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拓生物|“长新冠”有多长?肠道菌群有话说!

0

0

0

0

0

新年快乐啊!

“阳康了吗?”

“精神头咋样?”

这怕是春节大家走亲访友最多的问候语吧!

随着假期结束,2023年的“归雁返工”比往年来得更早些,国内多地也宣布已平稳度过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我们从节前就开始经历着的阳过、阳康,原本以为是疫情的结束时刻。然而,转阴不是身心疗愈的终点,反而成为康复焦虑搏斗的起点,新冠不仅让男性担忧生育能力下降,也让女性怀疑自己的生理期。

在微博热门话题“新冠对生理期到底有什么影响、阳了会导致月经紊乱吗”下面,很多女性表示自己阳了之后出现月经周期异常,或者经量发生改变,还有人担心卵巢功能受到永久性影响等等,因大部分康复者仍有呼吸急促、咳嗽、乏力、疼痛、吞咽问题、味觉嗅觉失灵等症状,白肺、心肌炎、脑雾、脱发、生育能力下降等话题也是频频受到关注,这是为什么?长新冠这个新名词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01

什么是“长新冠”?

What is the “Long Covid”?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即新冠后遗症, 是感染新冠病毒的3个月后还有症状,并且最少持续2个月,且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这些症状。常表现为疲倦、失眠、头晕等。临床上,患有慢性疾病、免疫力较为低下,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等人群通常较为容易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因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受体蛋白,主要存在呼吸道、肠道、肾脏、心脏和睾丸等器官和组织中。

新冠疫情从爆发至今,不断刷新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显而易见的是,COVID-19大流行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远远高于我们最初始的认知。许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不仅会带来疾病和死亡,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并在患者康复后导致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后遗症。常见的后遗症有:嗅觉失灵、疲劳、呼吸困难、关节痛、胸痛甚至是抑郁症。

有关“长新冠”的权威发布

2020年12月2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Could COVID delirium bring on dementia? 的文章指出,新冠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了许多患者出现谵妄症,将可能导致数年后全球痴呆症患者激增。

2021年6月23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发表的题为:Long COVID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home-isolated patients 的研究论文,对挪威312名新冠患者开展的调查发现,超半数居家隔离的青壮年(16-30岁)轻症患者在最初感染后的6个月,出现了长期持续的呼吸困难、味觉嗅觉丧失、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的症状。

2021年8月28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题为: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这项由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金银潭医院的研究者共同完成的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关于出院新冠幸存者1年随访的纵向队列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新冠出院患者发病1年后仍至少存在疲劳与肌肉无力、睡眠障碍、脱发、嗅觉失灵、心悸、关节疼痛等异常症状中的一项。

2022年7月《美国流行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发表的研究显示60天内感染过新冠的男性精子质量明显更差,其伴侣在月经周期内怀孕的可能性降低18%。

这些研究都提醒了我们,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使康复了也仍可能长期存在后遗症,因此将其称之为“长期新冠”(Long COVID)。

02

专家说

What do the professionals say? 

1月7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何国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汪正园来到上海科普大讲坛,同公众交流了“'阳康’后的肠胃健康与膳食营养”这个话题。

何国庆教授介绍,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约占人体总量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约70%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也在肠道里。科学家发现,人体肠道内有约1600种菌群。它们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可分为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类。其中,中性菌在抗生素等因素引发体内环境异常后,会“黑化”成有害菌。有害菌和中性菌能引发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腹胀、便秘等功能性疾病,肠炎、细菌性腹泻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免疫性疾病。

感染新冠病毒后,一部分人会腹泻,显示病毒有能力攻击肠道,引发肠道菌群紊乱。

由此可见,食用益生菌在疫情期间有助于保护肠道健康,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避免出现腹泻、便秘等机能性肠道紊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针对重型、危重型营养支持治疗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这也提示我们: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是“阳康”后的一种新型的营养支持方式。

如何选择益生菌产品?何国庆说,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会对宿主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足够数量、活菌状态、有益健康功能,是益生菌的三个核心特征。

谈及最近很火的电解质饮料,汪正园博士认为有“智商税”之嫌,作为营养学博士汪正园推荐公众在感染期间和“阳康”后补充电解质的最简单方式是喝淡盐水,最好方式不是喝电解质饮料,而是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03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s 

自疫情以来每个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免疫能力,免疫低下的群体会经常遇到诸如呼吸道感染、炎症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人体70%的免疫力均来自肠道,肠道中又生活着大量人体必需的细菌伙伴负责分解消化合成各类营养物质。近些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认识到肠道微生物与机体的平衡和稳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的结构、功能的变化会通过各种信号通路,如肠肝轴、肠脑轴等,影响机体的健康和稳态平衡,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我国也有关于微生态制剂的权威临床研究如下:

益生菌植物乳杆菌P-8,促进免疫球蛋白A分泌的科学研究,P-8分离自自然发酵酸牛乳,是一株具有诸多益生功效的菌株。

本研究选取33名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并随机分为青年组(Y组)、中年组(M组)和老年组(E组),共三组,每组各11人。每名志愿者饭后食用植物乳杆菌P-8制剂(600亿CFU)并持续服用28天,分别在试验中第0天、第14天、第28天;停止服用后,第35天、第42天和第56天采集志愿者粪便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在未服用植物乳杆菌P-8之前,青年组志愿者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大于中年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分泌的。在服用植物乳杆菌P-8后,中年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分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在第14天后显著增加!但停止服用益生菌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有所下降,并最终恢复到没有服用时的水平,这也说明了益生菌需要持续服用才能达到更好的益生效果。

植物乳杆菌P-8可以促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分泌,构成生物屏障以抵抗抗原物质,并参与相关免疫调节以保护肠道屏障的完整。

发表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对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试验:针对上呼吸道系统疾病合格的受试者进行为期12月的随机双盲试验,其中LC-Zhang组相对于安慰剂组,显著增加了抗炎细胞因子水平IL-4水平(P<0.01),维持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较低水平,最终结论表明LC-Zhang可降低上呼吸道疾病患病率,迅速激活获得性免疫,增强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应答,并且有效调整肠道菌群。

2021年11月,明星菌株乳双歧杆菌Probio-M8缓解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欧洲营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上发表,证实了乳双歧杆菌Probio-M8作为母乳源菌株针对婴幼儿群体免疫健康方面有帮助。

实验结论表明:乳双歧杆菌Probio-M8可有效降低婴幼儿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生并减少其持续时间;降低抗生素药物的依赖,减少住院时间;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在调节肠道菌群的同时还可降低腹泻症状的发生。

0

0

0

0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善肠道的益生菌有哪些
10个好习惯让你轻松养好肠道菌,保持好心情
益生菌广受家长们关注,比如益生菌怎么选?...
从抵抗细菌到对抗病毒:小小益生菌,拥有大力量
诺如病毒进入“狂飙”季!京常乐教你如何防范?
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组和疫苗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