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二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两年一届),定于2023年7月10-13日(10日报到,11-12日正式会议,13日离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本次会议的会务费为人民币600元(学生和退休教师减半),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餐饮由会议主办方统一安排。本次会议的会场为晋祠宾馆会议中心,统一安排的住宿地点为晋祠宾馆5号楼、8号楼和9号楼。
论文或摘要已被录用的参会者才可以做会议报告(名单附后)。请参会人员务必在6月23日之前提交确认参会回执。逾期没有提交将视为放弃参会资格。在线提交回执的网址为https://docs.qq.com/form/page/DY1VkUk50cUZuQXpm(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时请注意字母的大小写,也可打开下面的小程序直接注册)。
会议联系人:王凯宁,15503631823;傅星源,15035130971;徐竹,15026765480。联系邮箱:kezhe2021@163.com。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科学哲学专委会”接受会议的最新通知和提醒。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23年6月16日
附:第二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报告名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1. 一般科学哲学与科学哲学史
1
蔡海锋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知识的建构性辩护与延展知识论题
2
陈  刚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Non-Reductive Rationality of Science
3
崔  凡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经验主义“去社会化”的意识形态透视
4
崔  帅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科学解释的计算化
5
董美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女性主义美德认识论
6
樊姗姗
首都师范大学
范弗拉森自然规律语义学意义与主客互动论走向
7
范程昊
厦门大学哲学系
多种解释模型的调和与作为社会实践的解释
8
高  坤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哥德尔与数学自然主义
9
顾  益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中间道路探析
10
韩慧云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论稳健性分析的说明性阐释
12
黄  翔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论历史知识论的三个维度
11
黄恺怡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The Interrogative Model of Inquiry and  Its Epistemological Implications
13
黄子瑶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以冥王星除名事件为例论科学概念变迁的再概念化模型
14
蒋  谦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作为控制系统的科学——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15
金  凌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哈金历史知识论的思想意义
16
金一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表征中的相似——兼论科学表征语义进路与语用进路
17
李主斌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使真者最大主义:批评与辩护
18
刘文冉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基于反事实的非因果解释研究
19
路卫华
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理解科学中机制概念含义的一种历史-与境-实用进路
20
罗  栋
华南理工大学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Normativity: Knowledge or Ability?
21
马  健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论作为科学解释模型的历史叙述及其解释力
22
马  悦
北京大学哲学系
休谟式定律和解释循环问题
23
倪明红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先验概率问题及其解决
24
任会明
山东大学心智与认知研究所
closure and misleading evidence
25
任思腾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认识论特征
26
任昱霖
北京大学哲学系
自然主义与规范性因果理论——以伍德沃德干预主义功能进路为例
27
孙玉涵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测量认识论中的协调问题与科学表征的基础
28
谭力扬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另一种可能的概念组合?论“未设想的替代品”如何挑战科学实在论
35
王  静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对库恩理论康德主义解读的探讨
29
王航赞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溯因与最佳说明推理
30
叶立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模型虚构表征关系的“哥白尼革命”何以可能
31
臧艳雨
广东工业大学
STS视野中的逻辑建构主义:基于逻辑哲学视角
32
张若愚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Scientific Fundamentality and Ontological Fundamentality
33
张文俊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How to Unify Grounding and Causation
34
周敏萱
北京大学哲学系
批判语境经验主义的客观性如何回应相对主义诘难
2. 形式科学哲学
1
胡  浩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Formal Analogies and Bolker Equivalence Theorem
2
孙  硕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为什么应该重视分体论研究: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来看
3
颜中军
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
语言的界限:情境论视角下布兰顿回指理论的重构
4
朱  帆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干预主义因果不对称性解释的物理主义困难
3. 物理科学哲学
1
翟宸宇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弯曲时空量子场论的诠释研究
2
冯  航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从玻姆力学到粒子的RDM理论——量子实在论中本原本体方法的当代进展
3
李浩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AI for Science背景下的新科学范式
4
梁泽仁
北京大学哲学系
实在论是理解狭义相对论的一个脚手架
5
孙  圣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模态反驳模式下的思想实验可靠问题研究
6
万小龙
电子科技大学
多世界解释的簇理解
7
王凯宁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会发生量子“跃迁”吗?
8
王伟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从量子逻辑到逻辑多元主义
9
颜春玲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The Particle/Field Duality in Quantum Field Theories
10
张丁澍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多宇宙的解释力
11
张君睿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
广义相对论是否符合马赫原理
12
赵  丹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量子引力视野下的量子力学解释
13
高  山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量子力学的统一之路
14
李继堂
苏州大学哲学系
范畴量子力学的哲学
4. 生命科学哲学
1
曹旭婷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无意识的生命有机体存在何种内在性?
2
陈泓邑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
生物本体,似真性与知识积累
3
陈绎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原理驱动还是细节优先——关于群体智能涌现机制的研究取向之争
4
顾  璟
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物化心灵”策略下的先天性概念学说系统构建
5
胡可欣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昆虫可能具有主观经验吗:源于演化生物学的渐进主义考察
6
李冀渊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自然选择是机制吗?
7
李胜辉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异速生长模型与进化偶然性论题
8
李亚娟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合度衡量标准的转变——从繁殖到生存
9
马浩然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进化论的两个教条
10
任元鹏
南京医科大学
现代医学技术视角下身体权法哲学研究
11
王昱洲
北京大学哲学系
基因编辑的形而上学问题与其形而下出路
12
肖显静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沃尔夫对康吉莱姆“重返活力论”思想的解读
13
于善源
北京大学哲学系
作为演化认识论的模因论及其合法性问题
14
张志伟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拉马克进化论思想再论:基于表观遗传领域的前沿证据分析
15
葛永林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有关生物文化的伦理思考——基于外来生物与西方文化入侵粤港澳的现状
5. 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的哲学
1
鲍建竹
上海大学哲学系
从认知灵活性看类比悖论
2
曾  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
“物”与“我”视域下的人工智能
3
陈  巍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平台
从生命性到活力形态:通达他心的神经过程哲学
4
陈以森
四川大学哲学系
人工智能的知识局限
5
陈跃瀚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审“表征饥饿”问题
6
翟振明
中山大学哲学系
比特世界的兴起与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
7
董  达
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学系
生命性之为社会认知的先决条件
8
范毅强
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应用风险与嵌入式治理路径
9
冯金鹏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记忆是真实的吗?一种混合理论的观点
10
高慧颖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基于预测加工的DEUTS论点
11
宫志超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大脑预测加工的适应性表征解释
12
顾桂英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比分析动物与机器人的“感知”差异
13
郭  虹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认知演化基于不同维度的文化可塑性
14
郭慧云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
实践机器伦理的技术理性视域之批判
15
郭  宇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以人工智能解释脑:一种机制主义解释的考量
16
洪程锋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语言模型:归纳,而不是溯因
17
胡景谱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人工情感技术的不确定性及引导机制构建
18
黄  侃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认知的形态学
19
赖长生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记忆怀疑论:理解与破解
20
李恒威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心智的生命观:从实用主义到预测心智
21
李  凯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算法信任的可解释性基础研究
22
李煜慧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人工生命的认知哲学研究
23
刘  奇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构建意识的神经生态观
24
刘伟伟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的诠释学进路
25
刘新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
试论科学中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困境
26
刘  振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人文学院
创造人工人是否合乎道德?
27
梅剑华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语言模型与因果推断
28
潘贤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人工智能自主性及威胁论的消解
29
秦书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脑机接口与相对性脑理论
30
冉  奎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局随附性与个体随附性的关系研究
31
沈小寒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胶囊理论及其认知哲学意义
32
双修海
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然主义与“自我”——兼评叶峰教授的“无我物理主义”
33
宋  强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机器道德决策模式的自动驾驶
34
苏  湛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重审“理解”概念
35
孙瑞璇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Chat GPT:人机交流能否走向“社会认知”?
36
万舒婵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从预测加工机制到发现的科学哲学
37
汪  澜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
国际量子认知的研究回溯、热点发掘与整合展望
38
王  东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机器学习能发现新的科学理论么?
39
王昊晟
浙江大学文学院
心智上传——技术文化思潮、技术方案和批判
40
王华平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意识的元问题与错觉论
41
王  健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激进怀疑论的无害性与虚拟实在
42
王帅翔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解离现象及其形而上学蕴含
43
王小红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计算哲学实验室
AI伦理治理三大难题与哲学的诠释
44
王雨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论人工智能的文化演化
45
王振华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现象意识与取用意识中的分离主义
46
王子依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驳斥布洛克意识实质可分离论
47
魏屹东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计算智能吗?
48
吴东颖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自由能原理与决策论的表征定理
49
吴婧爽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人工智能何以理解语义—论符号落地问题与自然主义语义理论
50
吴  畏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人工智能从“机器”到“智能体”的转换逻辑
——基于“对准”概念演进的分析
51
吴雪梅
南开大学哲学院
体验即外在客体吗?——对曼佐蒂的弥散心智理论的批判
52
伍  素
中山大学哲学系
人工智能具有心智吗?——从社会心智的角度看
53
武  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预测加工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
54
向必灯
九江学院江西省认知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概念的基本认知功能
55
徐  超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从常识推理的视角看
56
徐  竹
华东师范大学
智能自我意识的条件:一种常识实在论解释
57
姚小琴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预测加工与知觉的直接性
58
尤  洋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神经科学哲学的“心脑问题”研究
59
于金龙
贺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高研院
群集智能研究的哲学思考
60
袁铭阳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脑机交互认知重构的解释与辩护
61
张  帆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人机对话系统的困境与解决
62
张  巍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的人机互动哲学
63
张学义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
“伦理旋钮”:破解无人驾驶算法困境的密钥?
64
赵晶晶
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视觉注意与认知科学研究的两种纲领
65
赵艺涵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AI意识何以可能:一种关于意识的主动推理解释
66
郑宇健
深圳大学
路径依赖与AI意识
67
周理乾
孙玉婷
上海交通大学
预测错误最小化与幻觉——论预测加工理论对幻觉问题的解决
68
朱  菁
厦门大学哲学系
机器学习时代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69
朱林蕃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支持动物信念:再论信念与功能主义
6. 社会科学哲学
1
陈常燊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社会本体论中的“海岛景观”与“山地景观”之争
2
郭  斌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马克斯·韦伯科学哲学思想初探
3
李健民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度的集体接受解释——兼论塞尔与图梅勒之争
4
李思楠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对社会科学解释去本体化的反驳
5
林  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因果的解释信息论证
6
卢天杨
北京大学哲学系
Revisiting Reiss’s Explanation Paradox in Light of DEKI Account
7
马  雷
华侨大学问题哲学研究中心
谜题与棘题: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钥匙
8
宋子明
四川大学哲学系
“显现论”与决策论模型的解释问题
9
田  曼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一种基于规范性进路的人类合作模式
10
杏永乐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规范性研究中的溯因推理
11
于海量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理性批判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12
袁继红
广东财经大学智能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心
群体行为的社会物理学非还原解释
13
袁一平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性思维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4
张  澎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如何理解社会实在的“可塑性”和“客观性”?
15
张  鑫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论社会科学知识的话语进路
16
张友恒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探析人工智能中的极权主义因素——基于汉娜·阿伦特的视角
17
朱允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基于协调论的科技决策与科研评价策略探究
18
余  梦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论马拉布“可塑性”中的自由——从自然科学到社会政治的过渡
7. 欧陆科学哲学
1
陈  露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海德格尔技术哲学视域下现代教育技术之思
2
万长松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普宁:苏联科学认识论和科学逻辑的拓荒者
3
王颖斌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德格尔论情绪对认知的源始建构
8. 科学实践哲学
1
白惠仁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
科学中的价值管理模型
2
曹  炜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个人经验能否建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对霍布斯无视角观念的反思
3
常照强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体论转向”的跨现代性检视——走向世界体系下的技术本体论
4
呼思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方法论研究室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中医临床科研现代性问题讨论
5
林祥磊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于生态学知识地理的中国话语构建
6
刘崇俊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技社会系统的风险共识生产中专家角色的再定位
7
刘  敏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空间及其边界
——从《利维坦与空气泵》看空间概念的科学实践哲学意义
8
刘  鹏
南京大学哲学系
行走在学科交界处的拉图尔
9
孟佳莹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常识性因果关系辩护——作为一种非还原物理主义进路
10
孟  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实践哲学与实用主义——以张夏硕为例
11
乔文艳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江西彭泽核电争议事件中行动者的转译过程
12
邵艳梅
上海交通大学
视域实在论中的科学仪器问题
13
沈  培
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系本体论视角下科技创新的行动者审视
14
石旭鹏
中山大学哲学系
再论哈金实体实在论:实验数学的挑战
15
田甲乐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中国的知识民主
16
杨亚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概念理解何以被自然化?——从约瑟夫·劳斯的视角看
17
袁海军
南方科技大学思政中心
作为联合行动的科学实践
18
张毓芳妃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实用主义到科学实践哲学发展的三阶段:皮尔士-布兰顿-劳斯
19
赵长征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一致性神话与科学实践:回看伽利略斜面实验之争
20
朱  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化学研究中的结构模型:理论化与科学理解的工具
9. 科学技术的伦理学
1
包红梅
任玉凤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人脸识别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
2
陈夕朦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人在环路”方法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路径
3
陈晓平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从系统功利主义的观点重审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与ChatGPT的对话及其哲学启示
4
房帅帅
哲学社会学学院
算法伦理中道德决策问题的有效整合理论
5
郭  欣
中国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健康伦理问题的资本逻辑批判研究
6
韩  丹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伦理学教研室
ECMO技术的临床伦理问题探析
7
韩逸雪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
AI时代的性爱机器人伦理探索:基于2003-2022文献计量分析
8
黄俊维
华侨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认知事业当以认知优先
9
贾晓芬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ChatGpt技术伦理问题的思考
10
李德新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人脑类器官技术及其应用的伦理治理研究
11
李  伦
大连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
对待新兴技术伦理风险的应然态度——从暂停GPT研发公开信谈起
12
李  闫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产前B超技术的离身化与孕期具身体验的重塑
13
李  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机器人意识与机器人伦理:基于对道德实在论和社会关系论的考察
14
刘甜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科学数据开放的公平与关怀
15
刘  铮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具身的离身化:“身联网”与虚拟身体的建构
16
王金柱
罗海龙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设计视域中的世界秩序
17
申文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于数字劳动新形态的民主化生产技术设计
18
王继创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生态人生观与现代人的价值澄明
19
王  娟
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算法公平与“公平”算法——智能媒体算法公平有效落地方式探讨
20
王  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从机体哲学视角看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智能的伦理问题
21
王鑫昱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情感计算的落地难题:从认识论到现象学的哲学透视
22
翁昱岑
大连理工大学 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现实可行性与技术可欲求性
23
吴金生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元宇宙经济的伦理难题
24
徐嘉玮
厦门大学哲学系
从认知视角论人工道德主体的条件
25
闫坤如
上海大学
数据主义及其人文坎陷
26
叶岸滔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道德增强技术的平等问题
27
詹心怡
北京大学哲学系
基因编辑与潜在的人的非同一性问题
28
张贵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科技伦理与风险哲学
29
张  慧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争论:根源、维度与走向
30
张小龙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部人视角下风险沟通的伦理反思
31
张正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智能机器伦理设计的现象学美学方法
32
赵思琪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同行评议与科学利益研究——以北理工事件为例
33
赵 毅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 社会文化与统战理论教研室
物伦理与信息伦理的分野与融合
34
彭伊帆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人体生物权属问题伦理初探
10. 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1
陈志琨
图力古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从STS到STSE的扩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新动态
2
雷环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
回溯科学技术哲学的思想潜流:一个科学人文主义视角
3
石  诚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方科学哲学家的中国之行考察
11. English sessions
1
Berman Chan (陈)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Empathic AI: Why real empathy matters
2
韩松锜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
Field Theory in Gestalt Psychology
3
刘皓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和逻辑系
The Second-Person Perspective and Consciousness Studies
4
汤翘楚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 A Survivor of Occam’s Razor
5
王  雷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The Evolution of 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Chin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6
王  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On elasticity of things, or How many decorations can you put on a Christmas tree before it ceases to be one?
7
吴春蕾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In Response to Searle’s Chinese Room Argument and Rapaport’s Syntactic Semantics Theory
8
于  雪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The responsibility issues on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CAVs): A framework of moral actions
9
张  婉
Wan Zhang
Philosophy Department, Rice Univerisity
'Why becoming cyborgs cannot help us retain the meaning of life under the threat of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篇马院论文被这个《文摘》转载,附全文
哲学包括哪些学科
学界|韩立新 陈浩 主编《黑格尔法哲学研究》推介
徐大建
如果你也想变得更聪明,不要错过这个通俗搞笑版的哲学书单
吉大校友郭湛教授:从主体性哲学到公共性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