱丹溪所论阴阳为后天病理层次,重视阴阳对立。
张景岳把握易理,以阴阳为纲,将其变化统为寒热、虚实、表里“六变”,很好地说明了辨证的基本原则,真正使中医理论具备了生理病理的基础概念,为后世遵从。包括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也采用了类似的表里寒热虚实盛衰八者为分类大纲。古代孙思邈虽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之说,但至张景岳始真正将易理与医理融为一体,遂奠定了超越于不同学派的中医基础理论门径。
(三)以六经统三焦,跨南北而统寒温
温病学派诞生后,伤寒与温病之争一直不断。温病家多认为伤寒六经辨证不适用于温病,以温邪从口鼻而入,故吴鞠通立三焦辨证为纲。当然温病派为求自立,有时批评伤寒太过,也引来不少医家批评。绍派伤寒在这一问题上,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们重视伤寒,维护六经辨证,故属伤寒派;身处江南湿温之地,又面对多种温病挑战,不能无视温病的创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六经统三焦的做法。
绍派伤寒不认同《伤寒论》只可治伤于“寒”的观点,而是认为“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他们反对温邪从口鼻而入的观点,主张仍用六经辨证,但是指出“六经为感证传变之途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分三焦部分”。所以在《通俗伤寒论》中,虽然保留温病病名,但认为寒为诸邪之先导,因此命名为风温伤寒、春温伤寒、湿温伤寒等。在辨证方面,表寒证居多,虽然也列有表热证,则称为“阳明表热”。但在治疗上,绍派伤寒并不拘于伤寒论方药,如论“治六淫病用药法”中,只是“寒病药”云:“外寒宜汗,宜用太阳汗剂药;里寒宜温,宜用太阴温剂药,固已。”也就是主要宗法于伤寒原方,其他五淫用药广泛应用后世医家包括温病医家的方剂,尤其在暑病、湿病方面极有见地。其《通俗伤寒论》的“发汗剂”中治正伤寒,也不用麻、桂二方,而是以苏羌达表汤代之,俞根初说:“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夹湿,故予于六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停湿也。”显然不拘于经方范畴。也正因如此,《通俗伤寒论》虽名“伤寒”,书中方剂却常被温病学著作和教材引用。
绍派伤寒以六经而纳三焦,即以伤寒理法指导温病治疗的做法,不同于维护六经反对温病的守旧医家,为寒温之争开启一条研究新路。
g
(四)治疫善于通变,升降名方传后世
有绍派伤寒之名,而无绍派温病之说。但实际上,越医对温病学的贡献是很大的。以疫证治疗为例,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升降散的创立。一般认为此方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实际原书已说明该方得自山阴陈良佐的《二分析义》。书中说1723年,河南中州饥疫,“时山阴陈愚山先生客豫,为定热疫症方。药甚平常,功极神速,因名陪赈散”。陈良佐字愚山,以所订“陪赈散”方为基础,衍化出大复苏饮子、小复苏饮子、大清凉涤疫散、小清凉涤疫散、代天靖疫饮子三方、宁心驱疫饮子三方共10方,“通治36种疫证”,成效显著,后来杨栗山将其改名升降散,进一步推广。现今升降散在临床各科应用极为广泛。
另一事例则是抗击流感。1918—1919年的世界性大流感,死亡极多。但在中国,伤亡很少。绍兴医家对此留下难得的专门论著,即曹炳章的《秋瘟证治要略》。书中记载该病于1918年“由甬(宁波)而流至绍(绍兴)”,“京绥铁路一带,苏属之镇江、扬州,安徽之凤台,湖北之省城及各省,皆发见同样之流行病”,“实最初发生于西班牙,今且蔓延全球,美医遂名曰西班牙流行病”。曹炳章从中医角度论本病,指出:“考其现状,察其受病原因,确为复气秋燥,燥热化火,病所在上焦心肺部分,用药宜辛凉清宣。”订立辛凉清解饮、新加银翘汤、清燥救肺汤及其他辛凉解表、凉营活血方剂。在各地中医的努力下,上海海关报告称:
“这场流行性感冒在整个中国,特别是上海,情况不像世界其他地方那样严重,死亡率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样高。”
(五)立医会办医报,整理文献存国粹
由于有着高水平的医生群体,清末民国在集群结社的时代潮流中,绍兴医界走在前列。1908年绍兴医药研究社创办,翌年改称绍兴医学会,“以研究东西医药专门科学、输入新理、交换知识,并阐发吾国固有之医药学为宗旨”,会长何廉臣。该会创办有《绍兴医药学报》,是近代中医刊物中的标杆。更重要的是,绍兴医家在近代“保存国粹”思潮的影响下,还进行了规模更大的整理文献工作。民国时期中医抗争、办教育的一系列活动集中于上海,而整理文献、出版中医书籍的中心则集中于绍兴。尤其以何廉臣、曹炳章、裘吉生这近代“越医”三杰的工作最为宏伟。
粗列以上数者,均为历代“越医”对中医药学有着独一无二的贡献和影响的地方。归纳而言,可见有着人文根基深厚、学术见解深刻和实践成效超卓的特点。亦足以表明,对“越医”学术进行深入研究,对“越医”文化加以大力弘扬,必然对中医药的当代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派伤寒学术思想与传承思路
绍派伤寒
伤寒论六病结构即是五运六气模式
中医三部六经说理论整理
张英栋——从“欲解时”谈“六病”本质
为何搬用经方有时会疗效不佳?你可能忽视了经方理论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