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0/90 mmHg!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张新华教授三大回应

循环医学中心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国家卫健委针对高血压诊断标准发布以下内容:

事件回顾

11月13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制订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指南就高血压防控的44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给予了102条推荐意见。其中就包括下调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130/80 mmHg。按照新的诊断标准估算,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将从2.45亿增至近5亿,1/3国人将成为高血压患者。

而既往我国采用的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一直延续140/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018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3级三类,血压处于80~89 mmHg/130~139 mmHg时不被判定为高血压,属于正常高值。这和世界范围内沿用了20余年的标准相似。

专家解析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张新华教授对此表示,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中国国情,对患者和社会都没有益处

高血压是导致全球第一死因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可防可控,方法很多,效果明确,应该积极防控。

血压正常的个体需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血压升高的个体需要通过更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需要服药帮助控制血压达标,并且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患者长期控制血压达标。

人群的血压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密切相关。血压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全球的研究结果都类似,这不是中国特色。

前瞻性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告诉我们,血压升高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但不能证明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此风险

随机对照的干预研究才能提供干预效果的证据。例如队列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心脑血管疾病负相关,甘油三脂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正相关,但是通过药物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通过药物降低甘油三脂都没有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

焦点一 诊断标准下移没有科学依据

目前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多数都支持诊断阈值为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通过降压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BPLTTC综合分析研究及SPRINT研究中的患者多数都是已伴有心或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或肾病的高危患者,其基线血压都是治疗中的血压水平,不是未服药的新诊断的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因此,以上证据不能应用到无并发症的低危人群中。

全球唯一的血压正常高值(SBP130~139/DBP85~89 mmHg)未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的中国人群降压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HINOM)纳入了近1万例患者,平均治疗5年,结果发现,降压治疗和安慰剂组比较没有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全因死亡及其他严重疾病的风险

无论使用ARB、噻嗪样利尿剂或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结果都一样。对于血压在此范围的个体,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减盐,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是最安全有效的降压手段。

焦点二 诊断标准下移不符合中国国情

高血压是常见病,也是慢性病。意味着患者人数众多且长期依赖医疗资源的支持,因此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很大的负担。

按照目前血压≥140/90 mmHg的诊断标准,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略高于50%,治疗率仅40%,控制率略高于15%。检出未知的高血压患者,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治疗,帮助他们长期控制血压达标已经是医疗体系的重大负担。如果让没有证据支持治疗有益的人群挤占有限的医疗资源,这些风险更高的个体就更难获得诊断治疗及长期达标的机会。

根据HEARTS中国高血压防治项目在河南省的试点,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在日常门诊筛查诊断治疗高血压,两年已经将治疗率和控制率翻倍。现已筛查70余万成人,血压超过140/90 mmHg的患者达32万余。

HEARTS项目数据显示,多数卫生院需要长期治疗800~3000例高血压患者。更何况筛查尚未覆盖整个乡镇社区,患者人数还会不断增加。放大到全国2亿多患者,需要多少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疗保险和家庭支持?

焦点三 目前证据表明无人会从中受益

前文提到的CHINOM研究表明,没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肾病且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个体将不会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益,且严重增加医疗负担。

目前我国应该维持原有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 mmHg), 积极推动日常门诊筛查高血压,人人测量血压,提高知晓率,及时诊断和治疗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并帮助他们长期达标,这才是快速有效降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残疾和死亡,降低医疗负担的重要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纳入医保支付,你真的对高血压了解吗?这篇文章告诉你
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选择及策略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什么水平,获益会更大?
老年人血压偏高属于正常吗?
2022“新血压标准”已公布,不再是120/80mmHg,对照检查一下
血压高压150、低压97正常吗,需要注意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