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机遇!新安医学传承创新正当时


1400余种中草药材拔节生长,900余位自宋迄清见于记载的医者名家层出不穷,800余部鸿篇巨著传承至今——当北纬30°这条贯穿四大文明古国的神奇纬线,与黄山市的区域版图发生重叠时,一朵名为“新安医学”的杏林奇葩璀璨绽放。而今,如何乘势而上、传承创新,擦亮“南新安”的中医药品牌,让丰厚文化遗产沐浴雨露、再发新枝?

前不久,《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赋予黄山市全面振兴新安医学新的时代使命。如何乘势而上、守正创新,擦亮“南新安”的中医药品牌,盛世再施仁术、造福人间,成为了该市破题奋进的时代命题。

如何营造“看中医”的文化氛围?

祁门县自古医风昌盛,名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190余人,医书40余部、250余卷,尤其明清之际,先后出过21名御医,素有“中国御医之乡”的美誉。其中,汪机所著的《石山医案》,首次提出“固本培元”的学说,成为新安医学的理论根基之一。

汪机行医研学之后500多年,祁门县多了一条以汪机命名的小巷,新安医学实践基地祁门县中医医院在巷侧盘山而立——骨伤科里,科主任林如海正拿着一块杉树皮,用传承百年的技法,熟稔地为一位骨折患者制作小夹板。

“与石膏相比,杉树皮透气性好、柔韧性佳,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量身裁剪,实现动静结合的弹性固定,促进骨折愈合。”林如海说,祁门本地杉树众多,便于就地取材,杉树皮小夹板免费使用,也节省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针灸科里,科主任郑喜镭随口就能背出汪机所写的经典医书《针灸问对》,将古代疗法与现代医学结合,融入了对患者的综合治疗。

董女士今年56岁,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困扰将近6年。今年初,董女士病情加重,有西医建议开刀治疗,不想“挨一刀”的她,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来到中医医院,每天进行从脊椎到盆骨的针灸与艾灸治疗,目前病情已经有所缓解。

“这个病,到中医院去治”,如何成为一种口口相传的文化氛围,滋养中医事业发展?不少受访者认为,系统有效治疗产生患者有感的综合疗效,才能润物细无声,提高新安医学的民间声量。

截至目前,黄山市共有中医类医院7家,建成新安名医堂、名老中医工作室等服务平台,在101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馆。

歙县徽城镇卫生院院长程健学习西医临床出身,一度对中医抱持“怀疑”态度。近年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山铺伤科第十一代传人程建平,携徒在徽城镇卫生院开设中医馆,颇受当地居民欢迎,初步形成的“口碑”,让程健对中医刮目相看。“目前就诊中医人数占我们整个院区服务人次数的20%至30%,未来预计能够达到50%。”程健说。

歙县卫健委中医科科长吴正杰介绍,今年起,该县建立了“新安医学场景打造工作专班”,致力于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改善中医药服务环境,并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中医师工作热情等方式,让新安医学以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为传播载体,成为人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符号。

问:如何突破“家族链”的传承瓶颈?



据不完全统计,在黄山市,家传三代乃至近三十代的新安世医共有76家,涌现出了休宁“西门桥儿科”、歙县“黄氏妇科”、祁门“胡氏伤科”等众多特色专科。“张一帖”内科、郑氏西园喉科和祁门蛇伤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核心因子。新安医学的“家族链”传承模式,成就了一批特色专科的同时,也招致了开放观念不强、传承较为封闭的质疑。

去年,来自省政协农工党界别的委员,在一份《关于推进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中明确指出:现有的新安医学专科门诊,总体还停留在家族传承、家庭门诊层面,“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现象依然存在。

顺着盘山公路一路寻访,在歙县定潭村的新安国医博物馆内,“张一帖”内科第十五代传人李挺,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述一个“张冠李戴”的故事。

“张一帖”内科第十三代传人张根桂膝下无子,只能把象征家传信物的“末药龛”交到女儿张舜华手中。张舜华也不负众望,和丈夫李济仁一起,将“张一帖”内科继续发扬光大——于是,在“张一帖”内科的传承谱系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性和异姓传承人的名字,留下了一段“张冠李戴”有新解的传承佳话。

“我妈妈的经历证明,女性一样可以传承'张一帖’,而且能做得很好。”李挺说,自己5个兄弟姐妹都继承了家学。姐姐李艳就成了安徽省名中医,曾带领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创建该院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与此同时,在黄山市特色人才亮剑行动等政策的牵引之下,以“张一帖”内科为代表的新安医学也打开大门,获得与其他地区中医学派融汇和向其借鉴的机会。

让李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50多岁的副主任医师,曾经慕名从内蒙古来到定潭村,专门向他学习“张一帖”内科。6个多月朝夕相伴,李挺既在教学也在学习,尤其是对一帖治疗肺病药方的改进,这位徒弟给了他至关重要的建议。

李挺说,目前,拥有当地文旅部门和他共同签发的“张一帖”内科《出师证》的外徒已有3位。但是,李挺也同样认为,中医需要长时间耳濡目染、熏陶学习,想要实现像西医那样的规模化培养人才,仍存在一定难度。

如何实现“百亿级”产业跨越发展?

盛夏时节,热浪滚滚。在黄山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里,100万株刚刚从实验室里组培成功的幼苗,正在安静成长。

“新安医学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药必须采用本土地道药材。”黄山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东说,2016年起,该公司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4家科研院所进行常态化合作,致力于祁术等濒危药材种苗的保护性开发,以及白芨、黄精等常用药材种苗的扩繁工作。

种苗落,产业活。王卫东介绍,目前,依托5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该公司除了直接销售中草药材之外,还开发出牙膏、面膜等深加工产品,并正在规划布局中医药主题的研学旅游。去年,该公司入选第四届“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黄山市新安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将各种优质资源串珠成链,推进三产协同、融合发展,有利于构建新安医学事业和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安徽中医药大学挂职干部、黄山市卫健委副主任段贤春说。

近日,10位院士来到徽州区唐模村,参加黄山市新安医学互动沙龙。活动现场,杨家徽州香堂点起的药香,被院士们连连称赞“创意十足”。

杨家徽州香堂创始人杨斌介绍,该公司立足黄山市中草药材与新安医学名方典藏的资源优势,创新开发出有独特香气的线香、盘香、香丸和香牌、香珠、香屏等,这些可熏烧、可佩戴、可陈设的“新安药香”系列养生文创产品,传承徽州人的生活美学,让新安医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让众多年轻人“闻香识徽州”。

黄山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黄山市将新安医学列入“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谋划“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明确“以文养医、以医带药、以药促产、以产惠民”的发展思路。

一个以新安医学为特色、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百亿级”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正蓄势发展、炼制生光。
来源:天都大道1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擦亮新安医学金字招牌
新安医学!守护黄山的“中医力量”
安徽督办重点提案推进新安医学发展
传承与发扬!国医大师李济仁之女在京设工作站
国医大师李济仁,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杂症,曾将祖传秘方捐给国
千古不绝血脉情——李济仁·张一帖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