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学部 | 近期可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08.26更新)
【根据NSFC网站信息整理,欢迎分享】
地球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一、科学考察需求征集情况
地球科学部于2022年6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上发布了共享航次计划科学考察需求的征集通知。共收到普惠型航次搭载需求申请608项,来自75家依托单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基金项目类型;收到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科学考察需求(含普惠型航次基础上强化突出重大科学考察需求)12项。
二、共享航次计划2022年度资助计划
经专家审核、论证,本着科学、合理、经济和公平的原则,确定502项可以搭载以下11个普惠型航次。本年度将组织不超过3个普惠型航次基础上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和不超过3个独立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
拟组织渤黄海航次、东海航次、长江口航次、台湾海峡航次、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航次、南海中部海盆航次、珠江口-南海西部航次、海洋地球物理航次、西太平洋航次、东印度洋航次、北部湾航次等11个科学考察航次,鼓励在普惠型航次基础上强化突出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考察研究。11个普惠型航次和3个普惠型航次基础上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的详细要求,包括航次的科学目标、调查区域、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等见附件1,每个航次包含的搭载需求项目见附件2。其中“十二、东海航次暨东海上升流和锋面区边界层能量与物质交换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02+NORC2023-301)”和“二、东海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02)”在组织时将二选一;“十三、长江口航次暨长江口锋面结构演变及其对陆海条件变异响应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03+NORC2023-302)”和“三、长江口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03)”在组织时将二选一;“十四、东印度洋航次暨90°E海岭海洋动力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10+NORC2023-303)”和“十、东印度洋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3-10)”在组织时将二选一。
8个独立的重大科学考察航次的详细要求,包括科学目标、调查区域、调查时间和调查内容等见附件3。
根据共享航次计划发展规划,为促进大型海洋调查装备共享共用,拟设立共享航次计划2022年度残留洋脊岩石圈-软流圈动力学过程研究装备共享科学考察实验研究项目,具体要求见附件4。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24日-28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87.htm
九大科学部
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第二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新时期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经广泛征求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利用各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双清论坛等开展深入研讨和科学问题凝练,形成了“十四五”第二批9个科学部80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现予发布,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按本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提出申请。
一、资助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申请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申请人或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部分重大项目对申请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二)申请要求。
1.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
2.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课题,并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项目申请人应当是其中1个课题的申请人。
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与参与者不是同一单位的,参与者所在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境外单位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每个重大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含各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
三、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项目申请人或课题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
2.根据《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本年度批准重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自2023年1月1日起,计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联合审查范围,上述人员在《通知》实施范围内的各类型项目中,同期申请和承担的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项。
3.其他限项申请要求按照《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限项申请规定”执行。
四、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
重大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书提交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29日16时。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29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115.htm
多个科学部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结合深化改革落实举措,设立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外资深团队试点项目),旨在支持具有国际公认学术造诣和影响力的外籍科学家,在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领衔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及申请代码
2022年外资深团队试点项目资助领域如下:
拟资助的领域
对应申请代码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A03
凝聚态物理
A20
物质科学的表界面基础
B02\B04\B05\B09
能源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
B02\B06\B08\B09
前沿及共性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交叉融合生物技术、糖生物学研究相关技术
C21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准预测及提升
C03
包括高温高压的实验地球科学
D01~D07
行星科学
D01~D07
金属材料
E01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E06
医疗机器人系统
F0309
人工智能基础:可信可靠可解释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
F0601
运筹与管理
G0102
资源管理与政策
G0412
重大慢性疾病诊疗效果提升的基础研究
H18
重大传染病致病机制及干预策略
H21\H30
意识调控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T03(受理代码)
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社会系统
T04(受理代码)
申请人在填写申报书中的申请代码时,须从上述对应的申请代码中选取,尽量选择到二级申请代码(4位数字)。“意识调控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统计物理学与复杂社会系统”领域的申请人,请首先选择交叉科学部指定的受理代码T03或T04,然后根据研究内容从A-H中选择不少于2个科学部的申请代码填写申请书。申请代码详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二)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三)资助规模
资助强度一般不超过450万元/项(直接费用)。2022年度拟资助外资深团队试点项目9项左右。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25日-2022年10月10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111.htm
多个科学部
2023年度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签署的合作协议以及后续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在2023年继续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
一、 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数学和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医学。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0万元/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英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1.2万英镑/项。
(三)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研究人员访英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和英方研究人员来华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英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中国研究人员在英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2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3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18日至2022年9月28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68.htm
信息科学部
关于发布未来工业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一、科学目标
瞄准工业互联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工业互联网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机制、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成三个以上工业制造典型场景的集成示范验证,形成若干重大基础性原创成果,培养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和团队,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的范式变革,为构建要素互联结构化、生产制造流程化、工业网络体系化的产业新生态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引领未来工业互联网的科学发展。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针对未来工业互联网生产要素互联的时空关系演变及调控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围绕以下三个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一)全要素互联的结构化组织机理。
(二)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构造理论与方法。
(三)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网络化调控原理。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一)培育项目。
围绕上述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2年度对于探索性强、选题新颖、前期研究基础较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申请项目,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建议研究内容围绕以下方向。
1.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拓扑结构识别与优化(申请代码1选择数理科学部下属代码)。
2.面向复杂多元业务特性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可重构性理论及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下属代码)。
3.面向精密制造的工业互联网统一时空基准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下属代码)。
4. OT/CT/IT异构协议簇融合与统一建模方法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下属代码)。
5.复杂构件增减材制造过程的耦合机理与孪生交互的工艺优化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下属代码)。
6. 面向无人工厂的多智能体协同与决策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下属代码)。
(二)重点支持项目。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以总体科学目标为牵引,2022年对于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好、对总体目标在理论和关键技术上有较大贡献、具备产学研用合作基础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方式予以资助,重点支持方向如下。
1.面向智能制造的通信-感知-控制一体化智能机器组网基础理论、架构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下属代码)。
2.柔性制造全流程质量在线评价与动态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下属代码)。
3.面向复杂产品创新与制造效率的产业链-价值链双链联动调控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管理科学部下属代码)。
4.工业互联网多源异构数据可信共享与按需服务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下属代码)。
5.面向功能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内生安全理论、架构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信息科学部下属代码)。
6.流程工业生产链和产业链智能协同与优化的决策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或管理科学部下属代码)。
(三)集成项目。
在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布局和资助成果的基础上,集中优势力量,围绕以下方向进行集成,力争实现跨越发展。
1.工业互联网全要素资源互联、协同与融合集成演示验证。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16日-9月22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58.htm
医学、生命等科学部
关于发布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对肿瘤演进和诊疗的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形成对恶性肿瘤本质的新认识。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揭示肿瘤演进过程的关键调控分子与功能甄别、分子信息网络与病理表型以及基于分子功能可视化的肿瘤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定,阐述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肿瘤异质性的演化规律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特征构成,明确肿瘤各演进阶段的生物学表征和恶性本质及影像-病理-组学融合诊断意义。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肿瘤演进过程中关键分子的信息提取、特征确定、功能可视化及其诊疗意义。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2022年度拟资助以下研究方向,鼓励申请人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注重与信息科学、化学科学、数理科学等领域的合作。
(一)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
1.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功能可视化。
2.恶性肿瘤影像、病理与多组学融合的智能诊断与疗效评估。
3.恶性肿瘤临床诊疗相关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初步转化应用。
(二)集成项目。
1.恶性肿瘤演进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和微环境可视化智慧诊断。
2.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关键分子功能可视化技术创新及临床研究。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本重大研究计划强调和鼓励:
(一)对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贡献率。
(二)促进科学问题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学科交叉,多组学、病理和影像信息的融合。
(四)促进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国际合作与共享。
五、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拟资助集成项目2-4个,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5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集成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3-5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拟资助培育项目3-5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6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培育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具体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将根据申请情况和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15日-9月21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45.htm
医学、生命等科学部
关于发布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动态机制与干预策略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的全景动态机制与干预策略”为核心科学问题,以冠状病毒特别是新发冠状病毒感染为研究对象,克服既往断面、单尺度、单维度研究的局限性,采用动态、多尺度、多维度的全景研究新范式,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冠状病毒变异机制、进化趋势和流行规律,阐明冠状病毒变异对致病力、传播力、人群易感性的影响,解析病毒和宿主免疫互作的动态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阐释免疫保护/免疫损伤的平衡机制及其与不同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发展针对病毒免疫损伤关键节点的靶向治疗手段,结合变异株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关系,研发特异性免疫防治药物和优效安全的预防疫苗,建立疫苗在人体的保护性免疫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揭示群体预存免疫、疫苗接种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培养一批高层次专门人才,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引领力。
二、核心科学问题
结合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变异机制和流行规律,阐明冠状病毒-宿主免疫互作机制和免疫防御策略。以冠状病毒免疫应答的启动、维持、消退、记忆产生过程为基础,以冠状病毒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机制为核心,围绕病毒和宿主因素、感染与免疫反应的动态演变,阐明感染的发生、演进、相变与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的关系,从群体、环境、生态、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不同尺度揭示冠状病毒感染免疫基本属性,阐明宿主抗冠状病毒感染免疫调控机制,发展免疫干预及监测新策略,建立远期人体针对冠状病毒特异性免疫力精准评估的指标体系,研发针对高传播力、高致病性变异株的疫苗、抗体和药物。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鼓励申请人采用免疫学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注重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比较医学、药学、数学、信息学、化学、材料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合作。2022年度拟重点资助如下研究方向。
(一)病毒变异与感染建立、免疫应答启动和调控的关系。
(二)免疫系统感知病毒全景刺激信号、启动免疫应答的机制。
(三)免疫应答的系统性多维度抗病毒免疫保护和记忆机制。
(四)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损伤及其动态致病机制。
(五)发展疾病监测-诊断-治疗-预防-免疫力评估的新策略新方法。
四、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18-22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60-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8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15日-9月21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36.htm
医学等科学部
关于发布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组织器官再生修复过程中相关细胞属性的动态演变及调控网络为研究切入点,突破研究瓶颈,建立再生医学研究新范式;创建再生修复研究的新模型、新技术与新方法,解码再生修复的多维度、多尺度信息,全景式绘制再生修复过程的关键细胞与分子调控网络;阐释损伤组织器官再生修复障碍的病理基础与关键调控机制;在解码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促进重要组织和器官再生修复的有序调控与干预新策略。
二、核心科学问题
组织器官再生修复过程中再生细胞属性演变及其调控的多维信息解码,与逆转再生修复障碍,促进再生的有序调控策略。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鼓励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数理科学、化学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合作,针对再生医学核心理论、临床实践难题和关键工程技术,注重采用生物医学工程、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学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思路、手段开展交叉研究。2022年度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资助如下研究方向。
(一)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新模型、新技术与新方法。
(二)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多维信息解码。
(三)组织器官再生与结构功能重构障碍的机制。
(四)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有序调控与干预策略。
四、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约20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60-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约6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15日-9月21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35.htm
管理科学部
2022年度NSFC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2年度资助领域为“企业创新数字技术及数字平台(Innovativ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Digital Platform in the Industries)”,申请代码1请选择G0117。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项目数量为3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NRF向韩方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12日至2022年9月1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011.htm
生命、医学科学部
2022年度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传染病的生态学与演进”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双边合作协议,以及与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和以色列美以两国科学基金会(BSF)达成的共识,2022年各方继续联合征集合作研究项目和合作交流项目,鼓励中美、中美英、中美以科学家在“传染病的生态学与演进(EEID)”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支持中美、中美英科学家与此领域潜在合作伙伴新建合作网络。
一、项目说明
(一)合作研究项目
1.资助领域
EEID项目支持对影响传染病传播动态的生态、进化、机体和社会规律及过程进行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应以对病原体传播动力学的量化、数学或计算分析为主题,建立并测试能够完整描述传染病系统的数学或计算模型,发现传染病传播规律。具体要求如下:
项目应为跨学科研究,聚焦传染病在宿主(包括但不仅限于人类、非人类动物和/或植物)之间传播的决定因素和相互关系。如:病原体的传播;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自然宿主的种群动态和遗传;病原体、病媒或宿主物种生物学的生理或行为如何影响传播动态;生态传播与进化动态之间的反馈;病原体传播的文化、社会、行为和经济因素等。项目可选取包括植物或动物疾病在内的陆地、淡水或海洋系统和生物体中通过动物、环境、媒介、肠道、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选择从特定病原体到整体环境系统的任何尺度进行研究。鼓励对低、中等收入国家(LMICs)公共卫生关注的疾病体系,以及农业领域关注的疾病体系开展研究。
鼓励研究人员组建多学科团队,采用“全健康”理念开展相关研究。团队成员可包括生态学、流行病学、医学、兽医学、进化生物学、社会与行为科学、昆虫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地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
下列研究内容不属于本项目支持范围:
(1)仅限于关注进化变化的遗传模式(如比较基因组学);
(2)只关注人类疾病本身而不考虑更广泛的生态环境;
(3)只关注病原体发现;
(4)只关注宿主体内生物过程的研究;
(5)只关注媒介物种生态;
(6)未预先确定至少一种重点研究的致病微生物;
(7)只关注抗菌素耐药性或耐药基因传递而未考虑病原体。
关于资助领域的详细说明请参见本指南附件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指南详见:
https://www.nsf.gov/pubs/2022/nsf22620/nsf22620.htm
2.申请代码
中方申请人请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生命科学部代码(C0301)或医学科学部代码(H3009)作为申请代码1填写中文申请书。
3.资助规模
本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为不超过2项。
4.资助强度
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费用不超过450万元,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美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300万美元/项,其中包括研究经费和用于资助美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5.申报要求
(1)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2)国内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
(3) 各方申请人须分别向所在国科学资助机构(即NSFC、NSF、UKRI、BSF)递交项目申请。
(4)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5)如果研究内容涉及动植物资源问题,项目申请人或承担者及依托单位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有关规定;如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问题,须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国令第717号)中的相关规定,在国际合作中做好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
(二)合作交流项目
1.资助领域
作为合作交流项目,EEID研究协调网络(RCN)项目旨在促进EEID项目各参与国的研究人员建立新的合作网络,围绕构建并实施新合作机制、培训、扩大参与以及合作技术与数据的应用等问题探索创新思路,进而解决EEID相关的跨学科问题。该项目鼓励青年学者、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基于已有合作网络的申请将不再予以资助。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指南详见:
https://www.nsf.gov/pubs/2022/nsf22620/nsf22620.htm
2.申请代码
中方申请人应根据拟搭建合作网络的领域选择生命科学部代码(C0301)或医学科学部代码(H3009)作为申请代码1填写中文申请书。
3.资助强度
中方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费用不超过100万元,其中包括用于资助中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机票为经济舱)、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美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60万美元/项,其中包括用于资助美方研究人员开展交流活动的国际旅费、国外生活费和其他与交流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
4.申报要求
(1)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4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2)各方申请人须分别向NSFC、NSF和/或UKRI递交项目申请。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11月17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6953.htm
生命、医学、交叉科学部
2022年度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青年学者论坛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香港研究资助局(以下简称研资局)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内陆与香港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组织和资助两地青年学者论坛。现开始征集2022年度自然科学基金委与香港研资局青年学者论坛项目(以下简称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
一、 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本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本项目资助领域为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以及相关交叉科学领域。内陆申请人应根据主题内容自主选择相应学科的申请代码(申请代码1须选择C、H或T下属代码)。
(三)资助强度
内陆对获批准项目的资助强度为直接费用不超过20万元/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不超过2项。
(五)资助内容
资助在内陆举办会议的交流活动,包括参会人员的往返旅费及食宿等费用。
(六)项目执行期
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论坛必须在该时间范围内召开,会期不超过3天。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22日下午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6833.htm
所有学部
2022年度NSFC与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STINT)签署的工作计划,双方将在2022年继续共同资助合作交流项目(含小型双边研讨会)。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的学科领域。
(二)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40万元/项(本项目无间接费用),瑞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60万瑞典克朗/项。
(三)资助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中国研究人员赴瑞典的国际旅费和在瑞典访问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以及在华举办中瑞小型双边研讨会的费用;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资助瑞典研究人员来华的国际旅费和在华访问期间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以及在瑞举办中瑞小型双边研讨会的费用。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7月14日至2022年9月2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6770.htm
生命科学部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MFS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2年度合作的资助领域为生命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下属申请代码)。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项目数量为6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MFST向蒙方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国内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三)蒙方合作者应符合MFST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MFST提交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合作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五)更多关于申请资格的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2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600.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与交流项目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资助中日两国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交流与双边研讨会项目。
一、 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包括合作交流、在华召开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在华会议)、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出国会议)三类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资助领域包括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申请代码1须根据资助领域和研究内容选择对应的申请代码,建议选择至最后一级。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万元/项。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19项,其中合作交流项目15项左右、学术会议项目4项左右。
(五)资助内容
对于合作交流项目,NSFC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国际旅费和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对于在华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
对于出国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JSPS资助日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六)项目执行期
合作交流项目执行期为2年9个月,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学术会议项目执行期为1周,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二、 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合作交流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申请学术会议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2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
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中方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日方合作者应符合JSPS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日方申请指南详见https://www.jsps.go.jp/j-bilat/semina/shinsei_bosyu.html(日文版)和https://www.jsps.go.jp/english/e-bilat/call.html(英文版)。
(三)中日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JSPS提交项目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 限项申请规定
(一) 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 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 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JSPS(中日)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四)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6月10日至2022年9月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020.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全攻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磅!这个官方版免费论文数据库来了!几乎包括所有大牛文章!
最新资讯 | 总资助强度创新高!2021年国自然基金已启动项目汇总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化学科学五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NSFC资讯| 2020年度的河南联合基金申报须知,要提前准备明年份的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